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位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3月14日) |
义位(英語:Sememe[註 1])是语义学中能够独立存在、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是形成語義場的核心。[1]
义位可以是一个语素所表达的语义,比如英语的复数语素-s ,对应的义位即其语义为[复数化];也可以是词的抽象表示,如一组动词“滑冰”、“跳”、“转弯”等对应的共同义素为[走]或[移动],它们都有“以某种方式移动”的义位。
义素指语义学中可识别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由若干个义素组成。义素与义位的关系类似于音素和音位的关系。
类型
[编辑]义位有五种类型,其中两种为本义(明示义、指称义,Denotation),三种为转义(暗示义、隐含义,Connotation):[2]
- 本义1:初级本义,如“头”(身体最上面的一部分);
- 本义2:次级本义,与其他本义相似,如“头”(船的最前端);
- 引申义1:在功能或性质上与本义相似,如“头”(领导人、管理地位);
- 引申义2:表示情感,如“蜜”也可形容开心、幸福的情感;
- 引申义3:表示评价、褒贬,如“狞笑”一般用于描述坏人。
同义词(如所谓的认知同义词和近同义词[3])的操作定义就取决于这些类型的区别。
义位与义项
[编辑]唐超群[4] 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辞书中义项的释文部分所反映的就是“义位”的内容。完整的义项是由释文、书证和用例三个部分组成的,而其中的书证和用例两个部分都不能直接反映“义位”的内容,只起间接地帮助反映“义位”内容的作用。义项和义位不是严格对应的,一个义项至少反映一个义位,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一对一的关系,但一个义项也常常会反映两个甚至更多的相邻近的义位,这时往往利用书例帮助区别,利用“也指”、“也比喻”、“引申指”等予以标明。“义位”是客观的,“义项”是主观的。
张志毅、张庆云[5] 考察得出:诸多语言学家所说的义位实际上有大中小三种概念:①指一个词的所有义项;②指一个词的一个义项;③指一个义项的语义成分,也称“义素”。
其他定义
[编辑]自从“义素”与“义位”的概念引入中文后,分歧与争论不断,其定义也尚未明确。
梅家驹[1] 认为:义素是词义的成分,通过词义分析得出。因为词义分析几乎可以无穷尽地层层进行,所以义素的数量无法确定。义位是词义的构成单位,通过词义分解得出。义位的数量是可统计的。义位还可进行分析,得出其包含的义素。如“人”是一个义位,“人”与其他动物进行对比时又分析成“会劳动的”“动物”两个义素。
贾彦德[6] 指出:义位是语义学中大致相当于义项的语义单位。义素是义位的组成部分,是分解义位得到的。如单词“父亲”的义位是“一种近亲属”,分解成“有生育关系的”“男性”几个义素。这种定义较为简单清晰,因此被更多人采用。
另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来自希腊语 σημαίνω sēmaínō,“意义,表示”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梅家驹.义素与义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05):70-72+60.
- ^ Pragmatic and syntagmatic aspects of phraseology, Krassnoff (in Russian).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 ^ Stanojević, Maja, Cognitive synonymy: a general overview (PDF), Facta Universitatis,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series, 2009, 7 (2): 193–200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14).
- ^ 唐超群.义项·义位·概念[J].辞书研究,1985(06):55-60+137.
- ^ 张志毅, 张庆云. 词汇语义学. 第3版. ed.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Print.
- ^ 贾彦德. 汉语语义学. 第 2 版. ed.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Print.
- Bazell, Charles Ernest. The sememe. in: Litera I. Istanbul. 1954: 17–31. Reprinted in: Hamp, Eric P.; Fred W. Householder; Robert Austerlitz (编). Readings in linguistics II.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329–40.
- Vakulenko, Serhii. The Notion of Sememe in the Work of Adolf Noreen,. in: "The Henry Sweet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 Ideas Bulletin" 44. 2005: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