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出現於約距今5300年前至4000年前,發展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共發現500多處遺址,以良渚遺址附近的莫角山為中心區。良渚文化最主要特徵是玉器的使用和隨葬,包括大件的玉琮、玉璧、玉鉞。良渚文化的政治體為酋邦,亦有學者認為已出現國家雛形,能動員大量勞動力,各酋邦間結成聯盟,神權色彩濃厚,建造大型祭祀場所、城牆及防洪土牆,社會成員地位分化,形成貴族和普通平民階層。良渚先民善用石犁耕作,稻米開始成為主要糧食來源,並有原始文字。良渚文化結束於酋邦或國家解體,農業衰落,玉器失傳,繼後的馬橋文化倒退回自給自足、狩獵與採摘的經濟狀態,回復比較分散的部落社會。
|
维基百科是一个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并有多种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和中立的百科全书。
所有文字内容在CC-BY-SA-3.0协议下发布,任何人都可以在该协议条款的要求下自由使用这些内容。
若您在維基百科受益良多,請考慮資助基金會添購設備。欲與中文版取得聯繫,請至新聞組或寄送電子郵件。
If you do not write Chinese but need to contact zh-wikipedia, you can leave your message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