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杜普林沼地之戰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座標56°21′11″N 3°32′17″W / 56.353°N 3.538°W / 56.353; -3.53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普林沼地之戰
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332年8月11日
地點
蘇格蘭珀斯
結果 巴里奧派勝利
參戰方
布魯士派 巴里奧派
英格蘭盟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馬爾伯爵當奴  
羅拔·布魯士  
快富伯爵鄧肯  投降
愛德華·巴里奧
亨利·博蒙
兵力
1.5萬至4萬人 1500人
傷亡與損失
很高 35人陣亡
評定時間2011年3月21日
參考編碼BTL8
戰場位於蘇格蘭東南部
圖例:
:城鎮
:村莊
:戰場

杜普林沼地之戰1332年8月11日發生在蘇格蘭珀斯,交戰雙方分別是國王羅拔·布魯士之子、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及其支持者,以及蘇格蘭國王約翰·巴里奧之子愛德華·巴里奧與英格蘭盟軍。馬爾伯爵當奴率領約1.5至4萬蘇格蘭兵馬發起進攻,巴里奧與巴肯伯爵亨利·博蒙的部下僅1500人馬,以英格蘭人為主。此役是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首場大規模戰鬥。

1328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簽署《諾咸頓條約》結束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承認布魯士是蘇格蘭國王,英格蘭普遍對條約不滿。英皇愛德華三世樂意給北方鄰居找麻煩,默默支持將巴里奧推上蘇格蘭皇位的運動。巴里奧率小股部隊登陸快富並向蘇格蘭首都珀斯進發,厄恩河對岸的蘇格蘭防守兵力至少是他十倍。巴里奧所部夜間從無人防守的淺灘過河後擺開防禦陣形。

蘇格蘭人早上主動出擊導致陣形混亂,他們無法突破英格蘭披甲戰士防線並困在山谷,後方兵力源源推進,導致前方將士無從機動,甚至無法使用武器。英格蘭人用長弓朝蘇格蘭兩側射擊,大量蘇格蘭人死於窒息或踩踏。蘇格蘭軍隊最後潰敗,英格蘭披甲戰士上馬追擊直到入夜。珀斯隨後陷落,蘇格蘭殘軍潰逃,巴里奧登上蘇格蘭皇位。1332年結束前大部分蘇格蘭脫離他的控制,1333年又在愛德華三世公開支持下向他稱臣。忠於大衛二世的勢力1334年推翻巴里奧,他次年復辟但又在1336年被廢。

背景

[編輯]

1296年3月,英皇愛德華一世(1272至1307年在位)突襲並劫掠蘇格蘭邊境城鎮陶域河畔貝里克,打響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1]經過長達30年的戰爭,英軍在斯坦霍普大敗,新加冕的14歲國王愛德華三世差點被俘。攝政法蘭西的伊莎貝拉羅渣·莫蒂默走上談判桌,1328年與羅拔·布魯士簽署《諾咸頓條約》,承認羅拔一世為蘇格蘭國王。英格蘭普遍對條約不滿,人稱「懦夫的和平」。拒絕宣誓效忠布魯士的蘇格蘭貴族被剝奪權利,他們離開蘇格蘭加入前蘇格蘭國王約翰·巴里奧(1292至1296年在位)之子愛德華·巴里奧的勢力,後者1296年被英格蘭俘虜後退位[2][3]

羅拔·布魯士1329年駕崩,繼承人大衛二世(1329至1371年在位)年僅五歲。1331年,失去地位的蘇格蘭貴族在巴里奧與第四代巴肯伯爵亨利·博蒙Henry Beaumont, Earl of Buchan)帶領下齊聚約郡,計劃入侵蘇格蘭。知道上述計劃的愛德華三世表面發出禁令,1332年向英格蘭北方官員下達指令要求逮捕打算侵略蘇格蘭的人。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愛德華三世樂意給北方鄰居找麻煩,他只堅持巴里奧不能從英格蘭陸路侵入蘇格蘭,對1332年7月31日巴里奧所部從約郡搭船前往視而不見。蘇格蘭對此嚴陣以待,大衛二世的攝政慕禮伯爵湯馬士·倫道夫Thomas Randolph, Earl of Moray)是軍人出身,作戰經驗豐富,受命擔任蘇格蘭護國主Guardian of Scotland)。倫道夫對巴里奧與博蒙來襲準備充分,但在敵軍抵達十天前去世。[4][5]

序幕

[編輯]
巴里奧之璽

巴里奧僅有千五兵力,披甲戰士五百,步兵一千且大多是長弓手[6],但他預計上岸後會有大批蘇格蘭人來投[7]。蘇格蘭推舉馬爾伯爵當奴Donald, Earl of Mar)繼任護國主,馬爾伯爵是國王近親,在征戰方面經驗豐富。他把蘇格蘭大軍分成兩隊並親自統領福斯灣北部兵力,南部交給邊疆伯爵柏德烈Patrick, Earl of March)。巴里奧一直與馬爾伯爵保持聯繫,希望對方帶領大批部下投誠,得知福斯灣北部大軍由馬爾伯爵統領後,他有意在1332年8月6日[8]選擇北岸的韋斯特金霍恩(今本泰蘭)登陸。[9]

巴里奧所部登陸期間,快富伯爵鄧肯Duncan, Earl of Fife)、羅拔·布魯士(蘇格蘭國王羅拔一世的私生子)[5]率規模遠勝的蘇格蘭大軍來襲[注 1]。英格蘭人在海灘遇襲[12],長弓手和支援步兵在巴里奧與博蒙率披甲戰士上岸前就把敵人擊退[13]

當時蘇格蘭的記載稱此役損失微不足道,英格蘭文獻宣稱蘇格蘭陣亡90人的一份,900人的兩份,1000人的四份[14]。其中《布魯特編年史》(Brut Chronicle)還稱,快富伯爵對敗在這麼小的兵力手下「羞愧不已」[15]。巴里奧所部傷亡缺乏記載,馬爾伯爵將主力撤到首都珀斯,整合韋斯特金霍恩殘部並要求增援。旗開得勝的巴里奧與博蒙所部全部上岸後進軍鄧弗姆林,搜尋糧草並劫掠蘇格蘭軍械庫後朝珀斯進發。[16]

戰鬥

[編輯]

英格蘭人逼近

[編輯]

馬爾伯爵所部駐守珀斯以南三公里的厄恩河River Earn)北岸並拆掉橋樑[17][18]。蘇格蘭兵力遠較對手龐大,當時的各種編年史記有兩萬、三萬,甚至七份文獻稱四萬[19]。歷史學家克利福德·羅渣士Clifford J. Rogers)推測實際人數略多於1.5萬[20]。蘇格蘭大多幾乎全是步兵[21]。英格蘭人8月10日抵達厄恩河南岸[22],處境非常不利:深入敵境、對方兵力超過他們十倍且在河對岸佔據有利防禦陣地,他們還得知邊疆伯爵正率大批蘇格蘭援軍前來[23]。蘇格蘭人在防守陣地休息,計劃次日派部分兵力長線包抄。英格蘭人如果強行渡河必然慘敗,他們可能一直希望馬爾伯爵叛變投誠,但始終沒等到。兩軍當天隔河相望直至入夜。[24]

據同時代文獻記載,蘇格蘭人對勝利充滿信心,當晚就開始慶祝,「飲酒、尋歡作樂」至深夜[21]。除截斷的橋樑有人看守外,守軍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防範英軍。巴里奧所部深知無論等待或撤退都必然慘敗,當晚全部從無人守御的淺水處強渡厄恩河。他們在黑暗中前進,約午夜時偶然發現敵軍營地並突襲。部分蘇格蘭軍人被殺或俘虜,其他人逃生。英軍一度以為打敗敵方主力,拂曉時發現兩大股蘇格蘭部隊逼近。據編年史記載,軍隊統帥向士氣低落的大軍演講,激起大家的鬥志。[注 2][26]

英格蘭人結陣徒步戰鬥,40名日耳曼僱傭兵騎士上馬。披甲戰士緊密排列成的三隊[27],第四隊是配備長柄槍的普通步兵[28]。主力部隊兩側分配長弓手[25]。巴里奧所部在山谷轉為丘陵、地形變窄的位置組成防禦陣形,步兵在約180米寬的山谷中心,弓箭手在地勢更高、更崎嶇的兩側[29]。披甲戰士的馬留在後方[8]

蘇格蘭進攻

[編輯]
19世紀蘇格蘭長柄槍圓陣進攻景象圖

信心絲毫不減的蘇格蘭人組成兩個大型長柄槍圓陣Schiltron),大量人員手持長柄槍結成密集陣形。馬爾伯爵提議給予英格蘭人機會投降,這樣回頭就能要求大筆贖金。[30]統領前方圓陣的布魯士看到英軍居然安然渡過厄恩河,而且他至少對馬爾伯爵與巴里奧的通信往來知情,於是公開宣稱馬爾伯爵懷有異心,故意讓敵軍渡河。馬爾伯爵嚴厲譴責布魯士撒謊,自稱要率先攻擊敵軍證明忠心。[17]布魯士也宣稱要率先攻擊,兩個大型長柄槍圓陣爭先恐後地湧向英軍陣地[31]

原本就是前軍的布魯士所部率先趕到,但衝鋒導致陣形混亂,許多人落在後面。兩軍交手時布魯士身邊只有八百人,但衝擊力仍令英格蘭中軍步兵後退近九米。英軍側身對敵,陣形沒有打亂,以肉身擋住潮水般湧來的蘇格蘭人。匆忙進攻的蘇格蘭人無法利用地形,而且全都以敵方中軍的披甲戰士為目標,沒人攻擊山谷兩側的長弓手。衝擊英格蘭中軍導致他們側翼暴露,方便對方弓箭手反擊。布魯士所部後方將士源源不斷地沖入山谷,雙方前軍緊緊靠在一起以致都無法動用兵器。[32]

蘇格蘭人大多沒有頭盔,有頭盔的也沒有防護面罩,長柄槍圓陣前方人員紛紛被英軍弓箭手「射瞎或射傷面部」。側翼的蘇格蘭人朝中間擠得越來越緊,人員身不由己,毫無行動空間[33]。馬爾伯爵所部同樣因急行軍和崎嶇地勢打亂陣形,他們沖入布魯士後方引起混亂[34][17]。這種局面從拂曉剛過一直持續到午後[25]。中軍極其擁擠導致大量蘇格蘭人窒息,一旦失足跌倒就被活活踩死。同代文獻稱上千人壓根兒沒碰到英格蘭人就死於窒息。[35][36]「被自己人擠死的比英格蘭人所殺還多……每倒下一人就馬上會有第二、第三人跟着倒下,後面的人還在爭先恐後地擠進來匆忙應戰,全軍都在等待屠戮」[37]

英軍擁擠程度和軍隊規模都不及對手,頂住初期攻勢後就能更有效地使用武器。布魯士所部的倖存者竭力逃離,導致局面更加混亂,極易淪為英格蘭披甲戰士的目標。據編年史記載,蘇格蘭人的屍體層層堆疊,英軍步兵需要爬上去才能繼續攻擊尚未倒下的對手。[35]戰鬥期間,長弓手一直在朝蘇格蘭側翼射擊,最終蘇格蘭人放棄抵抗開始潰逃[35]。許多倖存的蘇格蘭貴族騎馬逃跑,其他人徒步逃離[38]。英格蘭披甲戰士上馬追擊直到日落,巴里奧所部隨後佔領珀斯並改善城防,準備應對邊疆伯爵的大軍[39]

傷亡

[編輯]
英格蘭長弓射出的錐形箭頭足以穿透盔甲,上圖為現代複製品

英軍陣亡人數有精確記載:兩名騎士,33名侍從,共35人,許多文獻強調英軍弓箭手無一喪生[38]。蘇格蘭方面傷亡缺乏準確記載,但文獻一致認定損失慘重,除馬爾伯爵和布魯士外,史書有載的陣亡人員還有伯爵兩人、男爵14人,騎士160人,其他人更多。同時代的英格蘭編年史有兩份估計蘇格蘭陣亡人數超過1.5萬,蘇格蘭文獻有兩份分別估計兩千和三千人陣亡,還有一份聲稱損失的「貴族」就有三千,其他人員不定。[40]大部分文獻稱蘇格蘭人的屍體堆到很高,甚至超過長矛的長度[38]。蘇格蘭高官只有快富伯爵倖存[41],在被俘後投誠[42]

影響

[編輯]

邊疆伯爵一周後趕到珀斯城外,一路收編馬爾伯爵的殘軍。巴里奧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戰勝馬爾伯爵,如今已佔領防禦堅固的城池並獲取充足糧草,把他運來的船隻又擊敗蘇格蘭海軍,隨時可以送來食品和增援。如果邊疆伯爵膽敢進攻,用不了多久就會耗盡糧草,包括周邊鄉村的糧食。[43]

1332年9月24日[44],巴里奧在斯昆(蘇格蘭君主加冕傳統地)加冕蘇格蘭皇位[45]。巴里奧在兩個月內把價值兩千英鎊的蘇格蘭資產送給愛德華三世,其中包括「巴域郡、城鎮和城堡」[44]。支持巴里奧的蘇格蘭人不多,勢力不到六個月就土崩瓦解。12月17日,大衛二世的支持者在安南之戰Battle of Annan)伏擊巴里奧,他衣衫不整地騎馬逃到英格蘭,請求愛德華三世支援。[46]英皇拋棄中立偽裝,承認巴里奧是蘇格蘭國王並準備開戰[47]。1333年7月,英軍在哈利頓山之戰Battle of Halidon Hill)大敗蘇格蘭軍隊,巴里奧恢復皇位[48]。1334年他再度被廢,次年復辟但1336年又被忠於大衛二世的勢力推翻[49]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從巴里奧入侵蘇格蘭開始,直至1357年結束[50][51]。現代史學家拉納德·尼科爾森(Ranald Nicholson)認為,愛德華三華率領英軍在哈利頓山和克雷西大勝,戰術都和杜普林沼地之戰相同:「披甲戰士下馬,弓箭手置於兩側」[52]

戰場

[編輯]

蘇格蘭歷史環境局已找到此役戰場位置,與編年史記載相符。戰場位於杜普林高原,杜普林海灣東南面,珀斯西南方向八公里。

山谷兩側逐漸變窄,迫使長柄槍圓陣向中間靠攏,蘇格蘭人越聚越緊,引發致命的擠壓,估計是此役大敗的主要原因。陡峭的斜坡能為英軍防範各方襲擊,山谷寬度可以容納約500名下馬的披甲戰士。山谷向西端敞開,蘇格蘭人就從這裏開始進攻,沒法一眼看出這將是他們的葬身地。

該機構認為,選擇此地佈防「足以證明英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戰術非常有效」。2011年3月21日,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把戰場加入蘇格蘭歷史戰場名錄[53]Inventory of Historic Battlefields in Scotland)。

註釋

[編輯]
  1. ^ 同代或時代接近的英格蘭編年史所記蘇格蘭兵力為四千、一萬、1.4萬、2.4萬不等[10],蘇格蘭文獻認為實際人數遠沒有這麼多。歷史學家克利福德·羅渣士表示,考慮到羅拔·布魯士與快富伯爵都在場,四千人「應該最接近實情」[11]
  2. ^ 現代史學家對演講者的身份未達一致,有稱富爾克·菲茨瓦林[20]Fulk FitzWarin)、有稱約翰·伯登(John Burdon),也有稱巴里奧親自講話[25]

腳註

[編輯]
  1. ^ Barrow 1965,第99–100頁.
  2. ^ Weir 2006,第314頁.
  3. ^ Sumption 1990,第60頁.
  4. ^ Sumption 1990,第124–126頁.
  5. ^ 5.0 5.1 DeVries 1998,第116頁.
  6. ^ Nicholson 1974,第124頁.
  7. ^ Rogers 2014,第35頁.
  8. ^ 8.0 8.1 Sumption 1990,第125頁.
  9. ^ Rogers 2014,第34, 36頁.
  10. ^ DeVries 1998,第116 n. 27頁.
  11. ^ Rogers 2014,第36 n. 53頁.
  12. ^ DeVries 1998,第113–114頁.
  13. ^ Rogers 2014,第36頁.
  14. ^ DeVries 1998,第116 n. 28頁.
  15. ^ DeVries 1998,第117頁.
  16. ^ Rogers 2014,第36–37頁.
  17. ^ 17.0 17.1 17.2 Nicholson 1974,第126頁.
  18. ^ Rogers 2014,第38, 39頁.
  19. ^ DeVries 1998,第118 n. 34頁.
  20. ^ 20.0 20.1 Rogers 2014,第41頁.
  21. ^ 21.0 21.1 DeVries 1998,第118頁.
  22. ^ Rogers 2014,第38頁.
  23. ^ Rogers 2014,第37–38頁.
  24. ^ Rogers 2014,第38–39頁.
  25. ^ 25.0 25.1 25.2 DeVries 1998,第119頁.
  26. ^ Rogers 2014,第39–41頁.
  27. ^ DeVries 1998,第118–119頁.
  28. ^ Rogers 2014,第42頁.
  29. ^ Rogers 2014,第42–44頁.
  30. ^ Rogers 2014,第40, 43頁.
  31. ^ Rogers 2014,第43頁.
  32. ^ Rogers 2014,第43–44頁.
  33. ^ DeVries 1998,第119–120頁.
  34. ^ Rogers 2014,第44–45頁.
  35. ^ 35.0 35.1 35.2 Rogers 2014,第45頁.
  36. ^ Sumption 1990,第125–126頁.
  37. ^ Paterson 1996,第104頁.
  38. ^ 38.0 38.1 38.2 DeVries 1998,第120頁.
  39. ^ Rogers 2014,第45–46頁.
  40. ^ Rogers 2014,第45, 45 n. 110頁.
  41. ^ Rogers 2014,第46–47頁.
  42. ^ MacInnes 2016,第13頁.
  43. ^ Rogers 2014,第46頁.
  44. ^ 44.0 44.1 Nicholson 1961,第19頁.
  45. ^ Rodwell 2013,第25頁.
  46. ^ Nicholson 1974,第127頁.
  47. ^ Sumption 1990,第12頁.
  48. ^ Ormrod 1990,第8頁.
  49. ^ Nicholson 1974,第129頁.
  50. ^ Blumberg 2014,第8頁.
  51. ^ MacInnes 2016,第59頁.
  52. ^ Nicholson 1965,第770頁.
  53. ^ Historic Environment Scotland 2012.

參考文獻

[編輯]
  • Barrow, Geoffrey Wallis Steuart. Robert Bruce and the Community of the Realm of Scotland. London: Eyre and Spottiswoode. 1965. OCLC 655056131. 
  • Blumberg, Arnold. The First Scottish War of Independence. Medieval History. 2014, 4 (3): 6–8. JSTOR 48578347. 
  • DeVries, Kelly. Infantry Warfare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 Discipline, Tactics, and Technology.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Y: Boydell & Brewer. 1998. ISBN 978-0-85115-571-5. 
  • Battle of Dupplin Moor. Historic Environment Scotland. 2012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MacInnes, Iain A. Scotland's Second War of Independence, 1332–1357.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6. ISBN 978-1-78327-144-3. 
  • Nicholson, Ranald. The Siege of Berwick, 1333. The Scottish Historical Review. 1961, XXXX (129): 19–42. JSTOR 25526630. OCLC 664601468. 
  • Nicholson, Ranald. Dupplin, Battle o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7. London; Chicago: William Benton: 770. 1965. OCLC 320728468. 
  • Nicholson, Ranald. Scotland: The Later Middle Age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isto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1974. ISBN 978-0-05002-038-8. 
  • Ormrod, Mark. The Reign of Edward III. Yale Medieval Monarchs series.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0-300-11910-7. 
  • Paterson, Raymond Campbell. For the Lion: A History of the Scottish Wars of Independence. Edinburgh: John Donald. 1996. ISBN 978-0-85976-435-3. 
  • Rodwell, Warwick. The Coronation Chair and Stone of Scone: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Conservation. Oxford: Oxbow Books. 2013. ISBN 978-1-78297-153-5. 
  • Rogers, Clifford. War Cruel and Sharp: English Strategy under Edward III, 1327–1360.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4 [2000]. ISBN 978-0-85115-804-4. 
  • Sumption, Jonathan. Trial by Battle. The Hundred Years' War 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0. ISBN 978-0-57120-095-5. 
  • Weir, Alison. Queen Isabella: Treachery, Adultery, and Murder in Medieval Englan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6. ISBN 978-0-34545-320-4. 

56°21′11″N 3°32′17″W / 56.353°N 3.538°W / 56.353;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