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行政區劃
外观
(重定向自安徽省 (太平天国))
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在建國後,改清廷「省、府、道、縣」的行政區劃方式為「省、郡、縣」三级制,即取消“道”,改“府”为“郡”。當中地方更名普遍是為了避諱,主要避諱範圍為早期六王的名字,如遇「全」字(天王洪秀全)則改「荃」,遇「山」字(南王馮雲山)則改「珊」,如「珊東省」即為一例,遇「貴」(西王蕭朝貴)則改為「桂」,遇「昌」(北王韋昌輝)則改為「瑲」。
辛酉十一年(1861年)五月十六日,為避免幼主洪天貴福之諱,將遇「福」字的地名改為「褔」字(「示」字旁改為「衣」字旁)[1]。
构想
[编辑]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之一干王洪仁玕曾数次声称太平天国欲划分天下为二十一个省,这二十一省当是指清朝所设的十八省和东三省[2][3],但太平天国各个时期的文献中提到的省却不止于此,另有苏福省、天浦省、桂福省和伊犁省(新疆)。
洪仁玕还曾宣布,太平天国将在江南省设十二郡,其他省每省设十一郡,但这一构想脱离实际,没有得到落实[4]
- 江南省 (又稱天京省,首府为天京,今南京周邊地區)[7]
- 安徽省 (首府為安慶)
- 江西省(首府為九江)
- 湖北省(首府為武瑲,即武昌)
- 天浦省(仅含天浦一县,即江浦县。)
- 蘇褔省(「福」字左側的「示」字旁改為「衣」字旁,又作苏馥省。首府為蘇州,即今日蘇南東部)
- 桂褔省(「福」字左側的「示」字旁改為「衣」字旁,辖区不详,有学者推测系苏福省之改称,但证据不足[8])
- 浙江天省(首府為杭州)
- 湖南省
- 福建省
- 河南省
- 珊東省(即今日之山东省)
- 珊西省(即今日之山西省)
- 罪隶省(定于佔領后改为“迁善省”,即直隶,今日之京津地区、河北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份地区。)
- 廣西省
- 廣東省
- 芸南省(即云南省)
- 四川省
- 桂州省(即贵州省)
- 陝西省
- 甘肅省
- 奉添省(即奉天省,今日之辽宁省)
- 吉林省
- 乌隆江省(即黑龙江省)
- 伊犁省(今日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實施行政區劃
[编辑]太平天国自1852年12月至1864年8 月,在這段時間內,相繼建立了7省47郡(包括郡級州3個)236縣(包括縣級州10個)。先後設置行政區劃的省、郡、縣(有的設置後為時不久又丟失)如下:
江南省
[编辑]置有3 郡13 縣:
- 江寧郡
- 治江寧。
- 領6 縣:江寧、句容、溧水、高淳、六合、尚元(由清上元縣改)。
- 鎮江郡
- 治丹徒。
- 領4 縣:丹徒、丹陽、金壇、溧陽。
- 揚州郡
- 治江都(此郡控制時間較短)。
- 領3 縣:江都、儀徵、甘泉天。
天浦省
[编辑](太平天国於1853年改沃浦縣為天浦縣,又於1858年秋改天浦縣為天浦省)
- 治天浦縣。
- 領浦口鎮(由清浦子口改)。
蘇褔省
[编辑]治蘇州。置有4 郡26 縣:
- 蘇州郡
- 太瑲郡 (太平天国改清太倉直隸州為太瑲郡)
- 治鎮洋縣。
- 領2 縣:鎮洋、嘉定(上兩縣同城而治)。
浙江天省
[编辑]治杭州。置有10 郡一州、65 個縣:
- 杭州郡
- 治錢塘、仁和兩縣。
- 領9 縣:海寧、錢塘、仁和、富陽、余杭、新城、臨安、於潛、昌化。
- 嘉興郡
- 治嘉興、繡水兩縣。
- 領7 縣:嘉興、繡水(由清秀水縣改)、嘉善、海鹽、石門、平湖、桐鄉。
- 紹興郡
- 治珊陰、會稽兩縣。
- 領8 縣:珊陰(由清山陰縣改)、會稽、莦珊(由肖山縣改)、諸暨、尚虞(由清上虞縣改)、嵊縣、余姚、新昌。
- 湖州郡
- 治歸安縣。
- 領7 縣:歸安、烏程、長興、德清、武康、安吉、孝豐。
- 嚴州郡
- 治建德縣。
- 領6 縣: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
- 台州郡
- 治臨海縣。
- 領6 縣:臨海、黃岩、寧海、太平、天台、仙居。
- 寧波郡
- 治勤縣。
- 領5 縣:勤縣、義縣、奉化、鎮海、象珊。
- 金花郡(由清金華府改)
- 治金花縣。
- 領8 縣:金花(金華)、蘭溪、義烏、武義、浦江、湯溪、東陽、永康。
- 衢州郡
- 治隆遊縣(由龍遊改)。
- 領3 縣:江珊縣(由江山改)、常珊縣(由常山改)、開化縣。此郡後三縣控制不久即失。
- 處州郡
- 治麗水縣。
- 領8 縣:麗水、縉芸(由縉雲縣改)、菁田、松陽、遂昌、芸和、景寧、宣平。此八縣中唯麗水、縉芸兩縣統轄較久。
另有溫州郡,郡及轄縣因與清政府相互占治,故不作為太平天国的完全行政區劃。
江西省
[编辑]治九江。置有14郡1州61縣。
- 九江郡
- 治湖口縣。
- 湖口、德化、德安、彭澤、瑞昌、新城(由小池口改為新城縣)。
- 南昌郡
- 治新建縣(清南昌府城內)。
- 領7縣:義寧、新建、豐城、進賢、奉新、靖安、武寧。此郡及轄縣在太平天国時,清政府佔據時間較久。
- 饒州郡
- 治鄱陽縣。
- 領4縣:樂平、鄱陽、浮梁、安仁。另有餘幹、德興、萬年3 縣為太平天国勢力範圍。
- 建昌郡
- 治南城縣。
- 領3縣:南城、南豐、瀘溪。另有新城、廣昌兩縣為太平天国勢力範圍。
- 撫州郡
- 治臨川縣。
- 領6縣:臨川、金溪、崇仁、宜黃、樂安、東鄉。
- 臨江郡
- 治菁江縣(由清清江改名)。
- 領4縣:菁江、新喻、新淦、峽江。
- 袁州郡
- 治宜春。
- 領4縣:宜春、分宜、萍鄉、萬載。此郡太平天国控制時間不長。
- 南康郡
- 治星子。
- 領4縣:星子、都昌、建昌、安義。此郡太平天国控制時間不長。
- 贛州郡
- 治雩都。
- 領2縣:雩都、定南。
- 寧州郡 (寧都州)
- 治瑞金。
- 領1縣:瑞金。
湖北省
[编辑]治武昌。置有4郡4州22縣。
- 漢陽郡
- 治漢陽。
- 領4縣:沔陽、漢陽、漢川、孝感。另黃坡縣為太平天国勢力範圍。
- 黃州郡
- 治黃岡。
- 領7縣:蘄州(縣)、黃岡、蘄水、羅田、廣濟、黃梅、麻城。另黃安縣為太平天国的勢力範圍。
安徽省
[编辑]治安慶。置有12郡3州40縣。
- 廬州郡
- 治合肥。
- 領5縣:無為、合肥、舒城、廬江、巢縣。
- 鳳陽郡
- 治鳳陽。
- 領4縣:鳳陽、定遠、鳳台、壽州(縣)。
- 和州郡
- 治含珊縣(含山改)。
- 領1縣:含珊。
- 池州郡
- 治桂池(由清貴池改)。
- 領6縣:桂池(貴池)、菁陽、銅陵、石埭、建德、東流。
- 泗州郡
- 治添長(由天長改)。
- 領1縣:添長。
- 徽州郡
- 治歙縣。
- 領4縣:歙縣、休寧、婺源、黟縣。此郡太平天国統轄時間不長。
- 六安州
- 治英珊(英山改)。
- 領2縣:英珊、霍山。
- 滁州
- 治荃椒(全椒改)。
- 領1縣:荃椒。
- 廣德州
- 治建平。
- 領1縣:建平。
參考文獻
[编辑]-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卷三十五 志第十四 地理》:辛酉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天王诏旨道:「幼主名洪天贵福,见福加点锦添花,桂福省〔一〕改桂福省,普天一体共爷妈」。
- ^ 洪仁玕《诛妖檄文》:“鲜有以十八省之大被满洲三省所制为辱”
- ^ 《钦定英杰归真》记洪秀全语:“弟生中土.十八省之大,受制于满洲狗之三省,以五万万兆之华人,受制于数百万之鞑妖
- ^ 从太平天国前期建立地方政权的情况看,湖北省曾建十二郡,安徽、江西均建十四郡,且尚未包含全省疆域,而天浦省的辖区只有天浦县一地而异。由于洪仁玕到太平天国的时间较晚,并不了解前期的情况,后期又长期身居天京,与地方行政的实践脱节,故他拟定的许多制度并未很好地结合太平天国的历史与现状,对现实情况与可操作性的考虑也存在不足。
- ^ 华强《太平天国地理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 ^ 《江南春梦庵笔记》和《燐血丛钞》两书称太平天国划分天下为二十四省,但所载之省名与太平天国文书中的名称大相径庭,且当避不避,当讳不讳,据学者考证,这两部书实为伪史料,《燐血丛钞》的大部份内容均翻抄自《江南春梦庵笔记》,故这两部书的记载不足采信。参见罗尔纲《太平天国史料里第一部大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史式《〈燐血丛钞〉考伪》,祁龙威《〈燐血丛钞〉辨伪》。
- ^ 太平天国文书中的“江南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太平天国所设的江南省,二是指该省的省会天京,三是指原来的江苏省(也称江南省),因很多军民对新设立的行政区域不熟悉,故太平天国文书中对省名概念的使用新旧混杂,太平天国预计划江南省为12郡,但兵册中出现的江南省辖郡多达23个。又因太平天国常有以省会名代指省,或以省名代指省会的习惯,故“天京省”的概念也有两个,一是指天京省的省会,即天京城,一是指天京省,即江南省
- ^ 史式《太平天国词语汇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