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祖国保卫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祖国保卫军
Tėvynės apsaugos rinktinė(立陶宛语)
纪念已故祖国保卫军成员的纪念碑,位于立陶宛西北部城市塞达
存在时期1944年7月至10月
国家或地区 立陶宛
规模6,000人
直属德意志国防军第9军团
参谋总部普林克斯立陶宛语Plinkšės马热伊基艾区
别称TAR, Mäder Regiment
参与战役塞达战役立陶宛语Sedos kautynės
指挥官
德军指挥官海尔穆特·玛德尔英语Hellmuth Mäder
祖国保卫军指挥官伊兹多留斯·贾图里斯上尉
Izidorius Jatulis
第1志愿团指挥官阿尔丰萨斯·乌尔博纳斯少校
Alfonsas Urbonas
第2志愿团指挥官梅西斯·卡芮瓦立陶宛语Mečys Kareiva中校

祖国保卫军立陶宛语Tėvynės apsaugos rinktinė,缩写TAR)或称玛德尔战斗群(德语:Kampfgruppe Mäd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立陶宛仓促成军、短暂存在的部队,目标是对抗逐渐逼近的苏联红军。该部队由当地立陶宛人组建,名义上隶属于德意志国防军[1],其德军指挥官为海尔穆特·玛德尔英语Hellmuth Mäder;玛德尔原本希望能组建一个[2],最后却只组建两个装备简陋、训练不足的志愿团[2],总数约6,000人。1944年10月7日,祖国防卫军固守于塞达防御阵地,对抗苏联红军近卫第6军团英语6th Guards Army第19装甲师俄语19-й танковый корпус (СССР)[3],损失惨重,向克莱佩达方向撤退。残馀部队在东普鲁士重新整编,分配到数个德军轻工兵英语Pioneer (military)部队中。[3]

成军

[编辑]

苏联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参与巴格拉基昂行动,于1944年夏季挺进立陶宛东部边境,并在波罗的海攻势中持续挺进。苏联红军在其占领区强征年轻男子入伍行军。立陶宛人曾于1940年至1941年遭受苏联镇压,疏散至该国西部,并在萨莫吉希亚地区组成武装团体。[3]1944年7月28日,立陶宛军官在皮耶奈立陶宛语Pievėnai村开会讨论如何保卫立陶宛:一是加入德军公开对抗苏联,二是组成游击队并发动游击战(如立陶宛解放军),表决后以微弱票数差距决定加入德军。[4]这些临时建立的军事单位组成祖国保卫军,由伊兹多留斯·贾图里斯上尉(Izidorius Jatulis)指挥。[1]立陶宛人透过乔纳斯·斯特波纳维丘斯英语Jonas Steponavičius神父联系德意志国防军第9军团军官海尔穆特·玛德尔英语Hellmuth Mäder,玛德尔同意立陶宛人成立祖国保卫军,并供应武器和军服。[5]:144-150祖国保卫军的参谋总部也从皮耶奈村迁至普林克斯立陶宛语Plinkšės村的农业学校校舍。[1]

组织

[编辑]

立陶宛祖国保卫军第1志愿团由阿尔丰萨斯·乌尔博纳斯少校(Alfonsas Urbonas)指挥,于1944年8月成军;[5]:144-1508月26日时,该团设有两个营,约1,200人,但只有47名军官。[3]第2志愿团由梅西斯·卡芮瓦立陶宛语Mečys Kareiva中校指挥,于1944年9月成军。[3]当时曾计画要组建第3志愿团,吸收立陶宛辅助后备警察营英语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残部,并提升祖国保卫军规模为师级,但最终并未实现。[5]:144-150祖国保卫军总人数约6,000人左右[1],并缺乏武器、无线电和其他军备。[5]:144-150

军官与士兵

[编辑]

祖国保卫军缺乏有经验的军官带领,总计只有112名军官[1],有实战经验者更少[5]:144-150。该地区有5位立陶宛将军收到征召命令:卡齐斯·纳瓦卡斯(立陶宛语Kazys Navakas)接受征召,但只获派为后勤供应及财务连指挥官;[6]波维拉斯·普莱查维丘斯英语Povilas Plechavičius因指挥立陶宛国土防卫军英语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而入狱、刚获释不久,他也同意接受征召,但要求德军授权他全权指挥祖国保卫军[4],德军并未同意,普莱查维丘斯也因此拒绝入伍。另外三位将军也都拒绝接受征召,他们认为这将徒劳无功、徒增人命伤亡。至于士兵,多半是热情但缺乏经验的18岁至20岁年轻人,包括年方十七的瓦尔达斯·阿达姆库斯、未来的立陶宛总统[4][7]

军事行动

[编辑]
苏联红军于1943年8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间的攻势图:
  1943年12月1日前
  1944年4月30日前
  1944年8月19日前
  1944年12月31日前

祖国保卫军成军以后,著重防御文塔河沿岸前线地区。[1]1944年8月和9月对立陶宛来说相对平静,因为苏联红军一方面进攻里加英语Riga offensive (1944),一方面重新集结、整编,准备进攻克莱佩达[5]:144-150同年7月18日至9月19日间,立陶宛祖国保卫军出版5期机关报:《立陶宛保卫者》(立陶宛语Lietuvos Gynėjas);[5]:144-150并设立急难救助金,援助战争难民,但优先援助该部队军眷。[4]

1944年10月5日,苏联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发动梅梅尔攻势,主要战略目标是孤立德军部队、制造“库尔兰口袋”。祖国保卫军负责防御塞达(第1志愿团)与巴斯提契亚英语Barstyčiai(第2志愿团)。[3]德军事前虽承诺增援,最后却未履约。[1]第1志愿团由立陶宛辅助后备警察营第4营前指挥官普拉纳斯·普济尤纳斯(立陶宛语Pranas Puodžiūnas)上校和柳达斯·诺库斯(立陶宛语Liudas Norkus)中校指挥,两人都有东线作战经验。[1]然而,第1志愿团的防御阵地选址却相当糟糕:该团在瓦尔杜瓦河英语Varduva200米(660英尺)前挖掘战壕,撤退时却只有一座桥;[5]:144-150德军打算牺牲该部队,争取主力军队重新集结的时间。[1][5]:144-150

同年10月7日,伊万·德米特里耶维奇·瓦西里耶夫俄语Васильев, Иван Дмитриевич将军指挥的苏联红军近卫第6军团英语6th Guards Army第19装甲师俄语19-й танковый корпус (СССР)进攻立陶宛北部城市塞达,立陶宛祖国保卫军用反战车榴弹发射器成功摧毁8辆苏军T-34战车,但很快就耗尽弹药、被迫撤退。[3]该团损失约100人[3],大部分是在撤退途中、尤其是在横越瓦尔杜瓦河时伤亡[1],另有约30人被苏军俘虏。[5]:144-150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约瑟夫·史达林于隔日(10月8日)发布第193号军令,指出苏军在塞达遭遇强力抵抗,并表扬杰出的苏联士兵。[5]:144-150

祖国保卫军残部撤退至巴斯提契亚,试图重新集结,却未成功。面对苏军追击,祖国保卫军只能向克雷廷加和克莱佩达方向撤退[3],过程中可能有多达一半官兵加入游击队。[5]:144-150祖国保卫军约有1,000人抵达东普鲁士,并在该地重新整编为8个轻工兵连,负责在格但斯克沃姆扎吕贝克等地营建军事防御设施。

评价

[编辑]

总体而言,祖国保卫军是立陶宛历史上一项难解、缺乏研究的难题,主要原因是缺乏档案日期。该部队第1志愿团的档案由约纳斯·切斯纳(立陶宛语Jonas Čėsna)上尉保存,他在二战结束后移民至美国。[5]:144-150立陶宛自苏联独立后,切斯纳上尉将档案移交给弗拉达斯·卡兹劳斯卡斯(立陶宛语Vladas Kazlauskas),卡兹劳斯卡斯也曾在祖国保卫军服役,写了几本相关主题的书籍。然而,这些著作杂乱无章、自相矛盾,相关档案仍有待学者研究。[5]:144-150第2志愿团的档案则未留存于世,因此后人对该团情况所知甚少。[4]

祖国保卫军是在德军组织日趋混乱的状况下,由立陶宛人主动组织而成。它的战略目标和立陶宛国土防卫军相同,但实际上未受德军直接控制。每个祖国保卫军新兵入伍时都需签署誓约,宣誓保卫祖国、打击布尔什维克主义,但只字未提纳粹德国[5]:144-150立陶宛历史学家则认为,祖国保卫军是立陶宛人民重建军队、为立陶宛而战的尝试之一。[1][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Čekutis, Ričardas; Žygelis, Dalius. Laisvės kryžkelės (XXX). Sedos kautynės. Bernardinai.lt. 2006-10-16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立陶宛语). 
  2. ^ 2.0 2.1 Thomas, Nigel; Caballero Jurado, Carlos. Germany's Eastern Front Allies (2): Baltic Forces. Osprey Publishing. 2012: 38. ISBN 9781780967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0) (英语).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Sedos kautynės (PDF). 2014 m. atmintinos datos. Based on research of Alfredas Rukšėnas. Lietuvos gyventojų genocido ir rezistencijos tyrimo centras英语Genocide and Resistance Research Centre of Lithuania. 2014 [2015-04-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2-25) (立陶宛语). 
  4. ^ 4.0 4.1 4.2 4.3 4.4 Skiriama Tėvynės apsaugos rinktinės atminimui.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9) (立陶宛语).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Kasparas, Kęstutis. Lietuvos karas. Kaunas: Lietuvos politinių kalinių ir tremtinių sąjunga. 1999: 44–45. ISBN 9986-577-2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立陶宛语). 
  6. ^ Stoliarovas, Andriejus (编). Tarpukario ir rezistencijos laikotarpio Lietuvos generolų sąrašas ir jų amžinojo poilsio vietos (PDF). Lietuvos kariuomenės generolų klubas. 2012: 92. ISBN 978-609-412-03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15) (立陶宛语). 
  7. ^ Rudokas, Jonas. Vyrai žuvo prie Sedos…. Veidas. 2004-10-07, 41. ISSN 1392-5156 (立陶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