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內匠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內匠寮日本律令制度中属于中務省令外官之一,和训为“うちたくみのつかさ ”,指“宫内工匠之司”。內匠寮也是近代宫内省设置的內部部局之一。

律令制的內匠寮[编辑]

历史・职掌[编辑]

內匠寮的起源是728年 (神龜5年)圣武天皇时期设立的职官,在律令中没有设置该官职,因此属于令外官。[1]內匠寮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天武天皇时代,当时作为皇室家政机构的官办作坊,之后随着律令制国家的建立,逐渐发展成为內匠寮等技术性机关[2]。內匠寮是仿照唐代官办工厂“少府”而设,唐名也称为“少府”。此外,他还有一个唐名--“尚方”。內匠寮的一个特点是由各种职业工匠 (杂色作手)组成,不使用日本传统的伴部・品部杂户,可以说是日本工业的起点。

內匠寮的工作是为皇室制造家具和仪式用具。最初內匠寮的负责人由皇室出任,但在奈良时代后期,其部分职能被勅旨省日语勅旨省造東大寺司日语造東大寺司接管。[2][3]然而,在延历元年 (782年)和八年 (789年),勅旨省和造東大寺司被废除,内匠寮地位恢复。另外,寶龜5年 (774年)内匠寮合并大藏省典铸司日语典鋳司大同3年 (808年)又合并中務省画工司日语画工司和大藏省漆部司日语漆部司。另外,在同年鍛冶司日语鍛冶司木工寮日语木工寮合并时,鍛冶司的部分职责也被转移至内匠寮,在《延喜式》中并规定内匠寮负责铸造印章的工作。[2]平安时代初期到中期,内匠寮担任官营工场的负责人,在太政官藏人所的命令下进行生产 。[4]

然而平安时代中期以后,内匠寮职责逐渐被其他官职取代,加上朝廷由于财政问题减少举行大規模儀式,但内匠寮并未因此失去职能,直到律令制时代结束。[4]

职员[编辑]

  • 頭(从五位下相当)一名
  • 助(正六位下相当)一名
  • 大允(正七位下相当)一名 少允(从七位上相当)二名
  • 大属(从八位上相当)一名 少属(从八位下相当)二名
  • 史生
  • 寮掌 新設
  • 使部
  • 直丁
  • 驱使丁
  • 杂色作手(長上工・番上工)

近代的内匠寮[编辑]

近代宫内省内匠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9年(明治2年),当时其前身组织是根据《职员令》在宫内省设立的。1871年,成立内匠司。 1873年改组为内匠課。1885年,随着内阁制度的建立,内匠課成为内匠寮,长官是内匠头。内匠寮负责宮廷庭園、離宮庭園、新宿御苑的建筑、室内装饰、设备、园林绿化和土木工程,以及与皇室财产有关的维护工作。

1903年政府改革后,内匠寮负责:“宫殿和其他建筑物的维护,以及与建筑、土木工程、电力、花园和园艺有关事务。”1904年到1915年间曾经设置负责庭苑造景的独立机关内苑寮,之后回归内匠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10月5日,由于宫内省组织调整,内匠寮与主馬寮日语主馬寮合并,设立主殿寮,目前内匠寮职能属于宫内厅管理部日语宮内庁管理部负责。

参考资料[编辑]

  1. ^ 類聚三代格』巻4「加減諸司官員并廃置事」神亀5年7月21日勅
  2. ^ 2.0 2.1 2.2 十川陽一「内匠寮について」(初出:『続日本紀研究』377号(2008年)/所収:十川『日本古代の国家と造営事業』(吉川弘文館、2013年)
  3. ^ 芳之内圭「奈良時代の内匠寮」(初出:『古代史の研究』12号(2005年)/所収:芳之内『日本古代の内裏運営機構』(塙書房、2013年)
  4. ^ 4.0 4.1 芳之内圭「平安時代の内匠寮」(初出:『史泉』106号(2007年)/所収:芳之内『日本古代の内裏運営機構』(塙書房、2013年)

相关项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