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陰陽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陰陽屬於維基百科哲學與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
條目「陰陽」已被列為文化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醫學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醫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哲學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漢字文化圈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陰陽」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稱「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願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造訪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道教中的陰陽

[編輯]

陰陽是宇宙人生、萬法人身中相互對立、相互依靠、相互制約、相互生成的兩方事實、屬性或關係。儒道學人對陰陽非常喜歡,而且深入研究。但是,讓道教宗教活動多采多姿、活潑可愛的是陰陽,阻礙道教學人悟道入道的也是陰陽。原因是陰陽使得科學、神通和修道在道教中,過度混合,令「悟道之關鍵」難以講清楚。

雖然宗教可以包容科學,科學卻可以不必理會宗教。從科學的觀點,吾人希望瞭解陰陽相勝之道能產生出甚麼體系,五行生剋之理能建構出甚麼模型,以至於套用在生活與生命之時,它們能提供解釋,啟發靈感,達成預測,建議決策,擇善盡力,並幫助打開牢鎖,整救危厄,解脫牽制,取得共識,暢通進路。

從神秘效力的觀點,道教學人相信陰陽五行是可以至誠感通鬼神的「科儀」項目,山醫命卜相可經由陰陽推演,而得到神明的引導和協助,以真實得到靈驗。道教學人調理五臟六腑之內陰陽之動,調伏泥丸百節之中五行之氣,是相信可以感通天地或究竟真理,達到天人合一而悟道。即若未能感通天地,悟道登仙,至少亦可以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根據《道德經》不對陰陽五行的事實,以及《南華經》〈德充符篇〉的涵義,悟道不在五形肉身,而且超越陰陽五行。「大道至靜包天地,元始一炁化乾坤;陰陽相勝無自性,五行生剋乃虛空」。包天地、化乾坤、陰陽相勝、五行生剋是道之命;至靜、抱一、無自性、虛空是道之性。命者,「三盜宜,動其機」之「盜機」也;性者,「至靜,而可以動靜」、「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之「涅槃寂靜,緣起無窮」也。性命合一,名為「道」,名為「中道」,而以清靜虛沖為高尚。

既然性命合一,名為「道」,名為「中道」,那麼悟與未悟、科學與神通都是「道」。這就是陰陽使得科學、神通和修道在道教中,過度混合的原因。黃帝說:「道無鬼神,獨往獨來。」佛教《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教修道次第強力要求大悲心、大菩提心、四無量心、六度四攝。並強力強調「止觀」的成果、「無我」和「出去」。道教藉由陰陽五行的神秘效力以感通鬼神,而得到山醫命卜相之靈驗,對芸芸眾生固然重要,但是,遵循《黃帝陰符經》「至靜,而可以動靜」的無限深奧、「三盜宜,動其機」的靈通流暢和「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的「大通為一」等「至靜、盜機、抱一」三要,而以清靜虛沖為高尚,才是道教學人悟道入道、和佛教等高等深等量的正法! --李西湖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1:5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