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笃义
叶笃义(1912年1月—2004年2月19日),天津人,祖籍安徽安庆,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誉副主席。[1][2]
生平
[编辑]早年生涯
[编辑]1912年1月,葉篤義生於天津,曾祖葉昆厚是河南南汝光道的道員,祖父葉伯英官至陝西巡撫,父親叶崇质弃官从商定居天津。[2]7歲,開始讀私塾。1926年,投考南開中學。1930年,畢業後免試進入燕京大学。叶笃义本想去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因受一位在燕京大学学习的表兄弟影响,乃入燕京大学政治系。在校期间,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埋头学习,成绩优异。[3]1934年,從燕大政治系畢業,随后在天津的一个政府部门工作。受兄弟叶笃庄、叶笃廉影響接觸共產主義。[3]
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正在北平大学学习的叶笃义的九弟方实积极参加,随后还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叶笃义支持方实的行动。1935年9月、10月间,方实因为在电车上阅读华岗所著的《1925-1927大革命史》而遭宪兵逮捕,叶笃义四处找保人,使方实获释。当时,方实和天津学联的联系很多。天津学联准备召开秘密会议,方实便找叶笃义,希望叶笃义在他和方实共同居住的天津的叶家提供开会场地,获得叶笃义答应。叶笃义在家中的客厅内放置了麻将桌当掩护,天津学联的两次会议均在此召开。[3]
1936年,家中析產,獲得了一筆錢,於是弟兄五人共同创办了“知识书店”,葉篤莊介紹了吳硯農來共同籌辦。10月,書店在法租界勸業場開業。由於葉篤莊的身份,書店僱傭的多是中共地下黨員,書店也成了天津中共地下党的掩护机关。1937年,華北局勢日益緊張,葉篤莊想要把書店遷至太原。7月28日,由於日本的壓力書店關閉。[3]
1938年,從姚曾廙處聽說國社黨的张东荪在北平成立北方救國會,怦然心動。2月,見到張東蓀後達成共識,認為要聯合共產黨一同抗戰。5月,同張東蓀、劉石蓀同去漢口。徐州淪陷後,日本內閣改組,由於和劉石蓀意見不合就不再同國社黨人交往。8月,返回北平,經過王定南的同意,到唐山開灤礦務局工作,為中共做地下工作。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張東蓀和王定南都被日本人逮捕,和黨組織斷開聯繫,因此離開唐山。
1943年6月,張、王兩人出獄後,張對王的身份產生懷疑,於是透過姚繼民的關係,葉篤義進入山西太行邊區,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滕代远接頭。7月7日,叶笃义代表张东荪和彭德怀共同签署了《七七抗日协定》。[3]
民盟中央
[编辑]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3月,代表張東蓀赴重庆。9月19日,經張君勱、章伯鈞介紹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0月,與受派去西北建立支部的郭則沉一同離開重慶。年底,經山西太原返回北平。1945年4月,與張東蓀、曾琦、林可璣、周鯨文一起筹建民盟华北总支部[3]。1946年3月,赴重慶參加民盟中央工作,作為羅隆基的助手接待外國記者。
1946年5月,第二次國共內戰正式爆發,上海各界出現反内战的輿論。6月23日,组成以马叙伦为团长的“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赴南京要求会见各方代表呼吁和平。中国国民党当局得知后,多方阻拦,叶笃义则代表民盟赴南京下关车站欢迎该请愿团。入下关车站发现情况异样后,中共代表范长江劝叶笃义离开,但叶笃义坚持不走。火车到达下关车站后,和平代表们刚下车,便被大批国民党特务围堵在车站附近的一个房间内,叶笃义与和平代表们遭到特务毒打,叶笃义被打昏,后来送往医院急救。此即“下关惨案”。事件发生后,中共方面的周恩来、董必武、李维汉、滕代远、邓颖超、王炳南等人赶赴医院慰问受伤者。周恩来看望叶笃义时,叶笃义说:“谢谢,看来和平民主道路还是很艰难的。”周恩来说:“道路艰难,我们有信心争取到民主和平。”[3]
国共和谈破裂后,国民党当局在昆明杀害民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酿成李闻惨案。叶笃义与民盟领导人张澜、黄炎培、史良等人一道捍卫民盟尊严,继续争取和平民主。[3]
坚守上海
[编辑]1947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叶笃义拒绝了司徒雷登赴美国到联合国工作的邀请,冒险留在上海,继续为民盟秘密坚持工作。[3]
1948年7月、8月间,国统区学生进行了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司徒雷登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学生们要“自食恶果”。叶笃义对司徒雷登的声明不满。他在上海刊物《展望》上以笔名“陈光”发表了《不要打破温度计——警告司徒雷登先生》一文。在文中,他回顾了司徒雷登曾讲过的学生运动是代表社会舆论的温度计,镇压学生运动就像不愿意见到温度改变而打破温度计一般愚蠢,他用该比喻批评了司徒雷登当前的做法。同时,叶笃义还代表民盟的张澜、黄炎培、罗隆基向司徒雷登递交了一封抗议信。同时,他将自己的这篇文章也交给了司徒雷登,亮明自己的态度。[3]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叶笃义被迫从上海秘密赴香港,同年8月到北平,作为候补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3]
右派分子
[编辑]1949年起,叶笃义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1954年12月24日,在董必武的倡导下,法律出版社成立,时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秘书长的叶笃义出任社长,陈于彤(董必武秘书)出任副社长、总编辑。[4]
1957年,中共中央开始整风运动。时任民盟中央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的叶笃义响应中共号召,帮助中共整风。他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会议上多次发言,还参加了“六教授会议”。在上述会议上,他对中共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批评和建议。随后,当整风转为反右运动时,叶笃义被打成“右派分子”,从行政八级降为行政十三级,职务全部被撤销。[3]
1960年,叶笃义摘掉了右派帽子,仍保留民盟中央候补委员的头衔,但无事可做。他便投入翻译事业,将《美国外交史》和《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译成了中文。[3]
文革入狱
[编辑]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社会学家潘光旦被红卫兵折磨而卧病在床。叶笃义常去看望潘光旦。潘光旦对叶笃义说,对于运动,他的对策是三个“ S”:Submit(服从)、Sustain(坚持)、Survive(生存)。1967年5月13日,潘光旦入住积水潭医院,但红卫兵追到医院逼潘光旦交代历史问题,且不顾潘光旦插着导尿管,用力摇晃他的床。叶笃义去看望潘光旦时,劝他坚持,潘光旦摇头并说了个“S”:“Succumb(死了)。后来潘光旦离开医院回家,于1967年6月10日晚逝世。[5]
叶笃义与张东荪过去关系密切,而张东荪当时早已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特务”。叶笃义又是司徒雷登赏识的学生,而当时司徒雷登被视为美国在中国的“特务头子”。1968年4月,叶笃义被民盟中央的造反派实行“革命专政”,被拘留审查,要叶笃义交代与这些特务的关系,逼他承认自己是美国特务。[3]
在拘留期间,对叶笃义本人审查完后,又要叶笃义交代同他人的“特务关系”。当时的审查重点是要叶笃义交代同徐冰“特务关系”。叶笃义也因此而于1968年被关入秦城监狱。徐冰文革前是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文革期间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打成“美国特务”。叶笃义被关入秦城监狱后不久,1968年,五弟叶笃庄也因该案而被押解到北京,关入秦城监狱,同样被要求交代和徐冰的关系。[3]
在秦城监狱,叶笃义受到严刑逼供,被迫捏造自己和徐冰是特务关系,徐冰通过自己向司徒雷登递送情报。但每次审讯完后,叶笃义都感到良心不安,于是不断翻供,随之而来的又是新一轮严刑逼供。如此反复,叶笃义一直在秦城监狱关押了4年半,直到1972年才出狱。[3]
1978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为叶笃义彻底平反。叶笃庄也获得了平反。[3]
改革开放
[编辑]1978年后,叶笃义历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秘书处处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2]
1981年,叶笃义患结肠癌后,认为自己时日无多,乃再次向中共党组织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中共中央统战部虑及叶笃义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有许多不便,便未同意。此后,叶笃义活了下来。80岁时,叶笃义再次强烈提出入党要求,方获中共党组织批准。1993年,叶笃义加入中国共产党。[3][2]
叶笃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候补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第二届中央常委兼办公厅主任、第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执行局委员、第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三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第八、九届中央名誉副主席。[2]
2004年2月19日,叶笃义在北京逝世。
著作
[编辑]- 叶笃义,虽九死其犹未悔――叶笃义八十回忆,群言出版社,1994年
- 叶笃义,虽九死其犹未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 〔英〕乔治·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 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 〔美〕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 : 第一分册,叶笃义 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 〔美〕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 : 第二分册,叶笃义 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家庭
[编辑]- 曾祖:叶坤厚,清朝河南南汝光道道员[6]
- 祖父:叶伯英,清朝陕西巡抚[7]
- 父:叶崇质,清朝直隶巡警道,后弃官从商。他娶了三房太太,育有15位子女(10子,5女)。叶笃义在兄弟中排行第三。[6][3][8]
- 大哥:叶笃仁(叶刚侯)
- 二哥:姓名不详,早年夭亡。
- 四弟:叶笃信
- 五弟:叶笃庄
- 六弟:叶笃廉(叶方),中国共产党党员。
- 七弟:叶笃正
- 八弟:空缺。当时二哥病重,家中将二哥改为八弟,希望由此可救其性命,但未成功。
- 九弟:叶笃成(方实)
- 十弟:姓名不详,早年夭亡。
- 十一弟:姓名不详,由别人家过继而来。
- 十二弟:叶笃慎(叶利中)。自幼学习相声,后赴重庆,后来改名叶利中,是相声界知名人士。
- 大姐:姓名不详,仅在家中读书。
- 二姐:姓名不详,仅在家中读书。
- 三姐:姓名不详,仅在家中读书。
- 四姐:姓名不详,仅在家中读书。
- 五妹:叶笃柔,曾入大学读书,后当教师。
- 女兒:葉维禎[9],曾任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政治协商會議第十届全國委員會委員。
参考文献
[编辑]- ^ 何虎生, 李耀东, 向常福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
- ^ 2.0 2.1 2.2 2.3 2.4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叶笃义逝世. 新华网. 2004-02-26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方实. 怀念我的哥哥叶笃义. 炎黄春秋2004年第5期.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9).
- ^ 法律出版社在改革中发展. 法律出版社.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 ^ 清华大学 潘光旦:救救社会学. 看历史2012年6月号.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31).
- ^ 6.0 6.1 Joseph W. Esherick, Ancestral Leaves:A Family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 ^ 请留下安庆城区仅存的家族祠堂. 腾讯. 2010-01-18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 ^ 叶笃正:眼观变幻风云 胸怀全球环境. 中国科技网. 2009-09-15.[失效連結]
- ^ 葉維丽: 七伯伯葉篤正. 東方早報>上海書評. 2013-10-27 [2014-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