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油麻地避風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新油麻地避風塘
新油麻地避風塘
太平山山頂眺望九龍半島以西的新油麻地避風塘
從高空俯瞰的九龍半島(2014年),圖左為新油麻地避風塘
1985年從太平山頂眺望的景色,近景為興建中的信德中心,遠景為尚未進行西九龍填海計劃的九龍半島

油麻地避風塘(英語:Yau Ma Tei Typhoon Shelter)是香港西九龍海岸的一個避風塘,位於油麻地以及大角咀西面。油麻地避風塘是香港最大的一個避風塘,於九龍多次填海工程後,該處稱為新油麻地避風塘(New Yau Ma Tei Typhoon Shelter)。

歷史

[编辑]

1906年丙午風災後,香港政府1909年通過了《建築避風塘條例》。同年,於海旁遴近渡船街興建了油麻地避風塘,並夷平官涌山所得的土石填平淺灘及建築防波堤1916年2月2日竣工。

1980年代以前,油麻地避風塘有不少「艇戶」停泊。漁民漁艇天災人禍日漸失修沒經濟能力維修,只好放棄打魚,上岸工作。又因教育水平低,只能從事薪水微薄的勞動工作負擔不起私人樓房的租金,公共房屋又輪候需時,一艘艘破舊漁艇,成為他們的容身之所,「艇戶」由此而生。1977年5月開始向房屋署爭取上岸,並成立艇戶臨時委員會,向市政局議員葉錫恩求助,希望政府協助他們搬到臨時收容所。[1]由此開始艇戶事件

1989年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不少計劃需要進行填海,渡船街油麻地避風塘因西九龍填海計劃被填平,海岸線延後至連翔道海寶路一帶,1995年搬往現址。

由於新油麻地避風塘的水質長期欠佳及傳出臭味,渠務署於研究多年後,2013年落實耗資2億6千萬港元對其進行改善工程,展開櫻桃街雨水渠的污水截流工程,收集雨水渠污水,經過擬建污水渠排放到昂船洲污水處理廠處理[2]。工程於2017年12月展開,計劃5年後完成[3]

圖片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注釋

[编辑]
  1. ^ 艇戶抗爭40年 非法集結罪的前世今生. 《大學線》. 2018-03-06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7) (中文(臺灣)). 
  2. ^ 渠署2.6億 新油麻地避風塘治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方日報》 2013-03-06
  3. ^ 渠務署. 所有工程計劃 – 櫻桃街箱形雨水渠旱流截取設施. 渠務署.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