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济
林同济(1906年—1980年11月18日),笔名耕青,福建福清東瀚村人,中国学者,战国策派主要成员之一。其涉猎颇广,专长于政治学,也是莎士比亚专家。1958年被划为右派。长期任教于复旦大学[1]。
家庭背景
[编辑]北洋政府大理院、南京政府最高法院法官林斯璧長子。母亲郭凤诒,为清朝湖广总督郭柏荫孫女。堂叔林澍民为著名建筑师,林斯登为著名地质学家。同辈中,堂弟林同骅、二弟林同炎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三弟林同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五弟林同奇为学术思想研究专家[2]。
第一任妻子为美国人艾德琳·格雷,因抗战期间在昆明因无法适应当地生活,身体堪忧,被迫离婚返回美国。直至1963年母亲病逝才和第二任妻子王大珍女士结婚。
生平
[编辑]16岁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留学,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和西方文学史。1928年,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用中英文发表了《日本对东三省的铁路侵略:东北之死机》一文,预测了日本的侵略野心[3]。同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硕士学位。後在加州大学和奥克兰米尔斯学院任讲师,讲授中国文化史。1933年,获该校政治学博士学位。次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政治学教授。1937年,抗战爆发。同年,任云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2年,任北碚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学教授。期间与雷海宗等创办《战国策》杂志,言论右翼反苏,人称“战国策派”,是抗日战争期间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派别,客观上与国民党政府政策合拍,甚至被认为有法西斯主义倾向。郭沫若《斥反动文艺》中将战国策派归为蓝色,指其为国民党的文化特务。1945年,任上海复旦大学英语及西方文学教授。1948年,曾在上海创办海光图书馆,因时局变化夭折。1958年,被划为右派。文革期间遭到迫害,一次批斗中因支持不住被送医院治疗。1978年,接受记者采访,质疑最高领导终身制,发表在《大参考》上。次年,右派脱帽。1980年,受邀赴美讲学之前,曾与胡耀邦会面并对中国未来发展进言。两月后访美,发表演讲“对中国人心灵的寻求”。期间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加州大学,胡乔木发去唁电。
成就
[编辑]是有影响的莎士比亚专家,曾经翻译多部莎氏著作,但只有《哈姆雷特》手稿保留下来。另外,他也是李贺研究专家,但未出版专著。他在画论方面提出的“宇宙感”,为大画家朱屺瞻所倾倒,朱的著作《癖斯居画谭》中有专门记载[4]。
主要著作
[编辑]- 《天地之间: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 《哈姆雷特》,戏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