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諾貝爾獎得主
Max Delbrück
1940年代早期照片
出生(1906-09-04)1906年9月4日
德意志帝國柏林
逝世1981年3月9日(1981歲—03—09)(74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生物物理學家

馬克斯·路德維希·亨寧·德爾布呂克(德語:Max Ludwig Henning Delbrück,1906年9月4日—1981年3月9日),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學家,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共同獲獎者之一。

家族

[編輯]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出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柏林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漢斯·德爾布呂克;母親則是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的孫女。

他的兄弟尤斯圖斯·德爾布呂克(Justus Delbrück)是一名律師,與姊妹埃米·邦赫費爾(Emmi Bonhoeffer),以及姻親克勞斯·邦赫費爾(Klaus Bonhoeffer,同時也是神學家迪特里希·邦赫費爾的兄弟),曾參與抵抗納粹運動。

生平與研究

[編輯]
范德堡大學巴特里克大廳的一塊紀念牌匾,紀念分子生物學先驅馬克斯·德爾布呂克的一生。(參見面貌圖)

德爾布呂克原來在哥廷根大學所研讀的科目是天文物理學,後來轉向理論物理學。他在1930年獲得Ph.D學位之後,便周遊於英國丹麥瑞士。這段期間,他遇見了沃爾夫岡·包立尼爾斯·波耳,這兩位對生物學感到興趣的物理學家,使德爾布呂克也開始注意起生物學。他在1930年回到柏林,擔任莉澤·邁特納的助理。

到了1937年,德爾布呂克前往美國,並進入了生物學領域,於加州理工學院研究果蠅遺傳學。同時也逐漸認識細菌噬菌體(一類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1939年,他與埃利斯(E. L. Ellis)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為《噬菌體的生長》(The Growth of Bacteriophage),指出這類病毒的繁殖方式為「單一步驟」,而不是如一般細胞生物是以指數成長方式。

1938年,義大利醫師薩爾瓦多·盧瑞亞獲得美國資助,前來參加戴爾布呂克的研究工作。盧瑞亞曾任軍醫,也在醫學院受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指導過,因墨索里尼禁止猶太人從事學術研究,只好逃往巴黎,輾轉到了美國。[1]

1941年,德爾布呂克與瑪莉·布魯斯結婚,兩人育有四名子女。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德爾布呂克留在美國,他在范德堡大學一方面教授物理學,一方面進行遺傳學研究。

1941年,研究員米洛斯拉夫·德米雷克(Milislav Demerec)升職為冷泉港實驗室主任。在其鼓勵下實驗室開展了利用微生物噬菌體研究遺傳特性的研究。正是在這段時期內,日後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馬克斯·德爾布呂克薩爾瓦多·盧瑞亞展開了一些噬菌體研究並開設了相關課程。

到了1942年,德爾布魯克與印第安那大學薩爾瓦多·盧瑞亞(Salvador Luria)指出細菌對病毒的抵抗力,是來自隨機突變,而不是適應上的變異。他們的研究被稱作「盧瑞亞-德爾布呂克實驗」,這項研究利用了數學,來對不同模型作量化預測。

德爾布呂克在1947年回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生物學教授直到1977年。1940年代,德爾布呂克在冷泉港實驗室發展了噬菌體遺傳學課程,他促進了一個稱為噬菌體團隊(Phage group)的科學家社群,此團體包括許多早期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者。

從1950年代起,德爾布呂克應用了生物物理學方法來研究生理學。這段期間他還在科隆大學建立了分子遺傳學研究所。1969年,德爾布呂克與盧瑞亞兩人,以及阿弗雷德·赫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在同年,兩人又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所頒發的路易莎·格羅斯·霍維茨獎(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傳記

[編輯]
  • 德爾布呂克的學生,費雪所著《在費曼之前 :二十世紀的科學簡史》一書,包含二十世紀,愛因斯坦等十三位重要科學家的小傳。其中有德爾布呂克、莉澤·邁特納、以及莉澤·邁特納的指導者路德維希·波茲曼等人[3]

影響

[編輯]

德爾布呂克是從物理學轉向生物學的著名人物,他以物理學為基礎來研究生命現象的思想,刺激了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寫下了一本影響後世深遠的著作《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4]。這本書影響了佛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莫里斯·威爾金斯等人對DNA的研究[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德爾布呂克與我。. [2022-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Lagemann, Robert T. "Max Delbrück at Vanderbilt" in To Quarks and Quasars, A History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2000. pp. 165-193.
  3. ^ 費雪著,陳恆安譯。《在費曼之前 :二十世紀的科學簡史》。究竟出版社,2002。《從亞里斯多德到費曼的科學簡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See: "Erwin Schrödinger and the Origins of Molecular Biology" by Krishna R. Dronamrajua in Genetics (1999) Volume 153 page 1071-1076. full tex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Schrödinger's influence and role in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is described by Horace Freeland Judson in 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Makers of the Revolution in Biology published by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96) ISBN 087969478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