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女郎
外观
毛衣女郎是1940-1950年代美國的流行用語,原指當時享譽盛名的幾位好萊塢女星,諸如拉娜·特納、珍·曼絲菲與珍·羅素。她們穿著羊絨或安哥拉絨材質的修身毛衣與子彈胸罩,以強調女性的胸部曲線。 [1][2]
這股時尚為當時的青少年鍾愛,「毛衣女郎」也轉變為一種流行類型的指稱,甚至與戰後反權威的青少年次文化、「道德敗壞」、「傷風敗俗」產生連結。如匹茲堡警司Harvey J. Scott所言:「婦女穿著凸顯曲線的衣服招搖過市,這就是毛衣女郎──純粹幼稚的招蜂引蝶。她們將成為什麼樣的母親和妻子?」 [3]
流行文化
[编辑]拉娜·特納在1937年電影《他們不會忘記》中的緊身針織上衣扮相,使她成為第一位「毛衣女郎」。當時好萊塢宣傳人員希望以一吸引人的詞彙指稱她在影視界的地位,電影雜誌便比照安·謝里丹的「嫵媚女郎」、朵露絲·拉茉的「紗籠女郎」和克拉拉·鲍的「它女郎」,將其暱稱為「毛衣女郎」。
1942年,《毛衣女郎》成為一部電影的名稱,導演為羅伯·比利和畢拉·瑪莉·迪克斯。[4]
1944年,鮑伯·霍伯在《陸軍-海軍螢幕》雜誌第20期中訪問當時的「毛衣女郎」茱蒂·嘉蘭,茱蒂詢問鮑伯:「為什麼男人對毛衣女郎如此瘋狂?」鮑勃說他毫無頭緒,並表示:「這是我想解開的一個謎。」[5]
相關條目
[编辑]注釋
[编辑]- ^ Herbst, Philip. Wimmin, wimps & wallflowers: an encyclopaedic dictionary of 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 bia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cultural Press. 2001: 122. ISBN 978-1-877864-80-3.
- ^ Ostler, Rosemarie. Dewdroppers, waldos, and slackers: a decade-by-decade guide to the vanishing vocabula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5: 85 [2020-09-26]. ISBN 978-0-19-51825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 "Plunging neckline, falsies get blame for rise in sex cr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ooklyn Eagle, December 16, 1949. Retrieved July 9, 2014.
- ^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 ^ National Archives 1943