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永吉吉安宮
外观
吉安宮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臺南市七股區永吉里1鄰16之9號 |
宗教 | 台灣民間信仰 |
主神 | 吳府千歲、池府千歲 |
例祭 | 農曆九月十五、農曆六月十八 |
廟格 | 村莊大廟 |
建立时间 | 民國五十九年(1970) |
永吉吉安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七股區永吉里,主祀吳府千歲、池府千歲。「永吉」舊稱「公地尾」或「公地仔」,現今地方上仍常以「公地仔」慣稱。公地尾於日治初期加入西港慶安宮西港香[1],並有自組藝陣「天子門生」太平歌陣。
沿革
[编辑]公地尾位於曾文溪七股區近出海口的北側,與溪南的安南區土城地區相對,境內的台17線國姓大橋是舊臺南縣通往臺南市區的重要幹道。戰後行政區重整時,由主神吳府千歲將村莊定名為「永吉村」,代表「永遠吉祥」之意。民國101年(2010)縣市合併後,改為「永吉里」。
清同治年間,陸續有學甲莊姓、宅口李姓、將軍莊姓、三寮灣曾姓、樹仔腳黃姓...等先民移民至公地尾開墾,吳府千歲、池府千歲係由當時的先民請到村裡供奉。初期並無建廟,而是供俸於民宅內。戰後,將村內一間朝向西邊的夜間公學堂(稱夜學仔)改為供奉場所,後因年久失修,村民再於民國58年(1969)新建朝南邊的公厝,民國59年(1970)落成,署名「吉安宮」[2]。民國79年(1990),曾文溪畔堤防邊173縣道預計拓寬30米,將影響到吉安宮的廟地,經吳府千歲、池府千歲指示,於村莊北側另建一座大廟。民國84年(1995)新廟體慶成,為今日之貌[2]。
吉安宮吳府千歲、池府千歲信仰圈涵蓋多個聚落,除三百廿萬(三和宮)聚落之外,永吉里區域內皆屬於吉安宮信仰圈,大致包含公地仔本庄、東三股、西邊(城隍廟一帶)等聚落。
祀神
[编辑]主祀
[编辑]同祀
[编辑]配祀
[编辑]天子門生
[编辑]天子門生又稱「太平歌陣」,由學甲的太平歌藝師傳承,成立於清光緒21年(1895年),是吉安宮參加西港香所自組的音樂性藝陣。民國50年(1961)創下西港香的先例,招收女性擔任歌唱者,而後其他天子門生陣亦開始效仿。民國104年(2015),臺南市政府將吉安宮「天子門生」核定為臺南市定傳統藝術保存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