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
歐陽詢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557年 |
逝世 | 641年(83—84歲) |
國籍 | 南朝梁 |
職業 | 書法家 |
活躍時期 | 6、7世紀 |
親屬 | 祖父 歐陽頠 父 歐陽紇 妻 徐氏 子 歐陽通 女 歐陽氏 |
代表作
|
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人。隋末唐初官員,唐代四大書法家。他的楷書有「楷書極則」之譽[1]:126-135。
生平
[編輯]歐陽詢生於557年(南朝梁梁敬帝太平二年),是陳朝大司空歐陽頠的孫子。13歲那年,任廣州刺史的父親歐陽紇舉兵反陳,失敗被殺,全家為此而受到株連。歐陽詢因年幼而倖免於難,被他父親的舊友中書令江總收養,並督教他經史、書法。歐陽詢聰敏勤學,讀書數行同盡,少年時就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三史。後出仕隋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淵未顯貴時,多次交遊。李淵稱帝後,升遷為給事中。
歐陽詢的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但不囿於一家:據說有一次歐陽詢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了一陣才離開,但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讚嘆多次,而不願離去,便乾脆鋪上氈子坐下反覆揣摩,最後竟在碑旁一連坐臥了3天才離去。歐陽詢篤好書法達到痴迷的程度,由於勤學苦練,故能獨闢蹊徑自成一家。
歐陽詢的形貌很醜陋,一如彌猴[2],但他的書法卻譽滿天下,人們都爭著想得到他親筆書寫的尺牘文字,一旦得到就視作瑰寶,作為自己習字的範本。唐武德(618-624)年間,高句麗特地派使者來長安求取歐陽詢的書法。唐高祖李淵感嘆地說:「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武德七年,歐陽詢奉詔與裴矩、陳叔達修撰《藝文類聚》100卷。書成後,得到賞賜帛二百段。唐太宗貞觀初年,歐陽詢升為太子率更令(因而又被稱為歐陽率更),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八十五歲時辭世。
家庭
[編輯]夫人徐氏,生四子:長卿、肅、倫、通。《唐書》有傳。
書法作品和藝術
[編輯]歐陽詢的書法學自王羲之父子,參以隸法,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面目,世稱「歐體」。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輯唐張懷瓘所著《書斷》稱:「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雅之致。」
所創「歐陽詢八訣」書法理論,具有獨到見解。對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黃自元結構92法的著述,均有啟示。其「八決」為:(點)如高峰墜石;(橫戈)如長空之新月;(橫)如千里之陣雲;(豎)如萬歲之枯藤;(堅戈)如勁松倒折,落掛石崖;(折)如萬鈞之弩發;(撇)如利劍斷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過筆。
常見歐書碑刻有: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是歐陽詢的代表作,學歐書多以此為範本,魏徵撰文,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立碑。書法嚴謹峭勁,不取姿媚之態。
《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也稱《溫彥博碑》:楷書,書此碑文時,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為唐太宗昭陵諸碑之一,碑文三十六行,每行七十七字,清楚的字約有八百多字。
《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稱《皇甫君碑》:楷書,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無立碑年月,碑藏於陝西西安。
《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楷書,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
詩歌作品
[編輯]《全唐詩》錄歐陽詢詩三首:其一為:
道失
已惑孔貴嬪,又被辭人侮。花箋一何榮,七字誰曾許。不下結綺閣,空迷江令語。雕戈動地來,誤殺陳後主。
第二首:嘲蕭瑀射
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欲高翻復下,應西還更東。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
據《太平廣記》:「唐宋國公蕭瑀不解射,九月九日賜射,瑀箭俱不著垛,一無所獲。歐陽詢作詩嘲諷。」
第三首,《與歐陽詢互嘲(無忌嘲詢)》,起因是長孫無忌先作詩嘲笑歐陽詢瘦(或醜):
歐陽詢反唇相譏:《與歐陽詢互嘲(詢嘲無忌)》
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
因歐陽詢的「只因心渾渾」攻擊太過,引起唐太宗不悅,制止道:「詢豈不懼皇后聞耶?」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三·儒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