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是一個军事思想,指利用被占领地區的资源支撐军队。故此,每當實行,軍隊所到之處常常發生饑荒。
這個概念最初由古罗马政治家老加图構想,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常被提起和實踐。
類似的思想在《孫子兵法》中也有提及:“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1],大意為:善於用兵的人,不再向國内徵兵,糧草也不多次轉運;向國內征取一次之後,就從敵人那裡求得補給。所以,軍隊的糧草供應就充足了。
含義
[编辑]以戰養戰原文為 bellim se ipsum alet,該表述出現於 蒂托·李维的羅馬史(李維)第三十四卷,9,12中,當時老加圖在公元前195年出征伊比利亞半島,但拒絕為軍隊購買更多物資,轉而劫掠伊比利亞地區。[2]
三十年战争時期,「以戰養戰」這一句变得十分流行。德國文學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自己的半历史歌剧《瓦伦斯坦》中, [3]安排角色阿爾布雷希特·馮·華倫斯坦将军在与其他指挥官的对话中插入「以戰養戰」(Der Krieg ernährt den Krieg)一詞 [4]
戰略應用
[编辑]三十年战争
[编辑]在三十年战争之前,根據神圣罗马帝国法律,當帝国陷入戰爭時,可徵收戰爭稅以維持軍隊所需[5]。 但是,大型军队所需的资金超过了税收中获得的收入,迫使帝國必須采取飲鴆止渴的手段以維持軍費。例如舉債和贬值货币。 在三十年战争期間,以戰養戰的應用可以分爲兩個階段。在初期,被占領的領土僅為駐扎在當地的軍隊提供糧食。但隨著戰事發展,士兵的軍餉也開始由占領地負擔。
1623年,上撒克逊圓桌議會在其自己的领土上实行以戰養戰,同時由天主教联盟军团司令提利伯爵约翰·特塞克拉雷斯在被占领的敌方领土上实行掠奪。 [5]上撒克逊圓桌議會已经筹集了一支防御性军队,并将其分散在其领土上。 其被劃分爲“納貢區”(Kontributionsbezirke,英:District of Contribution) ,每个区必须为士兵和马匹提供一定量的物資。 軍隊驻扎在百姓的房子里,而他們必須為軍隊提供食住,更需要支付「服務金」(德:Servisgeld 、英:Service Gold),士兵被允許購買一定數量的柴和鹽。[5]
這些措施是圓桌議會自願實施的,並由地方當局在會議的要求下實行。 相比之下,蒂利在同年征服的赫斯菲爾德地區所要求繳納的納貢多得離譜,且以軍事手段强徵。[5]
1625 年,阿爾布雷希特·馮·華倫斯坦 曾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 承諾會組建一支軍隊並親自為其提供資金。 斐迪南允許華倫斯坦開發被佔領土;但警告,不得在斐迪南軍隊不在場時劫掠。[6] 然而,這一警告被忽視, 軍隊完全靠居民上貢和戰利品供養和作戰。故此,所有參加戰爭的軍隊都採用了以戰養戰的軍事戰略。[6]
受影響的領土因此被毀。戰爭導致許多德國地區在 18 世紀之前負債。[6]
第二次世界大戰
[编辑]1941,德國入侵蘇聯期間,從占領區所運回德國的資源少於納粹政府所預期的數量,究其原因是蘇聯計劃經濟所造成的物資短缺,再加上戰爭所造成的破壞所導致[7]。爲了防止德國本土和德軍陷入糧食和物資短缺,赫爾曼.戈林對德佔蘇聯的居民實行物資限制。[7] 誠然,戈林對限制當地物資的措施之後果瞭然於心。早在1941年9月就已經提前預示了在占領區將發生「自三十年戰爭後最大的饑荒」[8][7]。而在1942年,他也明確表明納粹德國的戰略方針即爲以戰養戰[9]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孫子兵法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zh.wikisource.org.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5) (中文(繁體)).
- ^ Titus Livius (Livy), The History of Rome, Book 9, chapter 32. www.perseus.tufts.edu.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 ^ Kudla (2001), p.221
- ^ Schiller (1798) in Alt (2004), p.319
- ^ 5.0 5.1 5.2 5.3 Krüger (2005), p.37
- ^ 6.0 6.1 6.2 Krüger (2005), p.38.
- ^ 7.0 7.1 7.2 Neumärker (2007), p.144.
- ^ Göring: "[...] das größte Sterben seit dem Dreißigjährigen Krieg." Neumärker (2007), p.144.
- ^ Göring: "Der Krieg ernährt den Krieg. Das wird jetzt ganz groß geschrieben." Neumärker (2007), 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