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林沼地之戰
杜普林沼地之戰 | |||||||
---|---|---|---|---|---|---|---|
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布魯士派 |
巴里奧派 英格蘭盟軍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馬爾伯爵當奴 † 羅拔·布魯士 † 快富伯爵鄧肯 |
愛德華·巴里奧 亨利·博蒙 | ||||||
兵力 | |||||||
1.5萬至4萬人 | 15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很高 | 35人陣亡 | ||||||
評定時間 | 2011年3月21日 | ||||||
參考編碼 | BTL8 |
杜普林沼地之戰1332年8月11日發生在蘇格蘭珀斯,交戰雙方分別是國王羅拔·布魯士之子、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及其支持者,以及蘇格蘭國王約翰·巴里奧之子愛德華·巴里奧與英格蘭盟軍。馬爾伯爵當奴率領約1.5至4萬蘇格蘭兵馬發起進攻,巴里奧與巴肯伯爵亨利·博蒙的部下僅1500人馬,以英格蘭人為主。此役是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首場大規模戰鬥。
1328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簽署《諾咸頓條約》結束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承認布魯士是蘇格蘭國王,英格蘭普遍對條約不滿。英皇愛德華三世樂意給北方鄰居找麻煩,默默支持將巴里奧推上蘇格蘭皇位的運動。巴里奧率小股部隊登陸快富並向蘇格蘭首都珀斯進發,厄恩河對岸的蘇格蘭防守兵力至少是他十倍。巴里奧所部夜間從無人防守的淺灘過河後擺開防禦陣形。
蘇格蘭人早上主動出擊導致陣形混亂,他們無法突破英格蘭披甲戰士防線並困在山谷,後方兵力源源推進,導致前方將士無從機動,甚至無法使用武器。英格蘭人用長弓朝蘇格蘭兩側射擊,大量蘇格蘭人死於窒息或踩踏。蘇格蘭軍隊最後潰敗,英格蘭披甲戰士上馬追擊直到入夜。珀斯隨後陷落,蘇格蘭殘軍潰逃,巴里奧登上蘇格蘭皇位。1332年結束前大部分蘇格蘭脫離他的控制,1333年又在愛德華三世公開支持下向他稱臣。忠於大衛二世的勢力1334年推翻巴里奧,他次年復辟但又在1336年被廢。
背景
[編輯]1296年3月,英皇愛德華一世(1272至1307年在位)突襲並劫掠蘇格蘭邊境城鎮陶域河畔貝里克,打響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1]經過長達30年的戰爭,英軍在斯坦霍普大敗,新加冕的14歲國王愛德華三世差點被俘。攝政法蘭西的伊莎貝拉與羅渣·莫蒂默走上談判桌,1328年與羅拔·布魯士簽署《諾咸頓條約》,承認羅拔一世為蘇格蘭國王。英格蘭普遍對條約不滿,人稱「懦夫的和平」。拒絕宣誓效忠布魯士的蘇格蘭貴族被剝奪權利,他們離開蘇格蘭加入前蘇格蘭國王約翰·巴里奧(1292至1296年在位)之子愛德華·巴里奧的勢力,後者1296年被英格蘭俘虜後退位[2][3]
羅拔·布魯士1329年駕崩,繼承人大衛二世(1329至1371年在位)年僅五歲。1331年,失去地位的蘇格蘭貴族在巴里奧與第四代巴肯伯爵亨利·博蒙(Henry Beaumont, Earl of Buchan)帶領下齊聚約郡,計劃入侵蘇格蘭。知道上述計劃的愛德華三世表面發出禁令,1332年向英格蘭北方官員下達指令要求逮捕打算侵略蘇格蘭的人。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愛德華三世樂意給北方鄰居找麻煩,他只堅持巴里奧不能從英格蘭陸路侵入蘇格蘭,對1332年7月31日巴里奧所部從約郡搭船前往視而不見。蘇格蘭對此嚴陣以待,大衛二世的攝政慕禮伯爵湯馬士·倫道夫(Thomas Randolph, Earl of Moray)是軍人出身,作戰經驗豐富,受命擔任蘇格蘭護國主(Guardian of Scotland)。倫道夫對巴里奧與博蒙來襲準備充分,但在敵軍抵達十天前去世。[4][5]
序幕
[編輯]巴里奧僅有千五兵力,披甲戰士五百,步兵一千且大多是長弓手[6],但他預計上岸後會有大批蘇格蘭人來投[7]。蘇格蘭推舉馬爾伯爵當奴(Donald, Earl of Mar)繼任護國主,馬爾伯爵是國王近親,在征戰方面經驗豐富。他把蘇格蘭大軍分成兩隊並親自統領福斯灣北部兵力,南部交給邊疆伯爵柏德烈(Patrick, Earl of March)。巴里奧一直與馬爾伯爵保持聯繫,希望對方帶領大批部下投誠,得知福斯灣北部大軍由馬爾伯爵統領後,他有意在1332年8月6日[8]選擇北岸的韋斯特金霍恩(今本泰蘭)登陸。[9]
巴里奧所部登陸期間,快富伯爵鄧肯(Duncan, Earl of Fife)、羅拔·布魯士(蘇格蘭國王羅拔一世的私生子)[5]率規模遠勝的蘇格蘭大軍來襲[注 1]。英格蘭人在海灘遇襲[12],長弓手和支援步兵在巴里奧與博蒙率披甲戰士上岸前就把敵人擊退[13]。
當時蘇格蘭的記載稱此役損失微不足道,英格蘭文獻宣稱蘇格蘭陣亡90人的一份,900人的兩份,1000人的四份[14]。其中《布魯特編年史》(Brut Chronicle)還稱,快富伯爵對敗在這麼小的兵力手下「羞愧不已」[15]。巴里奧所部傷亡缺乏記載,馬爾伯爵將主力撤到首都珀斯,整合韋斯特金霍恩殘部並要求增援。旗開得勝的巴里奧與博蒙所部全部上岸後進軍鄧弗姆林,搜尋糧草並劫掠蘇格蘭軍械庫後朝珀斯進發。[16]
戰鬥
[編輯]英格蘭人逼近
[編輯]馬爾伯爵所部駐守珀斯以南三公里的厄恩河(River Earn)北岸並拆掉橋樑[17][18]。蘇格蘭兵力遠較對手龐大,當時的各種編年史記有兩萬、三萬,甚至七份文獻稱四萬[19]。歷史學家克利福德·羅渣士(Clifford J. Rogers)推測實際人數略多於1.5萬[20]。蘇格蘭大多幾乎全是步兵[21]。英格蘭人8月10日抵達厄恩河南岸[22],處境非常不利:深入敵境、對方兵力超過他們十倍且在河對岸佔據有利防禦陣地,他們還得知邊疆伯爵正率大批蘇格蘭援軍前來[23]。蘇格蘭人在防守陣地休息,計劃次日派部分兵力長線包抄。英格蘭人如果強行渡河必然慘敗,他們可能一直希望馬爾伯爵叛變投誠,但始終沒等到。兩軍當天隔河相望直至入夜。[24]
據同時代文獻記載,蘇格蘭人對勝利充滿信心,當晚就開始慶祝,「飲酒、尋歡作樂」至深夜[21]。除截斷的橋樑有人看守外,守軍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防範英軍。巴里奧所部深知無論等待或撤退都必然慘敗,當晚全部從無人守御的淺水處強渡厄恩河。他們在黑暗中前進,約午夜時偶然發現敵軍營地並突襲。部分蘇格蘭軍人被殺或俘虜,其他人逃生。英軍一度以為打敗敵方主力,拂曉時發現兩大股蘇格蘭部隊逼近。據編年史記載,軍隊統帥向士氣低落的大軍演講,激起大家的鬥志。[注 2][26]
英格蘭人結陣徒步戰鬥,40名日耳曼僱傭兵騎士上馬。披甲戰士緊密排列成的三隊[27],第四隊是配備長柄槍的普通步兵[28]。主力部隊兩側分配長弓手[25]。巴里奧所部在山谷轉為丘陵、地形變窄的位置組成防禦陣形,步兵在約180米寬的山谷中心,弓箭手在地勢更高、更崎嶇的兩側[29]。披甲戰士的馬留在後方[8]。
蘇格蘭進攻
[編輯]信心絲毫不減的蘇格蘭人組成兩個大型長柄槍圓陣(Schiltron),大量人員手持長柄槍結成密集陣形。馬爾伯爵提議給予英格蘭人機會投降,這樣回頭就能要求大筆贖金。[30]統領前方圓陣的布魯士看到英軍居然安然渡過厄恩河,而且他至少對馬爾伯爵與巴里奧的通信往來知情,於是公開宣稱馬爾伯爵懷有異心,故意讓敵軍渡河。馬爾伯爵嚴厲譴責布魯士撒謊,自稱要率先攻擊敵軍證明忠心。[17]布魯士也宣稱要率先攻擊,兩個大型長柄槍圓陣爭先恐後地湧向英軍陣地[31]。
原本就是前軍的布魯士所部率先趕到,但衝鋒導致陣形混亂,許多人落在後面。兩軍交手時布魯士身邊只有八百人,但衝擊力仍令英格蘭中軍步兵後退近九米。英軍側身對敵,陣形沒有打亂,以肉身擋住潮水般湧來的蘇格蘭人。匆忙進攻的蘇格蘭人無法利用地形,而且全都以敵方中軍的披甲戰士為目標,沒人攻擊山谷兩側的長弓手。衝擊英格蘭中軍導致他們側翼暴露,方便對方弓箭手反擊。布魯士所部後方將士源源不斷地沖入山谷,雙方前軍緊緊靠在一起以致都無法動用兵器。[32]
蘇格蘭人大多沒有頭盔,有頭盔的也沒有防護面罩,長柄槍圓陣前方人員紛紛被英軍弓箭手「射瞎或射傷面部」。側翼的蘇格蘭人朝中間擠得越來越緊,人員身不由己,毫無行動空間[33]。馬爾伯爵所部同樣因急行軍和崎嶇地勢打亂陣形,他們沖入布魯士後方引起混亂[34][17]。這種局面從拂曉剛過一直持續到午後[25]。中軍極其擁擠導致大量蘇格蘭人窒息,一旦失足跌倒就被活活踩死。同代文獻稱上千人壓根兒沒碰到英格蘭人就死於窒息。[35][36]「被自己人擠死的比英格蘭人所殺還多……每倒下一人就馬上會有第二、第三人跟着倒下,後面的人還在爭先恐後地擠進來匆忙應戰,全軍都在等待屠戮」[37]。
英軍擁擠程度和軍隊規模都不及對手,頂住初期攻勢後就能更有效地使用武器。布魯士所部的倖存者竭力逃離,導致局面更加混亂,極易淪為英格蘭披甲戰士的目標。據編年史記載,蘇格蘭人的屍體層層堆疊,英軍步兵需要爬上去才能繼續攻擊尚未倒下的對手。[35]戰鬥期間,長弓手一直在朝蘇格蘭側翼射擊,最終蘇格蘭人放棄抵抗開始潰逃[35]。許多倖存的蘇格蘭貴族騎馬逃跑,其他人徒步逃離[38]。英格蘭披甲戰士上馬追擊直到日落,巴里奧所部隨後佔領珀斯並改善城防,準備應對邊疆伯爵的大軍[39]。
傷亡
[編輯]英軍陣亡人數有精確記載:兩名騎士,33名侍從,共35人,許多文獻強調英軍弓箭手無一喪生[38]。蘇格蘭方面傷亡缺乏準確記載,但文獻一致認定損失慘重,除馬爾伯爵和布魯士外,史書有載的陣亡人員還有伯爵兩人、男爵14人,騎士160人,其他人更多。同時代的英格蘭編年史有兩份估計蘇格蘭陣亡人數超過1.5萬,蘇格蘭文獻有兩份分別估計兩千和三千人陣亡,還有一份聲稱損失的「貴族」就有三千,其他人員不定。[40]大部分文獻稱蘇格蘭人的屍體堆到很高,甚至超過長矛的長度[38]。蘇格蘭高官只有快富伯爵倖存[41],在被俘後投誠[42]。
影響
[編輯]邊疆伯爵一周後趕到珀斯城外,一路收編馬爾伯爵的殘軍。巴里奧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戰勝馬爾伯爵,如今已佔領防禦堅固的城池並獲取充足糧草,把他運來的船隻又擊敗蘇格蘭海軍,隨時可以送來食品和增援。如果邊疆伯爵膽敢進攻,用不了多久就會耗盡糧草,包括周邊鄉村的糧食。[43]
1332年9月24日[44],巴里奧在斯昆(蘇格蘭君主加冕傳統地)加冕蘇格蘭皇位[45]。巴里奧在兩個月內把價值兩千英鎊的蘇格蘭資產送給愛德華三世,其中包括「巴域郡、城鎮和城堡」[44]。支持巴里奧的蘇格蘭人不多,勢力不到六個月就土崩瓦解。12月17日,大衛二世的支持者在安南之戰(Battle of Annan)伏擊巴里奧,他衣衫不整地騎馬逃到英格蘭,請求愛德華三世支援。[46]英皇拋棄中立偽裝,承認巴里奧是蘇格蘭國王並準備開戰[47]。1333年7月,英軍在哈利頓山之戰(Battle of Halidon Hill)大敗蘇格蘭軍隊,巴里奧恢復皇位[48]。1334年他再度被廢,次年復辟但1336年又被忠於大衛二世的勢力推翻[49]。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從巴里奧入侵蘇格蘭開始,直至1357年結束[50][51]。現代史學家拉納德·尼科爾森(Ranald Nicholson)認為,愛德華三華率領英軍在哈利頓山和克雷西大勝,戰術都和杜普林沼地之戰相同:「披甲戰士下馬,弓箭手置於兩側」[52]。
戰場
[編輯]蘇格蘭歷史環境局已找到此役戰場位置,與編年史記載相符。戰場位於杜普林高原,杜普林海灣東南面,珀斯西南方向八公里。
山谷兩側逐漸變窄,迫使長柄槍圓陣向中間靠攏,蘇格蘭人越聚越緊,引發致命的擠壓,估計是此役大敗的主要原因。陡峭的斜坡能為英軍防範各方襲擊,山谷寬度可以容納約500名下馬的披甲戰士。山谷向西端敞開,蘇格蘭人就從這裏開始進攻,沒法一眼看出這將是他們的葬身地。
該機構認為,選擇此地佈防「足以證明英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戰術非常有效」。2011年3月21日,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把戰場加入蘇格蘭歷史戰場名錄[53](Inventory of Historic Battlefields in Scotland)。
註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Barrow 1965,第99–100頁.
- ^ Weir 2006,第314頁.
- ^ Sumption 1990,第60頁.
- ^ Sumption 1990,第124–126頁.
- ^ 5.0 5.1 DeVries 1998,第116頁.
- ^ Nicholson 1974,第124頁.
- ^ Rogers 2014,第35頁.
- ^ 8.0 8.1 Sumption 1990,第125頁.
- ^ Rogers 2014,第34, 36頁.
- ^ DeVries 1998,第116 n. 27頁.
- ^ Rogers 2014,第36 n. 53頁.
- ^ DeVries 1998,第113–114頁.
- ^ Rogers 2014,第36頁.
- ^ DeVries 1998,第116 n. 28頁.
- ^ DeVries 1998,第117頁.
- ^ Rogers 2014,第36–37頁.
- ^ 17.0 17.1 17.2 Nicholson 1974,第126頁.
- ^ Rogers 2014,第38, 39頁.
- ^ DeVries 1998,第118 n. 34頁.
- ^ 20.0 20.1 Rogers 2014,第41頁.
- ^ 21.0 21.1 DeVries 1998,第118頁.
- ^ Rogers 2014,第38頁.
- ^ Rogers 2014,第37–38頁.
- ^ Rogers 2014,第38–39頁.
- ^ 25.0 25.1 25.2 DeVries 1998,第119頁.
- ^ Rogers 2014,第39–41頁.
- ^ DeVries 1998,第118–119頁.
- ^ Rogers 2014,第42頁.
- ^ Rogers 2014,第42–44頁.
- ^ Rogers 2014,第40, 43頁.
- ^ Rogers 2014,第43頁.
- ^ Rogers 2014,第43–44頁.
- ^ DeVries 1998,第119–120頁.
- ^ Rogers 2014,第44–45頁.
- ^ 35.0 35.1 35.2 Rogers 2014,第45頁.
- ^ Sumption 1990,第125–126頁.
- ^ Paterson 1996,第104頁.
- ^ 38.0 38.1 38.2 DeVries 1998,第120頁.
- ^ Rogers 2014,第45–46頁.
- ^ Rogers 2014,第45, 45 n. 110頁.
- ^ Rogers 2014,第46–47頁.
- ^ MacInnes 2016,第13頁.
- ^ Rogers 2014,第46頁.
- ^ 44.0 44.1 Nicholson 1961,第19頁.
- ^ Rodwell 2013,第25頁.
- ^ Nicholson 1974,第127頁.
- ^ Sumption 1990,第12頁.
- ^ Ormrod 1990,第8頁.
- ^ Nicholson 1974,第129頁.
- ^ Blumberg 2014,第8頁.
- ^ MacInnes 2016,第59頁.
- ^ Nicholson 1965,第770頁.
- ^ Historic Environment Scotland 2012.
參考文獻
[編輯]- Barrow, Geoffrey Wallis Steuart. Robert Bruce and the Community of the Realm of Scotland. London: Eyre and Spottiswoode. 1965. OCLC 655056131.
- Blumberg, Arnold. The First Scottish War of Independence. Medieval History. 2014, 4 (3): 6–8. JSTOR 48578347.
- DeVries, Kelly. Infantry Warfare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 Discipline, Tactics, and Technology.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Y: Boydell & Brewer. 1998. ISBN 978-0-85115-571-5.
- Battle of Dupplin Moor. Historic Environment Scotland. 2012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MacInnes, Iain A. Scotland's Second War of Independence, 1332–1357.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6. ISBN 978-1-78327-144-3.
- Nicholson, Ranald. The Siege of Berwick, 1333. The Scottish Historical Review. 1961, XXXX (129): 19–42. JSTOR 25526630. OCLC 664601468.
- Nicholson, Ranald. Dupplin, Battle o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7. London; Chicago: William Benton: 770. 1965. OCLC 320728468.
- Nicholson, Ranald. Scotland: The Later Middle Age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isto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1974. ISBN 978-0-05002-038-8.
- Ormrod, Mark. The Reign of Edward III. Yale Medieval Monarchs series.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0-300-11910-7.
- Paterson, Raymond Campbell. For the Lion: A History of the Scottish Wars of Independence. Edinburgh: John Donald. 1996. ISBN 978-0-85976-435-3.
- Rodwell, Warwick. The Coronation Chair and Stone of Scone: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Conservation. Oxford: Oxbow Books. 2013. ISBN 978-1-78297-153-5.
- Rogers, Clifford. War Cruel and Sharp: English Strategy under Edward III, 1327–1360.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4 [2000]. ISBN 978-0-85115-804-4.
- Sumption, Jonathan. Trial by Battle. The Hundred Years' War 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0. ISBN 978-0-57120-095-5.
- Weir, Alison. Queen Isabella: Treachery, Adultery, and Murder in Medieval Englan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6. ISBN 978-0-34545-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