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西一處煤礦
山西一處燃煤發電廠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批准的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0年11月19日,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这使得山西省成为中国第九个发展特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试点改革区。

背景

[编辑]

山西省为中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承担基础贡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10年,山西省全省产煤120亿吨以上,其中的3/4运往全国各地。在山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本身存在着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其主要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这四个产业为主,占整个山西工业产值的85%以上。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山西经济高度依赖省外的市场;此外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工业污染,排放也是居中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生态破坏非常严重,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面积。工业的高强度开采,导致相应的安全事故频发。而此高强度煤炭开采,并没有给山西带来真正富裕,山西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中国的20位以后。现存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并非可持续发展良策[2][3]

改革方向

[编辑]
  1. 淘汰落后产能。山西省政府着手对煤炭领域进行了煤炭资源整合,从此前的2600个矿,整合为2010年的1000个矿;从平均一个矿30万吨的产能,提升为90万吨以上。
  2. 压缩焦炭行业。对焦煤、电力等行业进行压缩产能。
  3. 生态修复。全省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每年达400万亩,同时推出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为主的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
  4. 安全生产管理。山西煤炭的百万吨死亡率在从2005年的0.9人,下降为2010年的0.19人。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