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江州行政区划
外观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分扬、荆2州共10郡置江州,州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州名取自长江古名江水。[参 1]范围在今江西省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
郡级行政区
[编辑]江州领原扬州的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7郡,荆州的武昌、桂阳、安成3郡。永兴元年(304年)增置寻阳郡。永嘉元年(307年)桂阳郡移属湘州。西晋末领10郡。
- 豫章郡
- 孙吴旧郡,晋平吴后郡治仍在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领南昌、海昏、新淦、建城、望蔡(原名上蔡)、永修、建昌、吴平(原名汉平)、豫宁(原名西安)、彭泽、艾、康乐(原名阳乐)、丰城(原名富城)、新吴、宜丰15县。晋平吴后鄱阳郡锺陵县来隶。永嘉元年(307年)彭泽县移属寻阳郡。太康十年(289年)封晋武帝之子司马炽为豫章王,郡改为豫章国,永嘉五年(311年)豫章王司马端被立为皇太子,国除为郡。[参 2]西晋末领15县。
- 鄱阳郡
- 孙吴旧郡,晋平吴后郡治仍在鄱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晋平吴后鄱阳郡治移往广晋县(今江西省鄱阳县北石门街镇)[参 3],领鄱阳、馀汗、鄡阳、上饶、葛阳、乐安、锺陵、广晋(原名广昌)、历陵(原名历阳)9县。后废上饶县,锺陵县移属豫章郡,增置晋兴县。西晋末领广晋、鄱阳、乐安、馀汗、鄡阳、历陵、葛阳、晋兴8县。
- 庐陵郡
- 孙吴旧郡,郡治高昌县(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晋平吴后郡治移往石阳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参 4],领石阳、高昌、西昌、巴丘、东昌、遂兴(原名新兴)、吉阳、兴平、阳丰(原名阳城)、雩都、赣、南野、南康(原名南安)、揭阳、宁都(原名阳都)、平固(原名平阳)16县。太康三年(282年),庐陵南部都尉改置南康郡,都尉管辖的庐陵郡南部7县移属南康郡。西晋末领9县。
- 临川郡
- 孙吴旧郡,郡治南城县(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晋平吴后,郡治移往临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西南),[参 5]领临汝、西丰(原名西平)、新南城(原名南城)、东兴、南丰、永城、宜黄、安浦、西宁(原名西城)、新建10县。至西晋末不变。
- 建安郡
- 孙吴旧郡,晋平吴后郡治仍在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南),领建安、侯官、建平、邵武(原名昭武)、吴兴、将乐、延平(原名南平)、晋安(原名东安)8县,增置东平县。太康三年(282年)晋安、侯官2县移属晋安郡。西晋末领建安、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7县。
- 南康郡
- 孙吴时置庐陵南部都尉,管辖庐陵郡南部7县,西晋平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置为南康郡。郡治雩都县(今江西省于都县北)[参 6],领雩都、赣、平固(原名平阳)、南康(原名南安)、揭阳、南野、宁都(原名扬都)7县,至西晋末不变。
- 武昌郡
- 孙吴名江夏郡,晋平吴后改孙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参 8],郡治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领武昌、柴桑、阳新、沙阳(原名沙羡)、竟陵、云杜、下雉6县。后蕲春郡高陵(原名安丰)、邾、寻阳3县来隶,增置鄂、沙羡2县,废下雉县。太康二年(281年)寻阳县移属庐江郡,[参 9]邾县移属弋阳郡,竟陵、云杜2县移属江夏郡,高陵县疑后来废县。永兴元年(304年)柴桑县移属寻阳郡。西晋末领武昌、阳新、沙阳、沙羡、鄂5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江州(州治:南昌县) | |||||
说明:本表为西晋建兴四年(316年)江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豫章郡 (15) |
南昌县 | 南昌县 | 今江西省南昌市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海昏县 | 今江西省新建县东北象山镇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新淦县 | 今江西省樟树市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建城县 | 今江西省高安市城区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望蔡县 | 今江西省上高县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孙吴为上蔡县。晋平吴后改名望蔡县。[参 12] | ||
永修县 | 今江西省永修县西北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建昌县 | 今江西省奉新县西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吴平县 | 今江西省樟树市西吴城乡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孙吴为汉平县。晋平吴后改名吴平县。[参 13]。 | ||
豫宁县 | 今江西省武宁县西甫田乡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孙吴为西安县。晋平吴后改名豫宁县。[参 14]。 | ||
艾县 | 今江西省修水县西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康乐县 | 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北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孙吴为阳乐县。晋平吴后改名康乐县。[参 15] | ||
丰城县 | 今江西省丰城市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孙吴为富城县。晋平吴后改名丰城县。[参 16] | ||
新吴县 | 今江西省奉新县西会埠镇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宜丰县 | 今江西省宜丰县北 | 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锺陵县[注 2] | 今江西省进贤县西罗溪镇 | 鄱阳郡(280)→豫章郡(280-316,豫章国289-311) | |||
鄱阳郡 (8) |
广晋县 | 广晋县 | 今江西省鄱阳县北石门街镇 | 鄱阳郡(280-316) | 孙吴为广昌县。晋平吴后改名广晋县。[参 17] |
鄱阳县 | 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 | 鄱阳郡(280-316) | |||
乐安县 | 今江西省德兴市东北 | 鄱阳郡(280-316) | |||
馀汗县 | 今江西省馀干县驻地玉亭镇 | 鄱阳郡(280-316) | |||
鄡阳县 | 今江西省新建县东北鄱阳湖中 | 鄱阳郡(280-316) | |||
历陵县 | 今江西省德安县东北 | 鄱阳郡(280-316) | 孙吴为历阳县。晋平吴后改名历陵县。[注 3] | ||
葛阳县 | 今江西省弋阳县江北弋江镇 | 鄱阳郡(280-316) | |||
晋兴县 | 地望不详 | 鄱阳郡(280?-316) | 晋平吴后置县。[注 3] | ||
上饶县 | 今江西省上饶市 | 鄱阳郡(280) | 晋平吴后废县。[参 18] | ||
庐陵郡 (9) |
石阳县 | 石阳县 | 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 | 庐陵郡(280-316) | |
高昌县 | 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 | 庐陵郡(280-316) | |||
西昌县 | 今江西省泰和县西 | 庐陵郡(280-316) | |||
巴丘县 | 今江西省峡江县 | 庐陵郡(280-316) | |||
东昌县 | 今江西省吉安市南永和镇 | 庐陵郡(280-316) | |||
遂兴县 | 今江西省万安县县治赣江西岸 | 庐陵郡(280-316) | 孙吴名新兴县,晋平吴后复名遂兴县。[参 19] | ||
吉阳县 | 今江西省永丰县东南古县镇 | 庐陵郡(280-316) | |||
兴平县 | 今江西省永丰县东北 | 庐陵郡(280-316) | |||
阳丰县 | 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八都镇 | 庐陵郡(280-316) | 孙吴名阳城县,晋平吴后改名阳丰县。[参 20] | ||
临川郡 (10) |
临汝县 | 临汝县 | 今江西省抚州市西南 | 临川郡(280-316) | |
西丰县 | 今江西省抚州市南 | 临川郡(280-316) | 孙吴名西平县,晋平吴后改名西丰县。[参 21] | ||
南城县 | 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 | 临川郡(280-316) | 孙吴名南城县,晋平吴后改名新南城县。[参 22] | ||
东兴县 | 今江西省黎川县东北 | 临川郡(280-316) | |||
南丰县 | 今江西省广昌县东 | 临川郡(280-316) | |||
永城县 | 今江西省黎川县北 | 临川郡(280-316) | |||
宜黄县 | 今江西省宜黄县东 | 临川郡(280-316) | |||
安浦县 | 今江西省乐安县西南 | 临川郡(280-316) | |||
西宁县 | 今江西省崇仁县南 | 临川郡(280-316) | 孙吴名西城县,晋平吴后改名西宁县。[参 23] | ||
新建县 | 今江西省乐安县北 | 临川郡(280-316) | |||
建安郡 (7) |
建安县 | 建安县 | 今福建省建瓯市南 | 建安郡(280-316) | |
吴兴县 | 今福建省浦城县 | 建安郡(280-316) | |||
建阳县 | 今福建省建阳市东 | 建安郡(280-316) | 孙吴名建平县,晋平吴后于太康四年(283年)改名建阳县。县名取在山之阳为名。[参 24] | ||
邵武县 | 今福建省邵武市 | 建安郡(280-316) | 孙吴名昭武县,晋平吴后改名邵武县。[参 25] | ||
将乐县 | 今福建省将乐县 | 建安郡(280-316) | |||
延平县 | 今福建省南平市 | 建安郡(280-316) | 孙吴名南平县,晋平吴后改名延平县[参 26]。 | ||
东平县 | 地望不详 | 建安郡(280-316) | 晋平吴后置县。[注 5] | ||
南康郡 (7) |
雩都县 | 雩都县 | 今江西省于都县北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
赣县 | 今江西省赣州市西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
南野县 | 今江西省南康市南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
南康县 | 今江西省赣州市西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孙吴名南安县,晋平吴后改名南康县。[参 27] | ||
陂阳县 | 今江西省宁都县东南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孙吴名揭城县,晋平吴于太康五年(284年)改名陂阳县。县名取自河名陂阳水。[参 28] | ||
宁都县 | 今江西省宁都县南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孙吴名扬都县,晋平吴后改名宁都县。[参 29] | ||
平固县 | 今江西省兴国县南 | 庐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孙吴名平阳县,晋平吴后改名平固县。[参 30] | ||
晋安郡 (8) |
候官县 | 候官县 | 今福建省福州市 | 建安郡(280-282)→晋安郡(282-316) | |
晋安县 | 今福建省南安市东丰州镇 | 建安郡(280-282)→晋安郡(282-316) | 孙吴名东安县,晋平吴后改名晋安县。[参 31]。 | ||
罗江县 | 地望不详,劳干考证当在福建省东北部沿海。 | 临海郡(280-282)→晋安郡(282-316) | |||
原丰县 | 今福建省福州市 | 晋安郡(282-316) | 孙吴时置建安典船校尉于此,太康三年(282年)改置县。[参 32] | ||
新罗县 | 今福建省连城县南 | 晋安郡(282-316) | 与晋安郡同时在太康三年(282年)设置。[注 7] | ||
宛平县 | 地望不详 | 晋安郡(282-316) | 与晋安郡同时在太康三年(282年)设置。[注 7] | ||
同安县 | 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 晋安郡(282-316) | 与晋安郡同时在太康三年(282年)设置。[注 7] | ||
温麻县 | 疑在今福建省连江县南一带 | 晋安郡(283-316) | 太康四年(283年)置县。[参 33] | ||
安成郡 (7) |
平都县 | 平都县 | 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泸水东岸 | 安成郡(280-316) | |
宜春县 | 今江西省宜春市 | 安成郡(280-316) | |||
新渝县[注 8] | 今江西省新余市西 | 安成郡(280-316) | |||
永新县 | 今江西省永新县西 | 安成郡(280-316) | |||
安复县 | 今江西省安福县西北,泸水北岸 | 安成郡(280-316) | 孙吴名安成县,晋平吴后改名安复县。[参 34] | ||
萍乡县 | 今江西省芦溪县 | 安成郡(280-316) | |||
广兴县 | 今江西省莲花县南 | 安成郡(280-316) | 晋平吴后置县。[参 35] | ||
武昌郡 (5) |
武昌县 | 武昌县 | 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 武昌郡(280-316,江夏郡280) | |
阳新县 | 今湖北省阳新县西,通山县东交界处 | 武昌郡(280-316,江夏郡280) | |||
沙羡县 | 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武昌郡(280-316) | 晋平吴后置县。[参 36] | ||
沙阳县 | 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后移治今湖北省嘉鱼县[参 36] | 武昌郡(280-316,江夏郡280) | 孙吴名沙羡县,晋平吴后改名沙阳县。[参 36] | ||
鄂县 | 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西 | 武昌郡(280-316) | 晋太康元年(280)分武昌县置县。[参 37] | ||
高陵县[注 9] | 疑今湖北省罗田县内 | 蕲春郡(280)→武昌郡(280-?) | 孙吴名安丰县,晋平吴后改名高陵县。[参 9]疑不久废县。[注 10] | ||
下雉县 | 今湖北省阳新县东,富水南岸 | 江夏郡(280) | 晋平吴后废县。 | ||
寻阳郡 (3) |
柴桑县 | 柴桑县 | 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 武昌郡(280-304)→寻阳郡(304-316) | |
寻阳县 | 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 | 武昌郡(280-281)→庐江郡(281-304)→寻阳郡(304-316) | |||
彭泽县 | 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 豫章郡(280-307)→寻阳郡(307-316) |
注释
[编辑]- ^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校刊记“水经赣水注:“牵水又东迳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为吴平矣。”此作吴更名,误”。
- ^ 孔祥军认为晋时置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8页)陈健梅据《太平寰宇记》卷106〈信州·弋阳县〉“建安十五年孙权分锺陵置鄱阳郡”一文,认为三国时鄱阳郡有锺陵县。(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第120页)
- ^ 3.0 3.1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9-200页。
- ^ 孔祥军认为似乎在太康元年平吴时改南平为延平。(《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6页)
-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5页。
- ^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误作“安南”。
- ^ 7.0 7.1 7.2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6页。
- ^ 《晋书地理志》作“新谕”,《宋书州郡志》作“新喻”,然据《元和郡县图志》卷28“吴孙皓分置新渝县,因渝水为名。天宝后相承作‘喻’,因声变也”之文,应皆为“新渝”之误。
- ^ 《晋书地理志》作“官陵”。
- ^ 高陵原名安丰,属江北的蕲春郡。据《宋书州郡志》,原同属蕲春郡的邾县与高陵一起划入武昌郡,但《晋书地理志》邾县归属江北的弋阳郡,故在江北的高陵可能与邾县一起划归弋阳郡。但弋阳郡领县无高陵,江南的武昌郡却有官陵,疑武昌郡官陵即高陵,后来废县。
出处
[编辑]-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扬二州疆土广远,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宋书》卷37〈州郡志三〉:“江州刺史,晋惠帝元康元年,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十郡为江州。初治豫章。”
- ^ 《晋书》卷5〈孝怀帝纪〉。
- ^ 《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饶州〉:“鄱阳县,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理于此。晋武帝改为广晋。”
- ^ 《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吉州〉:“吉州,本秦庐陵,属九江郡。献帝兴平二年,分豫章于此置庐陵郡,晋太康中移郡于石阳县庐陵县……本汉石阳县,晋移郡于此”
- ^ 《方舆纪要》卷86〈江西四〉:“三国吴太平二年,分属临川郡郡治临汝县。晋、宋以后因之。”
-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南康郡,太康三年置。”;《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晋武帝太康三年,以庐陵南部都尉立。”《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虔州〉:“孙权嘉禾五年,分庐陵立南部都尉,理雩都,晋武帝太康三年罢都尉,立为南康郡,至永和五年移理赣。”
-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晋安郡,太康三年置。”;《宋书》卷37〈州郡志三〉:“晋安太守,晋武帝太康三年,分建安立。”
-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武昌太守,《晋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为武昌郡。”
- ^ 9.0 9.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寻阳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省蕲春郡,以寻阳属武昌,改蕲春之安丰为高陵及邾县,皆属武昌。二年,以武昌之寻阳复属庐江郡。”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寻阳太守〉:“柴桑男相,二汉属豫章,晋属武昌。(寻阳)郡既立,治此。”
-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永兴元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属江州……怀帝永嘉元年,又以豫章之彭泽县属寻阳郡。”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望蔡子相,汉灵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县名曰上蔡,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吴平侯相,汉灵帝中平中立曰汉平,吴更名。[注 1]”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豫宁侯相,汉献帝建安中立,吴曰西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106〈洪州武宁县〉:“古西安县也,汉献帝建安中分海昏县立西安县,至晋太康元年改为豫宁。”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康乐侯相,吴孙权黄武中立曰阳乐,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丰城侯相,吴立曰富城,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鄱阳太守〉:“广晋令,吴立曰广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鄱阳太守〉:“上饶男相,吴立。《太康地志》有,王隐《地道》无。”;《舆地广记》卷24〈江南东路·信州上饶县〉:“吴置,晋省之,宋复置。”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庐陵太守〉:“遂兴男相,吴立曰新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庐陵太守〉:“阳丰男相,吴曰阳城,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临川内史〉:“西丰侯相,吴立曰西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110〈抚州临川县〉:“吴太平二年,以临汝县为临川郡,于郡南更置西平县,晋改为西丰。”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临川内史〉:“南城男相,汉旧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曰新南城。”
- ^ 《太平寰宇记》卷110〈抚州〉:“吴太平二年以南城、临汝二县置临川郡,更增置宜黄、安浦、新建、西平、西城、东兴、南丰、永城八县。至晋改西平为西丰,改西城为西宁。”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建安太守〉:“建阳男相,《晋太康地志》有。”;《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建州建阳县〉:“本上饶县地,吴分置建平县,晋太元(当作太康)四年改为建阳。”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建安太守〉:“邵武子相,吴立曰昭武,晋武帝更名。”
- ^ 《太平寰宇记》卷100〈南剑州〉:“本古之南平县馀迹也,自晋武帝时为延平县。”[注 4]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庐陵太守〉:“南康公相,吴立曰南安[注 6],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信丰县〉:“献帝初平二年分南壄立南安县,晋武帝改为南康。”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陂阳男相,吴立曰揭阳,晋武帝太康五年,以南康(原误作“西康”)揭阳移治故陂阳县,改曰陂县,然则陂阳先已为县矣。后汉郡国无,疑是吴所立而改曰揭阳也。”;《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吴嘉禾五年置揭阳县,晋太康五年改为陂阳县,以陂阳水为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宁都子相,吴立曰杨都,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虔化,吴分赣立阳都县,晋改为宁都。”;《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吴大帝分赣县立阳都县,《吴录》、《地志》属庐陵南部,晋武帝改为宁都。”;《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虔州虔化县〉:“本汉赣县地,吴宝鼎三年初置新都,晋太康元年改为宁都。”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平固侯相,吴立曰平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晋安太守〉:“晋安男相,吴立曰东安,晋武帝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晋安太守〉:“原丰令,晋武帝太康三年,省建安典船校尉立。”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晋安太守〉:“温麻令,晋武帝太康四年,以温麻船屯立。”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安成太守〉:“安复侯相,汉旧县,本名安成,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安成太守〉:“广兴侯相,《晋太康地志》有此县,何云江左立,非也。”
- ^ 36.0 36.1 36.2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江夏太守〉:“沙阳男相,二汉旧县,本名沙羡,属武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又立沙羡,而沙阳徙今所治。”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巴陵太守〉:“鄂令,汉旧县,属江夏。吴改鄂为武昌,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鄂县,而武昌如故。”
参考资料
[编辑]书籍
[编辑]-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上海:开明书局,1937
- 李锡甫,《汉晋城阳郡沿革考》,国立编译馆馆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 钱仪吉、杨晨,《三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7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2007
-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合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 范晔,《后汉书》,维基文库
- 房玄龄,《晋书》,维基文库
- 沈约,《宋书》,维基文库
- 魏收,《魏书》,维基文库
-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维基文库
- 乐史,《太平寰宇记》,维基文库
- 欧阳忞,《舆地广记》,维基文库
- 郦道元,《水经注》,维基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