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馮異
馮異
國家中國
時代東漢
主君王莽漢光武帝劉秀
封爵應侯陽夏侯
封地應國?→陽夏縣
出生不詳
逝世建武十年(34年)
諡號
親屬
馮彰馮訢
其他親屬從兄馮孝谷崇

馮異(?—34年),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東漢著名軍事家。馮異精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協助劉秀創建東漢政權,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將軍,封應侯。後又封為孟津將軍。在多年的行軍作戰中,馮異為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馮異謙遜,從不誇己功,諸將並坐論功,他常避於大樹下,被譽為大樹將軍。劉秀即位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漢明帝時封為「雲台二十八功臣」之一。

生平

[編輯]

王莽帳下

[編輯]

漢兵起事時,馮異以郡的身份監管着五個縣,同父城縣縣令苗萌一起替王莽抵禦漢兵。劉秀打到潁州時,攻打父城縣受挫,便駐紮在巾車鄉。馮異趁這段時間巡視下屬各縣,卻被漢兵抓獲。當時馮異的從兄馮孝和同郡的丁綝呂晏都追隨劉秀,他們藉機一起推薦馮異,雖然後來馮異以城中有老母在家推辭掉,但是他卻仍有要投靠的意思。劉秀向南回到後,更始帝十多次攻打父城,馮異都堅守城池不肯投降。[1]

追隨劉秀

[編輯]

劉秀做了司隸校尉後,他途徑父城,馮異等人打開城門相迎。劉秀便委任馮異為主簿,田萌為從事。此後馮異又推薦了他的同鄉銚期叔壽段建左隆等人,劉秀將他們全部任用為掾史,更隨他一同到洛陽[1]

後來更始帝多次想派劉秀巡視黃河以北的地區,但各位將領都認為不行。馮異便勸劉秀與左丞相曹竟和他的兒子尚書曹詡深交,劉秀照做了。最後在他們兩個人的幫助下,劉秀得以巡視黃河以北。[1]

劉縯被害以後,劉秀孤處一室的時候就不食酒肉,枕席上還有淚水浸濕的地方。有一次馮異過來安慰他,並趁機提議他說應該善待人民,劉秀便將馮異和銚期派到邯鄲施行仁政。[1]

馮異荒亭進粥

王郎起兵時,劉秀從薊縣東部急行軍至饒陽無萋亭。當時天氣寒冷,眾人又累又餓,馮異便端上豆粥。到達南宮時,遇上大風雨,馮異、鄧禹撿柴生火,為劉秀烤乾衣服,馮異還獻上了麥飯、兔腿。到了渡過滹沱河抵達信都時,劉秀派馮異去河間招募兵馬,回來時拜他為偏將軍。後來馮異又隨劉秀攻破王郎,劉秀封他為應侯。今後幾年內,馮異又打敗鐵脛於林闟頓王,並且跟隨劉秀平定河北。[1]

鎮守黃河

[編輯]

這時更始帝派舞陰王李軼廩丘王田立大司馬朱鮪白虎公陳僑號稱帶領三十萬軍隊,和河南太守武勃一同鎮守洛陽。劉秀想要北攻燕、趙,便拜寇恂河內太守,馮異為孟津將軍,一同抵禦朱鮪等人。馮異給李軼寫了一封信叫他轉投劉秀,李軼因背叛過劉秀的約定,謀害了劉縯,所以不好直接投降,便與馮異協定兩軍不交兵。之後馮異便北上天井關,連續攻下上黨郡的兩座城池,以及成皋以東的十三個縣,又擊敗各路聯軍,十萬多人投降。[1]

後來武勃帶領萬餘人與馮異戰於士鄉亭,結果兵敗被殺,李軼仍然閉城門不救。馮異見李軼講信譽,便把情況上報劉秀。劉秀卻故意將信件泄露給朱鮪,朱鮪很生氣,便殺了李軼,從此城中守兵有很多背離投降的。朱鮪又派討難將軍蘇茂帶領上萬人攻打溫縣,朱鮪則親自帶領幾萬人攻打平陰來牽制馮異。馮異派校尉帶兵與寇恂一同抗擊蘇茂,自己則繞過黃河,攻打朱鮪,兩邊都獲得大勝。後來劉秀又在馮異的建議下登基。[1]

擊破赤眉

[編輯]

建武二年(26年)春,馮異被封為陽夏侯,他領兵攻打陽翟賊人嚴終趙根,並獲得勝利。這時赤眉軍延岑擾亂三輔,大司徒鄧禹不能平定,便讓馮異接替。馮異領兵西進,建立威望,弘農郡稱將軍的十多批盜賊都帶着部下投降了馮異。[1]

後來馮異和赤眉軍在華陰縣交戰,最後獲勝,劉始王宣等人全部投降。建武三年(27年)春,馮異拜任征西大將軍,並與鄧禹、鄧弘等人合兵攻打赤眉軍。馮異曾提出要以恩信引誘,並在東邊的黽池攔截,從西邊一居攻下,可是鄧禹等人不聽,兩軍便僵持起來。後來赤眉軍假裝敗退,留下輜重,鄧弘的士兵們因長時間作戰而飢餓難耐,邊上去搶豆子,卻被殺回來的赤眉軍打得大敗。馮異向鄧禹說士兵們又累又餓,可以暫且停戰,可是鄧禹不聽,追上去打,又被打得大敗,損失了三千多人,自己逃回宜陽縣。馮異則棄馬爬上回溪的一個山坡上,跟着部下幾個人回到軍營。[1]

回到營地後馮異召集失散的士兵,並和敵人約定好交戰日期。然後他讓部下的士兵換上與赤眉軍同樣的裝束,埋伏在路旁。第二天,赤眉軍派萬餘人攻打馮異的軍前部,發現前部軍力微弱,便派全軍來攻,馮異同樣也以全部軍力迎戰。戰至傍晚,赤眉軍士氣衰落,馮異布置的伏兵突然出現,赤眉軍因服飾相似不能辨別而混亂,最終在崤底被打敗,有七八萬人投降,剩下的十多萬也逃到宜陽後投降。[1]

清剿賊寇

[編輯]

赤眉雖然被打敗,但各地還有許多自立為將軍的人[a],軍力在幾千到一萬人不等。馮異邊行軍邊打,屯兵上林苑。赤眉被打敗後,延岑便自封為「武安王」,設置州郡長官,而且想占據關中,便帶領張邯任良等人一起攻打馮異,最後被打敗。延岑逃跑到析縣,馮異又派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於匡攔擊他,並且取得大勝,延岑部下蘇臣也領八千人投降。延岑再次從武關逃到南陽,當時南陽饑荒,馮異的部隊只能食野果充飢。劉秀便封趙匡右扶風,為馮異送去補給布匹,協助掃敵,最終只有呂鮪、張邯和蔣震入蜀投靠公孫述,其餘全部平定。[1]

第二年,公孫述派將領程焉率領數萬人幫助呂鮪攻打陳倉,結果被馮異和趙匡打敗,逃往漢川。馮異追到箕谷,再次擊敗程焉後便回頭攻打呂鮪,取得大勝。從此以後蜀地多次派兵攻擊,但都被馮異擊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年,招來歸順的百姓都使得上林苑發展成為一座城市。[1]

後來馮異覺得自己長期在外,心中不安,想要回到朝廷,劉秀不肯。這時又有人說馮異專權關中,人民都稱他為「咸陽王」。馮異感到很害怕,便上書解釋,詔書答覆說:「你對於我來說名義上是君臣,恩情如同父子,有什麼懷疑,會讓你害怕呢?」[1]

軍屯北地

[編輯]

建武六年(30年)春,馮異到京城朝見,後被召見,得到了光武帝的賞賜,並且兩人商討了奪取蜀地的計劃。到了夏天,光武帝派眾將攻打隗囂,卻被打敗,他便命令馮異屯兵栒邑。馮異尚未到達時,隗囂便派部將王元行巡率兩萬人乘勝攻取栒邑。馮異聽說後,便想搶先占領栒邑,於是緊急行軍,悄悄進城關門,偃旗息鼓。行巡不知情,直奔栒邑,馮異便突然殺出,取得勝利。同時祭遵也在汧縣打敗王元,北地豪強頭領耿定等人都叛隗囂來降。戰後馮異上報戰情,沒有一點虛假,但有的部將卻想分他的功勞,光武帝很擔心,下詔書警告。後來光武帝派馮異進軍義渠,併兼任北地太守的事務。[1]

此後青山胡率萬人來降馮異,馮異又擊敗了盧芳手下的賈覽匈奴薁鞬日逐王上郡安定全部投降,馮異又兼任安定太守的事務。建武九年(33年),祭遵去世,馮異兼任征虜將軍,統御祭遵的部隊。[1]

隗囂死後,他的部將王元、周宗等人又扶持他的兒子隗純,領兵據守冀縣,公孫述也派趙匡來支援。光武帝便又派馮異兼任天水太守的事務,馮異將趙匡等人全部擊敗斬首。後來馮異領兵攻打冀縣,雖未攻下,但馮異堅持不退兵。第二年夏天,馮異又攻打落門聚,結果失敗,發病死於軍中,諡號節侯,他的兒子馮彰繼承爵位。[1]

世系圖

[編輯]
陽夏節侯馮異
平鄉侯馮彰析鄉侯馮訢
平鄉侯馮普
平鄉侯馮晨


文化

[編輯]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詞出自范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勛。』」
  • 庾信的《哀江南賦序》中的「將軍一去,大樹飄零」,所指的將軍便是馮異。

注釋

[編輯]
  1. ^ 分別為占據藍田延岑、占據下邽王歆、占據新豐芳丹、占據霸陵蔣震、占據長安張邯、占據長陵公孫守、占據谷口楊周、占據汧縣角閎、占據陳倉呂鮪、占據盩厔駱延、占據鄠縣任良、占據槐里汝章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17》,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東觀漢記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范曄司馬彪. 《后汉书·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 第七 馮異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