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戴自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自英(1914年11月29日—2009年12月8日[1]),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传染病学家,中国临床抗生素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

简介

[编辑]

1938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赴英国留学,入读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院传修细菌学,导师霍華德·弗洛里。1950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

1950年4月,回国,先后担任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教授上海市华山医院的副院长,并是中国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1953年,发表了小剂量氯霉素用于治疗伤寒的方案。

1957年,参加了对丘财康大面积烧伤的抢救,获得中国卫生部个人三等奖的褒奖。

1963年,在上海主持创建了抗生素临床研究室,并主持完成了对120多种抗菌类药物的临床研究。

1972年,提出磺胺嘧啶是中等效果的磺胺药,病人可以减少服用剂量和服用次数。

1979年,对当时的国产新药硫眯头孢菌素进行了临床应用的研究,证明了该药的药效。

1984年12月,退休[2]

2009年10月8日,逝世,享年96岁[1]

著作

[编辑]
  • 《实用抗生素学》
  • 《实用内科学》(共同主编)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追念中国临床抗生素学的奠基人戴自英教授》.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上海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10, (2013年第5期): I0001. ISSN 1009-7708 (简体中文). 
  2. ^ 从戴自英、翁心华到张文宏,中国感染病学的“华山”路_中国经济网. m.ce.cn.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