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0年2月13日)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
教育部长 | 怀进鹏 |
國家教育預算 (2020年) | |
年度預算 | ¥1673.65亿(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註 1] ¥53014亿(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 |
教育概況 | |
主要語言 | 汉语 |
體系類型 | 国家 |
識字率 (2015 [3]年) | |
總計 | 96.4% |
男性 | 98.2% |
女性 | 94.5% |
在學人數 (2017[4]年) | |
總計 | 275,511,111人 |
初等學校 | 101,691,216人 |
中等學校 | 84,257,502人 |
大專院校 | 42,976,126人 |
就學比例 (2015[5]年) | |
中學文憑 | 489,420,000人 |
大學文憑 | 170,930,000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系列 |
---|
人口 |
社会 |
文化 |
系列条目 |
中国教育 |
---|
教育名称 | 等级 | 强制程度 | ||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 | 博士 | 非强制 | |
碩士 | ||||
本科 | 學士 | |||
高等专科學校(无学位) | ||||
普通高级中学、职業高級中學、中等专業學校、技工學校 | 高三 | 高级中学 | ||
高二 | ||||
高一 | ||||
九年义务教育
免费 |
六三制 | 五四制 | 强制 | |
初级中学 | 九年级 | 初级中学 | ||
八年级 | ||||
七年级 | ||||
小学 | 六年级 | |||
五年级 | 小学 | |||
四年级 | ||||
三年级 | ||||
二年级 | ||||
一年级 | ||||
幼儿园 | 学前班 | 非强制 | ||
大班 | ||||
中班 | ||||
小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概况。
中国是全世界较早产生体系化教育的地方,自有信史之时,便有官府设立学校教养人民的记录;但直到清代末期,中國才開始出現現代教育方式的學校。
中國各地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此后高考改革、中考改革亦陆续启动,但由于升学率等利益原因,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部分教育资源缺乏地区大多都是采用应试教育,只有少数发达地区采用素质教育[6][7]每名學生的教育支出因其所在地有所差異。2010年,北京市投資的每人教育總額達人民幣20,023元,但中國教育投资较落后的省份貴州省只有人民幣3,204元[7]。由于多年来實行依戶籍學區入學的政策,部分学校附近的房价因而暴涨[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由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教育厅,下级机构设立教育局,以管理地方教育事务。2019年,中国共计有161,811所小学、51,982所初级中学、13,737所高级中学、10,299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2663所普通高等学校和1418所高职(专科)院校[9]。截至2010年為止,15歲以上人口中有94%接受過教育訓練、而得以識字[10];相比之下,在1950年只有20%的民眾曾接受過教育[11]。
今日中國許多大學教育朝向國際化發展[12],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等[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
[编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模式参照蘇聯發展,在中小学教育方面普及凯洛夫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在高等教育方面则將原先的綜合性大學進行拆分。由於建国之初需要大量的工業技術人才,故當時中國創建了大量的理工科學院。50年代初,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掃盲運動的高潮一直持續到50年代末。[14]其间,高考制度亦于1955年正式設立。
改革开放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较频繁的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行业也出现了过度发展,在校学生人数相比前一年增加了1.9倍,而新成立学校的品质则多不可恭维,以至于需要整顿[15]。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導致全國所有學校進入停課狀態,大學入學考試被取消;知識分子不被尊重,大多數被下放進行體力勞動,有些則遭到殘酷對待,財產被沒收,被批為「臭老九」等;[16]许多正在接受教育的人被迫停止繼續教育;沒有接受教育的人喪失了機會,對中國的人口素質和教育事业造成了嚴重的破壞。1960-1970年代,毛泽东发动了上山下乡运动,组织了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到農村勞動和定居;直到1970年代末開始,大部分知青陸續回到城市。[17]邓小平认为,文革造成大多学生习惯了‘文革’时瞎捣乱的习气:无政府主义猖獗,大家不守纪律,以为标新立异、我行我素就是英雄,谁也不能拿我怎么样。[18]
1977年,文革結束,高考恢复,当时的考生的平均年齡最大、錄取率最低。[19]自九十年代後期以来,中國開始實行大學擴招政策,虽然使得更多的人得到了前往大学学习的机会,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逐渐恶化:许多人选择报考研究生,更多的人则选择从事不对口的工作,甚至于找不到工作,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20]。为了改善自己的未来的就业机会,学生和家长只能选择上最好的学校,因而投身于各类考试,争取考取国内最好的高等院校,甚至出国留学。但这实际上又促进了应试教育的盛行,因此升學的壓力並沒有減輕,學生的負擔反而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補習班的数量大量增長。
自1986年以來,中国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包含6年小學和3年初中(个别地区为5年小学和4年初中),學生年齡在6歲至15歲之間[21]。2010年,約有82.5%的學生會選擇繼續為期3年的高級中學教育[22]。由政府舉辦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則是進入大多數高等教育機構的先決條件。2010年,27%的高級中學畢業生會繼續接受4年的本科教育[23]。而在此之上,亦设置有研究生教育。另外政府還設立中級和高級專科學校,提供學生職業教育內容[2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次试图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受限于经济体系改革长期进展缓慢,使得政治体系和教育体系改革也无法依次进行。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此后高考改革、中考改革亦陆续启动。但是如今改革仍未有明显的成效,现今中国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25][6]
2010年,約有88.173%民眾在不同地方接受過中學教育後畢業[26]。而自2005年開始,中國各級政府便籌划经费以減免農村地區孩童的學雜費[27]。2006年,政府更承諾9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並提供小學和初級中學階段的課本和學費等補助[28]。這使得政府每年教育預算從2003年不到500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实际支出6590.7亿美元。[29][30]。2018年举行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中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在校生作为整体于阅读、数学和科学領域上均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但除中国外几乎都是全国或整个政治实体参评)[31]。但儘管中國发达地区學生在學習成果評估上獲得極高成績,中國教育却仍面臨著地方和國際社會的多方批評,被指過度強調記憶能力,而且農村和城市間的教育品質有懸殊差距[32]。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实施「双减政策」[33]。根据习近平的指示,教育部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实施新的限制,并要求所有的民营教培公司转型,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34]。
由於習近平推行的雙減政策嚴重打擊中國私人教育行業,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中國政府在2024年逐步放寬對私人輔導機構的監管,以此增加就業機會減低失業率[35][36]。
各层次教育
[编辑]學前教育
[编辑]中國的學前教育一般從3歲開始,進入幼兒園。中国的学前教育一般分为小班(3-4周歲)、中班(4-5周歲)、大班(5-6周歲)三个阶段。在有的幼兒園和小學中還辦有“學前班”,為不滿6周歲的兒童進行適應學校生活的教育。在幼兒園生活包括一日三餐,遊戲為主;學前班類似學校上課,但時間短,有許多戶外活動。
2021年5月,涉及幼儿园與小學衔接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發佈。[37]
九年义务教育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实际管辖范围内,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这一体制下,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家长则有让子女接受这种教育的义务(故名义务教育)。
自2017年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包括民办学校学生),一律不收学费、杂费、书本费,并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俗称“两免一补”。[38]惟各个学校可能依据实际情况,收取作业本费、校服费、军训费、伙食费、寄宿制学校住宿费等。[39]
近年来,不少人提议中国应当实施上至学前班、下至高级中等学校的十三年义务教育。[40]
对于义务教育的分段,在教育模式上可以初步分为三段:一至三年级为小学基础阶段,四至六年级为小学拓展阶段,七至九年级为初级中学阶段,不同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程度皆不同,需要有区别的对待,实施教育;在管理模式上,绝大多数地区实施“六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部分地区仍然实施“五四制”;另有一些地区开始推行“九年一贯制”。[41]下文以“六三制”对中国义务教育做一简述。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执行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42])。其中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均整合为“道德与法治”;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43]。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其中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等任务群。[44]
学习领域 | 科目 | 代码(初中) | 科别 | 核心素养 | 九年总课时(比例) | 教育维度 |
---|---|---|---|---|---|---|
语言与文学
|
语文 | 303 | 文科 |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 20%~22% | 智育 |
英语 | 305 | 文科 |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 6%~8% | ||
日语 | 文科 | |||||
俄语 | 文科 | |||||
德语 | 文科 | |||||
法语 | 文科 | |||||
西班牙语 | 文科 | |||||
数学
|
数学 | 304 | 理科 | 小学: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初中: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
13%~15% | |
人文与社会
|
道德与法治 | 309 | 文科 |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 6%~8% | 德育 |
316 | 文科 | (原可选择开设历史与社会或历史、人文地理) | 3%~4% | 智育 | ||
历史 | 310 | 文科 |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 |||
地理 | 311 | 文科 |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 |||
科学
|
理科 | |||||
科学 | 317 | 理科 |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 8%~10% | ||
物理 | 306 | 理科 |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 |||
化学 | 307 | 理科 |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 |||
生物学 | 308 | 理科 |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 |||
技术
|
信息科技 | 315 | 理科 |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 1%~3% | |
艺术
|
艺术 | 312(音乐)、314(美术) |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 9%~11% | 美育 |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 | 313 |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 10%~11% | 体育 | |
综合实践活动
|
劳动 |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 14%~18% | 劳育 | ||
综合实践活动 | ||||||
地方课程 | ||||||
校本课程 |
科目 | 1年级 | 2年级 | 3年级 | 4年级 | 5年级 | 6年级 | 7年级 | 8年级 | 9年级 | |
---|---|---|---|---|---|---|---|---|---|---|
道德与法治 | (原品德与生活) | (原品德与生活)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思想品德) | (原思想品德) | (原思想品德) | |
语文 | ||||||||||
数学 | ||||||||||
外语 | 英语 | |||||||||
日语 | ||||||||||
俄语 | ||||||||||
德语(新增设) | ||||||||||
法语(新增设) | ||||||||||
西班牙语(新增设) | ||||||||||
历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
地理 | ||||||||||
科学(原小学三年级起始)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学 | ||||||||||
信息科技(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 ||||||||||
体育与健康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
艺术(原可分设音乐、美术) | ||||||||||
劳动(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 ||||||||||
综合实践活动(原小学三年级起始) |
科目 | 1年级 | 2年级 | 3年级 | 4年级 | 5年级 | 6年级 | 7年级 | 8年级 | 9年级 | |
---|---|---|---|---|---|---|---|---|---|---|
道德与法治 | (原品德与生活) | (原品德与生活)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品德与社会) | (原思想品德) | (原思想品德) | (原思想品德) | (原思想品德) | |
语文 | ||||||||||
数学 | ||||||||||
外语 | 英语 | |||||||||
历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
地理 | ||||||||||
科学(原小学三年级起始)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学 | ||||||||||
信息科技(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 ||||||||||
体育与健康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原体育) | |||||
艺术(原可分设音乐、美术) | ||||||||||
劳动(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 ||||||||||
综合实践活动(原小学三年级起始) |
初等教育
[编辑]在小学阶段,學生通常要學習的課程為:道德与法治、语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科學、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
绝大多数小学生,刚一进入小学,便集体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佩戴红领巾,因为少年先锋队入队年龄与小学入学年龄一致(年满14周岁的学生即集体退出中国少年先锋队,但部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佩戴团徽)。2005年以前,入队与入学年龄并不一致(相差一岁),于是衍生出绿领巾。
小学升入初中
[编辑]在城市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在子女小学即将毕业时,往往选择报名参加初级中学自行组织的择校考试。当今,择校考试制度基本被废除,[45][46]代之以“按區劃分”,即按照學生的住址來指派初中,也就是說學生家距離哪個初中近一些或者是在學生家在劃分的哪個初中的區域,就被指派升入哪個学校。但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仍然存在,这使得家长转向房地产业,希望购得临近优质资源的房产,即学区房。[47]
部分大城市,在同一区域分派有若干所初级中学,或者大量的学生未能进入少数的优质初中,这时往往采用电脑派位法,即將學生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指派到該小學所屬區域的初中。[48]
九年一贯制的支持者认为,九年一贯制可以避免小升初造成的人员流动,保持教学连贯性。在九年一贯制情境下,所谓“小学升入初中”,只是简单的升级而已,部分学校可能会重新排班。
初级中等教育
[编辑]在初中階段,學生按規定需要學習的課程為:道德与法治、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历史、地理、生物学、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音樂、美術。在部分地區開設日語或俄語取代英語課程。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初中取消畢業考試。學生只要在三年內所有課程的期末成績在及格線(總分的60%)以上,沒有任何處分或撤銷所有處分即可畢業。學生在九年級(初三年級)將面臨初級中學升學考試,即中考。
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还曾设有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职业初级中学,但为了保持义务教育的统一性,该层次的教育已经名存实亡,截至2019年全国仅剩15所职业初中并计划用于特殊教育等用途。[49]
初中升入高中或中职(中考)
[编辑]1980年代,中學的畢業考試和中考是一体的。也就是說如果中考分數不及格,那就將面臨無法畢業的結果,即使得到高中錄取也將被以“初中肄業”為由而無法進入高中,俗稱退檔,即退回學籍檔案。自1990年代初葉開始將畢業会考和升學考試分開。
中考成绩决定学生是就读中专,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还是踏入社会。学生可以报考省内任何一所中专。但是报考高中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状况是考生只能报考学生学籍所属市县,具有全市或全县招生权力高中(中国的教育行政区域分省,市/县,镇/村 三级)。有些省份出现了一些超级高中(通常是省会城市的重点高中),可以招收省内任何市镇的优秀生,被称为“越界扠尖”。
省市重点中学入学名额的竞争非常激烈。因为重点高中往往集中了省内最好的教育资源, 硬件(教学设备)和软件 (师资和学生),非一般普通中学可比翼,高考升学率非常高。学生只要一脚踏进了重点高中,基本上就可以顺利入读大学。目前各地中考科目并不统一,是各地根据情况而定。
高级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编辑]高级中等教育
[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中学制为三年。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為:语文(少數民族高中需要学习少数民族語文)、數學、外語(可选英语、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学、技術(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體育与健康、综合性实践活动、劳动。
中國的普通高中是全日制教學。学校一般在7时半开始授课,下午4时半放学,但早自习情况较为常见,这时学生需于7时到达学校。然而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早7时甚至7时半仍未拂晓,加之部分高中周边基础设施不善,这意味着学生往往需要摸黑上学。[50]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组织课后补习,规定周末雙休日為休息日。然而相當一部份學校,為了追求更高的升學率或者出於賺更多錢的考慮,規定學生必須進行晚自習,以及星期六甚至於整個週末或者寒暑假的補習。
部分学校强制学生住校,每天早上5:30强制起床早自习,晚上10:30结束晚自习,中国高中学生每天花15-16小时在学习上。一些高中生因为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杀。[51]睡眠不足、缺少室外体育活动和过度用眼导致近视眼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高中學習完畢後成績皆及格者發給畢業證,不及格科目過多者發給結業證,未讀完三年者發給肄業證[52]。
科目 | 必修 | 选择性必修 | 选修 |
---|---|---|---|
公共学科
| |||
语文 | 上册、下册 | 上册、中册、下册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
数学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数理类课程、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人文类课程、体育、艺术类课程、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 |
英语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 | 基础类:基础英语 实用类:职场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英汉互译 拓展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文体与修辞、英语文学赏析、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戏剧与表演、英语演讲与辩论 提高类:英语8、英语9、英语10 第二外国语类: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
日语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第一册、第二册 | 拓展、提高类:日本文学赏析、日语媒体资讯阅读、日语讨论与演讲等 兴趣类: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影视作品、戏剧与表演、中日文化比较等 实用类: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科技日语等 第二外语:日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语种 |
俄语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 | 提高类: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写作 拓展类:旅游俄语、商务俄语、科技俄语、语言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第二外国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
德语(新增设) | 综合德语 | 文化与科学 | 社会与世界 |
法语(新增设) | 法语Ⅲ | 法语Ⅳ | 法语Ⅴ |
西班牙语(新增设) | 必修Ⅳ | 西班牙语阅读与理解、西班牙语写作入门、西汉互译入门、西班牙语国家文学作品赏析 | 基础类:西班牙语视听说、西班牙语戏剧表演、应用文写作入门 实用类:旅游西班牙语、医护西班牙语、职场西班牙语 拓展类:中国文化精要、西班牙语国家国情概况、交际礼仪与策略、修辞与文化 提高类:文学译文赏析、西班牙语影视作品鉴赏、西班牙语演讲与辩论、新闻阅读 第二外语类: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 |
文科综合
| |||
思想政治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修3(政治与法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 选修1(财经与生活)、选修2(法官与律师)、选修3(历史上的哲学家) |
历史 |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 |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选修1(史学入门)、选修2(史料研读) |
地理 | 第一册、第二册 |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选修1(天文学基础)、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4(环境保护)、选修5(旅游地理)、选修6(城乡规划)、选修7(政治地理)、选修8(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9(地理野外实习) |
理科综合
| |||
物理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选修1(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选修2(物理学与技术应用)、选修3(近代物理学初步) |
化学 | 第一册、第二册 | 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 | 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
生物学(原生物) | 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 |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 | 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 |
技术
| |||
信息技术 | 必修1(数据与计算)、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 | 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选择性必修2(网络基础)、选择性必修3(数据管理与分析)、选择性必修4(人工智能初步)、选择性必修5(三维设计与创意)、选择性必修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 选修1(算法初步)、选修2(移动应用设计) |
通用技术 | 必修1(技术与设计1)、必修2(技术与设计2) | 选择性必修1(电子控制技术)、选择性必修2(机器人设计与制作)、选择性必修3(工程设计基础)、选择性必修4(现代家政技术)、选择性必修5(服装及其设计)、选择性必修6(智能家居应用设计)、选择性必修7(职业技术基础)、选择性必修8(技术与职业探索)、选择性必修9(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选择性必修10(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选择性必修11(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 | 传统工艺及其实践、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现代农业技术专题 |
艺术
| |||
艺术 | 必修1(艺术与生活)、必修2(艺术与文化(上册、下册))、必修3(艺术与科学) | 选择性必修1(美术创意实践)、选择性必修2(音乐情境表演)、选择性必修3(舞蹈创编与表演)、选择性必修4(戏剧创编与表演)、选择性必修5(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 | |
音乐 | 必修1(音乐鉴赏)、必修2(歌唱)、必修3(演奏)、必修4(音乐编创)、必修5(音乐与舞蹈)、必修6(音乐与戏剧) | 选择性必修1(合唱)、选择性必修2(合奏)、选择性必修3(舞蹈表演)、选择性必修4(戏剧表演)、选择性必修5(音乐基础理论)、选择性必修6(视唱练耳) | |
美术 | 美术鉴赏 | 选择性必修1(绘画)、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选择性必修3(雕塑)、选择性必修4(设计)、选择性必修5(工艺)、选择性必修6(现代媒体艺术) | 选修1(美术史论基础)、选修2(速写基础)、选修3(素描基础)、选修4(色彩基础)、选修5(创作与设计基础) |
体育与健康
| |||
体育与健康 | 全一册 | 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 | |
综合实践活动
| |||
综合实践活动 | 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 | ||
劳动(新增设) | 志愿服务、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的内容 | ||
灰色:暂时未通过审定的课本 |
科目 | 必修 | 选择性必修 | 选修 |
---|---|---|---|
公共学科
| |||
语文 | 8 | 0~6 | 0~6 |
数学 | 8 | 0~6 | 0~6 |
外语 | 6[a] | 0~8[b] | 0~6 |
文科综合
| |||
思想政治 | 6[c] | 0~6[d] | 0~4 |
历史 | 4 | 0~6[e] | 0~4 |
地理 | 4[f] | 0~6[g] | 0~4 |
理科综合
| |||
物理 | 6[h] | 0~6[i] | 0~4 |
化学 | 4 | 0~6[j] | 0~4 |
生物学 | 4[k] | 0~6[l] | 0~4 |
技术
| |||
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 6[m] | 0~18[n] | 0~4 |
艺术
| |||
艺术(或音乐、美术) | 6[o] | 0~18[p] | 0~4 |
体育与健康
| |||
体育与健康 | 12 | 0~18 | 0~4 |
综合实践活动
| |||
综合实践活动 | 8 | ||
劳动 | 6 | ||
合计 | 88 | ≥42 | ≥14 |
|
学习领域 | 科目 | 代码 | 科别 | 核心素养 | 教育维度 |
---|---|---|---|---|---|
语言与文学
|
语文 | 403 | 文科 |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 智育 |
英语 | 405 | 文科 |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 ||
日语 | 文科 | ||||
俄语 | 文科 | ||||
德语 | 文科 | ||||
法语 | 文科 | ||||
西班牙语 | 文科 | ||||
数学
|
数学 | 404 | 理科 |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 |
人文与社会
|
思想政治 | 409 | 文科 |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 德育 |
历史 | 410 | 文科 |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 智育 | |
地理 | 411 | 文科 |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 ||
科学
|
理科 | ||||
物理 | 406 | 理科 |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 ||
化学 | 407 | 理科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 ||
生物学 | 408 | 理科 |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 ||
技术
|
信息技术 | 415 | 理科 |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 |
通用技术 | 418 | 理科 | 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 ||
艺术
|
艺术 | 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文化理解 | 美育 | ||
音乐 | 412 |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 |||
美术 | 414 |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 | 413 |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 体育 | |
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 | ||||
劳动 | 劳育 |
高考
[编辑]高考,全稱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是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選拔考試,也即高中升入大学的升學考試。高考被視為整個教育系統中最重要的考試,從1977年恢複高考到2003年,高考一直是在7月份舉行。自2003年開始改在6月初,通常是6月7日至6月9日,但在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时也会进行全国范围或小范围的推迟。[53][54]2007年起,基礎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部分省區實行“3+X+1”的新考試模式,其中的“1”為全新的考試科目——“基本能力測試”,考試時間定於6月9日上午。
高考目前由省級教育考試機構出卷,通常來說,各省之間的難度是不同的,雖然說部分省的要比直轄市的略容易,但由於“分數屏障”(指在直轄市的大學在收取該地學生的分數要比外地學生低的現象),實際上要想在非直轄市考入重點大學是很難的。無形之中增加了外省市考試的難度。例如设立在北京和上海的重点大学,外地考生要考入这两地的大学要比本地学生困难得多。
除“分數屏障”外,国内高校的统一招生"名额分配"也存在严重的不公现象。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省份投放的招生名额没有遵循同一的原则和理据(譬如说按考生人口比例来分配)。大省的考生往往在这方面吃亏,因为高校不会因为该省考生人数相对较多就相应地增加投放的招生名额。从而产生了高考移民这一现象。另外北京上海的高校投放给本地考生的招生名额远远高于投放给其他省份的名额,这便造成了一些考生大省(譬如广东)的考生考取北京上海高校的机会只有北京上海本地考生的几十分之一。教育部对于名额分配的解释是北京上海考生素质高,所以本地配额名额多。这一解释难以服众。[來源請求]
自教育部推行高考改革后,各省市采用“3+3”或“3+1+2”的高考模式。试卷由语文卷(150分)、数学卷(150分)、外语卷(150分,其中30分为听力部分,120分为笔试部分,广东、山东不考听力而考听说)以及三门副科(各100分)组成。采用“3+3”的省市由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科(浙江省新设技术,共七科)中任选三科作为高考科目,采用“3+1+2”的省市由物理、历史中任选一科作为高考科目,由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两科作为高考科目。“六选三”与“四选二”的科目采取赋分计入总分,其他科目取原始分计入总分。
除卷面分以外,个别考生有可能或得政策性加分(高考加分),加分从20至60不等。表面上高考加分可以促使高校录取个别方面有才华的学生,但实际操作事与愿违,因为加分并没有限定考生可报考的专业(譬如说获得体育加分的学生报读金融专业),而且加分造假非常严重。出于高考加分的原因,高校录取出现了调档线和专业录取线不同分数。调档线(即调动学生档案线,也叫提档线——提取学生档案线。考生被录取后其档案就会被调动或提取到录取的院校,所以录取了等于要调档,要调档基本就是可以录取)是某高校在某一省份录取学生中分数最低学生的分数(高考加分算入内),专业录取线是该高校的某一专业在该省份录取学生中分数最低学生的分数(不算高考加分,只算卷面分,即裸分)。没有达到高校调档线的考生绝对不会被录取。调档线决定考生就读哪一所高校,专业录取线决定考生就读录取高校的哪一个专业。
因为调档线和专业录取线的分数计算方法本末倒置,高考加分是否能够促使高校录取最优秀的学生充满着疑问,尤其是热门专业。例如北京某一高校在广东2013年调档线是655,某专业只录取一人。考生A高考裸分635,该生高二时获得全国学科(数理生化信息三模三电其中一项或体育)竞赛加分20分,总分655,该生可顺利获得录取;考生B高考裸分654,没有加分,该生不会被调档。在高考分数分分必争的情况下,高考加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全省排名推前4个分数段(5分为一段),如果是全省裸分250名以内的学生,加20分可以使排名推前200名甚至更多,从而获得北清的录取,更可以使一些学生成为状元。因此社会上出现了状元之争-加分状元和裸分状元。高考加分剥夺了一些优秀学生就读一流大学的机会,同时助长了奥数之类培训班的滋生。目前能获加分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省会城市重点中学,甚至基本是超级中学的学生。因为教育资源在全国/全省范围来说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公,镇级中学和农村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得到奥数陪训的机会。加分政策只会惠及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考生。
此外社会上还存在异地高考,高考移民,高考加分乱象和高校自主录取腐败问题,2016年以前,中国教育部对此熟视无睹,很多考生权益没有真正得到法律的保护,2016年2月,中国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宣布将对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问题进行整治,要求各地各级教育招生部门对高考考生的户籍和高中学籍等信息进行严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对“移民”行为的界定存在分歧:如落户几年后算“高考移民”、几年后才能参加当地高考等一些问题,且用行政手段解决高考移民并不能解决其背后暴露出教育制度不公现象。[55][56]。
目前中国大陆种种的高考不公正现象正在受到严峻的社会考验。
不过,自2015年开始中国国内开始清理高考加分制度,当年开始中国高考取消了奥赛等5项加分项目。到今天基本去除了多数乱加分现象,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依旧保留。由于不再照顾竞赛获奖者,导致中国首次未在奥数中获得第一。[原創研究?]民族加分依旧导致各类更改民族现象。在取消各类奥赛的加分项目后,中国大陆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并于2019年开始第一届“强基计划”招生。
中等职业教育
[编辑]自2020年9月起,實行職業教育起點制。即根據專業性的強弱,來確定該專業的開設起點,專業性強的起點為高級中等教育,專業性弱的起點一般為高等教育階段。為義務教育階段 同時廢除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的所有免費政策,改為貧困學生免費,2018級、2019級學生待遇不變,依舊免費
高等教育
[编辑]中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通过高考录取入学的学校皆为施行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一些普通高等学校亦进行成人高等教育),以下只介绍普通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科(高職)(2-3年学制)和大學本科(4-5年学制),2019年后本科又分为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57][58]。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多以职业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等冠名;大学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多以大学或学院冠名,一些开展大学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也有开展大学专科层次教育。
本科畢業可以得到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要求可以获得學士學位证书。高職或专科畢業只有专科毕业证书而沒有學位,但在读期间可以参加一次普通专升本考试,该考试由专科院校所在省实施,考试通过并录取的学生到被录取高校完成两年(对应四年制本科)或三年(对应五年制本科)学业后参照该校其他本科生也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还是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之後都可以通過參加全國硕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進行深造,专科毕业后满足“本科同等学力”也可以参加该考试,但会有学校和专业的限制亦可能需要加试。其中考上的學生可以選擇考研究所,或者是各個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的研究生院,一般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考生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必須先網上報名,然後再根據考生所在的單位進行現場報名。考生報名時,只能填一個志願,一個專業,一個研究方向。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
初試需要考的科目是政治(100分),外語(100分,一般是英語),數學(150分,其中數學包括一,二,三,不同的研究方向,考的數學也就不同),專業課(150分,專業課是根據考生的志願決定)。其中,一些理科專業(如化學,物理等等)、历史学以及法學碩士等可以不需要考數學,但是必須考兩門不同的專業課,即專業課1和專業課2。政治,外語,數學都是由國家研究生入學考試命題組命題,但是專業課是由考生所報考的院校自主命題。上了初試分數線的考生可以參加複試,如果未能通過該校初試,考生可以通過調劑參加複試。
複試階段也就是考生接受所報考的研究方向的導師對考生進行面試,由研究生導師自主選拔,參加面試的考生會根據初試階段考試的成績進行排名,依序參加複試。考生在通過初試和複試之後,就可以在該校注冊就讀。
在有了碩士學位以後,一般攻讀博士學位需要3年到4年時間。碩士之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需要再參加报读院校設立的博士生入學考試。
部分学校可以为成绩表现优异的普通本科学生提供毕业后直接升入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其中也有很多院校还可以是直博,即本科畢業後,只需要5年時間攻讀博士學位,但是如果中途輟學或者是想退出的話,如果未達到博士畢業要求,則沒有博士學位證書並且也沒有碩士學位證書。
在中國的研究生教育中,在讀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可获得国家助学金6000元,另外有覆盖面接近100%的院级奖学金一般每人每年可获得3000元,此外拥有众多社会奖学金一般金额为3000-10000元,但需要自己申请。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政府规定每月最低补助标准为2500元,此外还有各种奖学金,在读博士每月最低收入为3000元左右。如果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会拿到更多的补助。
而在中国的城市中,少部分有条件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到澳大利亚、美国等國家接受高等教育,这股“留学热”也有发展到中学时期的趋势。[59]
2022年5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表示,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60]而1949年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為0.26%,高校在校生數量為11.7万人。[61]
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62]
注释
[编辑]-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中文).
- ^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超5.3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5.65%. [2021-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9).
- ^ 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08-08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2017-07-10].[永久失效連結]
- ^ 6.0 6.1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华网.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 ^ 7.0 7.1 Dexter Roberts. Chinese Education: The Truth Behind the Boasts. 《彭博商業周刊》. 2013年4月4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8日) (英语).
- ^ 陳志文. 中國擇校矛盾凸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資源均衡. 《國際日報》. 2006年3月3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14日) (中文(简体)).
- ^ 中国统计年鉴—2019. 国家统计局.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 ^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統計司. Adult literacy rate, population 15+ years, both sexes (%). 世界銀行.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20日) (英语).
- ^ Ted Plafker. China's Long — but Uneven — March to Literacy. 《紐約時報》. 2001年2月12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23日) (英语).
- ^ 邱均平、丁敬达和温芳芳. 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质量、效益、国际化——2010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分析与启示. CNKI. 2010年 [2016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5日) (中文(简体)).
- ^ Zhejiang University surpasses Tsinghua as top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國網. 2011年6月17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1日) (英语).
- ^ 1952年5月24日,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 history.sina.com.cn. 新浪网. 2010-10-21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 ^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教育工作的十个文件的通知.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59-05-17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 ^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与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简概 (PDF). : 2 [2016-09-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9-14).
- ^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www.people.com.cn.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 ^ 窦应泰. 邓小平1981年向金庸透露:为何我不当国家主席. 人民日报 (腾讯网).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 ^ 回顾: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 入学资格变迁. www.bbc.com. BBC. 2016-06-07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8).
- ^ HR:现在连本科生也敢出来找工作了?. www.sohu.com.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9-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中國網.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8日) (英语).
- ^ 新華社. China eyes high school enrollment rate of 90%. 《中國日報》. 2011年8月8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25日) (英语).
- ^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exceed 30 million. 人民網. 2011年3月11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2日) (英语).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中國網. 2006年10月20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1日) (英语).
- ^ 自由亚洲电台, 【观点】夏业良教授访谈 :中国教育改革无望 支持家长尽早送孩子留学, 2015-09-11 [2024-08-23]
- ^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統計司. Gross enrolment ratio, secondary, both sexes (%). 世界銀行.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英语).
- ^ 今后5年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新華網. 2005年12月28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10日) (中文(简体)).
- ^ 新華網. China pledges free 9-year education in rural west. 中國經濟網. 2006年2月21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0日) (英语).
- ^ 教育部关于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04-30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 In Education, China Takes the Lead. 《紐約時報》. 2013-01-16 [2016-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英语).
- ^ PISA 2018: Insights and Interpretations (PDF). OECD.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05).
- ^ Peter Gumbel. China Beats Out Finland for Top Marks in Education. 《時代》. 2010年12月7日 [2016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25日) (英语).
- ^ 百日答卷——写在“双减”政策实施一百天之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1-11-01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也就是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 ^ Josh Chin. 习近平的领导风格:让下属无所适从的微观管理. 华尔街日报 (2021年12月20日). [2022年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17日).
- ^ 小山. 中国私人补习又回来了.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10-28.
根据行业数据、分析师和路透社看到的数据,中国正悄悄放松对私人辅导机构的监管压力,以重振低迷的经济,从而刺激三年前遭到政府打击严重、遭受重创的私人辅导行业开始复苏。
- ^ 經濟困境迫使當局放鬆監管 中國私人課外補習服務公司或東山再起. 美國之音. 2024-10-28.
原因是中國經濟困難重重,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政府為了增加就業、刺激經濟發展,突然悄悄放鬆了對此類公司的監管壓力。
- ^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对实施幼小衔接提出了哪些工作举措?.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 2017年起中小學免費提供教科書. 新浪北京. 2015-11-25 [2015-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 ^ 不是说义务教育免费吗?为何学校依然收费?哪些收费是合理的?. 搜狐. 2017-08-08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 义务教育要不要扩大?全民减免国家承受不了_新闻大滚动_教育_腾讯网. edu.qq.com. 2008-03-13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 杨文怿. 九年一贯制学校不是简单的“小+初”_基础教育_中国教育新闻网-www.jyb.cn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2-04-21.
- ^ 义务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将迎来重要变化. 新华网. 2022-04-21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 ^ 教育部发文:9月起 要求中小学生学煮饭炖汤 时间:2022年05月05日 16:06:15 中财网.
- ^ 政策年年升级!长沙小升初或将越来越严格_升学资讯_长沙奥数网. cs.aoshu.com. 2017-12-22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5).
- ^ 网易. 小升初明年取消择校 可推广片区帮扶模式_网易新闻. news.163.com.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 家长们醒醒吧!学区房不等于好教育.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 北京小升初电脑派位(大派位)操作流程详解_北京小升初网. www.xschu.com.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中文(中国大陆)).
- ^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鼓励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 原标题:百余学生摸黑徒步上学仅一路中巴车运力不足_播报天下_贵阳网. www.gywb.cn.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中文).
- ^ 原标题:学校酷似监狱,教育如何托起学生生命之重. [2018-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8).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 维基文库 (中文).
- ^ 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03-31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7).
- ^ 歙县高考延期:14年后,高考再因洪水而延期. 南方周末. 2020-07-08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7).
- ^ 教育部 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 ^ 教育部印发文件,要求标本兼治“高考移民”维护招生秩序_教育家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 ^ 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属于职业学校,事实胜于雄辩,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www.sohu.com.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英语).
- ^ 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 (PDF). [2013-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19).
- ^ 教育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 2022/05/17 10:10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 ^ 高等教育这百年. [2022-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 ^ 2023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这些全国性考试推迟或取消……本周提醒请收好!.
扩展阅读
[编辑]- Borjigin, Monkbat.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Inner Mongol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panese title: 内モンゴル自治区における言語教育について ). Journal of Chiba University Eurasian Society (千葉大学ユーラシア言語文化論集) 16, 261-266, 2014-09-25. Chiba University Eurasian Society (千葉大学ユーラシア言語文化論講座). See profile at Chiba University Repository. See profile at CiNii. - In English with a Japanese abstract.(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