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龜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龜理
漢字 黃龜理
白話字 N̂g Kui-lí
台語羅馬字N̂g Kui-lí
乳名
漢字 紅嬰
白話字 Âng-eⁿ
台語羅馬字Âng-enn
表字
漢字 景仁
白話字 Kéng-jîn
台語羅馬字Kíng-jîn

黃龜理(1902年8月8日—1995年1月14日),字景仁,小名紅嬰臺灣新北市中和區人,生於新北市樹林區沙崙街附近,臺灣重要民俗木雕藝師。[1]

生平

[編輯]
黃龜理於金瓜石勸濟堂之雕刻。

黃龜理,明治卅五年(1902年)生於今日新北市樹林區 ,世代皆於樹林務農,大正元年(1912年)大漢溪氾濫沖毀黃家農田,舉家遷移至中和積穗(又稱外員山,今屬新北市中和區)繼續務農。十二歲時由父親送至地方何秀才的私塾讀書認字受漢文教育。十四歲時觀看板橋接雲寺重修,開啟了木雕方面的興趣,因黃父與漳派大師陳應彬為舊識,15歲拜入其門下。首年在大龍峒保安宮學藝,與一般學徒無異,第二年才由陳應彬師傅傳授雕刻技藝。[1]

1925年時,與羅東郡簡阿娣結為連理,婚後跟隨陳應彬轉戰臺灣各地廟宇,實地施作。黃龜理29歲時,簡阿娣不幸於往東港工作途中因病辭世,享年22,留有一男一女;1932年續弦,再娶台北州人吳招,此時便定居中和,不再四處搬遷。兩人共育有四男五女,其中兩兒一女於1945年不幸因盟軍空襲喪生。[1]

在離開陳應彬師傅師門之後,黃龜理曾拜潘陽酒及徐陽平門下,習作神像雕刻。[2] 1953年,51歲時艋舺龍山寺重新翻修,黃龜理建議廟方公開競標,所以今日龍山寺才能保存不少黃龜理作品。 [3]

1964年,62歲時逢三峽祖師廟重建的因緣際會, 與李梅樹教授建立了良好合作的默契,後被李教授聘至國立臺灣藝專,開課傳授傳統木雕技藝(1964年至1974年)。 於1985年,80多歲時先後獲選為「國家重要民族藝師」,也獲得「民族藝術薪傳獎」,確立其大師之地位。

黃龜理曾參與北投關渡宮萬丹萬惠宮二重先嗇宮艋舺龍山寺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等木雕施作, 現今新北市政府設立黃龜理紀念館,以茲紀念傳承。

生平年表

[編輯]
  • 1902,出生
  • 1914年,12歲時至何秀才私塾啟蒙,學習讀書識字。
  • 1917年,15歲時拜陳應彬為師傅(彬司)
  • 1917-1920年,學徒生涯。首年在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學藝,次年正式傳授技藝,第三年出師。
  • 1920年,十八歲時學藝出師,並拜於雕刻師潘陽酒與風水師徐陽平門下。拜徐陽平為師,讓黃龜理對於風水有更深認識,設計廟宇時有極大幫助。
  • 1948年,四十六歲時受李梅樹之邀參與三峽祖師廟的修建。
  • 1964-1974年,六十二歲時受時任國立藝專美術系主任李梅樹之邀,受聘於國立藝專擔任傳統木雕課程老師。
  • 1985年,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傳統技藝沒落,政府展開挽救措施。政府設立了「薪傳獎」八十三歲的黃龜理獲頒育部首屆薪傳獎。
  • 1989-1990年,八十八歲時獲選為教育部首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 1993年,九十一歲於國家音樂廳舉辦人生首次個展
  • 1995年,逝世
  • 2001年,黃龜理紀念館開館

作品

[編輯]

黃龜理在作品和文書上之落款簽名,有黃紅嬰、黃景仁及黃龜理三款。 而「對場作」是傳統廟宇建築中, 最具台灣特色,其中充滿競爭色彩。 黃龜理因稱得上是全能的鑿花匠師,故接到的幾個重要廟宇的禮聘中,都擔任重要「花部」的雕刻製作。

其中著名的有萬丹萬惠宮的對場競作, 當時黃龜理26歲, 與年紀大他一倍的泉州溪底派大將楊秀興對場作比場,兩者年齡輩分懸殊,技藝皆一時之選, 而後作品竟不相上下, 黃龜理於此一戰成名,之後獲得接連獲得東港朝隆宮、東港新厝仔五榖殿,以及枋寮北勢寮保安宮[4]之禮聘雕作機會。[1]

重要代表作

[編輯]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書目


引用
  1. ^ 1.0 1.1 1.2 1.3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黃龜理數位博物館建置之探討》,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7). 
  2. ^ 林保堯《木雕.宗師.黃龜理》藝術家, 2012年
  3.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黃龜理》.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屏東縣歷史建築《北勢寮保安宮》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4-13.

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