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鷲號通報艦 (1886年)
概況 |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閃電級 |
次級 | 守望級 |
完成數 | 1 |
歷史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獅鷲號 |
艦名出處 | 獅鷲 |
建造方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鋪設龍骨 | 1885年 |
下水日期 | 1886年7月29日 |
入役日期 | 1887年7月9日 |
除籍日 | 1912年10月25日 |
結局 | 1921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通報艦 / 小巡洋艦(自1899年起) |
排水量 |
|
船長 | |
型寬 | 9.75米 |
吃水 | 4.22米 |
動力輸出 | 5,400匹公制馬力(5,300匹指示馬力)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雙脹蒸汽機 |
船速 | 18節 |
續航力 | 2180海里以12節 |
乘員 | 7名軍官、16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獅鷲號(德語:SMS Greif[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中期建造的一艘獨級通報艦,自1899年起重歸類為小巡洋艦。作為魚雷已成為有效武器並促進了綠水學派發展的時代產物,獅鷲號的設計旨在保護艦隊的主力艦免受魚雷艇攻擊。為了適應這一職能,它裝備有105毫米和37毫米兩種口徑的火炮,但不像德國同期的其它通報艦那樣搭載魚雷發射管。然而,獅鷲號並不是一艘成功的軍艦,它在運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裏都處於閒置狀態,沒有服役。
獅鷲號於1887年竣工,直至1889年才投運,之後於1890年10月才進入艦隊服役——當時它被指派進行魚雷測試,直至1894年退役。1897年5月重新入役後,該艦在接下來的兩年裏都在艦隊擔任偵察艦,此後再度淪為次要角色,包括充當訓練艦,直至1900年9月最終退役。獅鷲號於1912年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1915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拆成廢船,自1917年起又被用作水雷貯存庫。戰後,它於1921年被售予拆船商,並在漢堡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到19世紀80年代,魚雷和魚雷艇的發展已經形成系統性的武器,可以有效地挑戰強大的鐵甲艦。這導致了法國綠水學派的興起,該學派強調使用廉價的魚雷艇和巡洋艦,而不是昂貴的鐵甲艦。隨着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海軍開始採用這一戰略,德國的規劃者看到了一款小型軍艦的需求,能夠保護艦隊免受魚雷艇的攻擊。帝國海軍部要求最高航速達到19節(35公里每小時),這將允許該艦同時可擔任艦隊的偵察艦。為了控制重量,武器裝備則由一對105毫米炮組成。[1][2]事實證明,該艦在服役過程中令人失望,它很少作為前線作戰艦艇使用。[3]
整體特徵
[編輯]獅鷲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99.5米和102.6米,有9.75米的舷寬以及4.22米的前吃水和4.34米的後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2050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2266噸。艦體採用橫向鋼框架構造,包含十二個水密隔艙。[4]不同於當時德國艦隊陣中的其它通報艦和巡洋艦,獅鷲號沒有裝甲保護。[5]
獅鷲號是一艘平庸的海船,操控性適中。它有輕微的縱搖,橫搖傾向則明顯得多。艦隻的橫向穩心高度為0.48米。其標準船員編制為7名軍官及163名水兵,後續又增編至173名水兵。獅鷲號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哨艇、兩艘獨桅縱帆船、一艘高低桅帆船以及一艘小舢板。[4]
推進裝置
[編輯]獅鷲號的推進裝置由兩台日耳曼尼亞公司製造的兩缸臥式雙脹蒸汽機組成,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4米的四葉螺旋槳。蒸汽由六台圓柱形燃煤雙頭火管鍋爐提供,它們被分置於三個鍋爐艙內。每個鍋爐艙都有獨立的管道分別匯入三座垂直煙囪。1906年,該艦在兩個鍋爐艙內安裝了八台全新的圓柱形鍋爐,這略微改善了其性能。電力由兩台發電機提供,總輸出功率為20千瓦,電壓為67伏。轉向由單舵控制。[4]
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5,400匹公制馬力(4,000千瓦特),設計航速18節(33公里每小時);但在試航中,獅鷲號推進裝置曾達到5,431匹公制馬力(3,994千瓦特)的功率和18.2節(33.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當更換了新的鍋爐後,其發動機在試航中則可達到5,795匹公制馬力(4,262千瓦特)和19.1節(35.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艦隻的燃煤儲存量為350噸,能夠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180海里(4,040公里)。改裝後,其貯煤量增至436噸,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狀態下的續航里程達到3,960海里(7,330公里)。[4]
武器裝備
[編輯]與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以魚雷發射管為主武器的其他通報艦不同,獅鷲號僅裝備了火炮。[6]竣工時,該艦搭載了兩門獨立安裝在樞軸底座的105毫米35倍徑箍炮。副炮則由兩邊舷側的各五門37毫米轉膛炮組成,同樣獨立安裝在樞軸底座上。1906年,獅鷲號重新裝備了八門88毫米35倍徑速射炮和六門轉膛炮。至運用生涯後期,又有兩門88毫米炮和兩門轉膛炮被移除。[4][7]
服役歷史
[編輯]獅鷲號是根據1884-1885年的造艦計劃,為替換老舊的明輪通報艦羅蕾萊號而以「羅蕾萊代艦」(Ersatz Loreley)作為合同代號發包予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其龍骨自1885年10月開始鋪設,至1886年7月29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波羅的海海軍基地司令的海軍中將威廉·馮·威克德主持為艦隻命名並發表演說。舾裝工作完成後,該艦於1887年7月9日入役以進行海試。初步測試持續至9月15日,然後於10月17日在基爾退役。它一直維持閒置狀態,直至1889年3月19日才重新入役,在北海執行漁業保護任務。在此期間,獅鷲號主要在東菲士蘭群島附近巡邏,不過從3月中旬到4月中旬,它保護德國領海的任務被中斷,轉而為德皇威廉二世乘坐的巡洋巡防艦亞歷山德里娜號護航。當時亞歷山德里娜號正在前往海外執行任務的途中,受到了剛從地中海巡航歸來的威廉二世登艦慰問,並一直搭乘至旺格奧格。6月24日至8月10日期間,獅鷲號再度陪同德皇——這次是搭乘他的皇家遊艇霍亨索倫號展開巡航,它們先是北上前往挪威的北角,然後南行抵達英國的考斯。回到德國後,獅鷲號在年度秋季演習期間擔任演習艦隊的偵察艦,直到8月30日。隨後,該艦於9月30日在基爾退役。[1]
1890年10月10日,海軍成立了魚雷試驗指揮部(Torpedoversuchskommando),以進一步開發艦隊的魚雷武器;這項工作此前是由腓特烈奧特的魚雷工廠進行的。獅鷲號於11月1日加入該指揮部,協助開展在基爾灣的試驗行動。這項工作於1891年4月2日中斷,當時獅鷲號搭載威廉二世前往迎接巡防艦卡羅拉號,後者剛在德屬東非鎮壓了阿布殊里起義,正從當地返回。6月10日,獅鷲號進入基爾帝國船廠的旱塢進行現代化改造,其中包括更換主炮。工程於8月21日完成,隨後在但澤灣進行了海試直到11月。1892年的進程大致波瀾不驚,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該艦參加了從8月30日到9月5日舉行的艦隊演習。[1]
獅鷲號於1893年4月17日至10月2日進行了徹底的檢修,之後回到魚雷試驗指揮部服役。這項任務於1894年10月31日當它退役時結束。直到1897年5月5日,該艦才重新入役,在艦隊中擔任偵察艦。獅鷲號被編入第一分艦隊第二支隊,以支援旗艦威廉國王號。作為該部隊的一員,它參加了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展開的訓練演習,繼而於8月陪同威廉二世及奧古斯塔·維多利亞皇后一起巡航前往俄國的喀琅施塔得。當月晚些時候,該分艦隊返回德國水域,這些艦艇又參加了年度艦隊演習。演習結束後,獅鷲於9月22日載上海因里希親王趕赴易北河口;因S-26號魚雷艇當天在那裏的一場暴風雨中沉沒,而麥克倫堡公爵腓特烈·威廉正在艦上服役並殉職,海因里希希望親自參加搜救和打撈工作。[8]
1897年12月,獅鷲號被調配至第一支隊,跟隨戰艦群參加了前往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亞的冬季巡航。從12月29日至1898年2月20日,當支隊旗艦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在船廠進行維修時,獅鷲號曾短暫接替其位置,並由支隊司令、海軍中將奧古斯特·馮·湯姆森登艦指揮。兩天後,該艦也駛入船廠接受定期維修,尤其是對已經嚴重磨損的鍋爐進行維修。維修於5月13日完成,此時它返回第一分艦隊,5月19日在蘇格蘭的柯克沃爾加入陣中。月底,獅鷲號被重新編入第二支隊,隨即參加了在北部和波羅的海舉行的夏季和秋季艦隊演習。在後一次演習中,該艦曾於8月23日與S-71號魚雷艇相撞,但兩艦均未受到嚴重破壞。獅鷲號同時也是第一偵察集群的成員,該部隊還包括通報艦赫拉號和佈雷艦鵜鶘號。12月上半月,獅鷲號隨第二支隊餘部出訪了瑞典港口;在此期間,它曾擔任支隊旗艦直到12月17日。[9]
獅鷲號於1899年4月1日撤出前線,隨即參加了船舶無線電設備的實驗。隨後,它被分配到海軍艦炮監察局充當訓練艦,並駐紮在基爾峽灣。從8月初到9月13日,該艦重新加入艦隊參加了年度演習。在返回訓練任務之前,獅鷲號駛入旱塢進行另一次大修。1900年7月8日,它陪同第二代霍亨索倫號前往挪威的莫爾德和丹麥的埃斯比約,至7月27日返抵不萊梅港。在9月15日於斯維內明德結束的8月至9月演習期間,該艦再度擔任艦隊的偵察艦。獅鷲號於9月22日最後一次退役,並於1901年接受了又一次徹底檢修,包括安裝新的鍋爐。同年9月,它與1899年以來所有現存的通報艦一樣被重新歸類為小巡洋艦,並轉移到預備役。該艦於1911年6月21日被列入特種船舶名單,至1912年10月25日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獅鷲號因太舊而無法投入作戰,只得於1915年10月25日被拆成一艘供輪機艙人員培訓的廢船;自1917年起又作為水雷貯存庫而駐紮在海肯多夫。它最終於1921年被變賣至漢堡拆解報廢。[4][9]
註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4.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382-1.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