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燕子級巡洋艦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燕子號在威廉皇帝運河
概況
前級
次級 鵟級
建造期 1886-1889年
完成數 2
報廢數 2
技術數據
船型 四等巡洋艦(小巡洋艦
排水量
  • 標準:1111噸
  • 滿載:1359噸
船長 66.90米
型寬 9.36米
吃水 4.40米
動力輸出 1,500 PS(1,500 ihp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雙脹蒸汽機
船速 13.5節
續航力 3290海里以10節
乘員 9名軍官、108名水兵
武器裝備

燕子級(德語:Schwalbe-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首批以「巡洋艦[註 1]類別建造的兩艘軍艦的船級。同級共有兩名成員,分別為首艦燕子號和末艦雀鷹號。它們是為德國新近獲得的殖民帝國服役而設計的,建於1886年至1889年之間。艦隻配備有八門105毫米35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航速可達13.5(25.0公里每小時)。

燕子號和雀鷹號的運用生涯都活躍於海外,通常是在德國的非洲殖民地太平洋地區。它們曾於1889-1890年協助鎮壓了德屬東非阿布希里起義。到1890年代末,兩艘巡洋艦都在德國接受大修並退役。它們在世紀之交重新入役,開始另一次海外部署:燕子號於1900年加入在中國與義和團運動作戰的部隊,之後於1902年再度退役;雀鷹號一直駐紮在非洲,至1911年也退役。燕子號於1912年之後被用作訓練艦,而雀鷹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則充當靶艦。兩艦後於1920年被出售,至1922年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

隨着1871年後德意志帝國在海外領土的經濟擴張以及獲得專屬的殖民地財產,需要能夠充分代表和保護德國利益的現代軍艦。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有兩種類型的巡洋艦:適合作為艦隊偵察兵的小型、快速的通報艦,以及能夠在海外殖民帝國巡邏的大型蓋甲板護衛艦。兩艘全新的巡洋艦於1886-1887財年獲得撥款,打算用於後一種目的。[3]當時,艦隊中的殖民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是由一系列東拼西湊的老式帆船組成,僅適用於訓練目的。時任帝國海軍部長列奧·馮·卡普里維中將正尋求一款新式巡洋艦,除了傳統的境外艦德語Auslandskreuzer特徵外,還應具有強大的戰鬥能力。[1]

相互衝突的操作要求確定了它們的特性。由於需要近岸作業,所以吃水較淺。商業保護任務則要求提供輔助風帆索具裝備,以利儘可能遠距離航行;而在殖民地執行警備行動還需要有足夠多的船員,以便抽調登陸部隊英語Landing party。總體而言,艦體應該相對較小,以保持低廉的建造成本;但它們又必須足夠寬敞,以使船員易於承受熱帶地區的氣候條件。另一方面,這些艦隻並不作戰爭用途,因此無需配備裝甲。於是,新「巡洋艦A」(Kreuzer A,即後來的燕子號)和 「B」(後來的雀鷹號)的設計方案是根據帝國海軍的這些規範於1886-1887年制定的。[4]燕子級是德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巡洋艦,[5]它們與其他幾艘小型戰艦一起,允許卡普里維退役5艘老式巡洋巡防艦,並使德國的巡洋艦部隊現代化。它們受到帝國海軍的好評,也為後續更成功的鵟級巡洋艦奠定了基礎。[1][6]

整體特徵

[編輯]

燕子級巡洋艦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62.59米和66.90米。它們有9.36米的舷寬,但若計入主炮舷外平台英語Sponson,則寬度達到10.10米。艦隻有4.40米的前吃水和4.72米的後吃水,標準和滿載排水量分別為1,111噸和1,359噸。艦體採用橫向鋼框架結構,並覆裹一層木質外板和包銅英語Copper sheathing,以保護它們在海外長途航行中免受生物淤積的侵害。艏柱英語Stem (ship)艉柱英語Sternpost是用木材建造,艦艏還裝有一具青銅撞角。艦體分為十一個水密隔艙[7]

艦隻的轉向是由單控制。這兩艘巡洋艦都是良好的海船,機動性極強。但它們會受到嚴重的迎風舵英語Weather helm影響,在橫浪英語Beam sea中往往會劇烈橫搖;其穩心高度為0.665米,在迎浪英語head sea時幾乎不會損失速度。燕子號和雀鷹號的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均為9名軍官及108名水兵。它們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一艘獨桅縱帆船、一艘高低桅帆船以及一艘小舢板英語Dinghy[8]

推進裝置

[編輯]
服役生涯早期的雀鷹號

燕子級巡洋艦的推進裝置由兩台臥式雙缸雙脹往復式蒸汽機組成,蒸汽通過四台燃煤圓柱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提供,並匯入一具單座煙囪英語Funnel (ship)。發動機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2.8米的三葉螺旋槳,它們的額定功率為1,500匹公制馬力(1,100千瓦特),設計航速13.5(25.0公里每小時),並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3,290海里(6,090公里)。但兩艘同級艦在海試過程中都超過了額定速度,其中燕子號達到14.1節(26.1公里每小時)、雀鷹號達到14.3節(26.5公里每小時),功率則分別達到1,558和1,595匹公制馬力(1,146和1,173千瓦特)。在此極速下,巡航距離則會下降至1,630海里(3,020公里)。作為對蒸汽機的補充,兩艦還配備有一套總表面積為729平方米的前桅橫帆三桅式索具。此外,燕子號在1903年的現代化改造過程中還安裝了一台額定功率為5千瓦特(6.7匹馬力)、電壓為67伏特發電機[7][9]

武器裝備

[編輯]

由於卡普里維仍然要求海外巡洋艦具有強大的作戰能力,所以燕子級裝備了對於這類尺寸的艦艇而言更為沉重的主炮——八門單座安裝的105毫米35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其中四門並排置於前、後兩頭的舷外平台上,以提高端點火力的射界,其餘四門則設在艦舯的炮眼英語gun port內,以朝兩邊舷側開火。它們的射程為8,200米,共配備765發彈藥。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由五門37毫米轉膛炮英語Hotchkiss gun組成,主要用於防禦魚雷艇[7][9]

同級艦

[編輯]
建造數據
艦名 出處 造船廠[7] 動工[7] 下水[7] 交付[7]
燕子號 燕子 威廉港帝國船廠英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 1886年 1887年8月16日 1888年5月8日
雀鷹號 雀鷹 但澤帝國船廠 1887年 1888年8月23日 1889年4月2日

服役歷史

[編輯]
雀鷹號在港口內

燕子號和雀鷹號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是在德意志殖民帝國的基地度過的,它們在那裏監管殖民地、鎮壓動亂以及訪問外國港口。這兩艘艦最初都被派往德屬東非,以協助平息1889-1890年的阿布希里起義。起義得到鎮壓後,燕子號留在了東非,雀鷹號則轉派至德屬新幾內亞的南海基地。1893年中期,燕子號被召回德國進行大修,雀鷹號也同樣被命令在年底返國,但途中它又改駐德屬西南非洲。雀鷹號最終直至1897年底才回到德國,檢修工作於次年完成。兩艘艦在大修結束後都退出了現役。[10]

1898年4月,燕子再度被派往海外執行任務。它首先回到德屬東非,當地爆發的第二次布爾戰爭對地區穩定構成威脅;英國軍艦開始扣押涉嫌向布爾人運送違禁品的德國船舶。這造成了一場重大的外交衝突,燕子號遂受命保護該地區的德國航運。事實證明,1900年在清代中國爆發的義和團運動更為緊迫,因此燕子號又被派去加入為鎮壓義和團而成立的八國聯軍。在部署至中國期間,它協助封鎖長江,並派遣登陸部隊上岸,控制了寧波的動亂。1902年中期,它第二次被召回德國進行大修,然後再度退役。[11]

與此同時,雀鷹號於1902年12月重新啟用,以應對1902-1903年委內瑞拉危機;它於1903年1月被派往當地,但當其抵達時,危機已經平息,不再需要該艦。因此,雀鷹號首先被轉移至德屬東非,但只在那裏停留了一段時間,然後再度調任,這一次是東亞分艦隊。它從1903年底至1905年初在該部隊服役,直至被轉駐德屬西南非洲。她於1911年初返回德國,並於7月退役。同年10月,燕子號重新入役,作為一艘特殊用途的船具使用。最初,它在基爾被用作一艘宿營船,但其後海軍決定用它取代老舊的通報艦蟋蟀號英語SMS Grille擔任訓練船。雀鷹號於1912年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充當靶艦。燕子號則在戰爭期間繼續擔任訓練船,直至1918年也被委以炮術訓練標靶。兩艘燕子級巡洋艦都於1920年8月出售報廢,至1922年在漢堡拆解。[8][12]

註釋

[編輯]

腳註

  1. ^ 英文來源多循技術特徵將其統稱為「無防護巡洋艦」。[1]但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艦艇分類德語Schiffstyp,燕子級自建造之初便依噸位被定型為「四等巡洋艦」(Creuzer IV. Klasse),1899年起統一歸為「小巡洋艦」。[2]

引用

  1. ^ 1.0 1.1 1.2 Sondhaus,第166–167頁.
  2. ^ 日本海人社,第128頁.
  3. ^ Nottelmann,第102–103頁.
  4. ^ Gröner, & Mickel, & Mrva,第121頁.
  5. ^ 日本海人社,第20頁.
  6. ^ Nottelmann,第103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Gröner,第93–94頁.
  8. ^ 8.0 8.1 Gröner,第94頁.
  9. ^ 9.0 9.1 Lyon,第252頁.
  1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45–146, 178–179頁.
  1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46–147頁.
  1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47, 179–180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