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博罗米尼
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
Francesco Castelli
博罗米尼年轻时的画像
出生(1599-09-25)1599年9月25日
舊瑞士邦聯提契諾比索内
逝世1667年8月3日(1667歲—08—03)(67歲)
罗马
国籍瑞士 / 意大利
职业建筑师
建筑四泉圣嘉禄堂
潘菲利宮

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義大利語Francesco Borromini[1],1599年9月25日—1667年8月3日),原名弗朗切斯科·卡斯泰利Francesco Castelli[2]。生於瑞士提契諾[3],和同时代的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一样,是罗马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4]

博罗米尼对米开朗基罗的建筑和古典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运用古典建筑造型、平面中的几何原理和建筑的象征意义,创造出了一种具有独创性的特别的建筑。他对建筑结构有着很好的理解;而贝尼尼和科尔托纳主要在视觉艺术的其他领域接受过培训,因此可能缺乏这种理解。博罗米尼的软铅画特别有特色。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学者,在他生命的最后积累了一座知识的宝库。

他的职业生涯受到他个性的制约。博罗米尼性格既忧郁又暴躁,这导致他退出了某些工作[5],最终自杀。

可能是因为他的作品与众不同,他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广泛。但在瓜里诺·瓜里尼的皮埃蒙特作品中,以及在北欧巴洛克晚期建筑中,作为与贝尼尼和科尔托纳建筑模式的融合,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6]后来巴洛克风格的批评家,如弗朗切斯科·米利齐亚和英国建筑师约翰·索恩爵士,对博罗米尼的作品持有批评态度。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人们对博罗米尼的作品重新产生了兴趣,他的建筑也因其创造性而受到人们欣赏。

早年生活和早期作品

[编辑]

博罗米尼出生于瑞士联邦提契诺卢加诺附近的比松( Bissone)[7]。他是石匠的儿子,并且接续父亲的的石匠生涯。他很快就去米兰去学习知识和练习他的手艺[8]。1619年,博罗米尼搬到罗马,开始为他的远房亲戚卡洛·马德诺圣彼得大教堂工作,后来又在巴贝里尼宫工作。1629年马德诺去世后,博罗米尼和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贝尼尼的指导下继续修建宫殿。当他在罗马站稳脚跟之后,就把自己的名字从卡斯特利(Castelli)改为博罗米尼(to Borromini),这个名字来源于他母亲的家庭,或许也是出于对圣查尔斯·博罗密欧的尊重。[9]

主要作品

[编辑]

四泉圣嘉禄堂

[编辑]
四泉圣嘉禄堂立面

1634年,博罗米尼负责设计四喷泉圣卡罗教堂、回廊和修道院建筑,是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该建筑群位于罗马奎里纳尔山上,是为西班牙三位一体主义者设计的。首先建成的是修道院建筑和回廊,之后在1638-1641年间修建了教堂,并于1646年将其献给圣卡洛·博罗密欧。这座教堂被很多人认为是罗马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相比圣卡罗教堂对巴洛克式建筑的重要性,它的规模非常小。据指出,整个建筑适合做成圣彼得教堂的一个圆顶墩。[10][11][12]

本建筑的地点是一个角落,空间有限。博罗米尼将教堂安置在两条相交道路的拐角处。尽管蛇形立面的造型构思可能早在1630年代中期就已经被创造出来了,但它只是在博罗米尼时代末期才建成,上部直到博罗米尼去世后才完工。

博罗米尼根据互锁的几何结构设计了教堂的复杂平面,这是一种典型的博罗米尼建筑平面。因此,内部的下墙似乎是织进织出的,部分形似十字形,部分形似六角形,部分形似椭圆形,这些几何图形都清晰地显示在上方的圆顶上。[13][14]悬垂部分的区域用来做从较低的墙到圆顶椭圆形开口的过渡。透过隐藏在下方的窗户,相互交错的八角形、十字形和六边形逐渐缩小,圆顶上升为一盏象征三位一体的灯笼。

荣誉

[编辑]
第六套瑞士法郎100瑞郎钞票上的博罗米尼像
第七套瑞士法郎100瑞郎钞票上的博罗米尼像
  • 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出现在第6套100瑞士法郎钞票的正面,该钞票从1976年一直流通到2000年[15]。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瑞士裔意大利艺术历史学家皮耶罗·比安科尼(Piero Bianconi)的争论。据比安科尼说,由于在17世纪,提契诺州的领土是一些意大利瑞士州的属地,博罗米尼既不能被定义为提契诺人也不能被定义为瑞士人[16]。 他是2015年由尤金·格林(Eugène Green)发行的电影《拉·萨皮恩扎》(La Sapienza)的主题人物。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orromini, Francesco.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 Peter Stein. "Borromini, Francesco."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 25 Jul. 2013. <http://www.oxfordart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art/T01019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Francesco Borromin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Web. 30 Oct. 2010.
  4. ^ 存档副本 (PDF). [2022-01-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09). 
  5. ^ Blunt, Anthony (1979), Borromini,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lknap, p. 21
  6. ^ Blunt,(1979), p. 213-7
  7. ^ Later he was also nicknamed "Bissone".
  8. ^ He moved to Milano between 1608 and 1614. Carboneri, Nino. Francesco Borromini. Dizionario biografico degli Italiani. Treccani. [22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9. ^ Blunt, Anthony. Borromini, Belknap Harvard, 1979, p. 13
  10. ^ As Siegfried Giedion pointed out i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1941 etc.)
  11. ^ Plan of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2006-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8). 
  12. ^ S.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2022-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8). 
  13. ^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2006-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8). 
  14. ^ Steinberg L.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A Study in Multiple Form and Architectural Symbolism. New York 1977, p 117 and Fig. 85. The effect has been noted by others that he "designed the walls to weave in and out as if they were formed not of stone but of pliant substance set in motion by an energetic space, carrying with them the deep entablatures, the cornices, moldings and pediments" (Trachtenberg & Hyman)
  15. ^ Seventh banknote series, 1984. [2022-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0). 
  1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db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