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巫寧
巴巫寧(卑南語:Paunyn),是台灣卑南族下賓朗部落傳說中的始祖,在原部落和南王部落發生衝突時挺身而出試圖阻止戰爭,並且被南王部落的氏族長老看中而留在那裡,並且成為下賓朗部落的始祖。
傳說
[编辑]背景
[编辑]巴巫寧來自知本部落,是知本部落的一個青年領袖。在十七世紀中期,知本部落和南王部落爆發滑地戰役並且戰敗、被南王的族人所追殺四散,這時巴巫寧為了防止傷害擴大,不顧親友的阻止前往南王部落,試圖說服南王部落停止追殺[1][2][3]。
賞識
[编辑]巴巫寧抵達南王部落後,很快就被南王部落的青年給抓住了,原本他是是要被殺死的,但這時沙巴彥氏族(Sapayan)氏族的長老看中他的勇氣,認為就這樣殺死一個勇士太可惜了,因此阻止其他人殺死他、並將他收為自己的義子[1][2][3]。
結婚
[编辑]後來大巴六九部落(即泰安部落)的族人在進行火耕的時候,不小心延燒到沙巴彥氏族的獵場並引發火災。後來在該部落的族人登門道歉時,沙巴彥氏族的長老(也就是巴巫寧的義父)表示要他們抓來一隻大白熊(意旨部落中最美麗的女性)作為賠償,大巴六九部落因此把全部落最漂亮的女性勒勒(Legleg)送去,而長老便很快讓巴巫寧和勒勒結婚[1][2][3]。
自立
[编辑]巴巫寧在成家生子後,向長老和部落頭目阿蒲魯岸(南王部落第八任頭目)表示想要離開部落自立門戶,得到阿蒲魯岸的同意,便在自己之前打獵經過時看中的拉達拉帶(Rataratay)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家屋,蓋房子的時候他天天去附近的竹林裡砍竹子,並且把堆成一堆,而有一天他發現竹堆上出現台灣雲豹吃剩的山羌屍體,覺得有點不安並回家請示長老,長老則表示那代表那裡的獵物會很多,要他不要擔心;後來在他們正式開始生活在那裡時,獵物也的確多到光是內臟都堆積如山了[1][2][3]。
命名
[编辑]在巴巫寧遷居後,沙巴彥氏族的長老前去查看他們的狀況,而因為他們在而因為他們在山坡上建屋,長老們便以上坡、登上之意(Paskysky)將當地取名為Pyuasky,另有說法認為該部落的名字來自他們在那裏堆著的內臟堆(pynabuka)[1][2][3]。
其他說法
[编辑]以上傳說比較偏向知本部落等石生系統的說法,南王部落本身的說法則認為,巴巫寧在來到部落後成功見到了阿蒲魯岸,並且以自己卓越的口才促使雙方和解,因此被阿蒲魯岸看中、將他留在部落並讓他入贅於自己家中,但後來又因為他的知本部落出身而懷疑他,於是把下賓朗部落的傳統位置交給他管理並藉此讓他離開部落[4]。
現代研究
[编辑]巴巫寧的傳說顯現出下賓朗部落在位置、文化和歷史淵源上,都處於卑南族石生、竹生系統交會處的特色[5]。
參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達西烏拉彎‧畢馬. 卑南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 2003-09-01 [2021-04-03]. ISBN 95745547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 ^ 2.0 2.1 2.2 2.3 2.4 林豪勳 / 陳光榮. 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 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1994-06-01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 ^ 3.0 3.1 3.2 3.3 3.4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10-01 [2021-04-03]. ISBN 9789576717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 林清財、孫大川. 韻律與脫序之間:卑南下賓朗社祭儀歌曲的建構. 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 2007-10-01. ISBN 9789576717352.
- ^ 賴靈恩. 從俗唱到聖詠: 以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為中心的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