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蒭藁增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刍蒿增二
Mira A

NASA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蒭藁增二影像。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星座 鯨魚座
星官 蒭藁昴宿白虎
赤經 02h 19m 20.79s
赤緯 -02° 58′ 39.5″
視星等(V) 2.0 to 10.1
特性
光谱分类M5IIIe-M9IIIe
U−B 色指数1.09
B−V 色指数1.42(>1.60)
变星类型米拉變星
天体测定
徑向速度 (Rv)+63.8 km/s
自行 (μ) 赤经:10.33 mas/yr
赤纬:-239.48 mas/yr
视差 (π)7.79 ± 1.07 mas
距离approx. 420 ly
(approx. 130 pc)
绝对星等 (MV)0.93(-3.3-+4.7)
詳細資料
質量1.18 M
半徑332–402 R
亮度8,400–9,360 L
溫度2918–3192 K
金屬量?
自轉?
年齡6×109
其他命名
鯨魚座68,BD+03°353, GC 2796, HD 14386, HIP 10826, HR 681, PPM 184482

蒭藁增二ο Cet / 鯨魚座ο拼音chú gǎo zēng èr注音ㄔㄨˊ ㄍㄠˇ ㄗㄥ ㄦˋ)是一顆紅巨星,位於鯨魚座,距離地球約418光年,英文名Mira,音譯為米拉

蒭藁增二是一對聯星,主星蒭藁增二A是紅巨星,伴星蒭藁增二B是白矮星。蒭藁增二A本身是一顆振盪的變星,可能是除了大陵五之外,第一顆被發現的非超新星變星。而除了怪異的船底座η之外,蒭藁增二是天空中最明亮的週期變星,但在週期內部分的時間會成為肉眼看不見的10等星。他的距離並不是很正確的,在希巴谷衛星探測之前被認為是約220光年,(1)之後的資料認為是417光年,但是誤差可能高達14%。

發現

[编辑]
Ultraviolet mosaic of Mira's bow shock and tail
Ultraviolet mosaic of Mira's bow shock and tail

伴星是在1995年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影像中解析出來的,在1997年推導出伴星與主星相距70AU哈伯的紫外線影像和後來錢卓望遠鏡的X射線影像顯示有一道螺旋的氣流離開蒭藁增二A朝向蒭藁增二B而去。伴星圍繞米拉的軌道週期約為400年。

蒭藁增二是長周期的米拉變星樣本恆星,他和其他已知道的6,000多顆都是紅巨星,這類以表面的振盪造成光度增加與減少的變星,週期範圍從80天至超過1,000天。在蒭藁增二個別的情況中,平均光度為可以被注意到的3.5等星。在每一個週期的變化中,當光度增加時可以亮達2.0等,降低時則降至4.9等,光度變化的範圍達到15倍,而在歷史上的紀錄則是這個數值的三倍甚至還要更高。歷史上曾記錄到的最低光度在8.6到10.1等之間,在星等上差了四等級,整個擺動範圍的絕對最大和絕對最小值的差距達到1,700倍。有趣的是,雖然蒭藁增二輻射出的能量多數都在紅外線,但在這個波段的光度變化只有兩個星等,(2)光度曲線的變化大約是以100天的時間增加,然後以兩倍長的時間下降,在BAV([1])可以看見最近的光度曲線

歷史

[编辑]

蒭藁增二是天文學家大卫·法布里奇乌斯在1596年8月3日開始一系列的觀測之後被發現的(至少也是第一次被注意到)。在觀測水星(稍後被證實是木星)的時候,他因為需要一顆參考星來做位置的比較,挑選了一顆鄰近而先前未曾注意到的3等星。到了8月21日,這顆參考星的光度增加了一個星等,到了10月卻暗至看不見。法布里奇乌斯假設它是一顆新星—有趣的是—在1609年的2月16日又看見了這顆星。

終於,約翰·霍爾瓦達在1638年測量出這顆恆星的變光週期大約是11個月;約翰·赫維留也在同時段觀測,並因為在天空中沒有任何一顆已知的恆星有像他一樣的行為,所以在1662年的《Historiola Mirae Stellae》中將之命名為"米拉"(意思是奇妙的星)。然後Ismail Bouillaud英语Ismail Bouillaud認定他的週期是333天,比現在所用的332天只多了一天(這是可以寬恕的,因為蒭藁增二的週期是可能隨著時間而有少許改變的)。

這是值得深思的,為何在法布里奇乌斯之前沒有人發現蒭藁增二。可是,大陵五的歷史(在1667年確認是變星,但在傳說和追溯古代的文物,他已經被懷疑上千年了),則建議可能也早就知道了。卡爾(Karl Manitius),依巴谷著作《阿拉托斯的評論》的譯者,指出在紀元前二世紀的一些文件中就有關於蒭藁增二的線索,但在望遠鏡發明以前的西方世界其他的著作中-- 托勒密, 阿-蘇菲, 烏魯伯格,和第谷·布拉赫 --都沒有提到,而認為是顆規則的恆星。在中國和韓國的檔案中,分別於1596年、1070年和與依巴谷同時代的西元前134年都有記載,但是中國的記載不夠精確,只紀錄了出現的星官(中國的星座),因而難以確認。

圖片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 Robert Burnham Jr.,Burnham's Celestial Handbook, Vol. 1,(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78), 634.
  • James Kaler, The Hundred Greatest Stars,(New York: Copernicus Books, 2002), 121.

外部連結

[编辑]
  • Mira (Omicron Ceti). The Encyclopedia of Astrobiology, Astronomy, and Spaceflight. [200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 Mira. Alcyone Ephemeris. [2006-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Mira in APOD. Astronomy Picture of Day. [200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