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京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八坂上町遠眺法觀寺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京都
假名きょうと
平文式罗马字Kyōto
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京都
京都
京都所在地

京都(日语:京都きょうと Kyōto)是位於日本近畿地方都市,約等同於今日京都市市中心區域。其歷史起於8世紀建立的「平安京」,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首都,此後發展成為日本中古及近世重要的政治與文化中心,至1869年遷都東京為止。歷經千年的發展,京都與東京並列為現今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櫥窗。

平安時代之前,飛鳥京日语飛鳥京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平安京则是在平安时代後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相對於被稱為「南京」或「南都」的奈良平城京)。

佈局

[编辑]

平安京在建设时仿照中國唐代西京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建設,但未修建城墻。城北为皇城和宫城,城南为外郭城。外郭城又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側称「長安」(右京),東側稱「洛陽」(左京)。實際平安京建成之後,叫長安的右京因為地勢低窪多沼澤而迅速衰落,只有叫左京的洛陽人口增長並發展壯大,使得洛陽成為平安京的代名詞,這就是為什麼京都被稱為“京洛”的原因,所以后来称将军大名进京覲見天皇叫做“上洛”[1]

歷史

[编辑]
京都市街圖,元禄九年(1696年)

京都自桓武天皇時期,從長岡京遷到平安京以後開始發展。為了擺脫南都奈良一帶寺院勢力的影響,784年,長岡京的建設者藤原種繼遭到反對勢力的暗殺。京都也是天智系為了擺脫天武系而建設起來的都城(794年)。平安京是按照中國隋唐時代的京都格局設計出來的城市,隋唐洛阳城北有邙山,南有龍门山,東南方向洛水贯都。京都的四周被山所圍,東臨鴨川,西有桂川逶迤向南流過,內部模仿長安設計成長方形。現在的「千本路」即相當於當時的「朱雀大路」,而位於京城正北的是船岡山

隨著平安律令逐漸式微,京都變成以鴨川和大內裏御所為中心的都市,在經濟上有所發展。鎌倉時代因政權轉移到鎌倉,相對其政治色彩日漸薄弱,而逐漸轉型成經濟城市。室町時代因為室町幕府位於京都,其政治色彩又開始復甦,另一方面為發展經濟,還衍生出所謂的「町眾」階層,是一種由富商及市紳所組成的自治團體。

在开启戰國時代應仁之亂中,京都几乎被烧尽。此後京都不斷被捲入戰亂中,一時衰弱下來。這時候的京都,分為上京和下京。在這之後,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保護以及「町眾」的支持下,又逐漸復興。特別是豐臣秀吉對都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對散落在各處的寺院進行建設,現在在京都的都市構造中還能看到當時的痕跡。

17世紀政治中心轉移到江戶(今東京),京都人口超過50萬,成為繼江戶、大阪之後的日本第三大都市。明治維新以後設立京都府,將以前的京都分為「上京區」和「下京區」。1889年,上京區和下京區合併為京都府管轄下的京都市

現在的京都市因為將周邊的村莊合併,以前京都的範圍嚴格的說僅是現在京都市內的一部分,和現在的京都府,京都市都有所不同,但京都這個稱呼一般就是指京都市。

圖片集

[编辑]

觀光景點

[编辑]

關聯項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