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溶 (新疆省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溶

李溶(1870年—1940年3月21日[1])號鏡泉,祖籍甘肅省蘭州府靖遠縣,生於新疆省鎮西縣(今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中華民國政治家,曾任新疆省政府省長。[2][3][4]

生平

[編輯]

羅紹文在《西域鉤玄·李溶傳略》中稱:「兩年前(1866年)因蘭州府所屬各州縣連年饑荒,靖遠縣災民李七逃命新疆鎮西,安身立命,開始繁衍後代。」可知李溶的祖籍是甘肅省靖遠縣,父親李七1866年逃荒到新疆鎮西縣(今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4]

李溶早年在鎮西的松峰書院(清朝咸豐年間創建)學習。[4]後來,入甘肅省蘭州秋古書院[4][2][3]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蘭州參加鄉試,中優貢生。光緒十六年(1890年),軍機大臣伊犁將軍長庚創辦武備學堂、陸軍小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又創辦惠遠兩等學堂。惠遠兩等學堂首任堂長是李溶,主持校政十五年。該校教員多來自湘軍或受該校聘任的府內領隊、佐領,例如滿族領隊大臣鄂保豐等。李溶的長子與侄子含英隨李溶到惠遠兩等學堂,後長子酒後失言,被氣憤的李溶用一塊磚擊中要害,不久身亡,這令李溶倍感懊悔。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杜彤新疆省第一任提學使,隨即任命李溶為伊犁府學官訓導。[4]

1911年辛亥革命中,1911年12月28日(宣統三年十一月初九日)革命黨人在迪化起義遭鎮壓。十天後(宣統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在楊纘緒馮特民等人領導下,伊犁新軍起義爆發,伊犁將軍志銳被革命黨人俘虜並槍殺於惠遠城鼓樓前。新疆巡撫袁大化派新疆省軍圍剿伊犁新軍,兩軍在烏蘇縣戰鬥,伊犁新軍反敗為勝,直逼迪化。李溶作為革命派方面的新伊大都督府代表赴迪化同楊增新談判,提出和平解決伊犁問題辦法。[4]

在同楊增新的談判後,李溶獲中華民國新疆都督楊增新留為幕僚,擔任新疆都督府科員。楊增新隨即用北梁原書院舊址,請李溶籌辦師資訓練班。[4]1913年(民國2年),李溶當選民元國會參議院議員,赴北京就職。1914年(民國3年),大總統袁世凱解散國會,乃返回新疆。1915年(民國4年)8月,任沙雅縣知事,1916年卸任。此時正值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恢復國會,李溶再到北京就職,直至1917年6月國會再度解散。1919年(民國8年),任吐魯番縣知事,兼任吐魯番紡織工廠總經理。[4][2][3]

新疆省議會議長安允昇病逝後,由副議長饒孜阿吉(維吾爾族)暫代議長職,此後楊增新調李溶任議長。[4][2][3]任議長期間,李溶積極支持楊增新,建議將鑑湖向南發展,改建為「楊公園」,在該園內建丹鳳朝陽閣(仿太和殿形制),閣前樹立楊增新銅像台,委託到內地購置新疆阜民紡織公司機器的繼孚鑄造楊增新銅像一尊。1924年「楊公園」動工,李溶負總責。工程竣工後,銅像台四周掛起刻有新疆省議會和各族人民名義歌頌楊增新功德的石碑。還在靠近今黃河路的地段興建了頭門,頭門上李溶原想題刻「楊公園」三字,但因楊增新不同意,李溶乃改題「同樂公園」四字。該公園即今烏魯木齊人民公園。1924年同樂公園竣工後,李溶又以新疆省議會議長的名義列席北京國會參議院會議,這是他第三次到北京任職。其間,爭取各方面反對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將新疆納入其勢力範圍,當時李溶的次子李含荃也正在北京任國會眾議院議員。1925年7月30日,段祺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命李溶為臨時參政院參政。[4]

1928年7月7日,新疆省軍務廳廳長樊耀南在俄文法政專門學校設埋伏,楊增新攜新疆政要來此出席午宴,時任迪化道尹、新疆省議會議長的李溶與楊增新同席就餐。瞬間樊耀南方面開槍,楊增新中彈而亡,同席者杜守榮旅長被擊斃,新疆省建設廳廳長閻毓善中彈受傷,李溶毫髮無損。[4]

1937年新疆漢族文化促進總會成立。前排自左至右依次為徐廉、李溶、盛世才張馨。二排左起第二人為包爾漢

1928年(民國17年)11月17日起,李溶在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樹仁手下任省政府委員。金樹仁逃亡蘇聯後的1933年(民國22年)9月27日,新疆省政府改組,劉文龍任省政府主席,李溶留任省政府委員。邊防督辦盛世才崛起後,同年12月劉被逮捕並遭到軟禁。盛世才指定朱瑞墀代理省政府主席,翌年3月朱病逝。盛世才遂指定李溶代理省政府主席。[2][3]1934年3月28日,新疆省邊防督辦盛世才簽發的任命李溶代理新疆省政府主席的電文中稱:「……以委員兼迪化區行政長李溶,現年六十五歲,新疆鎮西人,歷充參議院議員,新疆省議會議長及迪化道尹,德高素著,輿論攸歸,遂公推為代理省主席,已於本日先行就職……」1934年4月,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召開,大會給有功官員和人民頒發金質獎章,獲獎者有盛世才、李溶等等。[4]

結果,南京國民政府先默認後追認了盛世才的人事任命,1934年10月19日正式任命李溶繼劉文龍任新疆省政府主席。但新疆實權一直由盛世才掌握。[2][3]盛世才推行親蘇聯路線,吸收中共及左翼人士參加政府,李溶和他們關係融洽。當時新疆省財政廳和新疆省政府在同一個院內,李溶常和新疆省財政廳廳長毛澤民(中共黨員)聊天,李溶對毛澤民整理財政的工作頗為欣賞,並告訴省政府秘書長劉效藜支持毛澤民的財政工作。1937年初,杜重遠到新疆,寫下了新疆通訊,其中提到「我們大家往訪李主席,李雖70老翁,但精神不減於少年,每日有八段錦的功夫,據云在全省的運動大會上,曾出場表演,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省政府的李主席,就是新省第一個清廉的官吏。……於貪腐的環境之中,而能保持清廉的風格,尤屬難能可貴。」[4]

1940年(民國29年)3月21日,李溶在新疆省政府主席任上病逝,享年72歲。[2][3][4]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各院院長均發來唁電,國民政府發來5000元治喪費。中共中央毛澤東朱德林伯渠等領導人自延安發來唁電。盛世才為其成立了以毛澤民為主任委員的治喪委員會隆重治喪。靈堂前擺放盛世才送的挽幛「一代完人」,以及毛澤東、朱德等人的輓聯,還有新疆省政府各廳局、八路軍新疆辦事處及新疆各界輓聯。各單位按照規定日期集體弔唁。蘇聯駐迪化領事館送來花圈,蘇聯駐迪化領事親自前來弔唁。因為當年楊增新的追悼會在上帝廟開了近40天,故李溶家屬要求按楊增新的先例也辦文公禮,時間不少於21天。經毛澤民勸說李溶家屬,追悼會最後只開了7天。[4]

李溶墓是其生前請風水師選定,位於倉房溝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七三三五部隊地區以內)。在建墓時,李溶常帶兒子含芬去查看。1966年5月,七三三五部隊因為需要使用地皮,乃將墓遷到福壽山另一條山溝內。起墳時,博物館派員將墓前方桌上的陳設和墓志銘等全部取走作為文物保存。[4]

家庭

[編輯]
  • 妻:曹慈竹
  • 長子
  • 次子:李含荃
    • 孫:李家棟,李含荃之子。
  • 三子:李含芬
  • 四子:李含芳
  • 五子:李含蕙
  • 侄:李含英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載其生卒年月如此。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 増訂版』記其1941年春死去。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李溶在新疆民国史中的象征意义. 天山網.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國北京政府
前任:
饒孜(暫代)
新疆省議會議長
? - 1928年
繼任:
(廢止)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劉文龍
新疆省政府主席
1934年10月 - 1940年3月
繼任:
盛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