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印度尼西亚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尼國旗
印尼國徽

印度尼西亚历史是由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一系列人类迁徙和联系、战争与征服和贸易、经济和政治所塑造。

史前时期

[编辑]

由化石及使用工具顯示直立人約在150萬至3.5萬年前生活於印度尼西亞群島[1][2][3][4][5][6][7][6],稱之為爪哇猿人智人約於4.5萬年前進入該地區[8]。於2011年在鄰國東帝汶發現遺跡,推測在4.2萬年前當地居民即有高超的航海技術;由於發現捕捉及食用大量深海魚如鮪魚,可能具備跨海至澳大利亞或其他島嶼的技術[9]

南岛民族約於西元前2000年移入印度尼西亞,構成現代多數印度尼西亞人,且遍布於群島,侷限了美拉尼西亞人分布範圍,美拉尼西亞人僅分布在印度尼西亞東部[10]。最早於西元前八世紀具備理想的農業環境及掌握水田種[11],促使村莊、城鎮、及小型王國於西元1世紀興起。印度尼西亞航道的戰略重要性促進了島嶼間及國際貿易,包括於西元前數世紀時即建立與印度及中國間的貿易關係[12],貿易也在印度尼西亞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3][14]

古代社会

[编辑]

早在前2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公元三至七世纪,出现了古泰、达鲁马、耶婆提干陀利马打兰王国夏连特拉王国等分散的小王国,這些王國主要受印度文化影響,信仰印度教佛教

7世纪至11世纪,大国室利佛逝(宋代以后称“三佛齐”)崛起,三佛齊信仰佛教,使用梵語,同中国极为友好,使者商旅不绝于途。

13世纪末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满者伯夷

随后,阿拉伯人带来了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今日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宗教。当时,印尼境内分布着很多小王国和部落。

十六世紀,印尼被殖民統治前夕,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馬打蘭蘇丹國統治爪哇島[15]

殖民地时期

[编辑]
荷蘭人在印尼的擴張四步曲:1.紅色區:1605-1782年占領;2.橘色:18世紀末-1828年占領;3.黃色:1862年之前占領;4.深綠:1920年之前占領

到了16世纪,欧洲人抵达印尼,发现了这些小国。一些欧洲强国开始建立殖民地荷蘭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蘭最初通过荷蘭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蘭政府接管,史称“荷屬東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之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蘭宣佈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原因。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Merdeka)。

民族独立时期

[编辑]

1945年10月以后,治安维持作为名目,英国军以及荷兰军代替日本军在印度尼西亚全境进驻。盟军禁止日本把武器交给印度尼西亚人。但是日本军的一部分秘密地送交了武器。在10月下旬,英国军和印度尼西亚人之间爆发军事冲撞。1946年11月下旬,英军从印度尼西亚撤退。1947年1月,荷兰军攻击了东爪哇。3月25日,簽訂「井里汶協定英语Cheribon Agreement」。7月21日,12万荷兰军在印度尼西亚全境发动进攻。随后,印度尼西亚军放弃都市,在农村展开游击战。1948年1月17日,經美、比、澳大利亞三國調停,成立「拉便利協定」,准許印尼獨立。12月19日,荷兰军在印度尼西亚全境再次进攻,临时首都陷落。但是,国际舆论急剧批评了荷兰的侵略。另外,与印度尼西亚的战争也压制了荷兰经济。最終,雙方在1949年3月23日協定停火[16]:356-357。11月2日,海牙圓桌會議通過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臨時憲法,規定印尼实行聯邦制,設參眾兩院,參議員32人,由16邦各選議員二人組織,眾議員150人,其中三分之一由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選出(爪哇、蘇門答臘、馬都拉),另三分之二由其他各邦普選産生[16]:358。荷兰宣佈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苏加诺被任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九三〇事件”,因部分印尼军方高层意图推翻苏加诺政权,后事情败露反被处决,但苏哈托却侥幸未受处决,此后苏哈托组织部队进行反共清洗和推翻苏加诺,约有50万人受害。1967年2月,苏加诺被解除总统头衔,苏哈托出任代理总统,反华浪潮更加凶猛。1969年,苏卡诺垮台,军队司令苏哈托任总统一职。1975年印尼军队入侵东帝汶并于1976年吞并。在其近30年的独裁统治中,苏哈托家族积累了大量财富,直到1998年大规模的政治示威迫使苏哈托放弃政权。

改革時期

[编辑]

90年代后期,印尼是深受亚洲金融风暴严重打击的国家之一,并因此在国内引发广泛的反政府骚乱。1998年发生大规模骚乱排华运动,大量华侨、华人被残忍地杀害。雅加达人权与妇女研究组织经整理后的报告显示,5月发生的骚乱中,印尼各地总共发生5000多宗暴徒强奸轮奸华裔妇女的惨案,其中以雅加达每天发生的100多宗最为严重[來源請求]。同年5月21日,苏哈托正式下台。

随着苏哈托下台,印尼进一步迈向民主化,当中包括地区自治,东帝汶独立,2004年首次总统普选。但是,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社会不满、贪污、自然灾害及恐怖主义却在减慢民主化的推进进度。虽然国内不同的种族与宗教大致和谐,但严重的教派斗争与暴力事件在一些地区仍时有发生。

參考文献

[编辑]
  1. ^ Choi 2007,第48頁
  2. ^ (英文)Finding showing human ancestor old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Terradaily.com. [200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7). 
  3. ^ Pope 1988,第43-77頁
  4. ^ Whitten & 1996-1,第309-312頁
  5. ^ Pope 1983,第4988–4992頁
  6. ^ 6.0 6.1 Whitten & 1996-1,第309頁
  7. ^ de Vos 1994,第4988–4992頁
  8. ^ (英文)The Great Human Migration. [201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9. ^ (英文)Evidence of 42,000 year old deep sea fishing revealed. Pasthorizonspr.com. [201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10. ^ Taylor 2003,第5-7頁
  11. ^ Taylor 2003,第8-9頁
  12. ^ Taylor 2003,第15-18頁
  13. ^ Taylor 2003,第3、9-11、13-15、18-20、22-23頁
  14. ^ Vickers 2005,第18-20、60、133-134頁
  15. ^ Mataram, Historical kingdom, Indones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16. ^ 16.0 16.1 陳水逢. 《東南亞各國史略與現勢》.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 

延伸閱讀

[编辑]
  • Burhanudin, Jajat, and Kees van Dijk, eds. Islam in Indonesia: Contrasting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distributed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279 pages; scholarly articles
  • Dijk, Kees van. 2001. A country in despair. Indonesia between 1997 and 2000. KITLV Press, Leiden, ISBN 90-6718-160-9
  • Schwarz, Adam. 1994. A Nation in Waiting: Indonesia's Search for Stability. 2nd Edition. St Leonards, NSW : Allen & Unwin.
  • van Zanden J. L. An Economic History of Indonesia: 1800–2010 (Routledge, 2012)
  • Tagliacozzo, Eric, ed. Producing Indonesia: The State of the Field of Indonesian Studies (Cornell Modern Indonesia Project) (2014) Essays by 26 scholars.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