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星乂夜月/昔兰尼學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烯

昔蘭尼學派(英語:CyrenaicsKyrenaics)古希臘語Κυρηναϊκοί  ; Kyrēnaïkoí )是一個感性享乐主义的希腊哲学主張,成立于公元前 4世纪,该学說许多原理被认为是由他的同名孙子小阿里斯提普斯正式化,但是由昔蘭尼的阿瑞斯提普斯创立的。因此被稱為昔兰尼。而昔蘭尼這個地方也是阿里斯提波的发源地。这是苏格拉底最早的學說之一。 昔蘭尼學派提出,唯一内在的好处就是快乐,这不仅意味着没有痛苦,而且还具有积极愉悦的感觉。 其中,短暂的愉悦,尤其是身体的愉悦,比预期或记忆的愉悦要强。 但是,他们确实意识到了社会义务的价值,并且可以从利他主義的行为中获得乐趣。 这學說在一个世纪之内消失了,并被伊壁鸠鲁主义所取代。

學說的历史

[编辑]

昔蘭尼學說的历史始于昔蘭尼的阿瑞斯提普斯,他出生于公元前435年左右。他年轻时来到雅典 ,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他在大狄奥尼西奥斯宫廷住了一段时间,但我们对他仍然知之甚少。

确切地说,阿里斯提普斯(Aristippus)主張的學說未能確定是建基於昔蘭尼学派的學說。 而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學說則以:索蒂翁和帕奈提奧斯為權威,他們提供了一連串由阿里斯提斯撰寫的經典。但是,第欧根尼·拉尔修也寫到,蘇格拉底曾说过阿里斯提普斯並沒有写任何东西。[1] 阿里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学生中有他的女儿,赛勒琳(Cyrene)的阿瑞特(Arete) ,但是他将自己的學說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小阿里斯提普斯(Aristippus) 。 根据阿里斯托克勒的[2]说法, 他将祖父的教導变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 因此可以说,昔蘭尼哲学的基础是由老阿里斯蒂普斯(Aristippus)提出的思想。

阿里斯提普斯渡過青年後,学說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代表為安尼斯里斯 , Hegesias和特奥多鲁斯 ,惟他們都發展成與昔蘭尼學派為競爭學說,當中许多學說是對應伊壁鳩魯的享乐主义 。 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昔蘭尼學派正式過時。伊壁鸠鲁主义通过提供更先进的學說成功击败了其餘的竞争对手。

哲学思想

[编辑]

昔蘭尼學派是享乐主义者 ,他们认为快乐是生活中至高无上,尤其是身体上的快乐,他们认为这种快乐比精神上的快乐更加强烈和令人向往。 快乐是生活中唯一的美好,痛苦是唯一的邪恶。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人類唯一的善,但他也有限度接受了功利主義,使享乐成为道德行为的次要目标。 阿里斯蒂普斯(Aristippus)和他的追随者抓住了这一点,使享乐成为人生唯一的最终目标,否认美德具有任何内在价值。

知识论

[编辑]

昔蘭尼學派以哲學懷疑論而闻名。 他们把逻辑简化为关于真理标准基本学说。 他们认为我们可以了解即时的感官体验(例如,我现在有一种甜蜜的感觉),但这些感觉導致我們對物体的性质一无所知(例如,蜂蜜很甜) 。 他们还否认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经历。

所有知识都是一个人自己的直接感觉。 这些感觉是纯粹的主观感觉,不論是痛苦,冷漠還是令人愉悦,這些都是根據事情屬劇烈、平靜還是溫和 此外,它们完全是个人的,决不能客观地描述世界。 因此,感觉是知识和行为的唯一标准。 我们受影响的方式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每个人的唯一目标应该是快乐。

伦理

[编辑]

昔蘭尼主义者为所有人带来了一个普遍的目标,那就是快乐。此外,所有感觉都是同樣和短暂。 由此可见,过去和未来的快乐对我们来说并没有真實存在,而现在的快乐則没有种类上的区别。 至於苏格拉底谈到了理智的更高乐趣。 昔蘭尼學派否认了这种区分,并強調身体上的乐趣是更简单,更强烈,更可取的。 短暂的愉悦,特別是身体愉悦,是对人类唯一的好处。

但是,一些立即带来愉悦的行為也會帶來痛苦。因此聪明的人应该控制快乐,而不是濫用快樂,否则会导致痛苦,这需要判断来评估生活中的各种快乐。 应当对法律和习俗予以关注,因为即使这些东西本身没有内在价值,违反它们也会导致他人施加不愉快的惩罚。 同样,友谊和正义因其提供的乐趣而很有用。 因此,昔蘭尼學派相信社会义务和利他的行为有享乐主义价值。 像许多现代功利主义者一樣 ,他们结合了对普遍的是非判断的心理不信任,并坚信所有这些区别都是基于法律和惯例,这是坚定不移的原则,而明智的人應該追求享乐。从逻辑上讲,必须放弃通常被认为是错误或不公正的事物。 这个想法在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 , 沃尔尼(Volney )甚至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的學說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這些显然对昔蘭尼學派至关重要。

后来的昔蘭尼學派

[编辑]

后来的昔蘭尼學派在安尼斯里斯 , 赫格西亞斯和特奥多鲁斯之下都出現了變化。 对于安尼斯里斯来说,快乐是通过个人的满足行为来实现的,这些行为是为了寻求满足而产生的, 但是安尼斯里斯十分重视家庭,国家,友谊和感激之情,即使這些事情要求牺牲时也能提供快乐。 赫格西亞斯认为,幸福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人生的目标就变成了避免痛苦和悲伤。 假如對财富,贫穷,自由和奴役之类的传统价值观都冷漠,所产生的快乐莫过于痛苦。 赫格西亞斯而言,昔蘭尼學派只是应对生活痛苦的最不合理的策略。 对于特奥多鲁斯(Theodorus)而言,生活的目标是精神愉悦而不是身体愉悦, 并且他更加强调节制和正义的必要性。 他还以无神论者而闻名。 事實上,这些哲学家都在努力对伊壁鳩魯學派提出挑战 ,而伊壁鳩魯的成功在于建立了一套哲学体系,並且该体系相比他們更全面,更复杂。

昔蘭尼學派在赫格西亞斯的時期曾以懷疑論、伊壁鳩魯主義以及跟佛教相似的方式發展。.[3] [4]实际上,它与佛教的教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特别是「四聖諦」和「」的概念。因此,赫格西亞斯有可能曾受到了佛教教义的直接影响。 [a] [7]

參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进一步阅读

[编辑]
  • Diogenes Laertius(1925)。 杰出哲学家的生活 。 罗伯特·德鲁·希克斯(Robert Drew Hicks)翻译。 2卷 卷1,勒布古典图书馆。 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
  • Lampe,Kurt(2014)。 享乐主义的诞生:平民主义哲学家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愉悦感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ISBN 0-691-16113-5 书号   0-691-16113-5
  • Tsouna,Voula(1998)。 愤世嫉俗学派的认识论 ,剑桥大学出版社。 ISBN 0-521-62207-7 书号   0-521-62207-7
  • Zilioli,Ugo(2012)。 Cyrenaics ,敏锐出版。 ISBN 1-84465-290-4 书号   1-84465-290-4

[[Category:懷疑論]]

  1. ^ Diogenes Laërtius, ii. 84f
  2. ^ Aristocles ap. Eusebius, Praeparatio Evangelica, xiv. 18
  3. ^ Berenice II and the Golden Age of Ptolemaic Egypt, Dee L. Clay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33
  4. ^ Berenice II and the Golden Age of Ptolemaic Egypt, Dee L. Clay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33
  5. ^ LafontINALCO.
  6. ^ Éric Volant, Culture et mort volontaire, quoted in
  7. ^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thony Preus,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p.184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标签或{{efn}}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