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撇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胡撇仔戲
胡撇仔
表記
漢字 胡撇仔
白話字 ô͘-phiat-á

胡撇仔,為臺灣歌仔戲其中一種表演類型與風格,由「opera」的日語讀音「オペラ」音譯而來,無固定書寫方式,亦有「烏撇仔」、「黑撇仔」、「胡撇拉」、「黑碟子」、「烏碟子」、「黑盤子戲」、「胡撇仔戲」等寫法。為臺灣日治時期因「舊戲取締」政策、歌仔戲吸收商業劇場各項表演特長而發展出的表演風格,迄今仍為多數民間歌仔戲團演出的風格之一,亦逐步登上官辦活動舞台甚至室內劇場售票演出,也因受小劇場的實驗新作浪潮影響,陸續出現標榜「新胡撇仔」的作品。[1][2][3][4]

起源

[编辑]

1920年代中期,歌仔戲在商業劇場中展露頭角,順應商業劇場求新求變、投觀眾所好的競爭法則,成長茁壯於此的歌仔戲具有吸收不同表演元素的靈活性,成為快速發展的新興劇種。[1]1930年代初期,台灣唱片工業開始發展,該時期的臺語流行歌,歌詞多採七言四句、分節歌的形式結構[5],亦有作曲家為歌仔戲文場樂師,或歌仔戲新調創作者,彼此互相影響[6]。這樣的成長時空背景,使「傳統」與「現代」在歌仔戲生成時,同時成為重要的滋養元素,造就歌仔戲極具包容力與混合力的劇種體質。[1][7][8][9]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戲劇被納入「總動員體制」,隨皇民化運動「禁鼓樂」、「推展皇民化劇」等政策影響,傳統戲曲因濃厚中國式色彩遭禁止,歌仔戲團面臨解散,或變成標榜演出「改良戲」、「新劇」(廣義而言,即「話劇」)的劇團,以爭取生存空間,表面上演出為皇民化姿態,改穿和服西裝洋裝;腳踩木屐、手持武士刀;唱日本歌曲或流行歌曲、以小喇叭薩克斯風等西洋樂器伴奏;宣揚日本當局政策,然而其實際演出內容、台詞動作、演唱曲調,仍帶有大量歌仔戲成分,產生混和日本「時代劇」、現代新劇、歌仔戲等不同題材內容,在音樂伴奏、服飾造型、表演模式均新舊交雜的「混合式歌仔戲」,被稱之為「sufu」(人造纖維,ステープルファイバー,staple fiber的日文略稱)或「ファイバー」(fiber,混紡纖維製品,與sufu均意指不純正[4]),為胡撇仔表演類型萌發的基礎,戰後則通稱為胡撇仔。[1][7][8][9]

各時期發展

[编辑]

日治時期

[编辑]

1930年代起,日本政府開始實施劇本檢閱,對內臺戲院的演出有諸多箝制,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加強實施皇民化運動,展開「舊戲取締」,歌仔戲團為求生存,改標榜演出「改良戲」或「新劇」作為幌子[1][7][8][9](或稱皇民劇、臺灣新劇、半新劇、胡撇仔戲、蝌蚪戲、與chanbaraチャンバラ[10]),一方面以「sufu」或「fiber」形式演出,一方面在警察管不到時,仍以演出傳統型態演出。[11]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對劇團與演出的管控越發嚴厲,1942年「皇民奉公會」指導成立「臺灣演劇協會」與「臺灣興行統制株式會社」,負責審核控管劇團與演出場所,從戲劇活動上推動皇民化,直接操控臺灣戲劇,使皇民化劇成為壟斷性娛樂。[2][9][12]

戰後內臺時期

[编辑]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殖民統治結束,戲曲禁令隨之解除,此時的胡撇仔已脫離對皇民化運動的不得已權變,轉向觀眾喜好和通俗趣味,因商業劇場競爭激烈,為增加可看性,除延續日治時期內臺的演出型態,歌仔戲團更深入雜揉各式中國地方戲曲劇種元素,吸收商業劇場中歌舞、魔術雜技戲劇電影的特長,從中外電影與小說中擷取素材、借鑑舞臺形式,發展出以歌仔戲為基底,結合自由的劇情、詼諧的台詞、燦爛的服裝、刺激的聲光效果,並穿插流行音樂的拼貼風格。此通俗的形式,在官方主導的審美標準中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使其藝術位階在官方視角下被邊緣化,「胡撇仔」由原本「オペラ」音譯而來的本意,漸漸被扭曲為「胡白撇撇」、「胡來亂撇」等負面色彩。[1][7][9]

代表作品:《櫻花戰爭》、《水萍怪影》、《補破網》、《玫瑰賊》等[2][4]

1960年代迄今

[编辑]

外臺胡撇仔

[编辑]

1960年代初,大眾傳播媒體崛起、商業劇場生態變遷、通俗娛樂日趨多元,使內臺市場急遽萎縮,歌仔戲班逐漸將經營重心轉往戶外廟會搭台演出(稱民戲、外臺戲、外臺歌仔戲),日戲以「古冊戲」為主,夜戲多為「胡撇仔戲」,在1970年代進入鼎盛期,至今仍為多數民間歌仔戲團主要的戲路市場。[1][2][9]

外臺胡撇仔戲延續內臺胡撇仔戲的演出風格及劇目改編,亦自時下流行娛樂中汲取靈感、新編劇目,表演更活潑生活化,與時俱進使用現代流行語彙、結合時事議題,劇情新奇多變,服裝造型誇張華麗,取用古今中外器樂與樂曲,參雜吊鋼絲與舞台聲光特效等,在形式上不斷求改變,而在情節、表演、音樂的設計概念與邏輯上,仍充滿濃厚的歌仔戲味,講究演員的戲曲基本功底。[1][4][13]

為求在市場上出奇制勝,有些劇團開發外臺的技術與特效創新,發展出「金光戲」風格。又,隨歌舞團、綜藝秀轉進外臺廟會,為謀求生存空間,部分歌仔戲團過度綜藝化,其荒誕不經的表演被歸入胡撇仔,並在諧音的聯想下,加強了「胡撇仔」就是「黑白來」的負面形象。[1]

1980年代,隨文化政策改變,歌仔戲確立在「文化」上的法定地位;1990年代中期後,追尋自身文化在地性與主體性的文化氛圍,使「胡撇仔」因題材、服飾造型多取自在地,漸受藝文圈關注;2000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第一屆外臺歌仔戲匯演,官方資源主動且有系統地進入民間戲班,這類日漸頻繁、帶入現代劇場觀念的「文化場」公演,成為歌仔戲在外臺場域,除了既有「民戲」,另一個主要的搬演模式,「胡撇仔」類型劇目亦逐步登上官辦活動舞台甚至室內劇場售票演出,使「黑白來」的形象得以轉變,回到其原意opera,為一種表演風格,而非胡鬧亂來。[1][2][7][14]

代表作品:《天殘地缺》、《伍華山莊》、《柳家店》、《啞妻》、《飛賊黑鷹》等[1][2][4]

新胡撇仔

[编辑]

1990年代後期,小劇場的實驗新作浪潮,為胡撇仔的發展提供想像與實踐平台。1996年由經營現代劇場的「金枝演社」率先標舉「胡撇仔」演出,其後陸續出現標榜「新胡撇仔」的作品,除了戶外巡演,亦在室內劇場售票演出。[1][14][15]

「新胡撇仔」於兼容並蓄、異質拼貼的立基上,期許乘載當代思維,其劇作內容、立足基礎及創作動機,已有別於「胡撇仔」鮮明的商業性格,往實踐藝術理想的方向前進。[1]

代表作品:

金枝演社:《胡撇仔戲──臺灣女俠白小蘭》、《可愛冤仇人》、《羅密歐與茱麗葉》、《玉梅與天來》、《浮浪貢開花》、《浮浪貢開花Part 2》[15]

臺灣春風歌劇團:原創劇本胡撇仔戲《Seven Days》、「新胡撇仔戲」《威尼斯雙胞案》[15]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陳, 幼馨. 台灣歌仔戲的異想世界: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 稻鄉出版社. 2010. ISBN 978-986-7862-76-1. 
  2. ^ 2.0 2.1 2.2 2.3 2.4 2.5 謝筱玫. 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3. ^ 陳慧玲. 什麼是胡撇仔?. 臺灣春風歌劇團. 2006-08-25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4. ^ 4.0 4.1 4.2 4.3 4.4 陳慧玲. 由胡撇仔戲的發展談外台歌仔戲與通俗文化的融合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utdoor Taiwanese Opera and Popular Culture-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O-pei-la-hi.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05-01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5. ^ 劉南芳. 流行歌曲在臺灣歌仔戲中形成的套路與影響.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6. ^ 劉南芳. 台灣歌仔戲引用流行歌曲的途徑與發展原因.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7. ^ 7.0 7.1 7.2 7.3 7.4 曾郁珺. 城市‧蛻變‧歌仔味:臺北市歌仔戲發展史.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2: 33–54,55–60,62–108,137–150. ISBN 978-986-03-2262-0. 
  8. ^ 8.0 8.1 8.2 演出型態.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9. ^ 9.0 9.1 9.2 9.3 9.4 9.5 成熟壯大期.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10. ^ 內台胡撇仔戲.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1. ^ 林正尉. 「對映」、「中介」與「流動」:管窺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戲劇文化中的抵抗與生存之術 Strategies and Resistances: Three Movements Toward the Taiwanese Movie and Theatre Culture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藝術觀點ACT|Art Critique of Taiwan.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16-01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12. ^ 石婉舜. “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戲劇(1936.9~1940.11).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3. ^ 外台胡撇仔戲.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4. ^ 14.0 14.1 謝筱玫. 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5. ^ 15.0 15.1 15.2 司黛蕊. 懷舊的共同體與再合成的自我:金枝演社與臺灣春風歌劇團的新胡撇仔戲.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09-07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