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斯里蘭卡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斯里蘭卡的歷史與更廣泛的印度次大陸及周邊地區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包括南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地區。

斯里蘭卡島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骸(巴蘭哥達人英語Balangoda Man)可以追溯到大約35000年前。

原始歷史時期大致在公元3世紀開始,基於《大史》、《島史》和《小史英語Culavamsa》等編年史。它們記錄了僧伽羅人從北印度遷入後的歷史。[1][2][3][4]島上最早的定居文件可以在這些編年史中找到。這些編年史涵蓋了公元前6世紀檀巴潘尼王國建立以來的時期。第一個斯里蘭卡的阿努拉德普勒國王槃陀迦阿巴耶英語Pandukabhaya,記錄於公元前4世紀。佛教在公元前3世紀由摩哂陀(印度皇帝阿育王的兒子)引入。阿努拉德普勒王國的第一位泰米爾統治者伊拉羅英語Ellalan是一名入侵者,記錄於公元前2世紀。[5]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該島被分為無數個王國,短暫地(在993年-1077年之間)統一在朱羅統治下。斯里蘭卡由從阿努拉德普勒到康提時期一共有181位君主統治。[6]從16世紀開始,該國的一些沿海地區也受到葡萄牙荷蘭英國的控制。在1597年至1658年之間,該島的大部分地區都在葡萄牙統治英語Portuguese Ceylon之下。由於荷蘭在八十年戰爭作出的干預,葡萄牙喪失了在錫蘭的權益。在康提戰爭之後,該島於1815年在英國統治下統一起來。在1818年的烏瓦叛亂和1848年的馬特萊叛亂中發生了針對英國的武裝起義。獨立最終於1948年獲得批准,但直到1972年該國仍然是大英帝國的自治領

1972年,斯里蘭卡成為共和國。1978年頒佈了一部憲法,使執行總統成為國家元首。斯里蘭卡內戰始於1983年,其中包括1971年和1987年至1989年的武裝青年起義,這場長達25年的內戰於2009年結束。

早期歷史

[編輯]

斯里蘭卡最早的人類文化是巴蘭哥達遺址,巴蘭哥達人英語Balangoda Man,大約在34000年前抵達該島,並被確定為穴居的中石器時代狩獵採集文化。其中一些洞穴,包括着名的Batadombalena和法顯洞(當地人稱之為巴揚哥蘭洞,Pahiyangala)已經出土了許多由巴蘭哥達人製造的文物,這些人是目前已知目島上最早的居民。

巴蘭哥達人英語Balangoda Man可能在中部的山區創造了霍頓平原,因為燃燒樹木來捕捉大型動物而產生。然而,在平原發現公元前15000年左右的燕麥和大麥表明農業早已在當時發展起來。[7]

有很多細花崗岩工具(長約4厘米)、陶器、焦木的殘餘物和粘土埋葬罐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時代。最近在Varana Raja Maha vihara和Kalatuwawa地區的一個洞穴周圍進行的挖掘中發現了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人類遺骸。

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在古埃及被發現,這表明埃及與該島居民之間的早期貿易。聖經中的「塔爾西什(Tarshish)」可能位於島上。詹姆斯·愛默生·坦能(James Emerson Tennent)把加勒識別為塔爾西什。[8]

原始的早期鐵器時代似乎至少早在公元前1200年已經在南印度建立了,如果不是更早的話。斯里蘭卡進入該時代的最早時間被碳測為大約公元前1000年-前800年,在錫努瑞亞的阿努拉德普勒和阿里加拉的掩蔽處。進一步的調查很可能會推翻斯里蘭卡的最早時間而與南印度看齊。[9]

斯里蘭卡鐵器時代開始的考古證據可以在阿努拉德普勒找到,那裏在公元前900年之前建立了一個大型城市定居點。該城在公元前900年佔地約15公頃,但到公元前700年,它已擴大到50公頃。[10]錫吉里耶的阿里加拉附近也發現了同一時期的類似地點。[11]

被稱為維達人的狩獵採集者仍然居住在該島的中部,烏瓦和東北部,可能是第一批居民巴蘭哥達人的直系後裔。在人類從非洲傳播到印度次大陸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從大陸遷移到島上。

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雅利安移民發展出獨特的水力文明——僧伽羅。成就包括建造古代世界最大的水庫和水壩以及巨大的金字塔式窣堵坡僧伽羅語中的Dāgaba)建築。這一階段的斯里蘭卡文化可能已經顯示出早期佛教的傳入。[12]

在佛經中記載的早期神話歷史是指佛陀三次訪問斯里蘭卡島去參見那伽王,那伽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可以隨意化為人類。[13]

島上最早的編年史,《島史》和《大史》說,在毘闍耶遷入之前,島上居住了夜叉(崇拜鬼的人)、那伽(崇拜蛇的人)和提婆(崇拜神的人)的部落。

阿努拉德普勒發現了帶有婆羅米文和非婆羅米文的陶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這是該字體中最古老的例子之一。

前阿努拉德普拉時期(公元前543年–前377年)

[編輯]

印度雅利安人的遷入

[編輯]

巴利文的編年史,《島史》、《大史》、《舍利塔史英語Thupavamsa》和《小史英語Culavamsa》,以及大量的石刻、[14]印度史書、緬甸版的編年史等,提供了由大概公元前6世紀開始有關斯里蘭卡歷史的信息。[5]

《大史》,由僧侶摩訶那摩在公元400年左右寫成,使用《島史》、《義注》和其他可用的書面資料,與印度歷史相關。事實上,阿育王皇帝的統治記錄是來自《大史》的。在佛陀去世218年之後,阿育王加冕之前的《大史》敘述似乎是傳奇的一部分。正式的歷史記錄始於毘闍耶英語Vijaya(Vijaya)及其700名追隨者的到來。 H. W. Codrington說道,「毘闍耶(「征服者」)有可能,甚至很可能本身就是包括他的隨從的一個複合人物......兩次征服」古代斯里蘭卡。毘闍耶是印度王子,國王辛哈巴胡(Sinhabahu,「獅之臂」)和他的妹妹辛哈希瓦莉(Sinhasivali)的長子。這兩位僧伽羅族領導人都是由獅子和人類公主之間的神話結合而誕生的。《大史》聲稱毘闍耶降生與佛陀的死亡是同一天。毘闍耶和庫維尼(Kuveni,當地的統治女王)的故事讓人想起希臘傳說,並可能與古代原始印歐語系民間故事有共同的來源。

根據《大史》的說法,毘闍耶在Mahathitha(曼塞或馬納爾英語Mannar, Sri Lanka[15])附近登陸斯里蘭卡,並命名此島為Thambaparni(「銅色沙子」)。[16]這個名字在托勒密的古代世界地圖中得到了證實。《大史》還記述了佛陀三次訪問斯里蘭卡。第一次,是要停止那伽國王和他的兒子為了一張紅寶石椅子而爆發的戰爭。據說,在他最後一次訪問時,他在聖足山(Siri Pada,「亞當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跡。

Tamirabharani是斯里蘭卡第二長河的舊名稱(在僧伽羅語中稱為馬爾瓦杜河,在泰米爾語中稱為阿魯維阿魯河)。這條河是連接首都阿努拉德普勒和Mahathitha(現在的馬納爾英語Mannar, Sri Lanka)的主要補給線。這條水路被希臘和中國船隻在南部絲綢之路上使用。

Mahathitha是一個古老的港口,連接斯里蘭卡與印度和波斯灣。[17]

今天的僧伽羅族是印度雅利安人和土著人的混血。[18]根據印度雅利安語言、文化、上座部佛教、基因遺傳及體型,僧伽羅人被視為獨立於鄰近南印度其他族群的民族。

阿努拉德普拉時期(公元前377年–1017年)

[編輯]

在阿努拉德普勒王國早期,經濟以農業為基礎,而早期的定居點主要在東部、中北部和東北部的河流附近,這些地區的水量可滿足全年的耕作。國王是國家的統治者,負責法律、軍隊,並且是信仰的保衛者。國王天愛帝須(公元前250-210)是僧伽羅人,是孔雀家族國王的朋友。他與阿育王的聯繫促成了公元前247年左右摩哂陀(阿育王的兒子)引入佛教。僧伽蜜多(摩哂陀的姐妹)經港口贍菩拘羅缽多那(Jambukolapattana,坎凱桑圖賴港英語Sambiliturei西面)帶來了一棵菩提樹樹苗。這位國王的政職對上座部佛教和斯里蘭卡來說至關重要。

伊拉羅英語Ellalan(公元前205年-前161年)是一名泰米爾國王,在殺死阿犀羅英語Asela of Anuradhapura國王後統治了「Pihiti Rata」(斯里蘭卡馬哈威利河以北地區)。在伊拉羅時期,Kelani Tissa是摩耶羅陀地區(島嶼西南部)的次王,迦梵帝須英語Kavan Tissa羅訶那英語Ruhuna地區(島嶼東南部)的次王。迦梵帝須在塞露維拉(Seruvila)建造了帝須大寺英語Tissamaharama Raja Maha Vihara提迦婆畢英語Dighavapi水塘和許多神社。杜圖珈摩奴英語Dutugemunu(公元前161年-前137年),國王迦梵帝須的長子,25歲時在《大史》中記載的單一戰鬥中擊敗了南印度泰米爾入侵者伊拉羅(年過64歲)。由杜圖珈摩奴國王建造的魯萬韋利薩亞舍利塔英語Ruwanwelisaya是一個金字塔式比例的窣堵坡,被認為是一個工程奇蹟。[來源請求]

斯里蘭卡仿製羅馬銅幣,4-8世紀。

布羅訶陀英語Pulahatta是達羅毗荼五王中的第一個,被巴喜耶英語Bahiya廢黜。而巴喜耶反過來被波那耶摩羅英語Panaya Mara罷免,後者又被毗羅耶摩羅英語Pilaya Mara罷免,在公元前88年他又被達提迦英語Dathika謀殺。瑪拉被伐羅甘巴忽一世英語Valagamba I(公元前89年-前77年)罷免,泰米爾人的統治結束了。大寺派(Mahavihara)與無畏山派(Abhayagiri,「親大乘」)的教義糾紛此時出現了。《三藏》是於馬特萊阿魯威哈拉石窟寺以巴利語編成的。鳩羅那迦英語Chora Naga of Anuradhapura(公元前63-51),一名大寺派國王,被他的配偶阿奴羅毒害,後者成為女王。阿奴羅女王英語Queen Anula(公元前48-44),鳩羅那迦和俱陀帝沙英語Kuda Tissa of Anuradhapura的遺孀,是蘭卡的第一位女王。她有很多被她毒死的戀人,並被俱達迦那帝沙英語Kuttakanna Tissa殺死。伐沙波英語Vasabha(67年-111年),著名於Vallipuram的金片刻文,加強了阿努拉德普勒並建造了11個水塘,以及發佈了許多法令。伽闍巴忽一世英語Gajabahu I(114年-136年)入侵了朱羅王國並帶回了俘虜,以及恢復聖物佛牙。

一本商堪英語Sangam literature(Sangam)時期的經典,《瑪尼梅格萊英語Manimekalai》,將第一個帕拉瓦國王的起源歸因於奈納島英語Nainativu那伽王女兒Pilli Valai(Pilivalai)和朱羅國王Killivalavan之間的私通,其交合使一位王子出生,他在沉船中失蹤並被發現他的腳踝周圍有一條紅瓜(Tondai)的樹枝(pallava),因此被命名為Tondai-man。另一個版本稱「帕拉瓦」出生於婆羅門馬嘶與一位那伽公主的聯合,據說在巴赫爾板塊的第六節中也支持這一點,其中稱「由馬嘶誕下的國王名為帕拉瓦」。[19]

斯里蘭卡仿製的4世紀羅馬硬幣,4-8世紀。

羅馬與古代泰米爾國家英語ancient Tamil country(現今的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進行了龐大的貿易,[20]建立了貿易定居點,這些定居點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仍然存在很長時間。[21]

摩訶舍那英語Mahasena統治期間(274年-301年),上座部(Maha Vihara)受到迫害,佛教的大乘佛教分支抬頭。後來的國王回歸上座部。般度(429年)是七個潘地亞統治者中的第一個,結束於455年的毗帝耶。達都舍那英語Dhatusena(459年-477年)和他的兒子迦葉波英語Kashyapa I of Anuradhapura(477年-495年)建造了着名的錫吉里耶岩石宮殿,其中大約700幅岩石塗鴉讓人瞥見了古老的僧伽羅語。

衰亡

993年,朱羅國王羅茶羅乍派遣了一支大型的朱羅軍隊,征服了阿努拉德普勒王國北部,並將其併入朱羅帝國[22]隨後在他的兒子拉真陀羅·朱羅英語Rajendra Chola I統治期間,整個或大部分島嶼被征服並成為龐大的朱羅帝國的一個省。[23][24][25][26]

波隆納魯瓦時期(1056年–1232年)

[編輯]

波隆納魯瓦王國英語Kingdom of Polonnaruwa是斯里蘭卡第二個主要僧伽羅王國。它由1055年維闍耶巴忽一世英語Vijayabahu I of Polonnaruwa持續到1212年梨羅伐帝女王英語Lilavati of Polonnaruwa。波羅納魯瓦王國是在阿拉德拉普拉王國英語Anuradhapura Kingdom羅茶羅乍一世朱羅軍隊入侵並使羅訶那地區獨立成王國英語Kingdom of Ruhuna後形成的,僧伽羅國王在朱羅佔領期間統治了該王國。

衰亡

潘地亞國王賈塔瓦曼·桑達拉·潘迪安一世(Sadayavarman Sundara Pandyan I)在13世紀入侵斯里蘭卡,並擊敗了斯里蘭卡北部賈夫納王國的篡奪者錢德拉巴杜(Chandrabanu)。[27]賈塔瓦曼·桑達拉·潘迪安一世強迫錢德拉巴杜服從潘地亞人統治並向潘地亞王朝效忠。但後來當錢德拉巴杜變得足夠強大時,他再次入侵了僧伽羅王國,但他被賈塔瓦曼·桑達拉·潘迪安一世的兄弟維拉·潘迪安一世(Veera Pandyan I)擊敗,而錢德拉巴杜就此死去。[27]潘地亞王朝在賈夫納王國英語Jaffna Kingdom開國君主摩伽的領導下,第三次入侵斯里蘭卡。[27]

過渡時期(1232年–1505年)

[編輯]
錫蘭托勒密地圖(1482年)

賈夫納王國

[編輯]

一個位於賈夫納半島的王國,當地在古代被稱為Naga Deepa。[28][需要完整來源][29][與來源不符]

檀巴德尼耶王國

[編輯]

擊敗卡林加·瑪格哈三世(潘地亞統治者)之後,國王波羅迦摩巴忽在檀巴德尼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他在檀巴德尼耶建造了佛牙寺

甘波羅王國

[編輯]

由波羅迦摩巴忽五世建立。當時,穆斯林旅行家兼地理學家伊本·巴圖塔來到斯里蘭卡並寫了一本關於當地的書。加達拉德尼亞寺就是建造於甘波羅王國時期的主要建築。蘭卡提拉卡寺(Lankatilaka Viharaya)也是興建在甘波羅的主要建築。

科提王國

[編輯]

在贏得戰鬥之後,波羅迦摩巴忽六世派出軍官阿拉加科納爾去檢查新建立的科提王國。1521年,維闍耶巴忽六世被他的三個兒子殺害,三個兒子瓜分了國家,使其分裂為三個王國。

悉多伐伽王國

[編輯]

悉多伐伽王國在葡萄牙時代持續了很短的時間。

梵尼酋邦

[編輯]

梵尼族是泰米爾人的分支,曾經統治北斯里蘭卡的賈夫納半島以南地區,長期作為賈夫納王國與僧伽羅王國的緩衝地帶。1802年,梵尼族國王與康提納亞克王朝聯合對抗荷蘭和英國殖民統治,一度把穆萊蒂武和北斯里蘭卡其他梵尼族地區從荷蘭解放出來。1803年,梵尼族國王被英國打敗,梵尼族地區落入英國統治。[30]

十六世紀危機(1505年–1594年)

[編輯]

葡萄牙介入

[編輯]
東部省巴提卡洛阿的葡萄牙(後來的荷蘭)堡壘,建於16世紀。

最早訪問斯里蘭卡的歐洲人是葡萄牙人洛倫索·德·阿爾梅達英語Lourenço de Almeida(Lourenço de Almeida)於1505年到來並發現斯里蘭卡處於七國割據局面,無能力對抗外敵入侵。接着就在1517年,葡萄牙人在港口科倫坡建立了一個據點,逐漸把他們的統治擴大到沿海地區。1592年,僧伽羅人將他們的首都搬至內陸的康提,一個更安全地抵禦入侵者攻擊的位置。間歇的戰爭持續到16世紀。

許多低地僧伽羅人因為葡萄牙帶來的傳教運動而改信基督教,而沿岸地區的摩爾人因為宗教迫害而逃入中央高地。佔多數的佛教徒不喜歡葡萄牙的佔領及其影響,所以歡迎任何可能營救他們的勢力。當荷蘭隊長約里斯·範·斯皮爾貝爾亨英語Joris van Spilbergen(Joris van Spilbergen)在1602年登陸時,康提國王向他尋求幫助。

荷蘭介入

[編輯]

康提國王羅闍辛伽二世英語Rajasinghe II於1638年與荷蘭簽訂了一個條約,以此來擺脫控制了島上多數沿岸地區的葡萄牙。主要的條款是荷蘭要交還奪得的沿岸地區給康提國王,作為回報,荷蘭擁有全島的貿易壟斷。雙方都違反了這個協議。荷蘭於1656年佔領了科倫坡,並於1658年佔領了賈夫納帕特南附近的最後一個葡萄牙據點。到1660年,他們控制了除內陸的康提王國以外的整個島嶼。荷蘭(新教國家)迫害著天主教徒和其餘葡萄牙定居者,而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不受影響。然而,荷蘭向當地人徵收的稅收比葡萄牙重得多。[來源請求]

荷屬錫蘭時期的遺產是荷蘭保加族(Burgher),荷蘭人與當地人的混血。1883年,錫蘭首席大法官理查德·奧特利爵士對錫蘭的保加族作出了更後期的定義。[來源請求]

康提時期(1594年–1815年)

[編輯]

葡萄牙入侵後,康納普·班達拉(國王維摩羅·達摩·蘇利耶一世)機智地打勝仗並成為康提王國第一位國王。他建造了佛牙寺。王國隨着1832年國王悉利·維迦摩·羅闍悉訶英語Sri Vikrama Rajasinha的逝世而滅亡。[31]王朝結束後, 斯里蘭卡受印度婆羅門教影響的種姓制度亦隨之結束。

殖民時期(1815年–1948年)

[編輯]
19世紀末德國的錫蘭地圖。

拿破崙戰爭期間,由於擔心法國控制荷蘭會使斯里蘭卡歸於法國,英國人於1796年輕易地控制了海岸地區。1802年,《亞眠和約》正式將荷屬錫蘭割讓給英國,成為其皇冠屬地。1803年,英國在第一次康提戰爭英語Kandyan Wars中侵入康提王國,但是最後被擊退。1815年,康提王國在第二次康提戰爭後被佔領。最終斯里蘭卡的獨立結束了。

在平定烏瓦叛亂英語Uva Rebellion之後,藉着1840年第12號《官方土地(侵佔)條例》(有時稱為《官方土地條例》或《荒地條例》),[32]現代化的圈地運動,康提農民被剝奪了土地,淪為貧民。英國人發現斯里蘭卡的高地非常適合種植咖啡、茶和橡膠。到19世紀中葉,錫蘭茶已成為英國市場的主宰,為少數白茶種植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種植者從印度南部輸入大量泰米爾人作為契約勞工來為這些莊園工作,使泰米爾人很快就佔了該島人口的10%。這些工人必須在像奴隸一樣的條件下工作,住在棚房裏,與牛棚沒有太大區別。

英國殖民者較喜愛半歐洲血統的保加人、某些高種姓僧伽羅人和主要集中在該國北部的泰米爾人。儘管如此,英國人還是在斯里蘭卡歷史上首次引入了民主元素,早在1833年,保加族就獲得了適度自治。直到1909年,憲法才開始發展,引入只有局部選舉產生的議會,直到1920年,選舉產生的議員人數才超過官守議員的人數。1931年,當地引入了普選制,僧伽羅人、泰米爾人和保加人精英作出抗議,反對允許普通民眾投票。[33]

獨立運動

[編輯]

錫蘭國民議會(Ceylon National Congress,CNC)成立之初是為了爭取更大的自治權,然而民族與種姓矛盾很怏就使該黨分裂。有歷史學家指出,使該黨分裂的元兇之一,是錫蘭泰米爾人不願意接受少數民族的身份。錫蘭國民議會並不尋求獨立(或「Swaraj」)。所謂的獨立運動分成兩派:憲政派主張和平演變,讓錫蘭地位逐漸改變而走向獨立;激進派與科倫坡青年團(Colombo Youth League)、古納辛格工運(Labour movement of Goonasinghe)和賈夫納青年議會(Jaffna Youth Congress)有關,這些組織是第一批發出獨立呼聲的,跟隨印度1926年訪問了錫蘭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沙拉金尼·奈都和其他印度人物的步伐。[34]憲政派的努力促成了1931年多諾莫爾憲法英語Donoughmore Constitution委員會(Donoughmore Commission)的改革,以及索爾伯里委員會英語Soulbury Commission(Soulbury Commission)的建議,它基本上維持了1944年由唐·斯蒂芬·森納那亞克領導的部長理事會提出的憲法草案。[34]奉行共產主義的蘭卡平等社會黨(LSSP)於1935年從青年議會分出來,把要求完全獨立的要求作為其政策的基石。[35]該黨的國務院代表N.M. Perera和菲利普·古納瓦德納(Philip Gunawardena),在這次鬥爭中獲得其他不那麼激進的成員,例如科爾文·德·席爾瓦(Celvin R. De Silva)、萊斯利·古尼沃德(Leslie Goonewardene)、薇薇安·古尼沃德(Vivienne Goonewardene)、埃德蒙·薩馬基迪(Edmund Samarkody)和內塔·艾耶(Natesa Iyer)的幫助。他們還要求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取代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這個左翼團體只是一小部分人,但英國政府對他們懷有極大的興趣,皆因無法激發民眾去向英國統治者起義抵抗,將導致某些流血事件而讓獨立推遲。1950年代發表的英國國家文件顯示,左翼運動對殖民局的決策者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索爾伯里委員會是1930年代鼓動憲法改革的最重要結果。當時,泰米爾人組織由G·G·蓬納巴拉英語G. G. Ponnambalam領導,他拒絕了「錫蘭人身份」。[36]蓬納巴拉聲稱自己是「驕傲的達羅毗荼人」並宣佈泰米爾人具有獨立的身份。他攻擊僧伽羅人並抨擊他們的史書《大史》。一場位於納沃勒皮蒂耶(Nawalapitiya)的這種衝突引發了1939年第一次僧伽羅人-泰米爾人暴動。[34][37]蓬納巴拉反對普選,支持種姓制度,並聲稱要保護少數民族的權利,要求少數民族(1931年佔人口的35%)在議會中享有與僧伽羅人(佔人口的65%)相同的席位數目。這種「50-50」或「平衡代表制」政策成為當時泰米爾政治的標誌。蓬納巴拉還指責英國人在「傳統泰米爾人地區」建立了殖民地,並通過《佛教臨時法》向佛教徒傾斜。索爾伯里委員會拒絕了蓬納巴拉的意見,甚至批評他所謂不可接受的公共品格。僧伽羅人作家指出,泰米爾人大量移民到南部城市中心,特別是在賈夫納-科倫坡鐵路通車後。同時,森納那亞克、Baron Jayatilleke、奧利弗·岡納提萊克(Oliver Gunatilleke)等人遊說索爾伯里委員會,但沒有正式與他們對抗。這些非官方的意見包含了後來成為1944年憲法草案的內容。[34]

森納那亞克政府與戰時英國政府的緊密合作促成了路易斯·蒙巴頓勳爵的支持。歷史學家認為,他向殖民局發送的支持錫蘭獨立的電報幫助了森納那亞克政府確保斯里蘭卡的獨立。與英國人的精明合作以及將戰爭市場的需求轉移到錫蘭市場作為奧利弗·岡納提萊克管理的補給點,也為新獨立的政府帶來了非常有利的財政狀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斯里蘭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抵抗日本的前線基地。提出反戰的左翼份子和親獨立的蘭卡平等社會黨首領遭到殖民當局逮捕。1942年4月5日,印度洋空襲日本海軍轟炸了科倫坡。日本的襲擊把一直主宰著當地商業的印度商人嚇走,為森納那亞克政府消除了主要的政治危機。[34]左翼領袖亦逃往了印度,他們會在當地參與獨立鬥爭。錫蘭的獨立運動微不足道,僅限於受英語教育的知識分子和工會,主要是在市中心。這些團體由菲利普的兄弟羅伯特·古納瓦德納(Robert Gunawardena)領導。與這種「英雄主義」但無效的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面對戰爭,森納那亞克政府利用這一優勢與統治精英進一步融洽。錫蘭在戰爭中對大英帝國至關重要,路易斯·蒙巴頓勳爵將科倫坡用作東部戰區的總部。奧利弗·岡納提萊克成功開發了該國橡膠和其他農產品的市場,以補充國庫。儘管如此,僧伽羅人繼續爭取獨立和主權,利用戰爭提供的機會推動與英國建立特殊關係。

同時,左翼份子把這場戰爭視為帝國主義者的邊秀,並希望進行無產階級革命,選擇一條與他們微不足道的戰鬥力量不成比例的煽動之路,並堅決反對森納那亞克和其他僧伽羅人領袖的「憲政派」態度。科科斯群島上有一個錫蘭人小駐軍,他們譁變反對英國統治。據稱,蘭卡平等社會黨在事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儘管這還不清楚。其中有三名參與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因叛變而被槍殺的英國殖民地屬員。

執政黨有兩名成員,朱尼厄斯·理查德·賈亞瓦爾德納達德利·森納那亞克與日本交好,以共同對抗英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斯里蘭卡人組成了反英印度國民軍的「蘭卡團」。

在斯蒂芬·森納那亞克領導下的憲政派成功贏得獨立。索爾伯里憲法本質上是森納那亞克的部長理事會在1944年起草的憲法。殖民局已經賦予了自治領地位和獨立本身的希望。

獨立

[編輯]

僧伽羅人領袖唐·斯蒂芬·森納那亞克因為獨立這項爭議而離開了錫蘭國民議會,雖然真實原因更為含蓄。[38]最終他於1946年創立了統一國民黨(UNP),[39]當時在索爾伯里委員會幕後遊說的基礎上,商定了新憲法。在1947年的選舉中,統一國民黨贏得了議會的少數席位,然而他成功與僧伽羅大委員會(Sinhala Maha Sabha Party)和泰米爾議會(Tamil Congress)湊出一個聯盟。泰米爾共產主義領導人蓬納巴拉及其僧伽羅人同伴班達拉奈克的成功入選,是森納那亞克的一項傑出的政治平衡舉動。蓬納巴拉轉為溫和派之後,衍生出泰米爾民族主義的權力真空,為泰米爾聯邦黨(Tamil Arasu Kachchi)打開了大門,它是泰米爾主權組織,由基督教牧師的兒子S. J. V. Chelvanaykam領導。

獨立後

[編輯]

自治領

[編輯]

斯里蘭卡於1948年2月4日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在與英國簽訂了軍事條約之後。因為武裝部隊的高層最初是英國人,而英國的空軍和海軍基地仍然完好無損。後來提高為獨立,森納那亞克成為斯里蘭卡第一位總理。1949年,在錫蘭泰米爾人領袖的同意下,統一國民黨政府解除了印度泰米爾人種植園工人的契約。[34][40]這就是森納那亞克必須付出的代價才能獲得康提僧伽羅人的支持,他們感到受到茶園人口的威脅,「印度泰米爾人」的加入將意味着康提領導人的選舉失敗。森納那亞克於1952年墜馬身亡,他的兒子,時任農業部長達德利·森納那亞克接替了他。1953年,他在左翼政黨發動的,針對統一國民黨的大罷工(「Hartal」)之後退任。接任的是約翰·科特拉瓦拉,老政治家和達德利·森納那亞克的叔叔。科特拉瓦拉沒有唐·斯蒂芬·森納那亞克的巨大個人聲望和敏銳的政治敏銳度。[41]他把森納那亞克巧妙地保留在後面的國語問題放在首位,通過就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的官方語言地位規定了相互矛盾的政策,引起了泰米爾人和僧伽羅人的不滿。他還因為攻擊活躍在政治上,支持班達拉奈克的佛教僧侶,而激怒了佛教遊說者。

1956年,參議院被廢除,僧伽羅語被確立為官方語言,泰米爾語為第二語言。倫敦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的上訴被取消,種植園被國有化,以履行馬克思主義計劃的選舉承諾,並「防止民企的持續投資減少」。

1956年,《僧迦羅唯一法案英語Sinhala Only Act》生效。這使到僧伽羅語成為商業及教育的優先和喜好語言。該法案很快就實施了。結果大量的人,主要是保加人,因為覺得受到歧視而離開了斯里蘭卡,移居外國。

由於政府的語言政策直接導致了1958年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之間的首次重大騷亂在科倫坡爆發。

共和國

[編輯]

1972年5月22日,斯里蘭卡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到了1977年,市民已經厭倦了班達拉奈克的社會主義政策,在選舉中讓承諾要實行市場經濟並「免費配給8 Seer(千克)穀物」的朱尼厄斯·理查德·賈亞瓦爾德納領導下的統一國民黨重新執政。斯里蘭卡自由黨(SLFP)及其他左翼政黨基本上在國會被剷除,儘管拿下40%的投票。這使泰米爾聯合解放陣線成為在野反對黨。這在斯里蘭卡政治中造成了危險的種族分裂。

上台後,賈亞瓦爾德納指示修改憲法。其結果是1978年的新憲法,極大地改變了斯里蘭卡的政府性質。它取代了以前的西敏寺風格的議會政府,換成以法國為榜樣的新總統制,擴大首席執行官的權力。總統將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六年,並有權在議會批准下任命總理,並主持內閣會議。賈亞瓦爾德納成為新憲法下的第一位總統,並直接控制了政府機構和政黨。

新政權迎來了一個對斯里蘭卡自由黨不利的時代。賈亞瓦爾德納的統一國民黨政府指控前總理班達拉奈克在1970年至1977年任職期間濫用職權。1980年10月,班達拉奈克參政的特權被取消了七年,斯里蘭卡自由黨被迫尋找新領導人。經過長期而分裂的爭鬥,該黨選擇了她的兒子阿努拉。阿努拉·班達拉奈克(Anura Bandaranaike)很快被任命為父親政治遺產的守護者,但他繼承了一個受派系鬥爭分裂的政黨,在議會中的角色降至最低。

1978年的憲法對泰米爾人的敏感性做出了實質性讓步。雖然泰米爾聯合解放陣線並沒有參與這次修憲,它繼續坐在議會中,希望就泰米爾問題達成解決方案。泰米爾聯合解放陣線還同意賈亞瓦爾德納的黨際會議提案,以解決該島的種族問題。為了確保和平,賈亞瓦爾德納的統一國民黨提供了其他讓步。僧伽羅語仍是全斯里蘭卡的官方語言和行政語言,但泰米爾語則賦予了新的「國語」地位。泰米爾語可以用於許多行政和教育場合。賈亞瓦爾德納還取消了使泰米爾人的大學錄取標準更加困難的統一戰線政府「標準化」政策,從而消除了泰米爾人的主要不滿。此外,他還為泰米爾族的公務員提供了許多高級職位,包括司法部長。

在聯合解放陣線與統一國民黨一起敦促舉行黨際會議時,泰米爾猛虎組織升級了他們的恐怖襲擊,這激起了僧伽羅人對泰米爾人的強烈反對,並普遍排除了任何成功的定案。因應賈夫納警察檢查員被暗殺,賈亞瓦爾德納政府頒佈了緊急狀態,並動用了軍隊,他們被給予了使人難以置信的六個月來解除恐怖主義威脅的機會。

政府於1979年通過了《恐怖主義防治條款(臨時)》。該法案原先是一項臨時措施,但後來成為永久性法例。國際法學家委員會、國際特赦組織和其他人權組織都譴責該行為不符合民主傳統。儘管有這個法案,恐怖行為的數量仍在增加。游擊隊開始襲擊具有象徵意義的目標,例如郵局和警察哨所,激起了政府的反擊。隨着越來越多的平民被捲入戰鬥,泰米爾人隨着游擊隊的號召,對「我們的孩子」的支持擴大了。其他大型,裝備精良的團體開始加入泰米爾猛虎解放組織的戰爭。知名度較高的包括泰米爾伊拉姆人民解放組織,泰米爾伊拉姆解放軍和泰米爾伊拉姆解放組織。這些組織都有數百甚至數以千計的軍力。政府聲稱多數的恐怖分子是在印度泰米爾人的納德邦的訓練營中行動。印度政府一再否認這一說法。隨着暴力的升級,談判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

內戰

[編輯]

1983年7月,由於泰米爾猛虎組織利用載有泰米爾人確切地址的選民名單伏擊並殺害了13名斯里蘭卡軍人,引發了社區暴動。泰米爾人社區遭到僧伽羅示威者的強烈反擊,包括商店、房屋的破壞、野蠻的毆打以及賈夫納圖書館的焚毀。[42]有少數僧伽羅人將泰米爾人的鄰居放在家中暫避,保護他們免遭暴亂。在這些騷亂中,政府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控制暴徒。保守的政府估計死亡人數為400,[43]而實際死亡人數約為3000。[44]另外,約有18,000所泰米爾人房屋和另外5,000所房屋被摧毀,有15萬人離開了國家,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其他西方國家形成了泰米爾人散居群。

在2005年11月17日舉行的選舉中,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僅以180,000票擊敗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當選總統。他任命維克勒馬辛哈為總理,曼加拉·薩馬拉維拉英語Mangala Samaraweera為外交部長。與猛虎組織的談判陷入僵局,低強度衝突開始了。暴力事件在2月的會談後減少,但在4月又再升級,衝突一直持續到2009年5月猛虎組織被軍事擊敗為止。

2009年5月18日,斯里蘭卡政府宣佈擊敗泰米爾猛虎組織。2009年5月19日,以薩拉特·豐塞卡(Sarah Fonseka)將軍為首的斯里蘭卡軍隊有效地結束了對猛虎組織的長達26年的行動,其軍隊重新奪回了北方省所有由猛虎組織控制的領土,包括基利諾奇(1月2日)、大象走廊(1月9日),最終是整個穆萊蒂武區。

2009年5月22日,斯里蘭卡國防部長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確認,自2006年7月以來的第四次伊拉姆戰爭期間,斯里蘭卡武裝部隊有6,261人喪生,29,551人受傷。Udaya Nanayakkara准將補充說,在此期間,約有22,000名猛虎組織戰鬥人員喪生。戰爭造成80000-100000平民死亡。[45]據稱在斯里蘭卡內戰期間,特別是在2009年第四次伊拉姆戰爭階段的最後幾個月裏,斯里蘭卡軍方和反叛的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泰米爾之虎)都犯下了戰爭罪行。所謂的戰爭罪包括雙方襲擊平民和民用建築;雙方處決戰鬥人員和囚犯;由他們支持的斯里蘭卡軍事和準軍事團體強迫失蹤;困在戰區的平民嚴重缺乏食物,藥品和清潔水;以及泰米爾猛虎組織招募童軍。[46][47]

包括UNROW人權影響訴訟診所(UNROW Human Rights Impact Litigation Clinic)、人權觀察常設人民法庭英語Permanent People's Tribunal在內的幾個國際機構對斯里蘭卡政府提出了對泰米爾人進行種族滅絕的指控。 2013年12月10日,常設人民法庭英語Permanent People's Tribunal一致裁定斯里蘭卡犯有針對泰米爾人的種族滅絕罪。[48][49][50][51][52][53][54]

經濟危機

[編輯]

2010年1月,總統選舉結束,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獲得59%的選票,擊敗反對派候選人薩拉特·豐塞卡英語Sarath Fonseka將軍。豐塞卡隨後被軍事法庭逮捕並定罪。

2015年1月的總統選舉中,馬欣達·拉賈帕克薩被共同候選人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擊敗,而拉賈帕克薩的重返意圖在同年的國會選舉中遭到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的挫敗。[55][56]這導致了統一國民黨和斯里蘭卡自由黨之間的聯合政府。[57]

2022年4月1日,鑑於該國發生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包括境內食物、燃料等必需品嚴重短缺、物價飆漲、斷電等問題,而引發該國各地示威抗議和暴力衝突,總統戈塔巴亞·拉賈帕克薩宣佈全國進入公共緊急狀態。[58]

2022年4月4日,政府宣佈除了總統戈塔巴亞·拉賈帕克薩與其胞兄、現任總理馬欣達(Mahinda Rajapaksa)之外,內閣所有26名部長均宣佈請辭。[59] 為確保國會及其他工作可以合法進行,總統先委任四名內閣成員,其中司法部長阿里薩布里取代忙於處理經濟危機巴西爾·拉賈帕克薩(Basil Rajapaksa)(即總統戈塔巴亞·拉賈帕克薩胞弟)擔任財政部長,外交和教育等三個部門就繼續由原來的部長掌管。[60]總統戈塔巴亞·拉賈帕克薩邀請國內所有政黨合組聯合政府。[61][62]然而此舉依舊未能解決斯國的經濟危機,最終於同年7月7日宣佈國家破產。[63]7月9日,示威群眾佔領斯里蘭卡總統府,總統拉賈帕克薩逃離首都科倫坡。[64][65]當天晚些時候,總理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宣佈就事件辭職,為黨派政府讓路。[6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Geiger, W. The Trustworthiness of the Mahavamsa.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1930, 6 (2): 228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6). 
  2. ^ Gunasekara, B. (1995) The Rajavaliya. AES reprint. New Delhi: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p iii ISBN 81-206-1029-6
  3. ^ Wh124 — Buddhism in South India — Unicode. www.bps.lk.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Holmstrom, Lakshmi. Maṇimēkalai. Orient Blackswan. 1996-01-01 [2020-02-06]. ISBN 97881250101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6) (英語). 
  5. ^ 5.0 5.1 Geiger, W. The Trustworthiness of the Mahavamsa.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1930, 6 (2): 208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6). 
  6. ^ Ancient Kings and Rulers of Sri Lanka (Ceyl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kapruka.com [來源可靠?]
  7. ^ WWW Virtual Library: Prehistoric basis for the rise of civilisation in Sri Lanka and southern India. Lankalibrary.com.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4). 
  8. ^ WWW Virtual Library: Galle : "Tarshish" of the Old Testament. Lankalibrary.com.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7). 
  9. ^ Early Man and the Rise of Civilisation in Sri Lanka: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Lankalibrary.com.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5). 
  10. ^ Deraniyagala, S.U. (2003) THE URBAN PHENOMENON IN SOUTH ASIA: A SRI LANKAN PERSPECTIVE. Urban Landscape Dynamics – symposium. Uppsala universitet
  11. ^ Features | Online edition of Daily News – Lakehouse Newspapers. Dailynews.lk. 2008-11-13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1). 
  12. ^ de Silva, Chandra Richard. A hydraulic civilization. The Sri Lanka Reader: History, Culture, Politics. Holt, John, 1948-.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822394051. OCLC 727325955. 
  13. ^ Ranwella, K. The so-called Tamil kingdom of jaffna. 5–18 June 2000 [200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1). 
  14. ^ Paranavithana Epigraphics Zeylanica
  15. ^ Traditional Sinhala place names of cities in Sri Lanka. Webcitation.org. Retrieved on 26 August 2014.
  16. ^ Geiger W, Bode M H. (1912) The Mahavamsa or the great chronicle of Ceyl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8.
  17. ^ Kiribamuna, S. (2000) "The role of the Port city of Mahathathitha in the Trade networks of the Indian Ocean", in Reflections on a Heritage, Part I
  18. ^ Sinhalese | people. [2018-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英語).  |encyclopedia=被忽略 (幫助)
  19. ^ Coomar Gangoly, Ordhendra. The art of the Pallavas, Volume 2 of Indian Sculpture Series. G. Wittenborn, 1957. : 2. 
  20. ^ Starr, Chester G. The Roman Emperor and the King of Ceylon. Classical Philology. 1956, 51 (1): 27–30. JSTOR 266383. doi:10.1086/363981. 
  21. ^ Curtin 1984: 100
  22. ^ Sastri, pp 172–173
  23. ^ Chattopadhyaya, pp 7–9
  24. ^ "South India", p. 59 in Indian History with Objective Questions and Historical Maps. 26th ed. 2010
  25. ^ Kulke, Hermann; Kesavapany, K; Sakhuja, Vijay. Nagapattinam to Suvarnadwipa: Reflections on the Chola Naval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9: 195– [2020-02-06]. ISBN 978-981-230-93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26. ^ Gunawardena, Charles A. Encyclopedia of Sri Lanka. Sterling Publishers Pvt. Ltd. 2005: 71– [2020-02-06]. ISBN 978-1-932705-4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27. ^ 27.0 27.1 27.2 Sirisena, W. M. (1978) Sri Lanka and South-East Asia: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Cultural Relations. Brill Archive. ISBN 9004056602. p. 57
  28. ^ Shalk, Petert. Vallipuram Golden Plate. Serendipity. 
  29. ^ de Silva. A History of Sri Lanka. : 91–92. 
  30. ^ The laws and customs of the Tamils of Ceylon, Henry Wijayakone Tambiah, Tamil Cultural Society of Ceylon 1954, p. 65.
  31. ^ Kulatunga, K. M. M. B. Disorder in Sri Lanka. Nidahas Publication. 2005-01-01 [2020-02-07]. ISBN 9789551035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英語). 
  32. ^ Ellman, A. O.; Ratnaweera, D. De S.; Silva, K.T.; Wickremasinghe, G. Land Settlement in Sri Lanka 1840-1975: A Review of the Major Writings on the Subject (PDF). Colombo, Sri Lanka: Agrarian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stitute. January 1976: 16 [2019-12-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27). 
  33. ^ History of Sri Lanka. Lonely Planet. [2018-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4).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Russell, Jane (1982) Communal Politics under the Donoughmore constitution. Tsiisara Prakasakyo, Dehivala.
  35. ^ Features. Priu.gov.lk.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0). 
  36. ^ Hansard 1935
  37. ^ Hindu Organ, 1 November 1939
  38. ^ Asia Times: Sri Lanka: The Untold Story. Atimes.com.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7). 
  39. ^ Sri Lanka – Sinhalese Parties. Countrystudies.us. 1986-01-01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40. ^ Hoole, M.R.R. (1988) Chapter1: Missed Opportunities and the Loss of Democrac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olume 1 in Broken Palmyra. Uthr.org. Retrieved on 25 August 2014.
  41. ^ Sri Lanka – United National Party "Majority" Rule, 1948–56. Countrystudies.us.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2). 
  42. ^ Destroying a Symbol: Checkered History of Sri Lanka's Jaffna Public Library (PDF).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1-10). 
  43. ^ Sri Lanka : Country Studies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Lcweb2.loc.gov. 2010-07-27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1-16). 
  44. ^ 24 July 1983. pact.lk (23 March 2008)
  45. ^ Up to 100,000 killed in Sri Lanka's civil war: UN. ABC News. [201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3) (澳洲英語). 
  46. ^ Sri Lanka: US War Crimes Report Details Extensive Abuses. Human Rights Watch. 2009-10-22 [2010-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6). 
  47. ^ Govt.: LTTE Executed Soldiers. The Sunday Leader. 2010-12-08 [2010-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2). 
  48. ^ The Global Failure to Protect Tamil Right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202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49. ^ Francis Anthony Boyle, Professor. The Tamil Genocide by Sri Lanka: The Global Failure to Protect Tamil Right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2009 [2020-02-09]. ISBN 978-0932863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8). 
  50. ^ Permanent People's Tribunal - Tribunal on Sri Lanka (16 January 2010). The Irish School of Ecumenics, Trinity College Dublin The School of Law and Government, Dublin City University. Permanent People's Tribunal. 
  51. ^ Sri Lanka guilty of genocide against Eelam Tamils with UK, US complicity: PPT.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52. ^ Tribunal condemns Sri Lankan genocide against Eelam Tamils.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53. ^ Sri Lanka guilty of genocide against Eelam Tamils with UK, US complicity: PPT.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54. ^ Peoples' Tribunal on Sri Lanka 07-10 December 2013 (PDF). Peoples' Tribunal on Sri Lanka - Permanent People's Tribunal. 2013-12-10,. Permanent People’s Tribunal.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6-07). 
  55. ^ Sri Lanka's Rajapaksa suffers shock election defeat - BBC News.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7) (英國英語). 
  56. ^ Iyengar, Rishi. Rajapaksa Defeated in Sri Lanka Election. TIME.com.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4). 
  57. ^ tharindu. Ranil takes oath as PM : MoU signed for national govt.. www.srilankamirror.com.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8. ^ Sri Lanka declares emergency after violent protests over economic crisis, Reuters.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7). 
  59. ^ Sri Lanka: Reshuffle begins after cabinet quits over protests, BBC News.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4). 
  60. ^ Sri Lankan president sacks brother-finance minister Basil Rajapaksa amid economic crisis, Hindustan Times.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4). 
  61. ^ Sri Lanka president's invite to opposition as all ministers resign amid crisis, Hindustan Times.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62. ^ 斯里蘭卡總統戈塔巴雅邀反對派組聯合政府,now新聞. 
  63. ^ Yahoo!新聞. [202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0). 
  64. ^ CNN, Iqbal Athas and Rhea Mogul. Sri Lanka protesters break into President's House as thousands rally. CNN. [2022-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65. ^ Sri Lanka Protesters to Hold Mass Rally Seeking Rajapaksa’s Exit. Bloomberg.com. 2022-07-09 [2022-07-09] (英語). 
  66. ^ Sri Lanka PM ‘willing to resign’ after President’s House stormed. Al Jazeera.com. 2022-07-09 [2022-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延伸閱讀

[編輯]
  • Arsecularatne, S. N, Sinhalese immigrants in Malaysia & Singapore, 1860–1990: History through recollections, Colombo, KVG de Silva & Sons, 1991
  • Blake, Henry A. Ceylon. The Empire and the century. London: John Murray. 1905: 707–15. 
  • Brohier, R. L, The Golden Age of Military Adventure in Ceylon: an account of the Uva Rebellion 1817–1818. Colombo: 1933
  • Crusz, Noel, The Cocos Islands Mutiny. Fremantle Arts Centre Press, Fremantle, WA, 2001
  • Deraniyagala, Siran, The Prehistory of Sri Lanka;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revised ed.), Colombo: Archaeological Survey Department of Sri Lanka, 1992
  • Liyanagamage, Amaradasa, The decline of Polonnaruwa and the rise of Dambadeniya.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Government Press, Colombo, Sri Lanka. 1968.
  • Mills, Lennox A. Ceylon Under British Rule, 1795–1932. Oxford U.P. 1933 [2020-02-09]. ISBN 97807146201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7). 
  • Peebles, Patrick. The History of Sri Lanka. Greenwood. 2006 [2020-02-09]. ISBN 97803133320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2). 
  • Pieris, Paulus Edward, Ceylon and Hollanders 1658–1796. American Ceylon Mission Press, 1918.
  • Pieris, Paulus Edward, Ceylon and the Portuguese 1505–1658. American Ceylon Mission Press, 1920.
  • Silva, K. M. de History of Sri Lanka (1982) pp 239–488 complete text online free
  • Silva, R. Kumar de, and Willemina G. M. Beumer, Illustrations and Views of Dutch Ceylon, 1602–1796. Serendib Publications, London, 1988.
  • Sivasundaram, Sujit. "Ethnicity, Indigeneity, and Migration in the Advent of British Rule to Sri Lank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10) 115#2 pp 428–452.
  • Spencer, Jonathan. Sri Lanka: History and the Roots of Conflict. Psychology Press. 1990 [2020-02-09]. ISBN 9780203407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1). 
  • The Betrayal of Buddhism: An Abridged Version of the Report of the Buddhist Committee of Inqui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56:124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