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歸國華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歸國華僑

歸國華僑(簡稱歸僑)指海外華人從海外僑居地回到祖(籍)國,作為自己的長期或終身居住地。

1949年前

[編輯]

歸國華僑其實在清末至民國已經出現。當時清朝已接近走向滅亡,而當時中國國內的革命黨務求革命成功,皆請求當時的海外華僑華人協助。部分海外華僑華人為貢獻祖國,不惜隻身回國參與革命運動。開創了歸國華僑的先河。抗日戰爭時期,東南亞華僑大力支援中國抗戰,捐款捐物。回國直接參加抗戰的南洋機工即為其中代表。

1949年後

[編輯]

1950年代第二次國共內戰後,當時東南亞國家,如印尼菲律賓等,因政治問題而動蕩不安。而當時部份海外華人深受當時居住地動蕩所影響。加上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求在這些地方吸納人才,以彌補內戰人才的流失,所以在東南亞國家大力宣傳,吸引了大量當地華人的關注,乘船乘機回到中國大陸等地,被中國政府分派中國各地開墾或加入政府工作。廣東、福建等地的華僑農場是他們開墾的例子。請參見華僑農場。1955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再承認雙重國籍。歸國華僑需選擇加入中國國籍,放棄自身的外國國籍。

他們中的一些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印尼歸僑吳傳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國際體育比賽冠軍、首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中國乒壇三傑——容國團姜永寧傅其芳皆為香港歸僑。印尼歸僑湯仙虎是中國大陸1960至70年代著名男子羽毛球運動員。

中國大陸經歷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歸國華僑因其海外背景而受到政治迫害容國團姜永寧傅其芳三人皆在文革中受迫害,最終自殺身亡。部分歸國華僑對大陸政權感到失望,於1970年代離開大陸,到達台灣香港澳門等較自由的地區生活,逐漸融入成為當地華人的一分子。他們紛紛組織聯會等組織,維繫關係。

改革開放後,普通民眾移民、留學外國的機會增多。已歸化外國國籍的華人會選擇回國工作,如乒乓球運動員侯美玲、演員張鐵林劉亦菲吳亦凡等。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再承認雙重國籍,又很難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他們通常以外國公民的身份在中國大陸工作。另有一部分取得外國永久居留權的人士,選擇在中國大陸工作、生活,不論他們是否保留或放棄外國永久居留權[1],通常不會將他們視為歸國華僑,譬如中國億萬富豪宗慶後

著名歸僑

[編輯]
姓名 相片 說明
辜鴻銘 自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1885年回中國,被湖廣總督張之洞委任為「洋文案」(即外文秘書)。
陳嘉庚 1910年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1949年以華僑首席代表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50年回中國定居[2]。1956年-1961年擔任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
葉飛 生於美屬菲律賓,1918年回到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之一。
吳孟超 英屬馬來亞歸國華僑。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學家
錢學森 1935年公費赴美進修。1955年以韓戰空戰中被俘的多名美軍飛行員交換回中國大陸。1991年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1999年被評為「兩彈一星元勛」[3][4]
楊振寧 中國理論物理學家,2015年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籍。
蕭光琰 日本華僑,石油化學專家,1951年到中國定居,在大躍進和文革期間都遭受過批鬥,最後在1968年服毒自殺。
姚期智 中國計算機科學家,出生於上海,在臺灣長大。196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之後赴美國深造。2000年圖靈獎得主。2015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籍。
林軍 印尼歸僑,2008年-2017年擔任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顧蔚. 美国绿卡对中国富人可能弊大于利. 2013-03-18 [2017-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中文(簡體)). 
  2. ^ 華聲報. 华侨华人社团代表拜谒陈嘉庚墓.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2005-05-23 [200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中文). 
  3. ^ 人物简介:“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人民網.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3). 
  4. ^ 程开甲走了,两弹一星元勋在世仅余4位. 科學網.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來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