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宗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姜志
王宗瑤
出生850年代
唐朝
逝世10世纪
前蜀
职业前蜀官員

王宗瑶(850年代—10世纪),字宝臣,燕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义子,本名姜郅[1],一作姜志[2]。许田人[3]

生平

[编辑]

姜郅幼年时遭遇黄巢之乱,被黄巢军所掠,与父母失散[3]。因为善于骑射,得到了忠武军军籍。当时王建是忠武军的将领,他把姜郅擢升为队长。唐僖宗因军阀混战而出逃,王建在山南西道救驾,姜郅因作战刚勇被编入左神策军。他能在马上挥舞丈八长矛,每次骑马冲阵,人们都望而生畏。后调为威猛副兵马使[1]

光启三年(887年),王建统领阆州,自称刺史。姜郅为先锋、十九都都头和左威猛都知兵马使。他被王建赐姓王,从此改名王宗瑶[1]。十一月,王建想接受养父西川监军宦官田令孜的召唤,为田令孜的哥哥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效力。王建把大部分家人托付给盟友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带着从子王宗鐬和养子王宗弼、王宗瑶、王宗侃王宗弁前往成都。但陈敬瑄随后反悔了,想阻止王建来成都。王建与他决裂,便发动战争。其中在攻破鹿头关、汉州德阳的战斗中,王宗瑶立下很多战功。文德元年(888年)六月,王建在新都驻军,当地拥有部队的土豪安仁、费思懃、何义阳等人不服。王建派王宗瑶说以利害,结果安仁等人都来归附,并且给王建提供钱粮。王建的部队力量得以大幅度加强[4][5]。最终,王建于大顺二年(891年)取胜,并且掌控了西川[6]

同年,王建讨伐绵州刺史杨守厚。王宗瑶用计引诱蹇谏等各蛮族的酋长和将帅,俘虏了数千士兵。最终他们打败了杨守厚,王宗瑶改任蜀州刺史。景福元年(892年),王宗瑶被任为茂州刺史。二月,与王建族子嘉州刺史王宗裕、王建养子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率兵五万攻威戎军军部彭州,败节度使杨晟于城下,围彭州[7]。不久,徙简州乾宁二年(895年),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逼宫,唐昭宗诏王建勤王,九月,王宗瑶受任为北路行营都指挥使,奉命率军勤王,屯兵绵州[8],军容甚盛,国人莫不啧啧称赞[4]。王建奏授王宗瑶嘉州刺史。天复年间,授武信军节度使[1][3]

王建自称前蜀皇帝,史称前蜀高祖。王宗瑶被加封太子少傅,兼任中书令。王宗瑶仍任武信军节度使,直至永平二年(912年)被高祖另一养子王宗播所取代。永平五年(915年)八月,王宗瑶担任东北面招讨使,并攻打凤州。十一月,王宗瑶与高祖另一养子、兼任中书令北路行营都制置使的王宗绾会合,共同攻克了凤州[1][4][9]。王宗瑶又被加封太师[3]

养马人姜春侍奉王宗瑶多年,经常遭到笞责。后来,姜春因为年老无法忍受鞭打,于是哭着去向王宗瑶的妻子控诉,乞求让他回家种地。王宗瑶的妻子怜悯他,便问他家在何处,有何亲戚。姜春答道自己本是许昌人,有一儿子被掠入川,不知生死,并且说到了儿子小名,还提到儿子脚上有一黒子——原来他就是王宗瑶的父亲。王宗瑶知道后,大哭,秘密派人送他到剑门关外,并奏报高祖:“我的父亲最近从关东赶过来了。”于是用金帛装饰的马车把他的父亲迎入宅中。父子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王宗瑶把鞭子交给他的父亲,希望父亲鞭笞自己后背以赎清以往的过错。从此以后,王宗瑶给数万僧人提供斋饭,而且再也不鞭打侍从。[3]太平广记》引《王氏见闻》有<姜太师>事,与此事类似。

光天元年(918年)五月,高祖病重,任命王宗瑶为金吾使,授予遗诏来辅佐政事。后主王衍继承帝位。七月,按照功绩赐封王宗瑶为临淄郡王[4][10][11]。并授予太傅一职[1]

王宗瑶曾为自己建造了高大的坟墓,有空就在其中喝酒高歌。有一天他突然在坐着的时候去世了,当时他已经六十七岁,而且并没有得病。人们认为他已经清楚自己将要去世了。[1]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