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
外观
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 | |
---|---|
创办时间 | 1937年9月20日 |
停办时间 | 1938年3月 |
学校类型 | 私立大学 |
校长 | 王伯群 |
校址 | 中華民國贵州省贵阳讲武堂 |
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简称联大第二部),位于贵州贵阳讲武堂,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与大夏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1]。
历史
[编辑]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的多所高校考虑内迁。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频繁活动,通电贵州省政府,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洽商,贵州省同意借地作为校舍。9月20日,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两校校长在教育部会晤,决定成立两所联合大学,其中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位于贵州贵阳,王伯群任校长,欧元怀任副校长,章益任教务长[1]。11月8日,陈立夫拨款20万元资助联大第二部在贵阳建校[2]。
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开学后,两校代表抵达贵阳,11月19日借中山公园为临时办公处,12月2日贵州省国民党部在民众教育馆举行欢迎仪式,5日贵州省教育厅举行欢迎仪式,12日在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招考新生。贵州省驻守贵阳讲武堂的军队陆续搬出,12月23日报到注册,27日正式上课[3]。
1938年2月25日,两校在贵州桐梓的桐梓县立中学召开联合大学行政委员会议,决定自4月起取消联合,以第一部为复旦,第二部为大夏[1][3][4]。
院系
[编辑]- 文法学院:国文系、英文系、史地系、社会系、法律系、政治经济系;
- 理学院:数理系、化学系、土木工程系;
- 教育学院:教育行政系、教育心理系、社会教育系;
- 商学院:银行系、会计系、交通及商业管理系;
- 专修科:师范系。
建筑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驻黔八年 乐育英才_贵阳日报数字报. epaper.gywb.cn.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日).
- ^ 韩戍.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为例 (PDF). 抗日战争研究. 2014, (3)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22).
- ^ 3.0 3.1 廖大伟. 迁黔大夏大学研究. 东华大学. 2013.[永久失效連結]
- ^ 张嗣忠:复旦大学庐山办学记.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