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日语:元老院/げんろういん Genrō-in)是日本明治時代的立法機構。
1875年,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木戶孝允、板垣退助等人根據大阪會議的共識,提出日本要施行立憲政體。隨後明治天皇頒佈立憲政體詔書,改左院為元老院。
元老院成員包括正副議長各一名、補佐幹事二名(1886年廢止),其他議官28名,共計32名。議長一般由左大臣兼任,但剛設置的時候議長一職處於空缺狀態,由副議長後藤象二郎代行議長職務。1875年,新設補佐幹事二名,由陸奧宗光、河野敏鎌擔任幹事。翌年,有栖川宮熾仁親王被任命為議長。
正院一直在壓制元老院的權力,正院假借1878年立志社之獄,將幹事陸奧宗光等人革職。1880年以後,元老院議官事實上已經沒有定額。1890年10月30日,日本舉辦帝國議會之後,廢除了元老院,改為貴族院。所有元老院議官都改為貴族院議員。
|
---|
思想・政策方針 | | |
---|
天皇 | |
---|
象徴 | |
---|
政治 | |
---|
身分 | |
---|
政府 | |
---|
軍事 | |
---|
歴史 | |
---|
宗教 | |
---|
經濟 | |
---|
文教 | |
---|
領域 | |
---|
相關設施 | |
---|
- 1:包含屬地、租借地和國際聯盟託管地。
- 2:「外地」之概念出於《共通法》第一條「於本法稱地域,謂内地、朝鮮、臺灣,又關東州。前項之内地,包含樺太」。
- 3:根據《敕令第124号關於樺太之郡町村編制件》編入為外地,直到1942年才因畫歸日本內務省管轄且適用國內法從而成為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