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地破壞
外观
(重定向自棲地破壞)
棲息地破壞是指自然棲息地無法維持現有物種,導致棲息地的生物流離失所或滅絕的過程,使生物多樣性下降。人類破壞棲息地普遍是為了獲取天然資源、工業生產和城市化,而清理棲息地則以發展、拖網和城市延伸。破壞棲息地是目前列為導致全球物種滅絕的頭號原因,是進化和保育生物學中的重要環境變化過程。其他破壞原因包括生境破碎化、地質活動、氣候變化、物種入侵、生態系統養分變化和人類活動。此外棲息地被破坏令棲息在这里的動物受伤害
對生物的影響
[编辑]當棲息地被破壞,該處的生物承載量將會降低,使該處生長的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的數量下降,甚至滅絕。棲息地破壞令生物多樣性下降,生物需要特定的生態環境生存,82%的瀕危鳥類的威脅是由於棲息地破壞。[1]
地理
[编辑]生物多樣性熱點是指地球上具有極多物種的地方,主要分佈於熱帶地區。生物多樣性熱點具有很多特有的物種,以種類數量計算,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陸地物種。[3]可是,這些熱點正嚴重地遭受棲息地破壞的威脅。島嶼棲息地破壞十分嚴重,當中包括新西蘭、馬達加斯加、菲律賓和日本。[4]而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和許多西非國家,由於人口非常密集,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和自然棲息地不斷競爭,令棲息地破壞。接近沿海城市的海洋也面臨著珊瑚礁退化,過度捕魚或其他海洋棲息地破壞的問題。在美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不足25%的原生植被仍然存在。[5]在整個歐洲,只有15%的土地面積能保持原野環境。[4]
參考文獻
[编辑]- ^ Barbault & Sastrapradja, 1995
- ^ Tierras Bajas Deforestation, Bolivia. Newsroom. Photo take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on April 16, 2001. NASA Earth Observatory. 2001-04-16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 ^ Cincotta & Engelman, 2000
- ^ 4.0 4.1 Primack, 2006
- ^ Stein et al.,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