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浪貓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浪貓
  • Stray
常用譯名
  • 臺灣:浪貓
  • 香港:浪貓
  • 中國大陸:迷失
類型冒險
平台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WindowsXbox OneXbox Series X/SmacOS任天堂Switch
開發商BlueTwelve工作室
發行商安納布爾納互動
總監Koola和Viv[a]
製作人Swann Martin-Raget
設計師
  • Mathieu Audrain
  • Alexandre Brodu
  • Hugo Dunas-Wald
編劇Steven Lerner
程式
  • Rémi Bismuth
  • Sores Hatipoglu
  • Antonin Ferret
音樂Yann van der Cruyssen
引擎虛幻引擎4
模式單人
發行日
  • PS4PS5Windows
  • 2022年7月19日
  • Xbox OneXbox Series X/S
  • 2023年8月10日
  • macOS
  • 2023年12月5日
  • 任天堂Switch
  • 2024年12月19日

浪貓(英語:Stray,中國大陸譯作「迷失」)是由法國獨立遊戲開發團隊BlueTwelve工作室開發的冒險遊戲,於2022年由安納布爾納互動發行。玩家將在遊戲中扮演一隻流浪,在一個機器人居住的賽博朋克城市裡尋找走散的家人。遊戲採用第三人稱視角,玩家通過跳躍平台和攀爬障礙來穿越遊戲世界,並可以與環境互動以開闢新路徑。在遊戲過程中,玩家必須躲避企圖殺死牠們的敵對角色菌克和哨兵。

遊戲於2015年開始開發,最初名爲「HK_Project」。開發工作由BlueTwelve工作室的創始人Koola和Viv領導[a],兩人在從育碧蒙佩利爾離職後,希望開發一款獨立游戲。團隊選擇與安納布爾納互動合作發行該遊戲。《浪貓》的美術風格受九龍城寨的影響,開發者認為這樣的環境更適合貓咪探索。遊戲玩法則受到了開發者自家貓咪Murtaugh和Riggs的啟發,團隊為研究貓的行為,參考了大量貓的圖片和影片。他們發現,以貓為角色進行遊戲設計可使關卡設計更加有趣,但也在平衡設計與玩法方面遇到挑戰。在游戲中加入機器人角色的決定也進一步影響了劇情和背景設定。

《浪貓》於2020年公佈,並迅速成為備受期待的遊戲。遊戲於2022年7月在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發行,於2023年8月在Xbox OneXbox Series X/S上發行,於2023年12月登陸macOS,並計劃於2024年11月登陸任天堂Switch。遊戲普遍獲得正面評價,特別是在藝術設計、貓咪玩法、敘事、原創配樂以及平台元素方面備受讚譽,但評論者對於戰鬥和潛行部分看法不一。該遊戲在游戲大獎(TGA)、遊戲開發者選擇獎金搖杆獎中獲得了多項榮譽,並出現在多家出版物的年終榜單中。目前,該遊戲的改編動畫電影也正在開發中。

遊戲玩法

[編輯]

《浪貓》是一款第三人稱視角冒險遊戲[1][2]。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隻誤入了一個機器人居住的城市的流浪橘貓,與地圖中的角色、物品和場景進行互動和解謎,最終找回自己失散的家人,回到自己的家庭。玩家可操縱貓咪跳躍平台和攀爬障礙,並可以通過與環境互動來開路,例如跳進桶中、打翻油漆罐、操作售賣機、闖進民宅喝水、用爪子抓東西等[3][4][5][6]。遊戲起初不會給出過多的關於這個城市的背景資訊,玩家需要逐步探索解謎以推進劇情,其中多數謎題需要移動障礙物[7][8]。玩家也可讓貓咪睡覺、喵喵叫和親近非玩家角色等對遊戲進程沒有影響的操作[9][10]。部分關卡具有開放世界元素,讓玩家可以自由探索[7]

在遊戲初期,玩家會與一隻名為B-12(即開發團隊BlueTwelve工作室的縮寫)的無人機相遇,隨後由這隻無人機伴隨玩家完成後續的旅程。這隻無人機在遊戲中會充當貓與機器人居民的語言翻譯器,以及充當背包來存放獲得的遊戲道具,也可以駭入各種科技裝置來開路及解謎[11][12]。玩家可選擇在遊戲中尋找B-12的記憶,以瞭解更多故事背景[7]。大部分記憶為需要玩家探索隱蔽的角落才能找到,但有些會隨劇情進展自動解鎖[13]。玩家還可以收集徽章,其中多數需要完成額外的任務才可收集,獲得徽章會顯示在貓的背包側面[5]

《浪貓》的世界中居住著許多機器人,通常會引導玩家尋找能揭示更多資訊或推進劇情的物品[14]。部分機器人會帶來額外的任務,例如當玩家將在貧民窟中收集到的所有樂譜交給機器人Morusque時,他會彈奏音樂[15]。玩家可以與游戲中的大部分機器人互動[7]。遊戲有兩種敵對角色,第一種是名為「菌克」(Zurks)的巨型變異細菌,會成群圍攻並吞噬玩家[13];第二種是名爲「哨兵」(Sentinels)的安保無人機,會在發現玩家後試圖射殺[14][16]。在遊戲的中後期,玩家可以將淨化槍(Defluxor)裝備到B-12上以消滅菌克[17],但該武器只能短時間使用,使用過後B-12會過熱,需等待冷卻[16]。玩家可以透過避開哨兵的視線來躲避它們,哨兵的視線範圍會以燈光提示[18]

劇情

[編輯]

有一隻橘貓在一天雨後與同伴在排水道設施之間玩耍時,不小心掉入了水道之中,接著水道將牠一路帶到了叫做死城的地方。

與同伴脫離的橘貓,開始試圖尋找能回到同伴身邊的路,但橘貓發現這個叫做死城的地方沒有任何人影,只有始終是幽暗的天空,與無處不在的不明生物,而這群不明生物開始追殺橘貓,並把橘貓逼到了一處公寓,在公寓中橘貓意外的喚醒了一個叫B-12的機器,這個機器約僅有一顆貓頭的大小,B-12表示,自己雖然忘記了許多事,但當橘貓需要協助時,B-12都可以幫忙代勞。

接著橘貓發現除了B-12外,這個地方還有更多的機器人,而且所有的機器人見到橘貓都落荒而逃,原來是機器人們誤把橘貓當成了威脅它們生存的「菌克」,也就是追殺橘貓的不明生物,但當機器人們發現橘貓沒有危害後,開始漸漸接納了被視為是外界者的橘貓。

接著在找路的過程中,橘貓發現這處叫死城的地方,是人類留下的避難所,但當人類因為一次末日危機而全數滅亡後,原本沒有意識的機器開始產生意識,進而形成這群佔據死城的機器人。過去人類為了解決垃圾問題,研發了強而有效的清除性有機體「菌克」,但有一天菌克開始失控了,開始吞噬死城的機器人,才導致機器人們不斷在牆內竄逃及躲藏。

牆內的機器人始終都找不到路出去,唯有幾個較勇敢的機器人組成了外界者聯盟,與橘貓一同尋找通往外界的路,最終在所有機器人夥伴與B-12的幫助之下,橘貓到達了城中的屋頂控制室,原來死城事實上是一個由巨大穹頂蓋住,約方圓數平方公里的城鎮,機器人誤以為幽暗的天空,只是因為長年再也沒有活著的人類打開屋頂的表象,B-12用剩餘的電力將屋頂打開後,機器人們首次見到了陽光,並在太陽紫外線下,菌克這個害怕紫外線的生物也被一舉消滅。

與已經沒電的B-12做最後的道別之後,橘貓順利沿著打開的屋頂重返外界,重新回到自己的同伴身邊。

開發

[編輯]
《浪貓》在美學上深受香港九龍寨城的影響,開發者認為九龍寨城對貓而言是「完美的遊樂場」[19]

遊戲的開發團隊是位於法國蒙佩利爾的BlueTwelve工作室,其創始人Viv和Koola[a]是前育碧蒙佩利爾員工。兩人在離開育碧後,希望開發一款獨立游戲,並於2015年使用虛幻引擎4[22]開始了開發工作[20][23][24][25]。兩人創建了一個網站發布開發日誌,將專案起名為「HK_Project」[26],並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些遊戲片段。2016年4月,遊戲發行商安納布爾納互動主動聯繫他們,表示願意發行該專案[24]。儘管當時的專案僅處於早期階段,Koola和Viv已對遊戲的最終方向有清晰構想[27]。安納布爾納互動當時尚未發行任何遊戲,但在多年來協助團隊建立公司,偶爾提供反饋,同時給予開發者極大的創作自由[21]。2017年4月,工作室獲得資金支援,年底團隊人數擴展至五人[27]。同年12月16日,BlueTwelve工作室正式成立[28]。在開發初期,Koola和Viv決定維持小規模的團隊[29],因為他們更偏愛直接溝通的工作方式[30]。受限於人力,團隊縮小了遊戲的範圍,而是專注於開發者認為重要的元素[27][30]。在遊戲正式公開後,團隊選擇集中精力開發,並計劃在項目接近完成時才展開宣傳活動[29]

《浪貓》的美學風格深受香港九龍寨城影響[31][19]。Koola和Viv被九龍寨城有機且複雜的建築風格深深吸引,認為這種獨特的設計對藝術家而言極具吸引力[19]。受到啟發後,兩人對建築物和環境進行了一些圖形測試[21],發現九龍寨城如同「貓的完美遊樂場」,且能為貓提供多種路徑和視角[19]。開發團隊發現,以貓為角色的玩法可使關卡設計更加有趣,尤其在平台跳躍和解謎元素方面[32]。團隊在平衡遊戲設計與游戲環境時遇到了藝術和技術上的難題,因為像管道和冷氣機這類裝飾性物品在《浪貓》中也成為了可探索的路徑[19][33]。團隊在遊戲中的蟻村(Antvillage)地點嘗試垂直結構,並提供多條路徑供玩家選擇[34]。開發初期,團隊決定避免將游戲製作成傳統的平台跳躍游戲,因為玩家經常錯過跳躍的時機,他們認為這種體驗「不像貓的感覺」。製作人Swann Martin-Raget表示,團隊認爲貓的動作應該更加流暢,因此團隊設計了一套引導式的移動系統,使玩家在遊戲中很容易完成跳躍,同時玩家也有很大的自由度來選擇其想去的地方[35]。團隊發現DualSense控制器的聲音與震動讓貓的反應更加生動和真實[29],而低視角則讓玩家與操控人類角色相比能更深入觀察環境[36]

開發團隊十分注重遊戲中的對比感,例如「小巧、有機且充滿生氣」的貓與「方正且大膽」的機器人形成的鮮明對比[37]。Viv最初設計了一些人類NPC,但對結果並不滿意[36]。同時,製作人類NPC對視覺品質和保真度水平要求較高,這對於小規模的團隊而言太過耗時[29][36]。因此團隊嘗試改用更容易建模的機器人,隨後發現機器人更容易被融入場景,同時機器人與貓的對比感也讓團隊很喜歡。機器人的加入為許多故事內容帶來了靈感,團隊認為這種設計很契合他們對《銀翼殺手》(1982年)等電影的迷戀[29]。游戲中的多處地點印有的機器人語言,旨在讓玩家有身在異國的感覺[38],同時也推動了世界觀背景的發展[30]。團隊選擇將B-12作為貓的夥伴加入游戲,使玩家扮演貓時能更自然地與科技互動[29]。B-12和貓背包的概念早在專案仍名為「HK_Project」時就已確定[27]

遊戲玩法的靈感主要來自創始人的貓Murtaugh和Riggs[24],以及工作室內部的貓Oscar和Jun[23]。Murtaugh是隻曾在蒙佩利爾一輛汽車下被發現的流浪貓,也是遊戲主角的主要靈感來源[39],而斯芬克斯貓Oscar則為動畫製作提供了有效的參考[35]。負責貓咪動畫的Miko研究了大量貓的圖片和影片,並與程式設計師Rémi Bismuth合作[23],尋求流暢的動畫與有趣的玩法之間的平衡[39]。團隊的大多數成員都養貓,使他們能不斷地獲得靈感和參考素材。當辦公室的貓開始對遊戲中的貓產生反應並與其互動時,團隊認為自己的設計取得了成功[19]。儘管遊戲是團隊對貓的「情書」,他們的目標並非打造一款完全寫實的貓咪模擬器,而是更注重玩法的趣味性[30]。動作場景的加入旨在為遊戲注入緊張感,透過節奏感推動故事發展[30]。游戲中玩家可擊殺菌克的機制,則被Koola和Viv視為對貓對臭蟲侵擾的「復仇」[40]。此外,游戲的用戶介面保持簡約設計,指引則融入遊戲環境,讓玩家通過探索自然發現線索[40]

發行

[編輯]

2020年6月11日,索尼互動娛樂PlayStation 5的線上發布會上公布了包含《浪貓》在內的眾多新遊戲,資訊顯示《浪貓》將於2021年先在PlayStation 4和PlayStation 5平台上發行,過段時間後再在Microsoft Windows的Steam遊戲平台上發行,但暫無確切的發行時間預告[41][42]。2021年1月的消費電子展線上展覽上,索尼互動娛樂PlayStation 5的一部宣傳短片中片尾的海報在小字部分英語Fine print標註了一些新遊戲的發行日期,其中《浪貓》被標註為2021年10月發行,但隨後索尼剪輯刪除了小字部分的標註[43]。2021年7月,PlayStation發布了《浪貓》的遊戲玩法演示影片,宣布遊戲將於2022年初發行[44]。2022年4月,PlayStation宣布發行延期到2022年夏季。同期,《浪貓》通過了韓國遊戲物管理委員會澳洲分級委員會遊戲分級審查[45]。2024年6月,在任天堂直面會上,BlueTwelve宣布將本作移植到任天堂Switch平台上,預計於2024年冬季發售。[46]

評價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83/100[47][48]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電子遊戲月刊4/5顆星[49]
Game Informer8/10[50]
GamesRadar+4.5/5顆星[52]
GameSpot9/10[51]
IGN8/10[53]
Jeuxvideo.com15/20[54]
PCGamesN9/10[56]
PC Gamer美國82/100[55]
衛報5/5顆星[57]
Video Games Chronicle英語Video Games Chronicle5/5顆星[58]

根據Metacritic網站基於PlayStation 5端的87條評論[59]和Windows端的39條評論[60]匯總的資料,《浪貓》獲得了「普遍好評」。Video Games Chronicle的克里斯·斯卡利恩(Chris Scullion)認為它是安納布爾納互動的最佳發行之一[61],而The Verge的Andrew Webster將其列入迄今為止的年度最佳遊戲[62]

備註

[編輯]
  1. ^ 1.0 1.1 1.2 Colas Koola和Vivien Mermet-Guyenet不願透露其全名並希望避免被采訪,因此兩人分別以Koola和Viv的化名被列入製作名單[20][2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omano, Sal. Annapurna Interactive and BlueTwelve Studio announce Stray for PS5, PC. Gematsu. 2020-06-11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2. ^ Kamen, Matt. Stray Review. Empire. Bauer Media Group. 2022-07-19 [2024-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9). 
  3. ^ Machkovech, Sam. Game review: Stray redefines the adventure genre with a cat's-eye view. Ars Technica. Condé Nast.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4. ^ Price, Renata. Stray Is a Cat Adventure Game that Can't Stop Thinking About People. Vice. Vice Media. 2022-07-20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2). 
  5. ^ 5.0 5.1 LeClair, Kyle. Review: Stray. Hardcore Gamer.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6. ^ 啄雞. 貓咪冒險《Stray》公開實機影片 闖民宅偷喝水還能抓沙發!. udn遊戲角落. 2021-07-30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7. ^ 7.0 7.1 7.2 7.3 Oloman, Jordan. Stray review: a stunning sci-fi fable that forfeits its full potential. NME. NME Networks.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8. ^ Barbosa, Alessandro. Stray Review - Nine Lives. GameSpot. Red Ventures.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9. ^ Ong, Alexis. Stray review: a triumphant cyberpunk adventure about being a cat. Polygon. Vox Media.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0. ^ Stanley, Alyse. Stray, a game in which you play as a cute cat, is a meow-sterpiece. The Washington Post (Nash Holdings).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2). 
  11. ^ Scullion, Chris. Review: Stray is a PlayStation Plus essential. Video Games Chronicle. 1981 Media.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2. ^ Tailby, Stephen. Stray Review (PS5). Push Square. Gamer Network.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3. ^ 13.0 13.1 Lynn, Lottie. Stray review - fantastic cat exploration through a dystopian cybercity. Eurogamer. Gamer Network.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4. ^ 14.0 14.1 Tamburro, Paul. Stray Review (PS5, PC, PS4): 'It's All Cute Until Alien Headcrabs Latch Onto Your Furry Skull'. GameRevolution. CraveOnline.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5. ^ Raynor, Kelsey. Stray review: A touching tale on the importance of pets, hope, and friendship – set in a purrfect playground. VG247. Gamer Network.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6. ^ 16.0 16.1 Marks, Tom. Stray Review. IGN. Ziff Davis.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7. ^ Smith, Nat. Stray beginners guide: how to find secrets, fulfil requests, and more. PCGamesN. Network N. 2022-07-20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2). 
  18. ^ Harmon, Josh. Stray review.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EGM Media, LLC).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Aubrey, Dave. Blue Twelve explains how Kowloon Walled City inspired Stray and why you play as a cat. USA Today. Gannett. 2022-06-08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20. ^ 20.0 20.1 Schilling 2021,第52頁.
  21. ^ 21.0 21.1 21.2 Scullion, Chris. Stray is finally challenging video games' obsession with dogs. Video Games Chronicle. 1981 Media. 2022-06-08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22. ^ Maher, Cian. Most of the games shown at the PS5 reveal run on Unreal Engine. VG247. videogaming247 Ltd. 2020-06-13 [2020-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23. ^ 23.0 23.1 23.2 Martin-Raget, Swann. Stray comes to PS4 and PS5 on July 19 as part of PlayStation Plus Extra and Premium. PlayStation Blog.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2022-06-02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5). 
  24. ^ 24.0 24.1 24.2 Mermet-Guyenet, Vivien. Stray is coming to PS5 from BlueTwelve and Annapurna Interactive. PlayStation Blog.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2020-06-11 [2020-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1). 
  25. ^ Correction. Edge. No. 366 (Future plc). 2021-12-02: 14. 
  26. ^ O'Connor, Alice. Watch A Cybercat Explore A Kowloon-y Cybercity. Rock, Paper, Shotgun. Gamer Network. 2016-05-16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27. ^ 27.0 27.1 27.2 27.3 Schilling 2021,第57頁.
  28. ^ Meownews !. STRAY Devblog. 2017-12-16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英語及法語).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Madsen, Hayes. Stray producer on how a design limitation led to being "utterly inspired". Inverse. Bustle Digital Group. 2022-06-24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McClure, Deven. Swann Martin-Raget Interview: Stray. Screen Rant. Valnet. 2022-06-22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31. ^ 猩猩莎莉. 流浪貓冒險PS5遊戲《Stray》製作背景以香港九龍城寨為藍本的HK_Project. LIKE JAPAN. 2020-06-16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32. ^ Martin-Raget, Swann. An in-depth look into the mysterious, futuristic world of Stray. PlayStation Blog.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2021-07-29 [202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9). 
  33. ^ Romano, Nick. Stray allows you to be 'as annoying as you want' as a cat — and that's part of the fun. Entertainment Weekly (Dotdash Meredith). 2022-06-08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34. ^ Conditt, Jess. Stray preview: Because you're a cat. Engadget. Yahoo. 2022-06-08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35. ^ 35.0 35.1 Castle, Katharine. Stray wants to show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Rock, Paper, Shotgun. Gamer Network. 2022-06-08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36. ^ 36.0 36.1 36.2 Schilling 2021,第63頁.
  3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VG247 Preview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8. ^ Schilling 2021,第54頁.
  39. ^ 39.0 39.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S Blog Felin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0. ^ 40.0 40.1 Schilling 2021,第61頁.
  41. ^ M. DeAngelis. 'Stray' is a futuristic cat simulator for PS4 and PS5. engadget. 2020-06-12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英語). 
  42. ^ Joe Skrebels. Stray Revealed for PS5. IGN. 2020-06-12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英語). 
  43. ^ Wesley Yin-Poole. Sony pulls PS5 game release dates from CES 2021 trailer. Eurogamer. 2021-01-18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2) (英語). 
  44. ^ Michael McWhertor. Cyberpunk cat adventure Stray will let you do highly accurate cat stuff. Polygon. 2021-07-29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1) (英語). 
  45. ^ ネコとなってサイバーパンク世界を旅する『Stray』は2022年夏の発売へ。各国のレーティング審査を通過し、待望のリリースがいよいよ近づく. 電ファミニコゲーマー. 2022-05-02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日語). 
  46. ^ 2022's Kitty Hit 'Stray' Is Coming To Switch For The Holiday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intendoLife.2024-06-18.[2024-06-19].
  47. ^ Stray for PlayStation 5 Reviews. Metacritic. Red Ventures.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2). 
  48. ^ Stray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Red Ventures.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1). 
  49. ^ Harmon, Josh. Stray review.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EGM Media, LLC).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0. ^ Hester, Blake. Stray Review - Furry Friends. Game Informer (GameStop).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1. ^ Barbosa, Alessandro. Stray Review - Nine Lives. GameSpot. Red Ventures.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2. ^ Loveridge, Sam. Stray review: "A phenomenal, if compact, feline adventure".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3. ^ Marks, Tom. Stray Review. IGN. Ziff Davis.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4. ^ Leclercq, Pauline. Stray: si vous aimez les chats, ne passez pas à côté de ce jeu vidéo ! [Stray: if you like cats, don't miss this video game!]. Jeuxvideo.com. Webedia.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法語). 
  55. ^ Bailes, Jon. Stray review. PC Gamer. Future plc.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6. ^ Smith, Nat. Stray review – a lost feline becomes a cyberpunk revolutionary. PCGamesN. Network N.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7. ^ MacDonald, Keza. Stray review – press paws for adorable life as a post-apocalypse pussycat. The Guardian. 2022-07-19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8. ^ Scullion, Chris. Review: Stray is a PlayStation Plus essential. Video Games Chronicle. Gamer Network. 2022-07-18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59. ^ Stray. Metacritic.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2) (英語). 
  60. ^ Stray. Metacritic.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2) (英語). 
  61. ^ Review: Stray is a PlayStation Plus essential. VGC. 2022-07-18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英國英語). 
  62. ^ Webster, Andrew. Stray improves adventure games by turning you into a cat. The Verge. 2022-07-18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