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帝國
埃塞俄比亞帝國 | |||||||||||||||||
---|---|---|---|---|---|---|---|---|---|---|---|---|---|---|---|---|---|
1270年—1974年 | |||||||||||||||||
格言:ኢትዮጵያ ታበድ አደዊሃ ሃበ አግዚአብሐር 岩哈拉語:「埃塞俄比亞向神伸出手」 (?-1930) ሞዓ አንበሰ ዘአምነባደ ይሁዳ 岩哈拉語:「猶大支族的征服之獅」 (1930-1975) | |||||||||||||||||
國歌:《保持開朗,埃塞俄比亞》 | |||||||||||||||||
首都 | 亞的斯亞貝巴 | ||||||||||||||||
常用語言 | 岩哈拉語 | ||||||||||||||||
宗教 | 埃塞俄比亞正教會 | ||||||||||||||||
政府 | 封建制君主專制 (1270–1931)[1] 單一制二元君主立憲制 (1931–1974)[2] | ||||||||||||||||
皇帝 | |||||||||||||||||
• 1137 | 馬拉·塔克拉·海馬諾特 | ||||||||||||||||
• 1930–1974 | 海爾·塞拉西一世 | ||||||||||||||||
首相 | |||||||||||||||||
• 1942–1957 | 馬康努恩·恩德卡舍烏 | ||||||||||||||||
• 1974 | 米哈伊爾·伊穆魯 | ||||||||||||||||
立法機構 | 議會[3] | ||||||||||||||||
• 上議院 | 參議院 | ||||||||||||||||
• 下議院 | 眾議院 |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 / 冷戰 | ||||||||||||||||
• 建立 | 1270年 | ||||||||||||||||
• 第一次意大利入侵 | 1895–1896 | ||||||||||||||||
• 第二次意大利入侵 | 1935–1936 | ||||||||||||||||
• 義屬東非統治 | 1936–1941 | ||||||||||||||||
• 政變 | 1974年9月12日 | ||||||||||||||||
• 君主制取消 | 1975年3月21日[4][5][6][7][8] | ||||||||||||||||
貨幣 | 埃塞俄比亞比爾 | ||||||||||||||||
| |||||||||||||||||
今屬於 | 埃塞俄比亞 厄立特里亞 |
埃塞俄比亞帝國(提格利尼亞語:ንጉሠ ነገሥት መንግሥቲ ዘ ኢትዮጵያ;岩哈拉語:የኢትዮጵያ ንጉሠ ነገሥት መንግሥተ),又稱阿比西尼亞帝國,1270年到1974年期間非洲東部的一個國家,是今日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吉茲語:ኢትዮጵያ)共和國的前身。
阿比西尼亞帝國是在帝國主義瓜分非洲浪潮中,與利比里亞並列的僅有的2個保持了獨立地位的國家。而利比里亞實際上是由從美國回歸的自由黑奴於19世紀中期才建立的新國家,且受到美國保障獨立。因此嚴格來說,阿比西尼亞是唯一經歷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狂潮而依舊屹立不倒的非洲古國。
阿比西尼亞一直保持了其獨立直至1936年被意大利王國武力佔領。1941年復國後,改稱埃塞俄比亞帝國。帝國於1974年被蘇聯支持的馬克思主義軍官門格斯圖推翻。
歷史
[編輯]阿克蘇姆帝國
[編輯]在公元前400年左右,一些原住民在紅海沿岸建立社群,並與印度人進行象牙交易。奧古斯都領導的羅馬帝國軍進入埃及後,他們開始和歐洲人往來。中國人通過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也同此地原住民發生貿易往來,他們成為了羅馬帝國從中國獲取絲綢的中轉站。到公元300年時,他們皈依了基督教,征服鄰國庫施,建立阿克蘇姆帝國,將自己國家的人稱為「埃塞俄比亞人」。帝國繼續向西部和南部擴張,佔領了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一些土地,並繼續和歐洲人進行貿易。穆斯林佔領埃及後,阿克蘇姆帝國和歐洲的往來日益減少,該國逐漸衰落,最後在十世紀左右滅亡。[9]
扎格維王朝
[編輯]1137年,馬拉·塔克拉·海馬諾特建立了扎格維王朝。[9]扎格維王朝仍然信仰基督教,並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所教堂。1270年左右,原來的皇族復位,建立了所羅門王朝,逐出了最後一位扎格維國王,扎格維王朝結束。
所羅門王朝
[編輯]1270年[10],扎格維王朝結束,耶庫諾·阿姆拉克建立所羅門王朝,定國號阿比西尼亞帝國。所羅門王朝一直統治阿比西尼亞直到20世紀,統治過程中中斷了少數幾次。絕大多數的埃塞俄比亞歷史事件都發生於這個王朝的統治期間內。他們成功擊退了意大利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並和一些歐洲強權結盟,例如葡萄牙王國。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所羅門王朝的皇帝權力旁落、淪為傀儡;各地部族割據一方,相互爭鬥,特別是圍繞都城貢德爾,為爭做皇帝的「監護人」,決定皇位繼承權而爭鬥,史稱王子時代。特沃德羅斯二世於19世紀中葉通過軍事征伐統一全國,結束了這一紛亂局面。
列強瓜分非洲
[編輯]1868年,英國探險家羅伯特·納皮爾男爵指揮印度部隊入侵埃塞俄比亞,英軍在裝備與戰術方面佔上風,不久阿比西尼亞便戰敗,國王特沃德羅斯二世自殺,阿比西尼亞被迫割讓索馬里蘭。19世紀80年代,歐洲列強開始對非洲進行前所未有的瓜分行動。為了建立殖民地,意大利王國瞄準了阿比西尼亞,在英國的支援下,阿比西尼亞被迫割讓厄立特里亞。
然而,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亞簽署的條約中,岩哈拉語版本與意大利語版本有所不同,意大利語版本上寫着「阿比西尼亞接受成為意大利的保護國」,但在岩哈拉語版本卻是模稜兩可的。意大利以此為由強制進駐阿比西尼亞。1893年,國王孟尼利克二世宣佈不遵守條約內容。1895年,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一觸即發。孟尼利克二世宣佈進行全國總動員,並在阿杜瓦戰役中打敗了意大利入侵軍。1896年,意大利狼狽地戰敗,簽署《亞的斯亞貝巴條約》,宣佈尊重阿比西尼亞的主權,並與阿比西尼亞劃分了國界線。
意大利人的復仇
[編輯]1935年,意大利軍隊捲土重來,戰爭持續了7個月,以意大利完全佔領阿比西尼亞告終。國際聯盟對入侵行動表示譴責,但只是譴責而已。意大利為了完全粉碎阿軍,違反《日內瓦公約》通過飛機播撒帶芥子毒氣的粉末物體,造成15萬阿軍斃命。意大利吞併了阿比西尼亞,將其併入義屬東非,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自立埃塞俄比亞皇帝。
1940年,意大利向同盟國宣戰,意大利成功佔領英屬索馬利蘭。原君主海爾·塞拉西一世秘密從英國返回故土,幫助進行抵抗運動。1941年,英軍進攻義屬東非,並使其投降,阿比西尼亞再次獨立,改國號埃塞俄比亞。
終結
[編輯]二戰結束後,1952年,厄立特里亞被併入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聯邦成立。1965年起,埃塞俄比亞開始連年發生大旱災,1974年更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災,20萬人死於饑荒。1974年,一個親蘇的軍官組織「德爾格」發動軍事政變奪權。海爾·塞拉西一世被廢黜,後來他在地下室被用枕頭悶死。埃塞俄比亞綿延幾百年的君主制滅亡。1991年,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被霍查派領導的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推翻,埃塞俄比亞過渡政府建立。
參考資料
[編輯]- ^ Nathaniel T. Kenney. Ethiopian Adventure. National Geographic. 1965, 127: 555.
- ^ Nathaniel T. Kenney, "Ethiopian Adventure", National Geographic, 127 (1965), p. 555.
- ^ CONSTITUTION OF ETHIOPIA, November 4, 1955, Article 76 (source: Constitutions of Nations: Volume I, Africa by Amos Jenkins Peaslee)
- ^ "Ethiopia Ends 3,000 Year Monarchy", Milwaukee Sentinel, March 22, 1975, p. 3.
- ^ "Ethiopia ends old monarchy", The Day, March 22, 1975, p. 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enc Van Maarseveen and Ger van der Tang, Written Constitutions: A Computerized Comparative Study (BRILL, 1978) p. 47.
- ^ The World Factbook 1987
- ^ Worldstatesmen.org – Ethiop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9.0 9.1 Adekumobi 2007,第10頁.
- ^ Pankhurst 2001,第45頁.
書籍
[編輯]- Adekumobi, Saheed A. The History of Ethiopia. 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7. ISBN 0-313-32273-2.
- Pankhurst, Richard. The Ethiopians: A Histo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1. ISBN 0-631-22493-9.
- Shillington, Kevin.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History, Vol. 1. London: Routledge. 2004. ISBN 1-57958-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