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鑄成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5月1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1年5月1日) |
徐鑄成 | |
---|---|
出生 | 1907年6月24日 中國江蘇宜興 |
逝世 | 1991年12月2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寓所 | (84歲)
教育程度 | 北平師範大學 |
職業 | 報人、評論家 |
知名作品 | 《文匯報》主筆 |
配偶 | 朱嘉稑 |
兒女 | 徐向倫、次子和女兒夭折 |
徐鑄成(1907年6月24日—1991年12月23日),筆名荊紫、銀絲、丁寧。江蘇宜興人,1927年投身報業,《大公報》歷任記者、要聞版編輯。《文匯報》總主筆。
生平
[編輯]1907年6月24日出生於宜興,六歲入私塾,八歲到父親任校長的從善小學讀書。1916年,轉學至私立敦本小學。1922年進入無錫的省立第三師範,因為三師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相當有規模,學習資源優良,徐也時常去借閱,這給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25年因不願以小學老師為志業遂開始暗中準備投考大學。
1926年上半年徐鑄成決心投考,按照師範的規定,畢業生必須在小學教課兩年才能投考大學,而且如果學生有兩門功課不合格就開除。徐聽說清華招考,便前往上海借徐希華文憑應考,也因此延誤師範的考試遭到開除,萬幸放榜後成功考進清華大學。三師校長聽聞此事後連函舉發徐鑄成借文憑應考一事。教務長梅貽琦無奈勸徐鑄成轉入南開半年,來年夏再插班回清華,後因家事未能如願,轉考至保定的河北大學。1927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課餘時間兼職於國聞通訊社,大學期間即四處採訪,積累了許多作為記者經驗。
1929年10月底儲返回宜興與朱嘉稑完婚。蜜月剛過,徐鑄成就奉命到太原採訪馮玉祥、閻錫山,時逢兩人正醞釀反蔣,中原大戰在即,徐第一次以《大公報》記者身份採訪政治新聞,在李書城的幫助下,徐寫成一系列不俗的通訊、電訊,受到胡政之、張季鸞誇獎,這件事對他影響頗深。1930年11月長子徐向倫出生。
1932年初赴武漢任《大公報》駐漢辦事處主任,胡政之謂鍛煉人才。1936年離漢,赴上海,1938年出任《文匯報》總主筆發表社論。1939年7月《文匯報》停刊後,重返《大公報》,先後任港版編輯主任、桂林版總編、滬版總編。1946年3月離開《大公報》,再任《文匯報》總主筆至1947年5月被封。1948年創港版《文匯報》。1949年應邀「知北游」,參與政協會議成為第一屆政協委員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候補代表。隨後主持《文匯報》在滬復刊。
1951年3月參加赴朝慰問團,5月回國。之後幾年《文匯報》發行並無起色,跟不上《解放日報》等報,徐也鮮少撰文。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6年3月底,《文匯報》停刊,轉任《教育報》總編。10月1日《文匯報》復刊。
1957年3月27日帶領中國新聞代表團出訪蘇聯,回國後寫《訪蘇見聞》發表在《文匯報》上但被腰斬,同年被劃為右派。徐鑄成在7月5日的日記中寫道:「黨對我還是採取幫助和保護的態度。」而事實上,6月10日,也就是反右動員令發出後的第二天,上海市委宣傳部就召集《文匯報》全體黨組成員會議,宣佈徐鑄成為反黨右派分子,罪證有三:一,他在《牆是可以拆掉的》的發言中,宣揚其「拆牆經驗」,是調離兩個黨員幹部,毋庸置疑,這是反黨大毒草;二,《文匯報》在「鳴放」期間,發表那麼多反黨文章,他罪責難逃;三,從歷史上看,他在解放前的《文匯報》就是右派。8月,被命參加上海市政協集中學習,半天勞動,半天學習檢查。1959年,被調至上海市出版局,摘掉了右派帽子。1961年參加《辭海》的編撰工作,不用參加任何政治學習。文化大革命初期未受影響,1967年12月被出版局的造反派送往《文匯報》隔離審查55天,批鬥4次。1970年,進入「五七幹校」改造。1973年,調回辭海編輯所。
1979年起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復旦大學新聞系、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兼職教授。 1981年,爭鳴雜誌總編輯溫輝與徐鑄成合作籌辦《爭鳴日報》,中國政府知情後趁徐自港去滬處理家事回港定居時禁徐出境,溫輝只能獨力創辦、主管該報。《爭鳴日報》出版一個半月後被迫停刊。
論著有《報海舊聞》、《舊聞雜憶》(正、續、補三編)、《新聞叢談》、《張季鸞先生傳》等。晚年從事新聞教育和新聞學研究。提倡「新聞烹調學」,強調新聞工作者要講究新聞工作的藝術,報紙、廣播、電視的新聞,應有吸引人的內容;新聞寫作應準確、生動,同時注意掌握分寸;精心製作標題;版面佈局勻稱。這些主張曾引起新聞工作者的重視,在新聞學界有一定影響。
著作
[編輯]- 《徐鑄成回憶錄》,三聯出版社,北京,1998。ISBN 7-108-01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