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月1日) |
該條目屬於 |
中國的稱謂 |
---|
兩岸三地指位於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大陸、港澳地區以及臺灣(臺灣地區)三地,是描述海峽兩岸關係的術語之一。如果將港澳地區拆分成香港、澳門,則稱為兩岸四地。其相近概念為大中華,但二者不完全相等。這幾個地方是當今世界華人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
香港、澳門是廣義「兩岸」的一部分,但是香港、澳門的政治地位特別,因此用「四地」來強調。香港、澳門曾經分別被英國、葡萄牙殖民統治,不被兩岸任何一方所控制,因此經常做為第三地擔當兩岸溝通的橋梁,成爲政治的緩衝地帶;兩岸的部分商談(如九二香港會談)也在香港進行。而在兩岸定期航線開通以前,港澳地區曾是兩岸航班往來的主要中轉地。兩岸直接通郵、通航以前,幾乎所有的郵件、人員、貨物都是經過香港轉駁。
各種簡稱
[編輯]中港臺、陸港臺[1]、港陸澳[2]、陸港澳、臺港澳、港澳臺、港澳、中港、陸港[3]、港臺、兩岸[註 1]。這些簡稱中,「中」和「陸」指中國大陸,通常情況下未涵蓋香港、澳門,「港」指香港,「澳」指澳門,「臺」和「台」指臺灣,其中「臺」即使是在使用傳統漢字的地區也常常被簡稱作「台」。在中國大陸,常用「港澳台」來包含香港、澳門及台灣,港澳台會被區別於中國內地。在涉及地區關係或者時政的不穩定要素的場合時,澳門有時會被忽視或省略而稱作「港台」,對台工作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及下屬的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負責處理。在臺灣,常用「中港澳」或「陸港澳」來指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邊界內所統治之區域,其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負責處理。[4][5]
地區概況
[編輯]自由民主指數
[編輯]以下為自由指數列表所列出的4大主流自由民主指標的兩岸三地分數,包含:自由之家發布之世界自由度指數、傳統基金會發布之經濟自由度指數、無國界記者組織發布之新聞自由指數、經濟學人資訊社發布之民主指數。
評級
[編輯]指數 | 臺灣 | 中國大陸 | 香港 | 澳門 | 備註 |
---|---|---|---|---|---|
世界自由度指數 | 自由 (94分;第18名) |
不自由 (9分;第191名) |
部分自由 (42分;第132名) |
部分自由 | 2023年報告評比210個政體, 分數介於0分-100分。[12] |
經濟自由度指數 | 自由 (80.7分;第4名) |
受到壓制 (48.3分;第154名)註 |
2023年報告評比176個政體, 分數介於0分-100分。[13] | ||
新聞自由指數 | 令人滿意 (75.54分;第35名) |
非常嚴重 (22.97分;第179名) |
困難 (44.86分;第140名) |
困難 | 2023年報告評比180個政體, 分數介於0分-100分。[14] |
民主指數 | 完全民主 (8.99分;第10名) |
專制政權 (1.94分;第156名) |
混合政權 (5.28分;第88名) |
混合政權 | 2022年報告評比167個政體, 分數介於0分-10分。[15] |
世界大學排名
[編輯]以下為據2024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列出世界前百的兩岸三地大學;2012年度則依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16][17]
排名 | 世界排名 (2012年排名) |
大學 | 地區與城市 | 大學聯盟 |
---|---|---|---|---|
1 | 17(49) | 北京大學 | 中國大陸北京 | 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AEARU、APRU |
2 | 25(71) | 清華大學 |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EARU)、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 | |
3 | 26(34) | 香港大學 | 香港 | Universitas 21(U21)、大英國協大學協會(ACU)、APRU |
4 | 44(301) | 浙江大學 | 中國大陸杭州 | APRU、ASRTU |
5 | 47(151)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ACU、APRU |
6 | 50(226) | 復旦大學 | 中國大陸上海 | U21、AEARU、APRU |
7 | 51(301) | 上海交通大學 | U21、APRU、ASRTU | |
8 | 60(62)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AEARU、APRU、中俄工科大學聯盟(ASRTU) |
9 | 65(251)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 | ASRTU |
10 | 69(154) | 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臺北 | AEARU、APRU |
11 | 70(193)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 | ASRTU |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兩岸有時僅指排除港澳的中國大陸和臺澎金馬。
- ^ 官方已停用,民間特定政見人士仍會使用。
- ^ 在如「中國人口」、「中國(人均)GDP」等情況下會使用,實際上不包括港澳臺數據。
- ^ 暫無官方法定國花,但民間多視牡丹為國花。[6]
- ^ 部分法律文件與憲制性文件稱為紫荊花(簡稱)。
- ^ 毛稔是代表澳門市(範圍僅為澳門半島)的花。
- ^ 國語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臺語、金門話、馬祖話、臺灣原住民族諸語、臺灣客家語、烏坵話、台灣手語為國家語言,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三條規定。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明確規定的法定官方語言,200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確定以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其中政府承認一些民族自治地方能夠使用少數民族語言,作為該地區官方語言和文字。
- ^ 9.0 9.1 中華民國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身兼國家元首和三軍統帥,為最高領導人。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一黨執政體制,事實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一般為最高領導人。
-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單獨國家主席職務為不掌握實權的虛位元首,現今國家主席同時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
- ^ 12.0 12.1 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任命。
- ^ 全國人大閉會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為常設立法機關,代為行使其大部分職權,與國家主席聯合行使國家元首職權。國務院負責制定行政法規
- ^ 但有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中國澳門代表團和亞洲運動會中國澳門代表團。澳門特區運動員通過中國奧委會參加奧運會。
- ^ 中共中央台辦與國務院台辦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編制列入中共直屬機構序列,不列入國務院機構序列,因此中央台辦才是實體機構,國台辦只是牌子。
參考來源
[編輯]- ^ 陸港台人士發起保釣 總統府:釣島主權不讓步. ETtoday. [2013-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6).
- ^ 海外實習補助「二次申請」 開始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02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2) (中文(臺灣)).
- ^ 大公报:陆港关系或走向另一个转折点?. [2014-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6).
- ^ 2月10日起經中港澳轉機得入境者,需居家檢疫14天;並限縮我國直航中港澳航線,部分機場暫停航班. 中華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 ^ 陸委會調升中國大陸、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 建議避免前往. 中央社. [2024-06-27].
- ^ 牡丹尚未“官宣”国花 投票只是问民意. 新華網. 北京青年報. 2019-07-18 [2020-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推動雙語國家政策問題研析. www.ly.gov.tw. [2021年6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6月1日) (中文).
- ^ 王泰升. 台灣的繼受歐陸民法:從經由日中兩國到自主採擇 (PDF). 法令月刊. 2017年4月1日, 68 (4): p. 1–20 [2023-05-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24).
-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維基文庫. 臺灣. 2004年 (中文).
第十一條 (兩岸關係) 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1-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指中共控制之地區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 中國政府網.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 ^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eedom in the World,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 Heritage Foundation. Country Rankings. 2021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2021 [2014-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6).
- ^ Index,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7)
- ^ Democracy Index 2021: the China challeng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0) (英國英語).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op Universities. 2024 [2024-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4).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1-2012.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