跳转到内容

中國電視公司南港攝影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視南港攝影棚

中國電視公司南港攝影棚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專用攝影棚(以下簡稱南港攝影棚),位於台灣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990年代被拆除改建為中視第二大樓

南港攝影棚(右)與中國電視大廈(左)
南港攝影棚大門右側銘板

歷史

[编辑]

1980年,中視在台北市南港區購地5600作為中國電視大廈建築用地,而南港攝影棚是中國電視大廈第一期工程的項目。[1]1981年1月3日,中視高級主管透露,南港攝影棚的土地是中視以每坪新台幣五萬元買進的,原地主是一家鐵工廠,原地主因生產時冒出大量濃煙污染空氣而已遷出台北市區。[2]

1981年9月2日,南港攝影棚動土奠基。1983年12月21日,南港攝影棚啟用,第一個錄製的節目是該年年底播出的蕭孋珠電視專輯《蕭孋珠專輯》。[1][3]1984年1月13日,南港攝影棚補行啟用典禮;1984年至1985年間,中視在南港攝影棚錄製的節目有綜藝節目黃金拍檔》、綜藝節目《歡樂假期》、國語連續劇神鵰俠侶》、國語連續劇《一代女皇[4]、國語連續劇《神州俠侶》等[5]。1984年10月12日下午,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宋楚瑜由該會總幹事張法鶴陪同,在中視總經理鍾湖濱、中視副總經理高旭、中視節目部經理王世綱引導下,首次參觀南港攝影棚,參觀第八攝影棚錄影中的連續劇《書劍千秋》與第七攝影棚錄影中的單元劇《春回》的錄影。[6]

1984年2月26日,經過多次召開檢討會之後,中視節目部決定,全部單元劇改在南港攝影棚錄製,原先在南港攝影棚錄影的連續劇搬回廣播電視大廈錄製,理由是:⑴中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降龍羅漢》是第一個在南港攝影棚錄製的八點檔連續劇,開始錄影時即發生配合及支援上的困難;⑵與《降龍羅漢》同時錄影的中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來時路》曾經錄影到03:00收工後,工作人員在馬路邊苦等3小時卻叫不到計程車;⑶在南港攝影棚錄影時,一些佈景道具的配合程度沒有在廣播電視大廈錄影時便利,常常少東少西卻無法及時配合;⑷南港攝影棚沒有餐廳、沒有演員休息室、沒有交通車,錄影至深夜時尤其不便;⑸八點檔是中視的命脈,而且大多是中視內製的戲,在配合上應該加強,故較適合搬回廣播電視大廈錄製;⑹單元劇較無時效性,又多為ENG單機與棚內搭配作業,在南港攝影棚錄影較無影響。[7]

1987年1月9日,中視文化公司出版中心奉命搬遷至南港攝影棚地下一樓[8][9],以更密切配合中視節目之報導及採訪。1987年10月24日晚間,琳恩颱風過境,南港攝影棚一度淹水而無法錄影,佈景、服裝、道具損失不少,中視文化公司出版中心也被淹沒,節目之製播則不受影響。[10][11]1987年10月27日,周遊製作、預定1987年11月8日開播的武俠連續劇《俠女幽魂》被證實是唯一受南港攝影棚淹水影響的節目,《俠女幽魂》已錄好的一小時特技錄影帶與兩百多套服裝及頭套全部作廢。[12]1987年10月28日,南港攝影棚地下一樓排除全部積水,《掃描綫周刊》業務暫時轉移至中國電視大廈八樓閒置的小隔間內。[10]

1989年8月,中視製作的公共電視節目第一部連續劇《一代名臣范仲淹》在南港攝影棚第八攝影棚開鏡[13][14]

1993年6月17日中午,中視綜藝節目《快樂星期天》在南港攝影棚第七攝影棚錄影前排練舞蹈時,負責排舞的馬雷蒙與該節目執行製作解王泉發生肢體衝突,解王泉隨即前往臺北市立忠孝醫院驗傷,驗傷結果為臉部兩處淤血、嘴脣內部破裂、胸腔一處淤血;同日晚間,解王泉表示,由於馬雷蒙既無悔意也無道歉,他將控告馬雷蒙;馬雷蒙否認動手打人與以腳踢人。中視瞭解此案始末之後,決定禁止馬雷蒙進攝影棚半年[15]

1993年11月,中視計劃將南港攝影棚拆除改建為中視第二大樓。[16]南港攝影棚拆除時間不明。

結構

[编辑]
啟用時情形
南港攝影棚建築面積509坪,內含兩個各200坪大的專用攝影棚及副控室、錄影室、佈景間、重電冷氣等附屬設施,內置當時最新電腦控制之燈光、攝影機及音響設備。兩個攝影棚的編號、大小及用途是:⑺綜藝專用棚,面積200坪,棚高16.0公尺;⑻戲劇專用棚,面積200坪,棚高16.0公尺。[14]這兩個攝影棚都設在地上,化妝室、排練場、洗手間與辦公室都設在地下室,而化妝室佔了地下一樓的大部分空間。地下一樓的辦公室是中視文化公司出版中心:出版中心最外面的是「發行組」,然後是經理室、會客室,最裡面的是負責《掃描線周刊》的「編輯組」。[17]兩個攝影棚共用一個化妝室,化妝室可同時容納20人化妝,另一邊牆設有一整排鐵櫃供藝人存放衣物與貴重物品。攝影棚內燈光可用電腦先行設定,副控室內的控制鍵亦完全電腦化,可製作99種視訊特效。攝影棚內有許多電動升降吊桿用來變換佈景。1983年12月錄完《蕭孋珠專輯》與1984年春節特別節目《喜氣洋洋》後,兩個攝影棚的地面重新整修,恢復開放後錄製的第一個節目是《金唱片春節特別節目》,而且此後的《金唱片》全部內容都改在南港攝影棚錄製。地下室設有400坪大的道具佈景間,道具佈景間有電梯直達攝影棚內。[18]
1989年5月,第七攝影棚的攝影機汰換為Sony BVP-360全自動微電腦控制攝影機,取代EFP攝影機。[19]

注釋

[编辑]
  1. ^ 1.0 1.1 李亞,〈中視南港棚落成啟用〉,《掃描線雜誌》第23期(1984年2月號)第10頁。
  2. ^ 本報訊,〈中視在南港購得空地 攝影棚不足將獲解決〉,《民生報》1981年1月4日第9版。
  3.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三輯: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4年6月30日出版,第179頁。
  4.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四輯: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6年6月30日出版,第131頁。
  5. ^ 伍中梅. 中視「神州俠侶」強調美的功夫. 《電視周刊》第1176期 (台視文化公司). 1985-04-21: 44-45 (中文(臺灣)). 由於周遊所屬的永真公司,目前除了製作電視節目,也大量生產錄影帶,自備的外景攝影機在平均每天出機四、五組的工作負荷量下,只有盡量減低電視劇外景部分作業,而以棚內拍攝為主;使得原本一向強調外景打鬥的武俠劇,也必須進棚錄影。《神州俠侶》就在何東興的指揮下,在南港攝影棚內「大顯身手」。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帮助);
  6. ^ 本報訊,〈宋楚瑜昨日至中視南港棚參觀 觀賞「書劍千秋」錄影 讚佩演員洗鍊演技〉,《中央日報》1984年10月13日第9版。
  7. ^ 台北訊,〈中視單元劇集 全在南港棚錄製〉,《民生報》1984年2月27日第11版。
  8.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67頁。
  9. ^ 〈七先生帶您逛中視電視城〉,《掃描線周刊》第57、58期合刊本(中視文化公司1987年1月23日出版)第7至11頁。
  10. ^ 10.0 10.1 朱婉清,〈淚汪汪,水汪汪 多年心血付洪湯〉,《掃描綫周刊》第97期(中視文化公司1987年11月6日出版)第5頁。
  11.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67與215頁。
  12. ^ 本報訊,〈水淹中視南港棚 俠女幽魂受重創〉,《民生報》1987年10月28日第11版。
  13. ^ 周綠娟,〈「一代名臣-范仲淹」陣容龐大〉,《掃描線周刊》第190期(中視文化公司1989年8月25日出版)第28至29頁。
  14. ^ 14.0 14.1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五輯: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122頁。
  15. ^ 王祖壽. “快樂星期天” 馬雷蒙推人致傷. 民生報. 1993-06-18: 12. 
  16. ^ 廣播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廣播電視年鑑:79~84》,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發行,《廣播與電視》雜誌社1996年5月20日出版,第117頁。
  17. ^ 〈七先生帶您逛中視電視城〉,《掃描線周刊》第57、58期合刊本(中視文化公司1987年1月23日出版)第11頁。
  18. ^ 李亞,〈中視南港棚落成啟用〉,《掃描線雜誌》第23期(1984年2月號)第10至11頁。
  19.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