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曼德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曼德人 (Manding)


总人口
约三千万人 (2013)
分布地区
西非
语言
曼德语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逊尼派); 传统信仰
相关族群
Bambara, Bissa, Busa, Dan, Dyula, Kpelle, Ligbi, Landogo, Malinké, Mandinka, Marka, Mende, Soninke, Susu, Vai, Yalunka, many others

曼德人(Mandé or Manden) 位于西非民族集团, 使用曼德语Mande languages)。

曼丁哥人,是曼德人的一个分支, 给据记载,此民族建立了最大的古西非 帝国。 其他的分支包括 SoninkeBambaraDyula。而较小的团体包括 LigbiVaiBissa

曼德人居住于不同的环境,从沿海 热带雨林萨赫勒撒哈拉沙漠.他们有著广泛的文化以及信仰,并透过语言来组织团体。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

民族分布

[编辑]

曼德人分布于西非贝南布吉纳法索象牙海岸查德甘比亚迦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索赖比瑞亚马利茅利塔尼亚尼日奈及利亚塞内加尔狮子山共和国等国家。

人口

[编辑]

据2013年统计,曼德人的总人口数约3000万人。

语言

[编辑]

曼德语属于尼日-刚果语系曼德语族,并分为东曼德语支西曼德语支

曼德人分支表

[编辑]
Mande 
 East Mande 
 (Dan–Busa) 
South(east) 
Mande
 Mano–Dan 

Mano

 Guro–Dan 

DanGooTura

GuroYaure

 Nwa–Beng 

MwaWan

GbanBeng

 Bisa–Busa 
 Samo–Busa 

Samo

Busa  languages 

BusaBoko

ShangaTyenga

Bissa

West Mande 
Central West 
(Manding–Kpelle)
Central Mande
 Manding–Jɔgɔ 
Jɔgɔ–Jeri

Jeri

Jɔgɔ languages (Ligbi)

 Manding–Vai 

VaiKɔnɔ (and maybe Dama)

 Manding–Mokole 

Manding languages

Mokole languages

SusuYalunka

 Southwest  Mande
 Mende–Loma 

Looma

 Mende–Bandi 

BandiZialo

MɛndeLoko

Kpɛllɛ

Northwest
(Samogo–Soninke) 
 Northwest  proper
 Soninke–Bobo 

Bɔbɔ

 Soninke–Bozo 

Soninke

Bozo

Samogo languages (partial: Duun–Sembla)

(Jowulu)

地理环境

[编辑]

分布国家为:

西非面积638万平方千公尺,占非洲五分之一。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苏丹草原上几内亚高原。全境地势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为富塔贾隆包奇高原,东北为贾多阿伊尔高原;沿海有平原。

北部热带沙漠气候,中部热带草原气候,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内地与西部干热,沿海多雨。

西非国家地图;

历史沿革

[编辑]

史前史

[编辑]

曼德人为古代中央沙哈拉人的后裔,是个很早就被确立的语族,并且遍布了整个西非。早期曼德人以纺织与织品的生产闻名 (by a process known as strip-weaving). 曼德人建立了 GhanaMali王国和Songhai 王国。

考古学家证实曼德人早期是已石屋来定居。西元前2500年到2000年之间,曼德人在 Tichit-Walata的岩石海岬和Mauritania南部的Tagant悬崖, 这些地区被称为 Soninke. 数以百计的石头屋与街道遗址在这一地方被发现,一些重要的定居处有著大量的防御措施。

在干燥的环境中,农业和畜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随著时间而增长,导致人口的增加,发展出较大的政治规模组织,也造成了社会阶级的产生。曼德人的农牧社会是混合小麦种植的农业经济与畜牧业,他们被视为种植非洲水道的先驱,且他们已学会如何使用铜。 曼德人实行贸易,他们从沙哈拉与萨赫勒等地方交易珠宝和宝石。

考古学家形容曼德人的遗址为:“一个富裕且壮观的史前遗址”。(Mauny 1971: 70).

Ghâna 王国

[编辑]

西元前1500年,在曼德人最古老的分支Soninke人的领导下,,组成了 Dinga Cisse。 全国有三个独立的自由联盟(Mali, Mema, and Wagadou) 和12个省组成邦联。邦联居于一个很好的位置,位于沙漠的中间地带,此地带为盐的主要来源,和[[Senegal River]南部的]黄金生产地带。他们常与周边的城市做贸易, 尤其他们会利用沿海的航线往北边的摩洛哥 做交易。

Ghanaian的社会包括大型畜牧业和农业聚落, 他们的商业也相当的繁荣.Ghâna的曼德商人垄断了奢侈品的贸易和 奴隶贸易;他们的贸易范从南部沙哈拉沙漠到非洲北部沿海,贸易的路线皆与王国的重要城市连结,他们奴役邻国的百姓,并实行奴隶贸易或直接纳入其帝国的财产,而皮革制品,象牙,盐,黄金,铜 也是交易的主要项目。 到了十世纪,Ghâna 已经成为相当繁荣的王国,控制的区域大小约为德州,横跨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拉伸。 西元950年,阿拉伯旅行作家 Ibn Hawqal 参访了首都 Kumbi Saleh , 并描述了 Ghanaian 的统治者为 :“世界上最有钱的国王(因为其拥有庞大的黄金)”。

到了11世纪,王国开始衰弱,最主要的原因为:王国失去了贸易的垄断,且当时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干旱,造成了农业与畜牧业的大量的损失,因此王国开始崩解,其他的诸侯国进行反抗,而这个时候 穆斯林从北方入侵 Ghâna。

在9世纪时,西边的 Sanhaja 已历经了 伊斯兰教的文化洗礼。他们在时10世纪时被统一,随著信徒的情绪高涨,他们推出一连串的反 "Sudanese"政策,对 漠南非洲的黑人进行偶像崇拜。[1] Sanhaja Lamtuna的国王Tinbarutan ibn Usfayshar, 建立了Awdaghust城堡, 此堡垒位居于 trans-Saharan trade的关键位置。 在 Sanhaja解体后, Awdagust被 Ghana empire接管,跨越沙哈拉的贸易路线则被 SijilmassaZenata Maghrawa 接管.

在Almoravids之前, 伊斯兰文化对此地的影响是渐进渗透的,并非武力强迫的。 在金矿被开采后, 开启了南部到东部的贸易路线被。 这时Ghâna王国似乎要重新崛起,但成为了 Susu (另一群曼德人的分支) 和 他们的领导人 Sumanguru的攻击目标。冲突爆发于1235年, Malinké 人Sundiata Kéita的出现导致情势的改变, ,到了13世纪中叶,Ghâna 王国彻底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 Sundiata的 Mali 王国

Mali 王国

[编辑]

Mali王国最知名的皇帝为Sundiata'的孙子Mansa Musa (1307–1332),其被称为“Kan Kan Mussa" or "The Lion of Mali"。1324年,他把 麦加 放在 Mali王国的地图上,并且前往麦加去朝圣, 其当时携带60000名搬运工、总共180顿的黄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Volume IV, pp. 197–200)的记载。 他戴这么多的黄金抵达埃及,埃及的货币瞬间失去其价值。 根据开罗的历史学家 al-Maqurizi所说:“一行人购买 Turkish埃塞俄比亚 的女奴和服装,使黄金的价格(dinar)下降了六dirhams。”, 因此 Mali 和 Timbuktu 的名字显示在14世纪的世界地图上。

Mali王国是西非伊斯兰法律、科学和学术的中心,被称为The crown jewel of West Africa。西非最古老的大学 Sankore、Jingaray Ber和Sidi Yahya, 在此成立。 在几个世代之后, Mali王国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Songhai Empire。

Songhai 王国

[编辑]

Askia Muhammad为逊尼派的继承者,其被历史学家视为比前任领导人更精明更有远见,他精心策划巩固与扩大帝国,从Taghaza 的北边到Yatenga 南方的边界和东南边Senegambia的 Futa Tooro 。不同于伊斯兰帝国的官僚体系,他提出效仿于苏丹西部(bureaucratic government unparalleled)的制度。 此外, Askia 建立贸易的相关措施以及规范,并对贸易路线进行监控, 他重视教育与扫盲,确保Mali大学产生高知识份子,这当中有许多人发表了显著的书籍,例如杰出的学者 Ahmed Baba,撰写了今日仍然在使用的伊斯兰律法。

Mahmoud Kati 发表了 Tarikh al-fattash , Abdul-Rahman as-Sadi 发表了 Tarikh al-Sudan (苏丹记事),两部史学作品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现今学者重建中世纪非洲历史的重要著作, Songhai 王国在文化上有著杰出的表现。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主要是穆斯林社会, 曼德人是父系社会 。他们遵守仪式和伊斯兰教的每日祷告,但很少穿著阿拉伯的服装,不佩戴女性的面纱。 最有名的曼德 practices are the sanankuya or "joking relationship" 在部落之间。

婚姻

[编辑]

(以曼丁哥人为例)

婚姻是由家中的长者来做安排,而非由新郎跟新娘,这样的情况在农村社会中,是普遍的婚姻传统。传统中,要求婚家庭的长者用可乐果与bitter nut当作礼物送给被求婚的家庭,如果对方接受礼物,代表,这桩婚事就被接受了。

自从伊斯兰文化进入曼德人的生活里,一夫多妻制成为了婚姻的主要型态。一个曼丁哥人的男子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妻子。曼丁哥人认为,女人生育的能力是非常尊荣的事情,尤其是生男孩的能力。第一任妻子有权掌控其他任妻子, 而丈夫有权掌控所有的妻子,并使她们丰衣足食,这也包括在必要时帮助各个妻子的家庭。 通常妻子们都能够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为家庭共努付出、努力,他们共同分担工作与则任,例如:煮饭、洗衣以及其他的家事和工作。

秘密社团

[编辑]

他们秘密的兄弟会与姊妹会,被称为PoroSandeBundu,分别基于古老的传统而建立,此团体出现的时间点为西元1000年。 这些社团管理其社会内部的秩序, 举办成年礼和培养社会性别。

种姓制度

[编辑]

传统上,曼德人的社会有阶级制度或者所谓的种姓制度,分为贵族和附庸. 曼德人的社会也像其他大多数的非洲民族有奴隶制度,囚犯与俘虏通常于战争中从战败方取得。 在社会阶级上, 前国王和将领的后代有著比其他同胞崇高的地位。

随著时间与全球化的影响,这样的传统社会制度已经渐渐消失。 现代的曼德人有部分从事贸易或者担任游击者,在21世纪,但大部分的人还是从事渔业以及农业。 有些则成为技术熟练的 铁匠、 从事畜牧业griots 或吟游诗人。

产业与生活

[编辑]

(以曼丁哥人为例)

曼丁哥人主要以农业为生,他们在萨赫勒地区种植花生,大米,小米,玉米和小规模养殖。 在雨季时,男性种植花生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男性可以在田里与妇女一同工作共同种植农作物。曼丁哥人的农业是属于劳动密集的型态。 大约 50% 稻米需求量是当地生产,其他的百分比则是由亚洲或者美国进口。

男性的长者是一家之主,安排家中的婚姻。有组织的氏族部落,会用小泥屋、圆锥形茅草屋或铁皮屋来做住宅。 除了农业之外,曼丁哥人的男性从事裁缝师、屠夫、司机、木匠、铁匠、工人、军人、护士和一些慈善机构的志工。然而,大部份的女性,趋向成为家庭主妇或者从事农业、养殖业。

信仰与节日

[编辑]
一座建立于13世纪,位于北部的清真寺。 Ghana attributed to the Wangara.

早在13世纪时,大部份为于 西非的曼德人都以穆斯林为主, 而 Bambara 直到19世纪才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然而,传统信仰的团体,例如 Chiwara, Dwo, 和信仰Juju的力量,仍然保持于曼德人的 穆斯林中。 许多较小的曼德人分支族群,像是 Bobo 仍然保持著非洲传统信仰

根据口述历史,曼德民族,特别是 Soninke,促成了伊斯兰的贸易集团 Gur 在西非的萨赫勒地区进行贸易。

Fadenya

[编辑]

Fadenya or “father-childness”是曼德人所使用的词汇, 最初是用来形容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所产生的紧张关系。现在,多被用来形容曼德社会给予男性社会性别上的价值观,也就是独立,、自主、冒险犯难的精神。[2] fadenya的概念已经被延伸,并被用来形容曼德人的政治以及社会。 Fadenya 往往与badenya 或 mother-childness做比较.[3]

Fadenya最初描述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一夫多妻曼德世界,同父异母的兄弟经常会争夺他们父亲的继承权,并声称他的财富和土地的主权。为了争夺继承位置,这些孩子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创造一番事业或成就。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自主的能力,且够资格继承家业,并声称荣耀家族的名声。

Badenya

[编辑]

Badenya指的是“母亲童心”,原是指同母异父的意思,现在,多用于表示曼德社会对女性社会性别的价值观,即团结、安全、家庭之意。由于曼德传统社会是一夫多妻制,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有一个很紧密的关系,因为他们之间并没有继承上的竞争,因此badenya的概念是安全与保障的来源。 Badenya往往可以解决fadenya所引起的冲突。 badenya是一个社会上团结的向心力,他代表著团结与安全的亲密关系。

艺术与文学

[编辑]

文学

[编辑]

(以曼丁哥人为例)


在Alex Haley的书中以及一些电视剧当中都会提到Kunta Kinte家族. Haley 宣称Kinte这个家族的继承人,,但这个家族的存在一直被史学家诟病,即被视为不可能的。 辛妮奥康纳,于1988年发表的《Mandinka》灵感就是来自Alex Haley的书。

美国电视名人Mr. T曾说过:他的独特发型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个曼丁哥的战士,是他在看国家地理频道杂志时所引发的想法。他宣称:“我的父母来自非洲,是曼丁哥族人,他们的发型都像当地曼丁哥人一样。这些金链子象征了我的祖先被带到这里的事实,他们在这粒被视为奴隶。

许多早期的作家如马利的作家Massa Makan Diabaté 重新撰写了曼丁哥人的历史,另外另外一位作家Janjon,,赢得1971 prix littéraire d'Afrique noire奖的作家。他的小说《The Lieutenant of Kouta》、《The Barber of Kouta》,《 The Butcher of Kouta》 试图从中汇整曼丁哥人的谚语以及生活习俗,他也在著作中试图解释fadenyabadenya之间的定义以及冲突。

口头传统

[编辑]

曼德人的文化与口头的历史有著密切的关系,特别是 Epic of Sundiata.在被称为 kumayoro的教育中心,所教导出来的nyamankala为口述历史和技术的守护者. 这些nyamankala 在维护口头传统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是组成曼德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4] Kela 学校, 承袭著口头的传统。 口传的史诗有很多版本,而 Kela的版本被视为是官方的版本。 其中Kela的版本包含了一个名为tariku的书面文件, 这个书面文件以及口述历史是曼德人独特的文化。[4]

通常口头的史诗会用于两种地方: 一是用于教学或研究,另一种是属于比较正式的:传达重要的讯息给观众。 教学的部分涉及了礼物的贡献与氏族文化在史诗中的呈现。 在正式的版本中,可以使用配乐伴奏;但不允许被观众打断。

不同部落的曼德人会有对史诗不同的呈现方式,如The Kandasi 也开始在学校中教学。[4]

艺术

[编辑]

许多的曼德人艺术是呈现在珠宝与雕刻上,用于兄弟会和姐妹会的面具Marka是最为人知的。 曼德人也制作精美的编织物,在整个西部非洲很受欢迎,除此之外,金、银项链、手链、臂章和耳环同样广为人知。

在项链上的铃铛被视为能够听到灵魂声音的媒介,铃声徘徊于两个世界,即祖灵的世界与人间. 曼德猎人经常携带铃铛,他们深信对打猎有所帮助。相反的,女人经常串连多个铃铛,希望借此来保持著族群之间的和谐。

音乐

[编辑]
一位 Griot 在演奏 kora.

最有名的传统曼德乐器是 kora, 此为拥有21调弦的弦乐器,此乐器是由被称为 Jeliw或法语所称的 griots来演奏。 Kora是一个独特的竖琴 有一个缺口木桥,被视为非洲最复杂的弦乐器。

Griots是位于西北非的专业吟游诗人,他们保存著伟大的口头史诗传统和历史, 是使曼德人的部落领导者信赖与有权力的顾问.。其中最有名的Griots为 Toumani DiabateMamadou DiabateKandia Kouyaté.

现况

[编辑]

接续曼德人家园伟大的帝国之后, 成千上万的人民移居到大西洋沿岸, Mane那些在16世纪从西非沿海入侵到东部的Mali王国士兵 , 他们的语言、服装以及武器在1625年被欧洲人所记载。Mane不断的从Liberia海岸线扩张, 与接触到的每个部落战斗, 他们持续顺利的扩张,一直到抵达了狮子山共和国,才遇到了另一群曼德人的分支,Susu人,与其抗衡。

法国的殖民统治大大的影响了曼德人的文化, 持续的战争让法国花费了庞大的人力与经济成本,导致他们增加了对 大西洋 奴隶贸易的依赖。 现今,曼德人仍然活跃于西非的政治,许多国家的总统皆是由曼德人来担任。

曼德人与非洲其他部落的冲突从20世纪以来,不断的剧增,且 沙漠化 不断地使曼德人南下去寻找工作和土地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压迫到了其他族群的生存空间,也导致了冲突的加剧。

相关连结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References
  1. ^ Lewicki (1988:p.160-61; 1992: p.308-09)
  2. ^ Jansen, Jan (1995). "The Representation of Harmony and Change in Mande"。Younger Brother in Mande: Kinship and Politics in West Africa (1-7)
  3. ^ Bird, Charles S.; Martha B. Kendell. The Mande Hero: Text and Context. Ivan Karp, Charles S. Bird (编).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Systems of Though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13–26.  Reprinted as Ivan Karp, Charles S. Bird (编).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Systems of Though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7. ISBN 978-0-87474-591-7. 
  4. ^ 4.0 4.1 4.2 Camara, Seydou. The Epic of Sunjata: Structure,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pp. 59-67
Sources
  • Gillow, John. (2003), African Textiles. 29 p.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collection of Arts of Africa, Oceania, and the Americas.
  • UNESCO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Volume IV, pp. 197–200.
  • Mauny, R. (1971), “The Western Sudan” in Shinnie: 66-87.
  • Monteil, Charles (1953), “La Légende du Ouagadou et l’Origine des Soninke” in Mélanges Ethnologiques (Dakar: Bulletin del’Institut Francais del’Afrique Noir).
  • Fage, John D. (2001), History of Africa. Routledge; 4th edition.
  • Boone, Sylvia Ardyn. (1986), Radiance from the Waters.
  • Kouyaté, Dani (Director). (1995). Keïta: Heritage of a Griot [Motion picture]. Burkina Faso.

Template:Mandé peo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