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騰堡號戰列艦
與符騰堡號同級的巴伐利亞號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符騰堡號 |
艦名出處 | 符騰堡號鐵甲艦 |
建造方 | 漢堡伏爾鏗船廠 |
鋪設龍骨 | 1915年1月4日 |
下水日期 | 1917年6月20日 |
完工日期 | 未完工 |
結局 |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巴伐利亞級 |
排水量 | 32200噸 |
船長 |
|
型寬 | 30米 |
吃水 | 9.4米 |
動力來源 | 3 × AEG-伏爾鏗蒸汽輪機 |
船速 | 22節(41公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5000海里以12節 |
定員 | 42名軍官、1129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符騰堡號戰列艦(德語:SMS Württember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0年代建造的四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中的最後一艘,但從未完工。它有時也會與姊妹艦薩克森號一同被視為該船級的亞級。該艦本將在四座雙聯裝炮塔內安裝八門380毫米口徑炮作為主炮,並打算作為公海艦隊的旗艦使用,但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爆發,帝國海軍被迫簡化了它的設計,希望它能及時完工,以便在戰爭期間服役。艦隻自1915年1月開始在漢堡的伏爾鏗船廠架設龍骨,但隨着資源被轉移到建造U艇等更緊迫的項目上,該艦的工作被放緩;它於1917年6月下水,但只是要為其它工程而騰出船台。到施工終止時,它距離完工尚餘12個月時間。戰後,1919年6月簽署的《凡爾賽條約》明確規定,德國所有在建的軍艦都必須銷毀,因此,符騰堡號於1921年被當作廢料出售,至次年拆解。
發展
[編輯]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始於1910年的英德海軍軍備競賽背景下,最初的討論集中在主艦炮的口徑上;以往的德國戰列艦最大僅搭載305毫米炮,但由於外國海軍普遍採用340毫米和356毫米的武器,德國海軍司令部感到有必要用自己更大的火炮來應對。他們的考慮範圍在320毫米、380毫米和400毫米三種規格之間。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作為國家海軍辦公室的國務秘書,能夠利用公眾對阿加迪爾危機的強烈抗議,向帝國議會施壓為帝國海軍撥款,以抵消大型武器的額外成本。設計人員最終選擇了380毫米口徑,因為400毫米口徑的炮要昂貴得多,且380毫米口徑炮已較既有的德國炮有了顯著的改進。[1][2][3]該船級是根據1912年通過的第四部暨最後一部《德國海軍法》而訂購的。[4]
當同級的前兩艘艦——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開始建造時,設計人員審視了外國戰列艦的最新發展,得知英國最新的戰列艦伊利沙伯女王級將擁有極高的航速。這促使他們對巴伐利亞級的第三艘艦——薩克森號作出修改,加入了一個柴油發動機。薩克森號的輪廓尺寸因此得到加長,以適應更大的發動機,同時排水量亦較同級的早期成員增加了約200噸。至同級的末艦——符騰堡號的工程開始時,設計人員打算沿用加長的尺寸,但恢復為全蒸汽渦輪機的配置。由此節省的重量將用於改進符騰堡號的裝甲佈局。事實證明這是難以實現的,因為該艦將被裝備為艦隊旗艦,而海軍司令隨員所需的更大艦橋足以抵消重量的減少。實際上,這些改動迫使設計人員將標準排水量再增加了200噸。新艦的成本越來越高;符騰堡號的預算估價較薩克森號增加了8.6%,較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甚至增加了13%。[5]
1914年6月,提爾皮茨藉基爾帆船周划船比賽的機會,將新艦的最終設計方案提呈給德皇威廉二世,以期利用後者的好心情來確保他對造價飛漲的認可並得到批准。威廉二世沒有表示反對,但另一事態迅速卻迫使提爾皮茨進行了重新設計。當月晚些時候,奧匈帝國大公弗朗茨·斐迪南遇刺身亡,引發了七月危機,並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於7月下旬爆發。8月2日,由於德國處於戰爭狀態,提爾皮茨發出指令,要求符騰堡號儘快完工以加強艦隊;該艦將與薩克森號完全相同的樣式建造——儘管不設柴油發動機,但也放棄了對艦橋結構的改動。8月12日,建造合同很快被授予漢堡的漢堡伏爾鏗船廠。[6]
特徵
[編輯]符騰堡號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81.8米和182.4米,舷寬為30米,吃水深度介乎於9.3米-9.4米之間。艦隻的設計排水量為28800噸,這是不計全部的物資補給、燃料和其他的運作必需品;滿載情況下,排水量可達32500噸。儘管與其尺寸相同的姊妹艦薩克森號使用了柴油發動機,但符騰堡號還是像同級的前兩艘艦一樣改用全蒸汽渦輪推進系統。發動機所需的蒸汽由九台燃煤和三台燃油水管鍋爐提供。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48,000匹公制馬力(47,000匹軸馬力),最高速度為22節(41公里每小時)。這套裝置還允許艦隻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5,000海里(9,300公里)。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2名軍官和1129名水兵。[7][8]
倘若完工,符騰堡號將配備八門38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它們將被成對佈置在四座雙聯裝炮塔內:艦艛的艏艉兩端各設兩個超射轉台。艦隻的副炮系統包括十六門150毫米速射炮和四門88毫米口徑高射炮。此外,它還將在船體下方安裝五具浸沒式的60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艦艏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艦身配備有170-350毫米厚的裝甲帶,而甲板裝甲的厚度為60-100毫米。前司令塔也受重型裝甲保護,兩側分別為400毫米厚和塔頂為170毫米厚。而各主炮塔的側部也有350毫米厚,塔頂為200毫米厚。[9][10]
建造及取消
[編輯]符騰堡號是以「德皇威廉二世替艦」(Ersatz Kaiser Wilhelm II)作為合同代號訂購,意指用作替代老舊的前無畏艦德皇威廉二世號;其正式艦名則輪用自1870年代建造的早期鐵甲艦符騰堡號。[11][12]該艦原定使用1915財政年度的撥款,但由於戰爭的爆發,它得以提前使用戰爭基金。已授予伏爾鏗船廠的合同於1914年12月29日最終簽署,具體闡明了將於1915年1月開始建造,1916年中期新船下水,至1917年早期完成。艦隻自1915年1月4日開始在漢堡架設龍骨,造艦序號為386,伏爾鏗船廠打算儘可能加快對該艦的工作。但隨着資源和人手被轉移到其他更緊迫的項目上,比如支援針對英國的U艇戰,該艦的建造工作放緩了。[13][14]
到1915年12月,船體已經完成大約31%,其中水線以下的外殼為60%,內底為75%,裝甲甲板下方的底層甲板和水密艙壁為50%。組裝推進系統的工作已經開始在船台旁邊的車間裏展開,其裝甲板也同時開始製造。1916年,船體的進一步工作進展緩慢,下水日期被一再推遲,直至1917年6月20日才終於準備好推出船台,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到那時,該艦也並沒有打算完成,其下水主要是為了其他項目而騰出船台,因此取消了慣有的慶祝儀式。由於舊的鐵甲艦符騰堡號此時仍在作為魚雷訓練艇使用,因而出現了帝國海軍同時擁有兩艘同名大型軍艦的特殊情況。[15]
1917年2月,德國恢復並極大地擴展了無限制潛艇戰,當時已經取代提爾皮茨成為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上將愛德華·馮·卡佩爾主張,應停止主力艦的建造,以支持U艇的建造。[16]在國家海軍辦公室於1918年2月1日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由於將重心轉移到潛艇戰之中,主力艦的建造已經全數停止。[17]結果,符騰堡號的工作被完全終止了,此時距離其竣工尚余約12個月時間。[9]為符騰堡號製造的八門380毫米炮被轉移至佛蘭德改裝為列車炮或固定炮台。至1918年11月戰爭結束時,這艘殘缺的艦隻仍然駐泊在伏爾鏗船廠內。根據1919年6月簽署的《凡爾賽條約》第186條規定,德國被禁止建造設計排水量超萬噸的軍艦;由於符騰堡號的標準遠遠超出這一規定,因此不可能完工,並且必須立即拆解報廢。為此,符騰堡號於1919年11月3日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並於1921年售予拆船商,隨後在漢堡拆解報廢。[18]
腳註
[編輯]- ^ Friedman,第131頁.
- ^ Dodson,第97頁.
- ^ Nottelmann,第289–293頁.
- ^ Herwig,第81頁.
- ^ Nottelmann,第291, 300–302頁.
- ^ Nottelmann,第302–303頁.
- ^ Gröner,第28–30頁.
- ^ Nottelmann,第301頁.
- ^ 9.0 9.1 Gröner,第30頁.
- ^ Dodson,第22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20頁.
- ^ Gröner,第7–8頁.
- ^ Nottelmann,第303, 320–321頁.
- ^ Weir,第178頁.
- ^ Nottelmann,第320–321頁.
- ^ Forstmeier & Breyer,第44頁.
- ^ Weir,第179頁.
- ^ Nottelmann,第317頁.
參考資料
[編輯]-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Forstmeier, Friedrich; Breyer, Siegfried. Deutsche Großkampfschiffe 1915 bis 1918 – Die Entwicklung der Typenfrage im Ersten Weltkrieg. Bonn: Bernard & Graefe. 2002. ISBN 978-3-7637-6230-9.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德語).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ume One: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8.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 Nottelmann, Dirk. From Ironclads to Dreadnough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Navy, 1864–1918: Part XA, "Lost Ambitions". Warship International (Toledo: International Nav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December 2019, 56 (4). ISSN 0043-0374.
- Weir, Gary. Building the Kaiser's Nav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978-1-55750-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