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任敢
傅任敢 | |
---|---|
本名 | 傅举丰 |
出生 | 1905 大清湖南湘乡 |
逝世 | 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
母校 | 长沙市明德中学,清华大学 |
儿女 | 傅渝生,傅乐生,傅平生 |
傅任敢(1900年—1982年),原名傅举丰。教育家,中学校长。
人物生平
[编辑]傅任敢出生于1905年。1921年,他考入长沙市明德中学。1925年秋季,他考取清华大学新设的教育心理系,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大学部学生[1] 。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傅任敢在校内刊物上发表著作和译著多篇,并创办《认识周刊》。1926,傅任敢年参与领导三一八惨案示威游行。
大学毕业后,傅任敢在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担任秘书。1930年,他离开清华赴母校明德中学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1933年,傅任敢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同时兼任成府小学校长。在此期间,傅任敢出版了《大教学论》等五部重要译著[2]。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傅任敢被任命为清华大学保管委员会五人小组成员,留守北京,保护校产。日军攻占清华园后,傅任敢乃关停成府小学南下,赴昆明西南联大任校长室秘书。他还将成府小学结余经费通过叶企孙捐赠给吕正操以资抗日[3]。在后方,傅任敢写作了《痛苦的经验》一文,介绍了清华园在敌占期间的境况,发表在于重庆复刊的《清华校友通讯》上。这一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4]。
1938年,在董必武的指示下,重庆清华中学被创建。傅任敢受梅贻琦之委派担任重庆清华中学校长。在重庆清华中学,傅任敢自1939至1950年,一直担任校长一职,践行了他的教育思想,继承了清华大学的传统[5]。清华大学北平复校后,梅贻琦又托付傅任敢,利用清华大学在长沙的临时校舍,于1946年创办了长沙清华中学(为长沙第一中学所部分继承),并同时担任校长。1947年,教务主任旷璧城接任长沙清华中学校长。傅任敢在重庆、长沙两校获得了学生的拥戴,长沙清华中学的学生甚至抗议要求傅任敢留在长沙。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于1950年决定建立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时任副市长的吴晗邀请傅任敢担任校长,他欣然赴命,创建了第十一中学,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筹建。傅任敢被任命为教育教研室主任任副教授。1955年,他加入了民主促进会。傅任敢在北京师范学院期间为教育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乃至1958年,他在反右扩大化运动中被错误补划成右派后,傅任敢虽遭调离教学岗位、担任历史系资料员的不公正待遇,但依然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傅任敢也受到了迫害。
1979年,傅任敢的“右派”问题得以解决。1982年,傅任敢在北京逝世。傅任敢晚年曾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民促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6]。
后世评价
[编辑]傅任敢逝世后,先后有《傅任敢教育泽著选集》(1983)、《傅任敢纪念文集》(2011)、《真诚的教育家傅任敢纪念文集》(2013)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首都师范大学亦有相应的学术团队专门从事傅任敢教育思想的研究。
2020年,与傅任敢相关联的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长沙第一中学、长沙市明德中学、重庆清华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以及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联合建立了“傅任敢教育思想实践联盟”,并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园内设立了傅任敢铜像[7]。
参考资料
[编辑]- ^ 王晓华. 文试论傅任敢前期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126–130.
- ^ 张旭. 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11-01: 146. ISBN 9787564805869.
- ^ 屠文淑. 叶企孙与“地雷战”背后动人的故事. 清华大学新闻网. [202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7).
- ^ 傅任敢. 痛苦的经验. 清华大学校友通讯. 2015, 20 (2): 182 [2020-02-27].[失效連結]
- ^ 马啸风; 曹薇. 现代教育家成功办学的范例——简述傅任敢与重庆清华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119–125.
- ^ 王晓天; 王国宇; 毛健. 湖南古金人物词典.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06-01: 974. ISBN 9787543892392.
- ^ 戚望. “傅任敢教育思想实践联盟”举办教育论坛 传承“任敢精神”. 新京报. 新京报.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