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昆圖拉斯橄欖樹林戰役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昆圖拉斯橄欖樹林戰役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一部分
Photo of an olive grove
希臘的橄欖樹林
日期1205年夏
地點
結果 法蘭克人獲勝
領土變更 法蘭克人建立亞該亞親王國
參戰方
第四次十字軍 本地希臘人及梅林戈伊英語Melingoi部落的斯拉夫人
指揮官與領導者
紀堯姆·德尚普利特
戈弗雷·德維爾阿杜因法語Geoffroi Ier de Villehardouin
米海爾(可能是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
兵力
500-700人(騎兵與步兵總計)4000-5000人(步兵與騎兵總計)

昆圖拉斯橄欖樹林戰役發生於1205年夏天,戰場位於今伯羅奔尼撒半島麥西尼亞州境內,作戰的雙方分別是第四次十字軍中的法蘭克人部隊與當地的希臘人、斯拉夫人,戰鬥以法蘭克人獲勝告終。

1204年,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軍攻陷,之後,拉丁帝國在原拜占庭領土上建立,一些十字軍領袖在希臘地區還按西歐封建形式建立了一些小國,並進攻當地的希臘勢力。十字軍中的兩個法國貴族紀堯姆·德尚普利特戈弗雷·德維爾阿杜因法語Geoffroi Ier de Villehardouin率領500-700名十字軍騎士與步兵進入摩里亞(即伯羅奔尼撒半島),打算將其占為己有。在麥西尼亞地區一片名叫昆圖拉斯(希臘語:Κούντουρας,Kountouras)的橄欖樹林中,他們與4千-5千名當地希臘人及斯拉夫人組成的部隊相遇。這支部隊的領袖名叫米海爾,有學者認為他就是伊庇魯斯專制國的創立者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儘管十字軍人數居劣勢,他們還是擊敗了敵人,此戰的勝利為這兩個法國貴族開創亞該亞親王國奠定了基礎。

背景

[編輯]

西歐的第四次十字軍於1204年4月12日攻占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但在之後的瓜分協定中,十字軍首領蒙菲拉特的博尼法喬英語Boniface of Montferrat沒能獲得君士坦丁堡的皇位,隨後他前往希臘,開創了塞薩洛尼基王國[1][2]。這年秋天,博尼法喬向南進軍,打敗了割據希臘南部的利奧·斯古羅斯英語Leo Sgouros,迫使其部隊退入伯羅奔尼撒東北部的納夫普利翁科林斯衛城兩個堡壘,十字軍很快就包圍了這兩個據點[3][4]。就在圍攻納夫普利翁時,十字軍的另一個成員戈弗雷·德維爾阿杜因法語Geoffroi Ier de Villehardouin前來求見博尼法喬,試圖說服後者發兵進攻摩里亞(伯羅奔尼撒)的其他地區[5]

戈弗雷本來身在聖地,但他也渴望在瓜分拜占庭帝國的過程中分一杯羹,於是他坐船前往君士坦丁堡,然而途中被風吹得偏離航線,在伯羅奔尼撒西南部的莫頓(今梅索尼英語Methoni, Messenia)上陸。在那裡,戈弗雷曾幫助一位當地豪強對付其敵人,在此過程中,他意識到這裡防守薄弱,易被奪取,很快這位豪強去世,他的兒子終止了與戈弗雷的聯盟。博尼法喬圍攻納夫普利翁的消息傳到了戈弗雷耳中,於是他決定北上尋求其幫助[5][6]。博尼法喬很欣賞戈弗雷,希望將他招入麾下,但戈弗雷在博尼法喬的營地中見到了老友、法國香檳老鄉紀堯姆·德尚普利特,以摩里亞的富裕誘其加入征服摩里亞的計劃,並承諾事成之後讓紀堯姆做領主,成功說服了他,博尼法喬最後也予以同意;於是戈弗雷與紀堯姆二人率一百騎兵與若干步兵,前往征服摩里亞[5][7]

摩里亞(伯羅奔尼撒)西北部的帕特雷安茲拉維扎英語Andravida二城在十字軍面前不戰而降,隨後,半島中部斯科爾塔英語Skorta梅薩雷阿英語Mesarea的豪強與民眾也向紀堯姆投誠[8][9]。之後,二人的部隊沿半島西海岸行軍,並有一支艦隊隨行,他們輕鬆占領蓬提孔英語Pontikon堡壘,加以修復並留兵駐守。堅固的阿爾卡迪亞堡壘(今基帕里西亞英語Kyparissia)被他們繞過,經納瓦里諾到達莫頓。他們重修了當地很早以前被威尼斯人為阻止海盜活動而拆毀的城牆,又在一天之內攻下了科羅尼英語Koroni要塞,迫使卡拉馬塔城投降[10][11]

戰鬥

[編輯]
Topographic map of the Peloponnese peninsula with placenames
中世紀摩里亞伯羅奔尼撒)地圖

與此同時,來自拉科尼亞阿爾卡狄亞英語Arcadia (ancient region)的希臘人在一個名叫米海爾的人率領下,準備在麥西尼亞東北部的昆圖拉斯橄欖樹林打擊拉丁人[註 1][12]。學者們一般認為這個米海爾就是伊庇魯斯專制國的開國之君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10][13],但雷蒙德-約瑟夫·洛內茲英語Raymond-Joseph Loenertz對此表示懷疑:米海爾在伊庇魯斯的統治都不甚穩固,這時去幫助摩里亞的希臘人顯然是一次危險的賭博,這種行為不合情理[14][15]

有兩種史料記載了這場戰役:14世紀編寫的《摩里亞編年史英語Chronicle of the Morea》的各種語言版本(希臘語、拉丁語、法語等)及戈弗雷·德維爾阿杜因法語Geoffroi Ier de Villehardouin的同名叔叔,同樣參加了這次十字軍的戈弗雷·德維爾哈杜因所編寫的《君士坦丁堡的征服法語La Conquête de Constantinople[16]。《摩里亞編年史》稱十字軍一方步騎加在一起有700人,被稱作「羅馬人」[註 2]的希臘人一方則共有4000人,書中記載稱其「來自尼克里(特基亞)、韋利戈斯蒂英語Veligosti拉刻代蒙尼亞」,還稱其步兵大多來自居住於半島南部泰格特斯山脈梅林戈伊英語Melingoi斯拉夫人部落[16][17]。老戈弗雷·德維爾哈杜因則稱希臘人部隊超過五千人,首領為米海爾[註 3],拉丁人則有略多於500名騎兵[18]。兩種史料對戰役時間的記載也不同,《摩里亞編年史》將其置於占領卡拉馬塔城之後,老戈弗雷則稱這場戰役發生在攻占莫頓(今梅索尼英語Methoni, Messenia)之後。兩種記載都稱,拉丁人在數量占劣的的情況下仍然打敗敵人,不過並沒有記載戰鬥的細節,《摩里亞編年史》只是稱「法蘭克人[註 1]打贏了這場戰役,多數敵人都被殺死,只有少量逃脫」 [18][19]

昆圖拉斯(Kountouras)橄欖樹林的具體位置未知。在希臘文版的《摩里亞編年史》中,除記載其所有者的姓名為昆圖拉斯(Kountouras)或其變體昆杜龍(Koundouron)外,還提到凱佩斯基亞努斯(希臘語:Κηπησκιάνους)這個地名及其變體卡普西基亞(希臘語:Καψικία)[20][21]。也有學者試圖考證這個地名,有人將其與現代阿卡迪亞州曼蒂尼亞英語Mantinea以西的卡普西亞英語Kapsia村勘同,但該村與記載中的大概戰場位置相距太遠,且這一地區也不種植橄欖樹[21]

後續

[編輯]

昆圖拉斯橄欖樹林戰役是十字軍征服摩里亞的關鍵戰,這也是當地人做出的最後一次抵抗[22]。拉丁希臘史家威廉·米勒英語William Miller (historian)稱這場戰役為「摩里亞的黑斯廷斯[7],寫道:「摩里亞的命運就像撒克遜英格蘭一樣,被一場激烈的戰鬥決定了」 [10]

此戰獲勝後,十字軍在富饒的麥西利亞平原稍作休整。紀堯姆·德尚普利特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作戰方案,送走了一直與他們協同作戰的艦隊。1205年底或1206年初,經過一段時間的圍攻,他們最終攻下了阿爾卡迪亞堡壘(今基帕里西亞英語Kyparissia)及由著名勇士杜克薩帕特雷斯·武察拉斯英語Doxapatres Voutsaras守衛的阿拉克洛翁城堡英語Araklovon Castle[23]。至此,他們已占領了半島西部與北部,東北部則被蒙菲拉特的博尼法喬英語Boniface of Montferrat的封臣雅典公爵占領。儘管利奧·斯古羅斯英語Leo Sgouros仍守衛著自己的兩個據點,南部的泰格特斯山脈察科尼亞英語Tsakonia兩處山地也未被占領,但十字軍征服摩里亞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了。二人在占領的土地建立了亞該亞親王國,1205年11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信中稱紀堯姆·德尚普利特是「全亞該亞省的親王(拉丁語:princeps totius Achaiae provincie)」[22][24]

注釋

[編輯]
  1. ^ 1.0 1.1 「法蘭克人」和「拉丁人」都是拜占庭等國對西歐人的稱呼
  2. ^ 拜占庭希臘人自稱「羅馬人」
  3. ^ 摩里亞編年史英語Chronicle of the Morea》沒有記載「米海爾」這個名字

引用

[編輯]
  1. ^ Fine 1994,第62–63頁.
  2. ^ Miller 1908,第27–28頁.
  3. ^ Fine 1994,第64頁.
  4. ^ Miller 1908,第30–36頁.
  5. ^ 5.0 5.1 5.2 Fine 1994,第69頁.
  6. ^ Miller 1908,第36–37頁.
  7. ^ 7.0 7.1 Miller 1908,第37頁.
  8. ^ Miller 1908,第37–38頁.
  9. ^ Bon 1969,第60頁.
  10. ^ 10.0 10.1 10.2 Miller 1908,第38頁.
  11. ^ Bon 1969,第60–61頁.
  12. ^ Fine 1994,第69–70頁.
  13. ^ Longnon 1969,第237頁.
  14. ^ Fine 1994,第66–67, 70頁.
  15. ^ Loenertz 1973,第377–381, 388–391頁.
  16. ^ 16.0 16.1 Bon 1969,第61頁.
  17. ^ Lurier 1964,第119–120頁.
  18. ^ 18.0 18.1 Bon 1969,第61–62頁.
  19. ^ Lurier 1964,第120–121頁.
  20. ^ Lurier 1964,第120頁.
  21. ^ 21.0 21.1 Bon 1969,第241–242頁.
  22. ^ 22.0 22.1 Bon 1969,第63頁.
  23. ^ Bon 1969,第61,63頁.
  24. ^ Miller 1908,第38–39頁.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