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英語
国科大新校标
老校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校训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
创办时间1978年 (原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学校标识码4111014430
学校类型公立普通高等学校
党委书记周琪
校长周琪
教师人數15,950人(2020年)
学生人數57,651人(2020年)
本科生人數1,645人(2020年)
研究生人數54,255人(2020年)
其他在学人员人數1,751人(留学生)
校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总面积312.1万平方米(雁栖湖校区)
11.8万平方米(玉泉路校区)
6.8万平方米(中关村校区)
3.9万平方米(奥运村校区)
代表色孔雀蓝
隶属中国科学院
邮政编码100049
網站www.ucas.ac.cn
位置
地图
玉泉路校区正门

中国科学院大学(英語: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缩写UCAS),简称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公立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大陆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及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340余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566位千人计划入选者、2212位百人计划入选者、6100名博士生导师、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4个国家实验室、3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8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2017年,在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理学和工学学科排名第一[1]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前列的高校之一,現時屬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百強大學」。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22年CWUR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63名,中国第3名[2],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23年Nature Index自然指数全球机构排名中名列第5名,中国第2名[3],仅次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名列中国第8名,全球71-80名[4]。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在2023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中国第7名,全球112名[5]

历史沿革

[编辑]
  • 1951年,中国科学院首次招收研究生。
  • 1955年,国务院正式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标志着中国研究生制度的建立。
  • 1977年,中国科学院率先在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
  • 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严济慈出任院长。
  • 1982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进行了中国首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马中骐)。
  • 1986年,中国科学院将位於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校本部建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 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白春礼任院长。
  • 2005年,学校官方英文名称由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SCAS) 变更为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CAS)。
  •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白春礼任校长。
  • 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标志着国科大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国科大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同时在该年新开设哲学系。
  • 2020年,国科大开设“华罗庚数学实验班”和“郭永怀力学实验班”。依托国科大建立“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教育科研

[编辑]

学科专业

[编辑]

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2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可授予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九个学科门类的学位。此外还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的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10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科生申报被确定为该校2013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6],该校积极组织各学院和相关研究所申请本科专业[7],於2014年9月开始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计算机6个学科门类招收本科生[8][9]

教育教学

[编辑]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授课教师由各教育基地招聘的专职教师与来自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组成,担任学生在集中学习期间的课程教学,学术交流以及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工作。研究生的课题指导老师由分布在各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00多名)、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共计7000多名)组成。这些导师大多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同时,该校还定期或不定期的聘请世界一流学者为学生授课和进行学术讲座讲座。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过资源整合形成,拥有以分布于各地研究所为基础的导师队伍和科研实践条件。目前,有340余位两院院士、5100余名博士生导师、6100余名硕士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遍布各研究所的4个国家实验室、8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0余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0余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实体,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依托。同时国科大凭借众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的科研课题项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各研究所图书馆的藏书,网络视频课程提供的专业学习课件等,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参与科研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学习成长条件。

截至2014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已经培养出了约11万名毕业研究生。[9]

院系设置

[编辑]

教学科研单位

[编辑]

重点实验室

[编辑]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
  • 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真空物理与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
  • 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数字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与政策仿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其他机构

[编辑]
  • 党校巡视支撑保障一处
  • 党校巡视支撑保障二处
  • 党建工作一处
  • 党建工作二处
  •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 拓扑量子计算卓越创新中心
  • 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

校训

[编辑]

该校校训为“博学笃志,格物明德”。其中“博学笃志”出自《论语·子张》中“博学而笃志”一语。意为广泛地学习,志趣专一。 “格物明德”出自《大学》,“格物”意为修身的起点要从格物致知开始,而“明德”是大学之中最高的为学之道,意为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

校训是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3年提议确定的。

校园环境

[编辑]

该校设研究生教育,2014年开始设本科教育[8][10]。研究生入学后多在北京本部进行为期一年的理论课程学习,然后回到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余个研究所进行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相关工作。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本部拥有玉泉路校区、中关村校区、雁栖湖校区和奥运村校区四个校区,在北京之外则拥有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兰州5个研究生教育基地,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因此有“没有围墙的大学”之称。

玉泉路校区

[编辑]
国科大玉泉路校区教学大楼-夜景

玉泉路校区是国科大最早的校区,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毗邻,面积为118347m2[11],2013年之前是国科大最主要的教学园区,历年秋季开学典礼及夏季学位授予仪式一般在此举行。玉泉路校区校址基本上延续的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老校址。标志性建筑为大礼堂,主体为木质建筑,可同时容纳约800名师生,是玉泉路校区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报告的地方。关于礼堂的确切建造日期一直不明晰,最近的口述历史还原了礼堂的建造日期为1951年[12]。该校区教学大楼楼顶竖有醒目“国科大 UCAS”霓虹灯标识(现已拆除),之前则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年秋季学期后,该校区的学生群体已基本以本科生为主。

中关村校区

[编辑]

中关村校区与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毗邻,附近主要聚集了众多基础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研究所。另外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年公寓也位于中关村校区,青年公寓是高年级研究生最主要的居住地。 邻近的研究所有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力学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国家纳米中心,自动化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电工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

雁栖湖校区

[编辑]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

雁栖湖校区是国科大最新的校区,亦是面积最大的校区,包括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为3121383m2[11],现为怀柔科学城的一部分。2013年9月,雁栖湖校区西区落成并投入使用,部分本部学院搬迁至西区开展教学与科研。自2013年始,国科大秋季开学典礼开始在雁栖湖校区举行[13],但是夏季学位授予仪式2019年前仍然在玉泉路校区举行,2019年开始在雁栖湖校区举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改为在玉泉路校区举行,现场有170名毕业学生代表参加,绝大多数毕业生则通过网络直播参加[14]

雁栖湖校区自2006年12月2日奠基,200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15],期间经历诸多波折,于2013年9月西区迎来第一批新生,于2015年9月全部落成使用。

该校区学生宿舍独具特色,为“单间+客厅”套间式建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客厅、卫生间、浴室为公用[16]。2017年9月起,因学校扩招人数过多导致“单间+客厅”的部分单人间改为双人间。预计2019年9月起,西区约五分之四的7平米的男生宿舍将要改建为双人间。

奥运村校区

[编辑]
国科大奥运村校区

奥运村校区又称中国科学院天地生科学园区(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原称北郊园区,主要聚集了生命、天文、地学、资源、环境等领域研究所的高年级学生。邻近的研究所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国家天文台青藏高原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校园文化

[编辑]

形象标识

[编辑]

校徽

[编辑]

国科大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徽与中国科学院院徽一致。2012年更名之后,校徽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沿用中国科学院院徽:外环为“中国科学院”字样,上为第一任院长郭沫若手写,下为英文。环外是由六个晶体组成的一个物质结构图案,象征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六大学科融汇和结合的基础作用;中间自然形成一齿轮,象征基础科学凝聚、派生的技术科学的推进作用。

校名

[编辑]

2012年官方网站显示的国科大校名为华文中宋体,2014年官网更新后主页使用手写体校名,题写者为白春礼

宣传片

[编辑]

国科大在2008年曾经推出宣传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宣传片”[17]。但是原网页已无法播放,在一些视频网站还可以观看。2014年为本科招生推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高考招生宣传片”,2015年4月9日最新推出《遇见国科大 遇见未来不可思议的自己》本科招生宣传片[18][19]
2012年,国科大(当时还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亦拍摄过校园主题的歌曲MV-学生会之歌《我想要幸福的未来》,筹备历时六个月,词曲均由同学们原创,于当年的5月26日晚,作为压轴节目亮相于研究生院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之“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汇演[20][21]。本首歌曲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次以歌曲形式记录校园生活。2014年,歌曲MV经过重新拍摄制作,成为第十三届文化艺术节之“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汇演暖场视频,同时歌曲也作为本次晚会的压轴节目再次登场[22]

元旦晚会

[编辑]

每年的元旦节日,国科大各学院都会策划举行本院的元旦晚会,而学生会亦会举行国科大元旦晚会[23]。早在2007年,国科大曾经联合香港八所高校以玉泉路礼堂作为主会场,利用网络视频技术举办两地新年联欢会,是国内首次采用网络视频技术举办的文艺活动[24]

高雅艺术进校园

[编辑]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国科大邀请艺术院校来校演出,旨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一类活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在国科大设有实践基地,都会定期来校演出[25]

校园文化艺术节

[编辑]

国科大校园文化艺术节传统上包括全院范围内的“艺韵”书画摄影大赛、“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以及京区范围内的“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舞动的青春”社交舞表演赛和“科苑杯”乒乓球邀请赛,迄今已举办十三届[26]。其中“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和“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为晚会形式的活动,“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在整个中科院教育基地、院所遴选节目,“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在校本部学院遴选节目。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编辑]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于2003年4月创办,倡导发起人为中国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称“国科大”)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7]。论坛名称由郑必坚题写,迄今已举办159场[28]
论坛主要邀请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和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就人们共同关心的政治、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王大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刘东生、李振声,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斯宾塞、丁肇中, 企业家柳传志、马云、李开复,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等等都曾莅临论坛[29]

历任校长

[编辑]
  1. 第一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1978年3月至1985年7月 院长:严济慈
  2. 第二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86年 改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985年7月至1988年12月 院长:管惟炎(兼);常务副院长:汤拒非(1985年7月至1992年9月)
  3. 第三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988年12月至1992年9月 院长:谷超豪(兼,1988年至1993年);常务副院长:汤拒非
  4. 第四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992年9月至1996年9月 常务副院长:张培华(1992年9月至1996年9月)
  5. 第五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 院长:汤洪高(兼);常务副院长:冯克勤(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
  6. 第六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2000年6月至2001年4月 院长:朱清时(兼);常务副院长:高文 (2000年6月至2004年8月)
  7. 第七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改称“中国科学院大学”) 2001年4月至2014年4月 校长:白春礼(兼);常务副校长:高文(2000年6月至2004年8月),邓勇(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王恩哥(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吴岳良(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
  8. 第八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 校长:丁仲礼(兼);名誉校长:白春礼
  9. 第九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年4月至2023年5月 校长:李树深(兼);
  10. 第十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年5月至今 校长:周琪(兼)

声望与排名

[编辑]
大学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區域排名
QS亞洲排名[來源請求]80名(2023)

CWUR世界大学排行

[编辑]
年份 排名 排行榜
2019 96[30] CWUR世界大学排行
2020 84[31] CWUR世界大学排行
2021 73[32] CWUR世界大学排行
2022 63[2] CWUR世界大学排行

QS大学排名

[编辑]
年份 排名 排行榜
2021 85[33] QS亚洲大学排名
2022 85[34] QS亚洲大学排名
2023 80[35] QS亚洲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

[编辑]
年份 排名 排行榜
2021 147[36]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
2022 71-80[4]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

USNews世界大学排行

[编辑]
年份 排名 排行榜
2021 197[37] USNews世界大学排行
2022 159[38] USNews世界大学排行
2023 112[5] USNews世界大学排行

著名校友

[编辑]
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2017考研: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名单. [201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2. ^ 2.0 2.1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anking - CWU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2023.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3 Febr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3. ^ 2023 tables: Institutions | Annual tables | Nature Index. www.nature.com. [202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6). 
  4. ^ 4.0 4.1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3 Febr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5. ^ 5.0 5.1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China -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U.S. News & World Report. [3 Febr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6. ^ 存档副本.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7. ^ 存档副本.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8. ^ 8.0 8.1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教育网. 学科院所.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9. ^ 9.0 9.1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10. ^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招生简章.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11. ^ 11.0 1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校情统计. [2015年4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8日). 
  12. ^ 国科大宣传部 管载麟. 口述历史:国科大礼堂1951年始建.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15年3月31日 [2015年4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2日). 
  13. ^ 中国青年报. 国科大在雁栖湖校区举行开学典礼.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7). 
  14.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科大举行2020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5. ^ 中国科学院新闻. 研究生院雁栖湖校区正式开工建设.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8). 
  16. ^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 【聚焦新校区】“长城脚下的宿舍” ——记者团参观雁栖湖园区学生宿舍.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9). 
  17. ^ 党委宣传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宣传片(2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08年5月20日 [2015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8日). 
  18. ^ 国科大记者团. 国科大本科生招生宣传片正式上线.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15年4月10日 [2015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8日). 
  19. ^ 国科大. 遇见国科大 遇见未来不可思议的自己. 优酷网. [2015-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20. ^ 学生处团委. 属于我们自己的歌曲——我想要幸福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12年6月4日 [2015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8日). 
  21. ^ 学生处 记者团. 五月鲜花,绽放科苑.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12年5月26日 [2015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8日). 
  22. ^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参加 “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14年5月29日 [2015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8日). 
  23. ^ 国科大记者团. “羊”溢青春,缘聚科苑——记2015国科大元旦晚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15年1月1日 [2015年4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2日). 
  24. ^ 研究生记者团. 中科院联手香港8高校 首创视频晚会“新概念”.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2007年1月8日 [2015年4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2日). 
  25. ^ 团学在线-高雅艺术进校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学在线.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6. ^ 国科大团委. 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举办第十四届文化艺术节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7.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1). 
  28. ^ 国科大记者团. 诺奖得主普鲁西纳教授做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2015-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29. ^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宣传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2010年5月6日 [2015年4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7日). 
  30.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anking - CWU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2020.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18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31.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anking - CWU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2021.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30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32.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anking - CWU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2022.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8 Octo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33. ^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34. ^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35. ^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3-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36. ^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8 Octo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37.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China -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U.S. News & World Report. [25 August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38. ^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China -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U.S. News & World Report. [26 Octo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39. ^ 两院院士校友录.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招生网.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