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受 (佛教)
 五蘊(pañca khandha)
依據巴利聖典
 
 
(rūpa)
  四大種
(mahābhūta)
 
 
 
 
(phassa)
 
 

(viññāna)
 
 
 
 
 


 
 
 
  心所(cetasika)  
 

(vedanā)
 
 
 

(sañña)
 
 
 

(saṅkhāra)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 ; 示意圖詳情
  十二因缘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梵語巴利語Vedanā),佛教術語,意指情绪。當感官,外境,以及意識三者聚合()時,所升起的內心感覺,即是受。通常可以概分為痛苦苦受)、快樂樂受)以及沒有特殊感受(不苦不樂受)三者。它是十二因緣的第七支,為五蘊之一,又名受蘊受陰,包括感受等,屬於心的一種作用。南傳佛教對感受有非常詳盡的探討。

感受的定義

[编辑]
  • 受蘊,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而“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2]
  • 樂受、苦受、捨受(不苦不樂受):此三受分別和貪瞋痴三毒對應。
  • 感受的可意和不可意,完全是個體的主觀判斷,同樣的外在刺激,對不同個體會很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 因為有六受身的感受、覺知,有情才能學習世間技藝與修行世間法出世間法。

受蘊種類

[编辑]
  • 三種受:[3]
  • 六受身:將六根觸六塵境界的受,稱作六受身,也是受陰的一類。[4]
    • 眼受身
    • 耳受身
    • 鼻受身
    • 舌受身
    • 身受身
    • 意受身

受蘊體性

[编辑]
  • 生滅
  • 無常
  • 無我

感受的形成原因

[编辑]
  1. 膽汁
  2. 痰液
  3. 生理反應
  4. 季節變遷
  5. 失衡
  6. 外在逆境
  7. 成熟的業果

總的來說,感受由「」(十二因緣之一)所生起,觸包括和外在接觸(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和心與記憶的接觸(意根<法塵)。

感受與修行之關係

[编辑]
  • 感受是修行的重要工具,透過觀察感受(四念住),可以看到貪瞋如何生起,如何滅去。
  • 由於外境的能量變化的持續發生,以「感受」為所緣,可以持續不間斷地保持「正知」,以防止貪瞋的再度生起。

引用

[编辑]
  1.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受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受蘊。”
  2.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36,第5章):“諸比庫!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為三者?乃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
  3. ^ 《瑜伽師地論》卷25:「所言受者。即三種受。是名受蘊。」
  4. ^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2〈4 分別七事品〉:「云何受陰。謂六受身。云何六。謂眼觸生受。乃至意觸生受。」 (CBETA, T26, no. 1541, p. 634, c9-11)

參考條目

[编辑]
前任:
十二因緣
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