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
外观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 Александр Яковлев | ||||||||||
---|---|---|---|---|---|---|---|---|---|---|
苏共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部长 | ||||||||||
任期 1985年7月5日—1986年3月 | ||||||||||
苏联驻加拿大大使 | ||||||||||
任期 1973年6月1日—1983年10月29日 | ||||||||||
总理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苏联俄罗斯雅羅斯拉夫爾州雅羅斯拉夫爾區 | 1923年12月2日|||||||||
逝世 | 2005年10月18日 俄羅斯聯邦莫斯科 | (81歲)|||||||||
国籍 | 苏联/ 俄羅斯 | |||||||||
政党 | 苏联共产党(1944–1991) 俄罗斯社会民主党(1995–2002) | |||||||||
获奖 |
| |||||||||
签名 |
波罗的海之路 |
---|
政治主题 |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Я́ковлев;1923年12月2日—2005年10月18日),苏联政治人物、历史学家。1968年—1973年曾参与1977年苏联宪法的起草。雅科夫列夫曾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苏联官员,并曾进入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和书记处。作为意识形态的主管,雅科夫列夫担任了与苏斯洛夫相同的职位,被称为“公开性之父”。雅科夫列夫被认为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计划背后的主要知识分子。雅科夫列夫也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承认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中存在密约部分的苏联官员。
早年
[编辑]雅科夫列夫出生於雅羅斯拉夫爾州伏爾加河畔的一個農民家庭,在苏德战争期間曾服役於蘇聯紅軍,曾於列寧格勒戰役中身負重傷,1944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58年時,做為交換學生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一年。
1973年雅科夫列夫被勃列日湼夫任命為駐加拿大大使,他擔任此一職務時間長達十年。1983年,雅科夫列夫回到苏联,担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1987年,进入苏共中央政治局。同年,苏共中央成立了调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斯大林时期镇压情况的委员会并平反受害者,叶夫根尼·斯莫连采夫担任首任主席。1988年10月11日,雅科夫列夫接任,并无薪担任此职位至2001年。1988年,该委员会为诸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知名布尔什维克平反。[1]
苏联解体后,雅科夫列夫拒绝了在叶利钦政府中任职的邀请,后担任奥斯坦金诺电视广播公司主席,1995年建立俄罗斯社会民主党。
作品
[编辑]-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Горькая чаша. Большевизм и Реформация в России)
- 《二十世纪俄国文献》
- 《雾霭·俄罗斯百年忧思录》(Сумерки)
参考资料
[编辑]- ^ Richard Pipes. Alexander Yakovlev: The Man Whose Ideas Delivered Russia from Communism. NIU Press. 2017: 66-67. ISBN 978-0-87580-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