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蜥脚下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蜥脚下目
化石时期:217–184 Ma
三叠纪晚期到侏㑩纪早期
黄氏云南龙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
von Huene, 1920

原蜥脚下目(Prosauropoda)或称原蜥脚类,是群早期植食性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侏㑩纪早期。它们在三叠纪的时候,通常是所处环境的优势植食性动物,并快速地演化为大体型,身长6到10公尺;但是到了侏罗纪被真蜥脚亚目所完全取代、并且灭亡。所有原蜥脚类恐龙都有小型头部、长颈部、前肢较后肢短、以及非常大的拇指尖爪(从槽齿龙继承而来)可用来防卫。大部分原蜥脚类恐龙是半二足动物,但至少有一大型物种(里奥哈龙)是完全四足动物。

不断改变的定义

[编辑]

原蜥脚下目起初被定义为二足的三叠纪恐龙,是体型巨大的蜥脚下目恐龙的早期祖先。2003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原蜥脚下目是个独立演化支,而非蜥脚下目的祖先。2004年对于大椎龙的研究显示原蜥脚下目的确是单系群。这群恐龙是蜥脚下目的姐妹分类单元,而非直系祖先。但是近期研究表示原蜥脚下目是个并系群

问题在于哪些属被归类于原蜥脚下目。在1997年,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提出一个以某节点为基础的定义,包含:贝里肯龙科槽齿龙科近蜥龙科板龙科黑丘龙科、以及蜥脚形亚目中亲缘关系接近原蜥脚类,而离蜥脚类较远的所有物种。最近,亚当·耶茨(Adam Yates)以对于早期蜥脚形亚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演化树,认为原始的农神龙槽齿龙埃弗拉士龙代表基础的外类群(基本上是属于并系群槽齿龙科),早于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的分化。在2004年,耶茨提出近蜥龙是最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尽管它们的体型为典型的原蜥脚类。但是,近蜥龙的亚成年标本的颅骨特征,可能会推翻上述理论。黑丘龙科与贝里肯龙科是蜥脚下目演化支中非常原始的物种。

大椎龙的头颅骨

科学检验

[编辑]

原蜥脚类的头颅骨长度接近股骨长度的一半;它们的颌部关节稍微低于上颌骨的齿列水平线。它们的牙齿是同型齿或稍微同型齿,牙齿小而呈匙形、边缘呈粗锯齿状。前掌第一指有弯曲的指骨,以及大型、锐利的爪;第二与第三指长度几乎相等,指骨小型、微弯,带有指爪;第四与第五指都缩小,而且缺乏指爪。典型原蜥脚类的指骨数量是2-3-4-3。耻骨的末端部分,形成宽广、平坦的平板。脚部的第五个趾骨是退化的。股骨接近外髁(lateral condyle)侧有直条骨脊。股骨粗隆部(Trochanter)的侧前面有个由内向外的微弱波纹,而粗隆部的主要部份低于股骨头。

演化历史

[编辑]
板龙的骨架模型,位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博物馆

蜥脚形亚目首次出现于盘古大陆时,是群小型(身长1.5到3公尺)、原始的物种,它们首次出现于卡尼阶中或晚期(晚三叠纪的第一个时期)。它们发现于巴西农神龙黑水龙)、马达加斯加(最近发现的未命名属)、以及摩洛哥爱珍多龙)。

原蜥脚类保持一样的身体构造,但在诺利阶的中期,它们身体长度已成长到两倍;例如在德国Stubensandstein地区的中下层发现的纤细板龙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长4到6公尺。纤细板龙之后演化出板龙属的其他种;板龙身长8公尺,体重约1.5公吨以上,并且是该环境的优势植食性动物,从诺利阶晚期直到瑞提阶。同一期间,生存于阿根廷里奥哈龙,是较大型的原蜥脚类恐龙,也占据相同的生态位。里奥哈龙身长10公尺,因体型过大而必须以四足行走。同一时代的非洲南部,巨型植食性动物的生态位并非属于原蜥脚类恐龙,而是基础蜥脚类恐龙,例如:优肢龙黑丘龙贝里肯龙、以及雷前龙。有趣的是,在诺利阶到瑞提阶这段期间,蜥脚形亚目恐龙占据者大型植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但大型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仍由伪鳄类鸟鳄科副鳄形类)占据。

三叠纪-侏㑩纪灭绝事件槽齿龙科黑丘龙科贝里肯龙科、以及里奥哈龙科灭亡了;但近蜥龙科板龙科、以及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持续存活者,后两个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种。在侏㑩纪早期,蜥脚下目恐龙开始多样化发展,例如火山齿龙科;原蜥脚下目恐龙也辐射演化出许多中等体型(身长4到6公尺)的植食性物种,例如:大椎龙禄丰龙、以及云南龙,并如同它们的晚三叠纪祖先一样成功。

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优势在早侏罗纪的后期结束。虽然至少有三个属继续生存至侏罗纪中期(砂龙、禄丰龙、云南龙),但已并非优势植食性动物,而蜥脚类恐龙继续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尤其是真蜥脚类)。

分类

[编辑]
滥食龙的骨骼想像图
在2009年发现的地爪龙,被视为是蜥脚形亚目从二足恐龙演化至四足恐龙的关键物种

以下选自于亚当·耶茨(Adam Yates)的2003年研究、以及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的2001年研究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种系发生学

[编辑]

在蜥脚形亚目中,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的分类关系、演化位置,随者两者的定义与范围,而产生不同结果。

耶茨/基钦的2003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亚当·耶茨(Adam Yates)与詹姆斯·基钦(James Kitching)的2003年研究[1]

蜥脚形亚目

农神龙

unnamed

槽齿龙

unnamed

埃弗拉士龙

unnamed
原蜥脚下目

里奥哈龙

板龙类

板龙

大椎龙科

科罗拉多斯龙

unnamed

大椎龙

禄丰龙

蜥脚下目

近蜥龙

unnamed

黑丘龙

unnamed

雷前龙

unnamed

伊森龙

unnamed

哥打龙

unnamed

火山齿龙

真蜥脚类

加尔东/阿普彻奇的2004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与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的2004年研究[2]

蜥脚形亚目

蜥脚下目

原蜥脚下目

槽齿龙

unnamed

农神龙

unnamed
近蜥龙类
近蜥龙科

近蜥龙

砂龙

黑丘龙科

里奥哈龙

unnamed

黑丘龙

unnamed

卡米洛特龙

莱森龙

板龙类

金山龙

unnamed

易门龙

unnamed

大椎龙

unnamed
板龙科

鼠龙

unnamed

科罗拉多斯龙

unnamed
unnamed

禄丰龙

中国兀龙

unnamed

优肢龙

unnamed

鞍龙

板龙

耶茨的2007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亚当·耶茨的2007年研究[3]

蜥脚形亚目

农神龙

unnamed

槽齿龙

Pantydraco

unnamed

埃弗拉士龙

unnamed

祖父板龙

unnamed

吕勒龙

板龙类
板龙科

黑水龙

unnamed

纤细板龙鞍龙

unnamed

恩氏板龙

长头板龙

大脚类
里奥哈龙科

里奥哈龙

优胫龙

unnamed
大椎龙科

大椎龙

unnamed

科罗拉多斯龙

禄丰龙

unnamed

金山龙

近蜥龙类

近蜥龙

unnamed

云南龙

unnamed

黑丘龙

蜥脚下目

参考资料

[编辑]
  1. ^ Yates, A.M. & Kitching, J.W. 2003. The earliest known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first steps towards sauropod locomo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0: 1753-1758.
  2. ^ Galton, P.M. & Upchurch, P. 2004. Prosauropod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32-258.
  3. ^ (英文)Yates, Adam M., "The first complete skull of the Triassic dinosaur Melanorosaurus Haughton (Sauropodomorpha: Anchisauria)". In Barrett & Batten (eds.), Evolution and Palaeobiology (2007), pp. 9–55.
  • Gauffre F.-X. (1993): The Prosauropod Dinosaur Azendohsaurus laaroussii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Morocco. Palaeontology 36(4): 897–908.
  • Upchurch, P (1998),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sauropod dinosaurs. Zool. J. Linnean Soc. 124: 43–103.
  • Yates, A. M. (2004) Anchisaurus polyzelus (Hitchcock): the smallest known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evolution of gigantism among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Postilla, n. 230, 58 pp.
  • Yates, A.M. & Kitching, J. W. (2003) The earliest known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first steps towards sauropod locomotion.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3 Aug 22; 270(1525): 1753–8.
  • Lu, J., Li, T., Zhong, S., Azuma, Y., Fujita, M., Dong, Z., and Ji, Q. (2007). New yunnanosaurid dinosaur (Dinosauria, Prosauropo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Zhanghe Formation of Yuanmou,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Memoir of the Fukui Prefectural Dinosaur Museum 6: 1-15.
  •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ólska, H. (eds.) (2004).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61 pp.
  • Fedak, T. J. and Galton, P.M. (2007). New information on the braincase and skull of Anchisaurus polyzelus (Lower Jurassic, Connecticut, USA; Saurischia: Sauropodomorpha): Implications for sauropodomorph systematics. Special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77 ) 245-26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